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旅游系统的研究.doc_第1页
虚拟旅游系统的研究.doc_第2页
虚拟旅游系统的研究.doc_第3页
虚拟旅游系统的研究.doc_第4页
虚拟旅游系统的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 绩: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中文): 虚拟旅游系统的研究 (外文): Virtual Tour Systems Research 院(系):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2010年 5月 日目 录1.引言12.虚拟旅游的概念界定22.1什么是虚拟旅游22.2虚拟旅游的意义和现状32.2.1虚拟旅游的意义32.2.2虚拟旅游的现状33.虚拟旅游系统的理论与技术基础43.1旅游心理学相关理论43.1.1旅游动机与旅游动机的激发43.1.2旅游者的知觉53.1.3旅游者的态度53.1.4旅游者在旅游各阶段的服务心理需求53.2人机界面的相关理论63.2.1人机界面的定义63.2.2人机界面学的支撑理论73.2.3人机界面的发展历程73.2.4人机界面设计的发展趋势73.3网络虚拟现实技术73.3.1虚拟现实与网络虚拟现实简介83.3.2主流网络虚拟现实技术84.虚拟旅游系统的研究领域、内容及难点84.1虚拟旅游系统的研究领域和内容94.1.1支撑技术94.1.2 系统设计94.1.3 开发方法104.2虚拟旅游系统研究的技术难点125.结束语13参考文献13虚拟旅游系统的研究摘要:虚拟旅游凭借虚拟现实提供的技术平台,使得互联网用户可以在他们的起居室中“周游”世界。它的诞生为传统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契机。虚拟旅游也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阐述了虚拟旅游相关概念和产生的背景及其意义,分析总结了虚拟旅游的主要研究范围和技术难点。并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平台及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分析和提出了虚拟旅游系统的功能需求,着重分析和设计了系统的人机界面,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虚拟旅游系统研究的技术难点。 关键词:虚拟旅游;系统;虚拟现实。 1.引言坐在电脑前就能有如身临其境般的欣赏世界各地的风景名胜,能自如的四处逛逛,并拍照留念,这便是时下开始风靡的“虚拟旅游”。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在日常工作中的渗透以及作为第三产业中重要领域的旅游业迅猛的发展势头,虚拟旅游为那些没有足够时间从繁冗的工作、紧张的生活节奏中解脱出来但又想通过旅游来放松自己的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虚拟旅游满足了消费者对旅游和网络的双重要求,将两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虚拟旅游系统在此情况下应用而生,它不仅能更好的带给消费者身临其境的感受,虚拟旅游系统还具备虚拟旅游实地效果的三维景观建模;具有一定构想性的、细致逼真的导航图和路线设计;完备的旅游服务信息和数据库查询系统。(如图1)图1 虚拟旅游显示系统实例虚拟旅游是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之一。本文对虚拟旅游系统进行了分析及相关知识进行了论述。2.虚拟旅游的概念界定2.1什么是虚拟旅游所谓虚拟旅游指的是,建立在现实旅游景观的基础上,通过模拟或超越现实景观,构建一个虚拟旅游环境,使得参与虚拟旅游的旅游者能够如同亲临其境般进行虚拟旅游活动。虚拟旅游包含了多维信息空间,融合了人类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触觉,使得人们在其建立的虚拟旅游环境中有身临其境、随心遨游,与计算机达到交互、互动的效果,其基本特点有:沉浸(Immersion)指的是人们一改过去仅能从计算机外部得知计算机处理结果,发展到能够沉漫到计算机创造出的虚拟旅游环境中,参与体验所建虚拟旅游活动。交互(Interaction)指人们同计算机之间的沟通手段的增加,利用多种传感器如立体显示头盔、数据手套、立体眼镜、嗅觉传感器等与多维化信息环境发生交互作用。