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知识_消防安全知识培训8_第1页
消防知识_消防安全知识培训8_第2页
消防知识_消防安全知识培训8_第3页
消防知识_消防安全知识培训8_第4页
消防知识_消防安全知识培训8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南京消防器材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省分公司 预防为主 防消结合 消防工作的指导方针 学习目的 俗话说 火灾猛于虎 火过人财空近几年来 我国平均每年发生火灾约4万起 死2000多人 伤3000 4000人 每年火灾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10多亿元 尤其是造成几十人 几百人死亡的特大恶性火灾时有发生2012年 全国共发生火灾152157起 死亡1028人 受伤575人 直接财产损失217716 3万元 一 火灾的危害 火灾的等级分类 特别重大火灾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 或者100人以上重伤 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重大火灾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 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 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较大火灾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 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 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一般火灾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 或者10人以下重伤 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近几年重 特大火灾案例 2010年11月5日 吉林市商业大厦重大火灾共造成19人死亡 24人受伤 过火面积约15830平方米发生火灾时 应急灯没有亮 喷淋头一滴水都没有喷出来 多位商户对于商厦的消防演习没有任何印象 2010年11月15日 上海静安区胶州路 11 15 特大火灾事故已导致58人死亡 事故原因 1 这起事故暴露出问题 电焊工无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 严重违反操作规程 引发大火后逃离现场 2 事故现场违规使用大量尼龙网 聚氨酯泡沫等易燃材料 导致大火迅速蔓延 2013年5月31日下午 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中储粮直属库发生火灾 事故共造成78个露天储粮囤 储量4 7万吨的粮食表面过火 2013年6月3日6时6分 吉林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液氨爆炸导致严重火灾及人员伤亡 事故遇难人数共120人 受伤77人 二 常见火灾的起因 烟头表面温度可达280 300度 中心温度可达700 800度 一支卷烟燃烧4 15分钟 一般把烟头扔到固体可燃物质上不会立即燃烧 因为它有一段阴燃过程 这段阴燃的时间可达数小时 在通风不良的情况下甚至可达十余小时 1 烟头 香烛 蚊香 预防措施 1 不要随意玩火 2 不要乱扔烟头 不要卧床抽烟 3 使用明火照明 或使用蚊香时不离人 不要用明火照明寻找物品 A 煤气 天然气 液化石油气燃烧 B 油锅溢油和油锅内油温过高起火 C 用电设备故障 2 厨房内 胶管使用寿命3 5年 建议18个月更换一次液化气与空气混合浓度达到2 9 管道煤气达到4 2 15 为爆炸极限 厨房火灾的预防措施 1 每日工作结束后 必须清理厨房 并检查电源及煤气等开关是否关闭 2 炸制食品时 锅内油的液面高度不准超过锅的2 3 3 炸制食品时 人员应现场看守 4 定期检查炸炉 烤炉的温控装置 对温控装置失灵的要停止使用 5 插座损坏或电线外部绝缘体破裂应立即更换或修理 3 电气引起的火灾 工业电线使用寿命 8 20年民用电线使用寿命 10年左右家用电器使用寿命 10年左右 凌晨2 7点为火灾高发期 电线引发火灾的三个特性 1 隐蔽性2 突发性3 迅速成灾性 用电起火预防措施 1 不要乱拉乱接电线 不要在一个插排上使用多个大功率电器2 使用电水壶 电暖器时 要注意使用安全 离开时应切断电源3 离开宿舍或睡觉时 应检查电器具是否断电4 不要使用线缆破损或老化的电器设备或插排 5 定期检查加热设备的温控装置 对温控装置失灵的要停止使用 4 明火作业 电焊 气焊 切割 1 明火作业 电 气焊 切割 时 应有将现场可燃物移除 如无法移除应使用灭火毯等防火物品做好保护 2 动火作业时如果动火点与下层相通的 应先用防火材料做好封堵后方可施工 3 动火作业时应有专人看守 旁边最少配备2具灭火器 水桶等灭火设备 4 动火作业结束后 应对现场仔细检查 并派专人看守最少1个小时后方可离开 三 火灾时怎么办 切勿慌张保持镇定 