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的历史.doc_第1页
“假设”的历史.doc_第2页
“假设”的历史.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假设”的历史.txt2机会靠自己争取,命运需自己把握,生活是自己的五线谱,威慑呢们不亲自演奏好它?假设的历史 【作 者】龚书铎 【作者简介】龚书铎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研究历史必须从既有的事实出发的原则,无疑是史学工作者所应遵循的。究其实并不尽然。近些年来,在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中,不从既有的事实出发,而是热衷于臆想、假设,似乎是一种时髦。且看下面一些例子。例子之一:辛亥革命搞糟了,清朝的确是已经腐朽的王朝,但是这个形式存在仍有很大意义,宁可慢慢来,通过当时立宪派所主张的改良来逼着它迈上现代化的道路,而一下子痛快地把它搞掉,反而糟了,必然引起军阀混战。这一说法可议之处颇多,这里只谈两点。一、辛亥革命时,清朝的确已经腐朽,正如孙中山在当时所形容的那样,像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也就是说,一推就倒。所以武昌起义一爆发,清政府很快就分崩离析了。且不说别的,连它自己的总督、巡抚们也几乎没有人为它效力卖命,不是在那里观望,就是干脆弃城逃跑,甚至倒向革命,谁也不再去维护这个被认为形式存在仍有很大意义的清朝了。清政府已经存在不了,也早已不存在了,而今却在说它如存在中国就好了,这有什么意义呢?二、所谓通过当时立宪派所主张的改良来逼着清政府走上现代化道路的论断,是连起码的历史事实都不尊重的主观臆想。其实立宪派是这样做了的,不过清政府却不买账。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立宪派人士大为振奋。他们纷纷成立立宪团体,发动请愿,其中如张謇等人的预备立宪公会、梁启超等人的政闻社等。1908年,立宪派发动了一次颇具规模的国会请愿运动,不仅得不到什么结果,反而带来了清政府以政闻社内多悖逆要犯,托名研究时务,阴谋煽惑,扰害治安的罪名,通令全国,严行查禁。1910年,立宪派又发动三次请愿运动,要求清政府速开国会和成立责任内阁,尽快转入君主立宪的轨道,然而都遭到清政府的拒绝。清政府不可能接受立宪派的要求,接受了就意味着自身权力的丧失。到立宪派准备进行第四次请愿时,清政府即命令禁止请愿活动,明白宣布,各省如果再有聚众滋闹情事,该省督抚应即查拿严办。尽管立宪派确实没有干犯皇室尊严的用心,然而清朝统治者却不理会他们的忠心耿耿,而是变本加厉地加强了皇族的集权统治,1911年,清政府组成的所谓责任内阁,被称为皇族内阁或亲贵内阁。这使立宪派痛心疾首,梁启超在报刊上撰文痛斥清政府是误国殃民之政府、妖孽之政府。清政府的倒行逆施,将越来越多的立宪派人士推向革命阵营,成为自己的反对势力。这就是既有的事实,立宪派一而再、再而三地向清政府请愿要求立宪,不是没有做,而是失败了,行不通了。时至今日,却不顾事实地硬说只要立宪派要求清政府走他们所主张的改良道路,中国就走上现代化了,这不啻是在说梦话。例子之二:现在看来,中国当时如果选择康梁的改良主义道路会好得多,这就是说,辛亥革命其实是不必要的。这不是严肃的历史研究,而是为了褒改良贬革命而随意摆弄历史。这种假设,实在毫无意义。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戊戌维新变法运动,在慈禧太后等人的镇压下很快就失败了,谭嗣同等六君子血溅菜市口,其中有康有为的弟弟康广仁。此后,康、梁坚持走改良的道路,但还是没走通,在清末的立宪运动中又碰了壁。他们改良的道路行不通,这是已经发生了的历史事实,现在给它来个假设,说照改良主义的路走中国就会好得多,子虚乌有的事,谁又能说清楚是好得多还是坏得多,那只有算命先生算命了。后人不能也不可能给历史上已经发生过的事下命令:应该这样走,不应该那样走;这件事应该发生,那件事不应该发生。人们可以不喜欢辛亥革命,但是说它不必要、不该发生,等于白说,因为它已然在中国发生了。例子之三:慈禧太后渴望着中国的繁荣与昌盛,她的认识和主张并无大错,清政府如果能以此为共识,中国的未来与发展可能将是另外一个样子。慈禧太后是否真的如这位作者所说的渴望着中国的繁荣与昌盛且放一边另作别论。这里想稍为说几句的,是后面的那个假设:清政府如果能以此为共识清政府里边,头一位当是光绪皇帝,往下该是帝师翁同和帝党了,也许还有别的所指。光绪、帝党与慈禧确有分歧,所以才有帝党的人不断受慈祥的打击,连光绪自己也终被禁于瀛台。他们之间本来就缺少或没有共识,却要假设如果有共识中国就会是另一个样子,岂不等于白说,有意思的是另有作者从另一面来假设,说要是慈禧太后能和光绪皇帝合作,推行维新变法,中国将会是另一个样子。在文学创作中,有些作者声称是玩文学,而这里的如此假设,未免也有点是在玩历史,照此如果下去,人们也可以随意假设:如果宋朝是个强盛的王朝,能打败辽、西夏、金诸分据政权,一统天下,中国可能要比欧洲早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今天将是另一个样子,等等。#p#分页标题#e#此外,如假设鸦片战争提早三百年,中国就会进步更快,早就实现现代化了;如果按照洋务运动的路子发展下去,中国就现代化了;如果没有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传统文化就不会中断了无须再费笔墨去一一评说。这种种假设,不仅无益于历史研究,而且会产生误导,使一些对中国近现代史不甚了解的人产生困惑,以致思想混乱。历史是昨天的现实,无论是从时间上,还是从空间上看,它都是一个无法更改和逆转的客观存在。历史学正是以这一客观存在为研究对象的。史学工作者的任务是认识、解释历史,而不能编造、臆想历史。对于任何一个在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