八年级音乐上册_第2单元《客家之歌》课件2 花城版_第1页
八年级音乐上册_第2单元《客家之歌》课件2 花城版_第2页
八年级音乐上册_第2单元《客家之歌》课件2 花城版_第3页
八年级音乐上册_第2单元《客家之歌》课件2 花城版_第4页
八年级音乐上册_第2单元《客家之歌》课件2 花城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交响音诗 土楼回响 第五乐章 客家之歌 客家人的由来 客家先民大多原是中原汉人 且以望族居多 由于战乱 饥荒 瘟疫 水灾和政府奖惩及政权更换的原因 辗转南迁 自秦汉以来 一共经历六次大规模南迁 历经千年展到江西 福建 广东 广西 四川 湖南 台湾 等省以及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世界上已有一亿以上的客家人 土楼也称客家土围楼 客家民居 圆形围屋 是世界民居中一朵罕见的奇葩 它主要分布在福建省的龙岩市 漳州 广东饶平县 梅州市大埔县 其中以永定县和南靖县内的客家土楼最具规模 造型也最为壮观 永定客家土楼坐落在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内 以土作墙而建造起来的集体建筑 呈圆形 半圆形 方形 四角形 五角形 交椅形等 各具特色 其中以圆形的最引人注目 当地人称之为圆楼或圆寨 土楼中最普通的圆楼 其直径大约为50余米 三 四层楼的高度 共有百余间住房 可住三 四十户人家 可容纳二三百人 而大型圆楼直径可达七八十米 高五六层 内有四五百间住房 可住七八百人 从土楼这种民居建筑方式体现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民俗风情 从历史学及建筑学的研究来看 土楼的建筑方式是出于族群安全而采取的一种自卫式的居住样式 在当时外有倭寇入侵 内有年年内战的情势之下 举族迁移的客家人不远千里来到他乡 选择一种既有利于家族团聚 又能防御战争的建筑方式便被采纳下来 土楼回响 由刘湲作曲 该作品由 劳动号子 海上之舟 土楼夜语 硕斧开天 和 客家之歌 等5个乐章组成 反映古代中原地区先民南迁之后生存发展 它还加入了客家原生态的音乐元素 既有亲切的客家山歌 又有深情悠扬树叶吹奏 还有铿锵有力的民众合唱 2001年 该作品获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的唯一金奖 1 感受下乐曲中的情绪如何 表达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2 乐曲中的力度 速度 有什么样的变化 客家之歌 第五乐章 客家之歌 由A B两个音乐主题以及其变奏不断交替变化而成 构成了一个行进在地平线上的客家人群像 A主题为合唱 取材于客家山歌 唔怕山高水远 B主题为铜管乐器演奏 取材于劳动号子 新打梭标 3 41 2 3 4 5 6 7 1 1 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