构想(Imagination)是人们思维的拓宽,人机交互从过去的定量计算到现在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突出了人作为主体在虚拟旅游环境中的主导性。革命性(Revolution)与技术性(Technology)虚拟现实技术虽源于美国对军事的需要,为旅游业向前发展带去了技术性的变革,它是一种理念上的变革、方法上的变革、技术上的变革。信息化(Information)是虚拟旅游很重要的一个支撑技术之一,通过信息高速公路,虚拟旅游有了更强大的信息网络。由于信息高速公路具有高度的实时性,使得虚拟旅游中的信息含量具有实时性,但并不具备可靠性。不可靠性(Unreliable)虚拟旅游虽然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由于“虚拟”一词可解释为模拟、假设,即它所传达的信息可能是仿真的,也可能是虚拟的不真实的,因此虚拟旅游所赋有的信息具有不可靠性和失真性。2.2虚拟旅游的意义和现状2.2.1虚拟旅游的意义虚拟旅游应用前景广阔,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能带来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游览者,虚拟旅游系统能逼真动态地展现旅游景点,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沉浸感,而不再是简单的文字和图片浏览等,可以满足其好奇心,并弥补无法实地旅游的遗憾。旅游开发和规划者,虚拟旅游系统能在实际开发前将规划设计等展现出来,获得反馈意见,从而进步加以改进和完善,这样不仅能降低旅游开发的风险,实现效益最大化,还能起到预先宣传的作用。商家,虚拟旅游有助于创新旅游信息的宣传模式,提高旅游信息服务的质量。在充满竞争的市场中,虚拟旅游能帮助商家吸引更多的客,还能通过旅游指南、环境解说这样具有特定功能的虚拟旅游系统提高其旅游服质量,赢得更大的效益。政府,虚拟旅游有利于对旅游业实行宏观调控,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如处理古迹的开发与保护问题、处理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问题,毋庸质疑,虚拟旅游既能满足游客游览的需要,还能保护、再现古迹等景点。2.2.2虚拟旅游的现状虚拟旅游的数量迅猛增长。2006年中国虚拟型旅游网站的数量占中国旅游网站数量的三成之多。由于虚拟旅游起步时间不长,故产品层次普遍较低,提供的内容几乎都只停留在表面上,或是一些广告、图片而已;对旅游者最终关心的风景区的资料不够丰富详细,深度广度不够。此外,多数从事虚拟旅游业务的景区网站建设水平严重滞后。有的网站过分重视网站首页的感观刺激,加入大量多媒体,导致接入速度太慢;还有的网站则内容单薄、互动性差。尽管目前水平较差,但虚拟旅游的发展潜力巨大,虚拟型旅游网站有超过实体型旅游网站的趋势。尽管虚拟旅游网站在国内还刚刚起步,但国外虚拟世界的网站已比较普遍,以著名的虚拟世界网站“第二人生”为例,这个网站采用三维图形技术模拟出一个大型虚拟世界,目前已吸引了460多万名会员。另外,有一项统计显示,45%的成年美国互联网用户使用过虚拟旅游这一功能。图2-2-2是中美两国实体与虚拟型旅游网站的对比 图2-2-2中美两国实体与虚拟型旅游网站的对比3.虚拟旅游系统的理论与技术基础3.1旅游心理学相关理论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远,现代人的精神压力也越来越重,因而现代人对找回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在车水马龙的人造世界中,听不到悦耳的鸟鸣,看不到蔚蓝的天空,更嗅不到绿意葱葱的大自然的芬芳。旅游满足了人们渴求回到大自然、回归本性的愿望;旅游满足了人们对追求包括惊奇、喜悦、清新、振奋等多因素在内的生活满足感的需求;旅游满足了人们摆脱孤独感、压抑感、心中充盈着爱的需求;旅游帮助人们充分展示在这个商品世界中被迫“出卖”的人格。3.1.1旅游动机与旅游动机的激发旅游动机是旅游行为的驱动力量。旅游的动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为了满足人的好奇心。旅游的精神性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旅游动机的激发物必须新奇性和复杂性两个条件或其中之一,这两个条件是决定旅游地吸引游客的基本因素;二、旅游动机激发物要满足目标游客的特殊需求。