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论文 浅谈中考地理几种常见图表题的读图技巧.doc_第1页
初中地理教学论文 浅谈中考地理几种常见图表题的读图技巧.doc_第2页
初中地理教学论文 浅谈中考地理几种常见图表题的读图技巧.doc_第3页
初中地理教学论文 浅谈中考地理几种常见图表题的读图技巧.doc_第4页
初中地理教学论文 浅谈中考地理几种常见图表题的读图技巧.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中考地理几种常见图表题的读图技巧江苏省兴化市板桥初中 陈杰 225700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按其内容可分为:经纬网地图、日常地图(如地形图,政区图)、专题地图、地理原理图、地理图表、变形图等,呈现方式为单一图表和复合图表。根据新课程标准对初中地理课程的功能定位,结合国家教育的考试中心对地理学科考核内容的要求, 近年来中考常见地理图表一般为单一图表,分为:一、基础地图:经纬网地图、地形图、政区图等;二、专题地图:交通图、气候图、河流图等;三、地理图表:柱状图表、曲线图表、表格、饼状图表、过程示意图等;四、地理图片。由于中考试题大部分为客观题,对学生读图,析图、填图,绘图能力的考核主要表现为: 1利用图表进行判断。例如:考试说明中的“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指述某一地区地势变化及地形分特点,并说出地形、地势与河流、气候、人类活动的关系等。”2运用地图获取地理信息。新课程标准中大量提到“运用地图说出”“在地图上指出”等要求,要求学生会在地图上获取知识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上。3运用的地图展示学习结果,新课程把“运用适当的方法和年段,表达自己学习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别人交流”作为课程目标之一,也是2012年地理中考改革的一个亮点。根据大多数学校教学实际情况,力争让学生从地图上获取信息,说明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实现“三维”目标。一、经纬网图1考点探究初中地理学习的重点及难点。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理的位置,在经纬网图上辨别方向,根据经纬网特点确定地理坐标和方向,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比较面积大小和比例尺大小。2读图技巧(1)牢固把握经线与经度、纬线与纬度概念及特点,熟悉几条特殊经线:0、180、20W、160E、120E,特殊纬线:0、2326、30、60、6634(N、S)。(2)方格状与极地经纬网图的异同。(3)任何一条经线上,纬度间隔1的长度为111千米,赤道上经度1的间隔长度为111千米。(4)在经纬网地图上,根据经纬线组成的网络可大致判断区域面积的大小。在经纬线都是直线的经纬网图上,经纬度间隔相同的网格,其纬度越高的实际范围就越小,比例尺越大;在纬度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区域所跨的经纬度越多表示的范围就越大,比例尺越小。3典型题例:(1)如右图所示,甲、乙、丙、丁四点之间的方位,叙述正确的是A甲位于乙的东北方向B乙位于丙的正南方向C丙位于丁的正北方向D丁位于甲的西北方读下列四幅岛屿图,判断(2)-(4)题。 (2)比例尺最大的是ABCD(3)位于南半球,又是一天中最早迎来日出的是ABCD(4)从各岛屿的南端到北端实地直线距离最长的是ABCD二、地形图:1考点探究主要指某高线地形图,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熟练判断五种主要地形类型,以及地理距离计算,对地形剖面图要求一般读识。2读图技巧:第一, 应掌握等高线图的基本特性。数量上的特性。看等高线的数值,读出任一点的海拔高度,比较两点的海拔高度可换算温差,以两地的水平距离测算地面实际距离。形态上的特性。地表呈现各种各样的形态,每一种地貌形态都有一定的外部特征,在等高线图上会以不同的形态表示出来。如:看等高线的疏密,可知道坡度的陡缓,看等高线的形状,可确定地貌类型。第二,要掌握等高线的基本知识,这是识别等高线图的关键。如:同线等高,等高距全图一致,疏密反映坡度陡缓,200米线区分平原和低丘,等等。3典型题例:(5)下列四幅图中的等高距相同,关于四幅图中坡度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B丙乙甲丁C乙丁丙甲D甲丙丁乙读右图,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回答(6)-(7)题。