报警灭火逃生 三同时 1 如何报警 发现火灾迅速拨打火警电话119如发现有人受伤或窒息 拨打急救电话120报警时要讲清楚 1 详细地址2 起火部位 着火物质 火势大小3 报警人姓名及电话号码报警后派专人到路口迎接消防车 并维持路口到起火点的道路畅通 2 如何灭火 1 在发生火灾时 如果人员受到火灾的威胁 人和物相比 人是主要的 应贯彻执行救人第一 救人与灭火同步进行的原则 先救人后疏散物资 2 一旦起火 不要惊慌失措 如果是在火势不大的情况下 应迅速利用身边灭火器 消火栓等没货器材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扑灭火灾源头 3 机房 油机房 配电室起火时应使用机房内配备的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或启动机房的气体灭火系统灭火 尽量不要使用消火栓或其他水源灭火 避免触电 4 含油液体起火时 绝不能直接用水灭火 应使用灭火毯或水基型 泡沫 灭火器灭火 如使用干粉灭火器灭火时 不要对着液面喷射 应对准液面上方喷射压制火焰 灭火时其他人应立即切断燃气阀门 5 煤气罐着火时 要用浸湿的棉被 衣物等捂盖灭火 并将阀门关闭 6 电器或线路着火时 要先切断电源 再用干粉或气体灭火器灭火 不可直接泼水灭火 以防触电或电器爆炸伤人 3 如何逃生 一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逃生 不要贪恋财物 二 室外着火 门已发烫时 千万不要开门 以防大火窜入室内 要用浸湿的被褥 衣物等堵塞门窗缝 并泼水降温 三 受到火势威胁必须穿过烟雾逃生时 应尽量用浸湿的衣物披裹身体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身体贴近地面 顺墙向远离烟火的安全门方向疏散 四 若所有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锁 要立即退回室内 用打手电筒 挥舞衣物 呼叫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 等待救援 五 楼内失火可向着火层以下疏散 切记逃生时不可乘坐电梯 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六 身上着火 千万不要奔跑 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的衣物压灭火苗 七 发生火灾时 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逃生 救生缓降器等 八 要熟知在你工作区域的安全通道的位置 至少要知道两个 消防设备 设施及标识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由以下部分组成光电感烟探头差定感温探头手动报警按钮消火栓按钮楼层显示器输入输出模块控制器主机图文显示系统组成 消防联动设备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 BDS051 BDS031 BDS221 BDS132 BDS331 BDS121 HI520 OP520 BDS161 BDS152 BDS152 BDS122 消防联动控制设备的构成框图 光电感烟探头光电感烟探头是一种检测燃烧产生的烟雾微粒的火灾探测器 光电感烟作为前期 早期火灾报警是非常有效的 对于要求火灾损失小的重要地点 火灾初期有阴燃阶段 产生大量的烟和少量的热 很少或没有火焰辐射的火灾 都适合选用 差定温式探测器差定温火灾探测器是利用热敏元件对温度的敏感性来检测环境温度 特别适用于发生火灾时有剧烈温升的场所 与感烟探测器配合使用更能可靠探测火灾 减少损失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手动火灾报警按钮主要安装在经常有人出入的公共场所中明显和便于操作的部位 当有人发现有火情的情况下 手动按下按钮 向报警控制器送出报警信号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比探头报警更紧急 一般不需要确认 因此 手动报警按钮要求更可靠 更确切 处理火灾要求更快 报警指示灯 消火栓按钮消火栓按钮安装在消火栓箱中 当发现火情必须使用消火栓的情况下 手动按下按钮 向消防中心送出报警信号 在主机设置在自动时 将直接启动消火栓泵 接起泵回答线 报警指示灯 火灾报警控制器是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的核心 能接收探测信号 转换成声 光报警信号 指示着火部位和记录报警信息 可通过火警发送装置启动火灾报警信号 或通过自动灭火控制装置启动自动灭火设备和联动控制设备 自动监视系统的正确运行和对特定故障给出声光报警 防火卷帘1 疏散通道上防火卷帘两侧 应设置火灾探测器组及其警报装置 且两侧应设置手动控制按钮 2 疏散通道上防火卷帘在感烟探测动作后 卷帘下降至地面1 8m 感温探测动作后 卷帘下降到底 3 用作防火分隔的防火卷帘 火灾探测器动作后 应降到底 4 感烟 感温探测器的报警信号及防火卷帘关闭信号应送至消防控制室 防排烟系统1 排烟系统是将烟气排出建筑物外 是人员安全疏散的重要保证 消防排烟口设在走廊及公共区内 在消防报警系统报警时启动排烟风机 并打开排烟口风阀 将火灾时产生的烟雾排出 2 