正常的成年人都有特殊的好奇心,故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旅游偏好。3.1.2旅游者的知觉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知觉无非就是宣传、距离、交通这三个方面。人们在选择旅游地的时候,那些新奇适中而且能引起人们注意的广告图片和标语才能更好地被人们所知觉,减少人们对广告的有意避开。在选择旅游地的同时,距离也是影响人们决策的至关重要的因素。旅游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消费行为,距离越远,要付出的时间、金钱、身体等代价也越多。只有让消费者意识到他们在旅游中所获得的益处要大于他们所付出的代价,他们才会做出旅游的决策。从另一方面来说,距离也有促进旅游者做出决策的作用。远距离的目的地有一种特殊的吸引力,能让人产生一种神秘感。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人们在感知对象时,拉开的距离增加了信息的不确定性,给人以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因而产生了一种“距离美”。总之,距离对人的旅游行为既有阻止作用,又有激励作用。故而,为了吸引游客,旅游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方法积极开展宣传,引导游客做出旅游决策。交通工具的选择也是旅游者的知觉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在远距离旅游中通常选择乘飞机旅游,但是如果时间允许,他们宁愿选择火车,火车车次多,乘坐方便,开车时间好,舒适度高,可以自由走动,还能在沿途一饱眼福。总之,旅游知觉的产生,不仅取决于旅游景点的功能,还取决于人们希望在旅游的过程中得到些什么,这是一个有选择的知觉过程。3.1.3旅游者的态度旅游者生活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其所处的经济地位、所属的民族、阶层、所受的教育程度、所从事的职业各有不同,每个人所具有的知识、经历也各不相同,除了形成各自不同的需要和动机以外,也形成各自不同的态度。这种态度影响着他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当然也影响着旅游者的行为,通过对关于态度的研究, 不仅更容易理解人们选择旅游消费的思想和情感,同时也就有可能通过改变人们的思想和情感来改变其行为。因此,了解旅游者的态度对旅游工作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3.1.4旅游者在旅游各阶段的服务心理需求一般来说,旅游大致可分为旅游准备、旅途、游览活动和旅游结束四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旅游者希望获得的服务心理是不同的。在准备阶段,旅游者会希望获得诸如介绍旅游地信息、确定旅游方式此类的服务。而在旅途阶段,旅游者则希望享受安全、迅速、舒适、方便的交通服务以及舒适、卫生、安全、合味的住宿及饮食服务。游览活动阶段是旅游的核心阶段,旅游者满怀期待而来,希望在旅游中获得愉快、兴奋的体验,因此这部分的服务是智冠重要的。为旅游者安排观赏著名的景观、制定完整的游览线路,以此来激发和满足旅游者的兴趣。旅游结束阶段的服务便是安排旅游者购买纪念品并为其安排回程交通。提升旅游各阶段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是占领市场、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因素。3.2人机界面的相关理论人机界面是人与计算机之间传递、交换信息的媒介和对话接口,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实现信息的内部形式与人类可以接受形式之间的转换。凡参与人机信息交流的领域都存在人机界面。人机交互的主体包括计算机和用户。图3-2概括地描述了典型的人机交互界面的信息流程和工作方式图3-2 典型的人机界面信息流程图3.2.1人机界面的定义人机界面最简单的定义就是在人员与计算机之间透过某种界面,人能对机器下达指令,机器则能透过此界面,将执行状况与系统状况汇报给使用者,换言之,正确地在人机之间传达讯息以及指令,就是人机界面的主要定义。3.2.2人机界面学的支撑理论人机界面是在认知心理学、人机工程学、艺术设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机界面学涉及了许多热门的计算机技术,如人工智能、自认语言处理、多媒体系统等,同时也是吸收了语言学、艺术设计、人机工程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成果,是一门交叉性、边缘性、综合性的科学。