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三违”现象的反思.doc_第1页
对“三违”现象的反思.doc_第2页
对“三违”现象的反思.doc_第3页
对“三违”现象的反思.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三违”现象的深刻反思稍微细心的具有一定施工经验的人,一到施工现场就会或多或少的发现一些正在发生“三违”现象。当然,并不是说“三违”现象会同时发生。一般情况是其一或其二同时发生的可能性要大一些。那么,什么是建筑施工中的“三违”现象呢?它是通过建筑施工企业或相关行业企业对已发生的事故或事故隐患的原因进行分析、统计而来的,而且这三种现象尤为突出,即施工生产过程中,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现象成为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并已经成为施工企业职工不安全行为的长期积淀,存在于施工企业的部分员工的工作过程中,代代相传,根深蒂固,它不仅伤害自己、而且伤害别人,甚至被别人所伤害,严重影响着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实践证明,“三违”是一种过错:首先,它要遭受制度、章程的制裁,甚至受到法律的严惩;其次,要受到良心亦即“自我”的谴责;第三,可能要出现事故,使身体遭受痛苦,甚至可能要丢掉生命。既然,“三违”现象直接危害着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及其相关人员生命安全,那它为什么会屡禁不止呢?究其原因,人们常常将其概括为“图省事、闯大胆、碰侥幸”。因此,我们不得不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首先,看其形成的思想原因。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生存是人生的第一需要。当高强度的劳动使肉体感到痛苦难耐时,“自我”中的生理冲动,便强烈要求休息,这种需求便成了第一的基本需求,而安全似乎暂时退到了第二位。这并不是说安全对他们不再重要,而是因为灾难还未显现出来,生命的安全在此时没有受到明显的威胁。生理的冲动才得以占据上风,才引发了“图、闯、碰”。同时,多年来,施工第一线的“脏、苦、累”已成为人们的思维定势,而对于“险”大多数人没有“亲身体验”过,所知道的事故99%以上是听到的,即使看到,也是宣传图片,或者是离自己很远的连地名都不曾听过的某地的某个工程。甚至,个别人认为这是教育用的不真实,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存在宿命意识,认为“人的命天注定”。即就是身边的人出了事故,他也认为命该如此。于是更多的“三违”者对自身的安全,不是从操作规程、安全知识上把握,而是找一个心安理得的借口“阎王让你三更死,不会拖你到午时”、“我是好人,我不会出事”等心理学中“特权假设”来安慰自己。特权假设是指工人在“三违”过程中,呈现的一种满足自我、躲避、超我的心理状态。例如:一个高空作业者想,我今天不会掉下去,因为踏板牢靠、脚底踩稳、做的事又简单,况且危险与灾祸是以前和别人的事,我可能是个例外。这就是“自我”对“超我”的合理化,一种心理安慰。但,这种安慰在很多情况下是“幸运”的,可以幸免于难。然而,他们却忘记了“不怕一万,只怕万一”这句古话,一旦有所闪失,恐怕只能懊悔莫及,有的可能连懊悔的机会都没有。这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安全操作规程”其实是用他人的鲜血写出来的,它不是管理者的凭空想象,更不是空穴来风;正是因为偶然发生了事故,人们才把这种行为定为违章。但,并不说明每一次违章都意味着会出现血的代价。由此,违章者常常对规章抱着一种漠视态度,并产生了许多低俗的认识,或认为是多此一举,或认为是领导治人,或认为是管理的需要,或认为是一种资源浪费,或认为无事找事,或认为是根本没有必要。凡此种种,操作者就常常不会自觉遵守。然而,“三违”者获得幸免的概率到底有多高,谁也无法保证、也不敢保证,连违章者自己也说不清楚。但,最可误是给一个初作者一个不好的带头。初作者,可能在第一次摩仿中就付出了血的代价,而那个长期“三违”者因经验的积累而平安无事。这就是,为什么管理者宁可多付出几十倍或几百倍的代价,如培训、培训、再培训,教育、教育、再教育,也不允许这种“特权假设”出现的原因。但是,进一步分析下去,我们会看到,在“特权假设”前提下,“三违”远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令人讨厌,“三违”者常常会获得如下的快乐体验。破坏的愉悦感。“三违”虽然不是犯罪,但随着劳动法、建筑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有些表面看视违章的,其实质已经违法了,但由于未触犯刑律,则被人们忽视了。犯罪是一种破坏,违章也是一种破坏,破坏的过程又是一种快乐的体验。这正如尼采所说:破坏的愉悦。特别是操作者不再把规程视为自己的保护神,而是把它当成管理者制裁自己的锁链时,破坏这种规定,就必然会产生某种愉悦。冒险的快乐感。冒险并不象人们想像的那样可怕,相反则是一种英雄主义的体现。它具有挑战性刺激性。一次冒险成功,心理上就会获得一种满足。“三违”无疑是冒险,既有受难的危险,也有受罚的危险,但一旦克服了这危险,取得了成功,由于本能需求和环境之间的紧张兴奋关系得到解除,“本我”就感到一种满足和快乐。出众的英雄感。一次给生产和效益带来较高的回报,给同伴、工友带来省去很多麻烦的“三违”,会使周围同伴们产生尊敬,这种行为不仅不会被指责,而且常常被视为是经验丰富、勇敢机智的表现。成功的满足感。在多数情况下,“三违”是一种轻柔甜蜜。它是一个很大系数之内的一种享受,一种愉悦,一种沾光的满足。以上这些感觉,都是以“特权假设”为基础的,是唯心的一种思维方法,这种假设一旦被无情的客观规律所剥夺,灾难就会临到“三违”者的头上。要消除三违应引导员工从狭隘的“自我”中超越出来,让员工认识到要自觉遵章守纪,把安全教育真正溶入到员工的日常工作中,与员工的情感波动相结合,变成员工的理性认识,使全体员工切实认识到安全是自己的事,健康权、生命权是做人最基本的权力,从内心深处解决支配错误行为的思想倾向。并引导员工充分认识铁路工程施工的艰苦性,要不断发现中铁工人吃苦耐劳的传统劳动美德,这才是中铁工人应有的素质。消除三违中的“特权假设”。要对各类“三违”进行严格规训和追究,运用“热炉子”法则,触及“三违”人员的痛处,从员工个人的角度出发,对员工进行安全评价,分析过去、现在和将来发生和可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