正压送风系统一般设在电梯前室及疏散楼梯内 在消防报警系统报警时启动正压送风机 并打开送风口风阀 在电梯前室及疏散楼梯内产生正压 防止火或烟雾进入电梯前室及疏散楼梯内 电梯迫降及消防电梯1 火灾时 电梯无论在任何方向和位置 必须迫降到1层并自动开门以防困人 2 到达1层后 消防电梯转入消防状态 可由消防救援人员根据情况进行消防运行 消防电话1 消防控制室应能与各消防电话分机通话 并具有插入通话功能 2 消防控制室应能接收来自消防电话插孔的呼叫 并能通话 消防广播1 在消防报警系统报警时 报警系统联动相关楼层的广播 一般联动3层 广播会将录制好的疏散内容进行反复播放 2 也可在紧急情况时 通过喊话器对现场进行指挥 气体灭火系统系统 气体灭火系统分类 1 按使用的灭火剂分类 二氧化碳 卤代烷1211 1301 七氟丙烷 三氟甲烷 混合气体IG541 SDE 气熔胶等 2 按应用方式可分为 全淹没灭火系统和局部应用灭火系统 全淹没灭火系统是指在规定的时间内 向防护区喷放设计规定用量的灭火剂 并使其均匀地充满整个防护区的灭火系统 局部应用灭火系统是指向保护对象以一定喷射率直接喷射灭火剂 并持续一定时间的灭火系统 3 按结构特点可分为 组合分配灭火系统和单元独立灭火系统 4 按装配形式可分为 管网灭火系统和预制 无管网 灭火系统 5 按储存压力可分为 高压灭火系统和低压灭火系统 气体灭火系统系统 气体灭火系统的适用范围 一 适用气体灭火系统扑救的火灾 1 电气火灾 2 固体表面火灾 3 液体和可熔化固体 石蜡 沥青 等火灾 4 灭火前能切断气源的气体火灾 5 K型和其它热型气熔胶预制灭火系统可适用于电缆遂道 夹层 井 及自备发电机房 气体灭火系统系统 二 气体灭火系统应用场所1 图书 档案馆 珍品库 2 电子计算机房 电讯中心 通讯室 无人职守机房 3 喷漆线 喷漆室 4 燃汽轮机 5 变配电室 变压器室 6 电站 7 飞机 汽车库 船舱 8 轧机 印刷机 9 浸渍油槽 10 电缆遂道 夹层 井 及自备发电机房 气体灭火系统系统 气体灭火系统系统图 气体灭火系统系统 七氟丙烷IG541 气体灭火系统系统 VESDA抽气式烟雾探测系统 A 变被动等待为主动抽取空气样品 传统的火灾探测器都是固定在房间的顶棚上或烟雾易到达之处 等待烟雾将其淹没并渗透到探测器内部时才能引起报警 这个过程花费的时间比较长 如同 守株待兔 而VESDA采用了高效抽气泵 通过分布到保护区的采样管网 主动抽取保护区的空气进行分析 并探测其中的烟雾含量 变被动等待为主动出击 B 采用激光做光源 利用光散射原理探测烟雾 实现了极高的探测灵敏度和很宽的探测范围 两者结合体现出的优异的性能 这在传统火灾探测器中是没有的 VESDA系统采用高灵敏的探测器能测出保护区出现的早期微量烟雾 根据烟雾量的增长 发出早期预警 中期预警和火灾临界报警 使人们提早发现火灾苗头 将火灾扑灭于萌芽状态 不会酿成大火 抽气机将空气从采样孔抽进采样管 通过探测器分析后 排出 采样孔 采样孔详图 采样管 PVC 空气样本 VESDA探测器 什么是抽气式烟雾探测系统 VESDA空气采样系统 灰尘被过滤掉 进气管 显示模块 激光室 空气采样经过抽气风扇和过滤器后 进入激光室分析 2级过滤器 抽气风扇 超级洁净空气用来保持光学镜头的清洁 空气进入探测器 VESDA探测器的运作原理 VESDA空气采样系统 喷淋系统的类型 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干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预作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雨淋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环境要求 室内温度不低于4度且不高于70度 系统主要组件 喷淋头阀门报警控制装置配件及附件 喷淋头 喷淋头 爆破温度值和玻璃泡的颜色代号 选择爆破温度值比所预计的最高环境气温高30摄氏度的喷头 火源产生的热气上升并在吊顶下聚集 喷头附近温度升高 直至达到其操作温度 当达到喷头的设定温度时 玻璃泡破裂 玻璃泡破裂 塞子被顶出 水流喷出 水流冲击喷口处的偏针仪 喷射出来 控制柜 喷淋水泵 室内消火栓系统的组成 1 消防水源 室外给水管网 天然水源 消防水池和其他水源 2 消防供水设备 消防水箱 稳压设施 消防水泵 高位消防水池 水泵接合器 3 室内消防给水管网 引入管 干管 支管 竖管和相应的配件 附件 4 室内消火栓灭火设施 室内消火栓 水带 水枪 消防卷盘等 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组成 室内消火栓灭火设施 室内消火栓的使用 灭火器的使用及种类 灭火器的种类及配置 泡沫灭火器 AB 触电 被淘汰 CO2灭火器 BCE 防冻伤 主灭电器火灾 一般放在机房 配电室 油机房内 干粉灭火器 ABC 全能 顺风灭火 防腐蚀 新灭火器两年有效期 以后每年需重新检测 1211灭火器 全能 破坏大气臭氧层 被禁止使用 水基型灭火器 全能 无毒 无害 无污染 具灭火阻燃双重作用 药剂有效期三年 主要放在厨房内 名称 手提式ABC干粉灭火器规格 2公斤 4公斤配置要求 2具 100平方米使用说明 1 当发生火灾时边跑边将筒身上下摇动数次 2 拔出安全梢 筒体与地面垂直手握胶管 3 选择上风位置接近火点 将皮管朝向火苗根部4 用力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