人机工程学是以用户作为产品和环境设计的出发点,让技术的发展围绕着用户的需求展开。艺术设计在当代生活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工业设计离不开人机界面设计,人机界面设计离不开心理学。3.2.3人机界面的发展历程人机界面的发展就用户界面的具体形式而言,经历了批处理、联机终端、菜单等多通道多媒体用户界面和虚拟现实系统。就用户界面中信息载体类型而言,经历了以文本为主的字符用户界面(CUI)、以二维图形为主的图形用户界面(GUI)和多媒体用户界面。就计算机输出信息的形式而言,经历以符号为主的字符命令语言、以视觉感知为主的图形用户界面、兼顾听觉感知的多媒体用户界面和综合运用多种感官(包括触觉等)的虚拟现实系统。就人机界面中的信息维度而言,经历了一维信息(主要指文本流,如早期电传式终端)、二维信息(主要是二维图形技术)利用了色彩、形状、纹理等维度信息、三维信息(主要是三维图形技术,但显示技术仍利用二维平面为主)和多维信息(多通道的多维信息)空间。3.2.4人机界面设计的发展趋势人机界面正向着更详细、更有效、功能更强大的方向发展。人机界面的设计刚走过基于字符方式的命令语言式界面,目前正处于图形用户界面时代。但是,计算机科学家并不满足于这种现状,他们正在积极探索新型风格的人机界面设计。当前语言识别技术和计算机练级手写识别技术的商业成功让人们看到了人机界面的曙光。虚拟现实的迅速发展显示出未来人机界面设计的发展趋势是追求“人机和谐”的多维信息空间和“基于自然交互方式的”的风格。3.3网络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是由一种由计算机全部或部分生成的多维感觉环境,给参与者产生各种感官信息,接受和认识客观世界中的客观事物的技术。3.3.1虚拟现实与网络虚拟现实简介虚拟现实是一项综合集成技术,涉及计算机图形、人机交互技术、传感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它用计算机生成逼真的三维视、听、嗅觉等感觉,使人作为参与者通过适当装置,自然地对虚拟世界进行体验和交互作用。虚拟现实具有如下三个基本特征:(1) 多感知性指除了一般计算机技术所具有的视觉感知之外,还有听觉感知、力觉感知、触觉感知、运动感知,甚至包括味觉感知、嗅觉感知等。(2) 沉浸感指用户感到作为主角存在于模拟环境中的真实程度。要使参与者有真实的体验,这种体验必须是全身心的投入到虚拟现实创立的虚拟世界中的幻觉。(3) 交互性人与虚拟环境之间可以进行多维信息的交互,人与虚拟环境的交互性表现在人的操作将使虚拟环境发生变化,即人的事实操作能从虚拟环境中得到反馈。3.3.2主流网络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是在网络技术前进技术上,融合多种技术的结果。现如今被广泛运用的主流网络虚拟现实技术有如下几种:(1) Virtools技术Virtools包括了创作软件、行为引擎、渲染引擎、Web播放器、SDK,开发特殊的交互式实时应用。尽管很多深入使用者反馈,Virtools无论是功能模块还是界面布局上都存在较多的Bug,但并不影响它成为一款优秀的VR、GAME开发工具。(2) 三维全景虚拟现实技术(VR)三维全景虚拟现实是基于全景图像的真实场景虚拟现实技术。全景是把相机环360 度拍摄的一组或多组照片拼接成一个全景图像,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全方位互动式观看的真实场景还原展示方式。在播放插件(通常Java或Quicktime、Deval、flash)的支持下,使用鼠标控制环视的方向,可左可右可近可远。使观者如同在现场环境当中,在一个三维的窗口中浏览外面的世界。(3) 360环视利用JAVA技术,可以轻松地创建360度实景物体展示,并能模拟三维空间。4.虚拟旅游系统的研究领域、内容及难点4.1虚拟旅游系统的研究领域和内容下面我们从虚拟旅游系统开发的支撑技术、系统设计以及开发方法上做详尽叙述和分析。4.1.1支撑技术虚拟旅游系统是利用GIS、三维可视化、虚拟现实与网络等技术构建面向旅游业的网络虚拟现实系统平台。在对虚拟旅游系统进行研究时,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但本质相同。