(6)Q是对P点的相对高度(H)最大可以达到(米)( )A40H41B49H50 C59H60DD.60H61(7)该类地形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A东北地区B东南地区C西北地区D西南地区三、政区图1考点探究:政区图是常见的地图,包含地形、河流、物产、交通线、城市等要素,除此以外,还有以政区为基础的各种单一地理要素分布图,如山脉分布图,气温分布图,各种资源分布图,人口分布图等等。2读图技巧:对政区图的判读:(1)确定位置,用经纬网确立位置或了解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留意图中图例和注记以及山脉、河流、交通干线。(2)在从图上读出地理事物的轮廓和形状,熟悉主要省区及主要国家轮廓特征。3典型题例:读我国四省(区)轮廓图,判断(8)-(9)题。(8)属于长江流域,又有全国性商品粮食基地的是ABCD(9)当我国处于冬季的时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省的河流结冰B省境内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C省的农村正忙于收割甘蔗D省境内多阴雨冷湿天气四、气候图:1考点探究:初中地理学业习检测的重点。常见的测题类型是通过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考查气侯特征及形成原因。教材中还出现了气温降水表格资料,风向频率图(孝感地理),降水量为纵坐标,气温为横坐标的点状坐标图。2读图技巧:世界各种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气候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分布地区。判断气候类型一般分三步:(1)依据最高气温出现的月份判断南北半球如七月份气温高,为北半球;(2)以温定带:依据最冷月均温判断气候类型所属的温度带;(3)以水定型:依据降水量和降水季节分配最后确定气候类型。3典型题例:(10)下图中武汉气温与降水年分布最符合( ) A B C D(11)右图为是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据此判断该地位于A热带B北温带C南温带D寒带五、地理图表:1考点探究:地理图表及指地图以外的其它图表。考查内容一般集中在人口和气候要素上,从形式上考题主要表现为表格和柱状图、曲线图表及结构图四种。2读图技巧:图表是地理统计信息资料的分类展示形式,图表中展示的各项地理要素均是密切相关的,数据资料均是客观真实的,解读时注意以下内容:(1)抓主线要素,结合认识地理规律。图表中多项地理要素有主次、轻重之分,主线要素往往体现了命题意图。(2)对地理统计数据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3)注意对图表中地理事物进行横向类比分析。3典型题例: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分析我国耕地、人口、粮食三者的变化情况,回答(12)-(13)题。 项目时间人口人均耕地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总产量1949年5.4亿3亩204千克11318万吨1990年11.3亿1.3亩387千克43500万吨(12)1990我年国人均耕地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减少了一半多,其最主要的原因是A人口增加了一倍多B建设占用部分耕地C植树造林占用耕地D土地沙化丧失部分耕地(1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耕地面积增加不多,为什么粮食能增产三倍A扩大了粮田面积B进口粮食增多C提高了单位面积粮食产量D自然条件优越(14)我国提高人均粮食占有量最有效的办法是A扩大种粮面积B提高单产以增加粮食总产量C大批进口粮食D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六、地理图片1考点探究:初中地理图片主要指景观图、漫画、素描图等,尽管形象直观,一目了然,但其地理内涵却十分丰富,中考图片一般立足于教材插图,着重于表现建筑、文化、民族、自然风光等。2读图技巧:(1)抓住主题。(2)分析过程和原因(3)归纳结论。(4)提出解决“主题”问题的途径(或措施、意见)3典型题例:读地貌素描图回答(15)-(16)题。(15)因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是A甲乙B甲丙C乙丙D乙丁(16)分布在干燥地区的是A丙丁B甲丙C乙丙D甲丁(17)读下列一组舞蹈、乐器图,回答问题:舞蹈、乐器名称与图中顺序相符的是A印第安人的玉米舞苏格兰风笛非洲鼓印度舞B印度舞苏格兰风笛非洲鼓印第安人的玉米舞C苏格兰风笛印第安人的玉米舞非洲鼓印度舞D苏格兰风笛印度舞非洲鼓印第安人的玉米舞此外,地理原理图中的地球自转与公转示意图、简单的天气图等也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