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力和运动》检测题二.doc_第1页
第十二章《力和运动》检测题二.doc_第2页
第十二章《力和运动》检测题二.doc_第3页
第十二章《力和运动》检测题二.doc_第4页
第十二章《力和运动》检测题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二章力和运动检测题二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1.给下列数据补上适当的单位:一支普通钢笔的长度是1.37 ;张强同学的身高1.75 。 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飞行员用手抓住了一颗飞行中的子弹,这时若以飞行员作参考物,子弹的运动状态是_(填运动,静止),若以地球作为参考物,子弹是_的。(填运动,静止) 3.如图所示,是森林动物“运动会”中龟兔赛跑的情景。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比较_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得快。由于兔子麻痹轻敌,中途睡了一觉,“裁判员”通过比较_判断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物理学中用_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程度。4.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站队时,甲同学踩到了乙同学,以乙同学为研究对象,_是施力物体,以甲同学为研究对象,则_是施力物体。5. 汽车在紧急刹车时,总要滑行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因为汽车具有_,地面对车胎的摩擦力的作用效果主要是_。 6. 用力拍打衣服,常可以把衣服上的灰尘拍下来,这是因为:衣服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_,由静止开始_;而灰尘由于具有_仍保持静止状态,于是从衣服上掉下来。 7.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句歌词中,“竹排江中游”是以_为参照物,“青山两岸走”是以_为参照物。8.某同学参加50m跑的测试,他的老师记下了他跑到10m处,20m处,30m处所用的时间,分别是2s,3.5s,4.5s,则他在第三个10m内的平均速度是_m/s,合_km/h。 9.在跳板跳水这一运动项目中,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同时,也受到跳板对他的作用力,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却不同,前者主要改变了跳板的_,后者主要改变了运动员的_。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10.张强同学在作文中写道:“我坐在奔驰的火车里,静静靠在椅背上,欣赏着窗外的景物,只见路旁的树木急速地向后退去”张强同学写的“静靠”、“后退”所选用的参照物分别是( ) A.椅背和火车 B.地面和火车 C.火车和地面 D.都是地11.离开枪膛的子弹能够继续飞行,是因为子弹( ) A.受到火药的推力 B.受到重力 C.具有惯性 D.受到空气阻力12.水中游得最快的旗鱼,速度可达108km/h,陆地上跑得最快的猎豹,每秒可跑40m,空中飞行最快的褐海燕,每分钟能飞行5km。比较它们的速度大小,则( )A.猎豹最大 B.旗鱼最大 C.褐海燕最大 D.三者一样大13.下列现象中运动状态不发生变化的是( )A.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匀速转动 B. 沿平直轨道加速行驶的火车C. 匀速上升的电梯 D. 沿平直轨道进站的火车14.小明对小红说:根据下面的图像,他能得出以下四个结论,你认为哪个结论不正确( ) A.甲、乙物体做的都是加速直线运动B.甲物体的速度比乙物体速度大C.甲物体的速度是20m/sD.甲物体1s通过的路程,乙物体需要2s才能通过15.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只有在受力时,才具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B. 物体受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C.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 汽车刹车,关闭发动机也不能立刻停下,是因为没有了力的作用16.教室里悬挂着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假如它受到的所有的力突然全部消失,它将( )A.加速下落 B.匀速下落C.保持静止D.可以向各个方向运动17.小王和小李两个人多次进行百米赛跑,同时出发,每次小王都比小李领先10m到达终点。如果两人都以原来的速度并采用下列方法比赛,将小李的起跑线向前移动10m,两人同时出发,结果是( )A两人同时到达终点 B小李先到达终点C小王先到达终点 D无法确定谁先到达终点18.小刚同学放学回家的路上,脚被石块绊了一下,身体向前跌倒(下图甲);过了一会儿不小心脚踩到一块西瓜皮,身体向后摔倒(下图乙),对这两种情景,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二者脚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B. 二者上身的运动状态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C. 前者上身的运动状态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后者脚的运动羬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D. 前者脚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后者上身运动状态的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19. 甲、乙两个物体速度之比为2:1,通过的路程之比是2:3,则它们运动的时间之比为: ( ) A. 4:3 B. 1:3 C.3:1 D. 3:420.一个木块放在地面上,平衡的一对力是( )A.木块的重力和木块对地面的压力B.木块的重力和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C.木块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D.无正确答案21.下列连线正确的是( ) A. 物理量与测量工具 B.物理量与单位 时间 弹簧测力计 密度 kg/m3 长度 刻度尺 力 N 力 秒表 速度 m/s C.运动和力的关系 不受力 运动状态改变 受不平衡力 受平衡力 运动状态不变 D.物理知识与应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抖掉衣服上的尘土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游泳时向后划水人向前惯性 房子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22.假如物体没有惯性,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A.人不会由于汽车刹车而向前倒 B.沾在手上的水珠甩不掉C.人会被石头绊倒 D.投出去的标枪,出手后马上就落到地上23.下列研究方法中属于转换法的是( )A.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感知力 B.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三要素C.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长的物体运动快D.研究速度公式时与密度公式作对照三、实验题(第24小题每空0.5分,第25、26小题,每空2分,共8分)24.小宇要测一卷细铁丝的直径,实验桌上有圆规、刻度尺、卷尺、圆铅笔等器材,应选用的器材有_、_。其方法是(1)将细铁丝在_上_排绕_圈;(2)测出这个线圈的_;(3)用线圈的_除以_便可求出铁丝的直径。 25.如下图所示,是测量乒乓球直径的一种方法。其中的乒乓球的直径是_ 厘米。26.小明同学想知道火车过隧道的时间,在火车进入隧道前他看了一下手表,表的指针指在上图(甲)所示的位置,出隧道时他又看了一下手表,指针指在上图(乙)所示的位置,请你算出火车过隧道的时间是 。 四、计算题(第27题6分,第28题6分,共12分)27.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在距山脚720m处鸣笛后,问司机听到笛的回声时离山脚多远?(声速为340m/s) 28.常州开往黄山的202次旅游列车,当天晚上从常州发车,第二天早晨到达黄山,全程506km,列车时刻表如下图所示,由表可知202次列车全程运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常州南京黄山202到站时间22:027:10发车时间20:1022:19五、阅读探究题(填空每空2分,选择每个2分,共12分)请同学们阅读自学下列文章:牛顿第三定律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只要有力发生,就一定要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施力物体是不是也要受到受力物体给予它的力呢?力是物体间的单方面作用,还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用手拉弹簧,手的肌肉收缩发生形变,同时弹簧也发生形变,这时不但弹簧受到手的拉力,手也受到弹簧的拉力。坐在椅子上用力推桌子,会感到桌子也在推我们,我们的身子要向后移。在平静的水面上,在一只船上用力推另一只船,另一只船也要推前一只船,两只船将同时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在水面上放两个软木塞,一个软木塞上放一个小磁铁,另一个软木塞上放一个小铁条。可以看到,由于小磁铁和小铁条相互吸引,两个软木塞相向运动起来。地球和地面上物体之间的作用也是相互的,地面上的物体受到地球上的吸引(重力),地球也受到地面上的物体的吸引。观察和实验表明,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后一个物体一定同时对前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力是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常常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把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分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并不是绝对的。我们可以把其中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另一个力就叫做反作用力。牛顿第三定律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把两个弹簧称A和B联结在一起,弹簧秤B固定在墙上用手拉弹簧秤A,可以看到两个弹簧秤的指针同时移动,弹簧秤B的示数指出弹簧秤A对它的作用力F的大小,而弹簧秤A的示数指出弹簧秤B对它的反作用力F的大小。可以看出,两个弹簧秤的示数是相等的。改变手拉弹簧的力,弹簧秤的示数也随着改变,但两个示数总相等,这说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在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很广泛。人走在路上用脚蹬地,脚对地面施加一个作用力,地面同时给脚一个反作用力,使人前进。轮船的螺旋桨旋转时,用力向后推水,水同时给螺旋桨一个反作用力,推动轮船前进。汽车的发动机驱动后轮转动,由于轮胎和地面间又摩擦,车轮向后推地面,地面给车轮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使汽车前进。汽车的牵引力就是这样产生的。如果把后轮架空,不让它跟地面接触,这时让发动机驱动后轮转动,由于车轮不推地面,地面也不产生向前推车的力,汽车就不能前进。请同学们根据上述自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填空题(本题满分8分,每空2分)29.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_,方向_,作用在_上。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30.以卵击石,石头没有损伤而鸡蛋破了。这一现象中,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小_(填“大于”、“等于”、“小于”)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的大小。单项选择题(本题满分4分,共有2小题,每小题2分)31.人走路时用脚蹬地,脚对地施加一个作用力F1,地面同时给脚一个反作用力F2,则这两个力的大小关系是( )A. F1F2 B. F1F2 C. F1F232.下列现象中,不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是( )A.划船时,船桨对水的力与水对桨的力B.汽车行驶时,汽车轮后推地面的力与地面对车轮向前的力C.地球对人的吸引力与人对地球的吸引力D.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E.提水时,手提水桶的力与水桶对手向下的拉力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 dmm 2. 静止运动 3. 相同时间经过的路程经过相同路程需要的时间速度 4. 甲同学乙同学 5. 惯性使汽车变慢停下 6. 改变 运动惯性 7. 地面竹排 8. 1036 9. 形状 运动状态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0. A 11. C 12. A 13. C 14. A 15. C 16. C 17. C 18. A 19. B 20. B 21. C 22. C 23. A 三.实验题(第24小题每空0.5分,第25、26小题,每空2分,共8分) 24. 刻度尺圆珠笔(1)圆珠笔紧密n(2)宽度(3)宽度圈数 25. 4 26. 5min 四、计算题(第27题6分,第28题6分,共12分) 27.分析这道题涉及两个速度,所以可以通过列方程求解,如下图,车在A处鸣笛,因为v笛v车,所以声音从AC,回声由CB,设声音的传播所用时间为t,在这个时间内,车由AB。所用时间也为t。注意:声音传播时,车仍在行驶。 ABC 已知:v车210m/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