有人认为虚拟旅游系统实现是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和虚拟现实技术的结合,即利用WebGIS的电子地图支持功能实现地图的生成、管理、显示和网络共享,利用旅游专题数据库储存的景区地形数据(如DEM,TIN,遥感影像)和建筑物、道路等矢量数据,以及相应的纹理图片、实景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数据资料,应用虚拟现实建模语言(如X3D,VRML)建模生成逼真的虚拟旅游景区(景点)三维场景或全景图像,使得旅游者可以在虚拟旅游场景中任意漫游, 还可以听到“导游”的详细介绍。有人认为三维GIS是关键, 三维虚拟景观系统主要是研究旅游景区三维数据管理和可视化的各种技术,包括景区三维数据采集和处理技术、表面纹理采集与处理技术、三维对象(包括地形和地物)建模技术、三维空间信息和表面纹理层次细节技术、大数据量动态调度技术等。还有人则侧重VGIS的研究,并建立了景观VGIS。综观这些研究可以看出,在虚拟旅游系统研究中,应努力将GIS、三维可视化、虚拟现实与网络等技术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和作用,设计出在外观、结构、功能和性能等方面都很完美的系统,实现真正的虚拟旅游。4.1.2 系统设计在系统结构上,目前的虚拟旅游系统一般采用客户层、服务器层和数据库层3 层结构。客户层实现三维虚拟场景及漫游和信息查询等;服务器层包括网络服务器和GIS服务器,网络服务器主要起代理和缓冲作用,GIS服务器主要进行数据分析和逻辑处理等;数据库层主要是存储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在系统功能上,主要有以下功能。旅游信息浏览,包括交互式三维场景虚拟漫游和虚拟景点导航。交互式三维场景虚拟漫游使得旅游者可根据需要选择固定路线漫游,或者利用键盘等调整视点的前进、后退和观察角度,在三维场景中选取不同模式进行浏览;虚拟景点导航以可视化的数字地图为背景,用文本、照片、图表、声音、动画、视频等多媒体为表现手段,为旅游者展现虚拟旅游景点的位置关系和综合面貌,动态标注虚拟旅游线路等,具有交互式的查询和分析功能。交流讨论,提供旅游者与商家及旅游者之间的交流平台。信息查询,包括景点线路、酒店预定、门票预定等。网上购物,即购买旅游纪念品等。系统保护管理,包括安全性管理和数据完整性管理。安全管理主要是对不同类别的用户、角色、权限和授权进行管理;数据完整性管理是通过约束条件、主码约束和外码约束等保证数据的完整性。系统及数据库维护,包括页面更新和数据库数据更新操作等。在这些功能中,第一部分最重要,但目前的研究成果或多或少存在一定局限,主要是不够逼真、网速慢、交互能力差等缺陷,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对于其他部分,目前的研究比较成熟,很多网站已投入实际应用。4.1.3 开发方法到目前为止,在虚拟旅游系统开发方法上有较多研究,大致可归为4类。 三维全景。利用全景技术生成全景图像,建立旅游景点的全景图模型,再利用Java与WebGIS相结合等方式实现旅游景点的动态交互和漫游等,但在交互方式上,用全景图像描述的景物是固定不变的,漫游过程重复而单调。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多,例如Dykes采用全景图技术开发虚拟环境;Traka等研究了构建全景图的问题;杨键等采用全景图和基于图像的动画来建立虚拟环境,用户通过实时图像处理浏览器,可以模拟环绕漫游和贯穿漫游;如图4-1-3-1图4-1-3-1 三维全景实例VRML/X3D语言。VRML是互联网上基于WWW的具有交互性的虚拟现实建模语言,是HTML的三维模拟,使用VRML浏览器能读懂的ASCII文本格式来描述世界和链接。VRML的访问方式是基于Client/Server模式,其中服务器提供VRML文件,即用文本信息描述的三维场景,由互联网传输,然后在客户端由VRML浏览器解释生成三维场景,这种工作机制,避免了在网络上直接传输图形文件,把复杂任务交给本地机器,从而减轻了网络的负担,使得在互联网上的三维交互成为可能;同时,由于浏览器是本地平台提供的,从而实现了虚拟现实的平台无关性。在虚拟旅游中,VRML使用得较多,研究人员对建立大范围场景、优化模型等进行了大量研究,且通常结合Java实现场景动态性和交互性等。X3D是基于VRML发展起来的,它支持VRML的语法规则,在文件格式方面使用了XML语法体系,实际上X3D 就是XML和VRML相结合的产物。X3D基于图像填充和图形建模这两种方式建构三维场景,对形体结构的建立采用图形建模,对外观则采用图形纹理填充。它还整合了ASP,JSP等技术,可以通过网络服务器发布三维网页信息。X3D是构建B/S结构的在线虚拟旅游系统的重要方法。Baron等研究开发了一个公共居民区的空间决策系统,用VRML/X3D构建了居民区的虚拟环境,还结合其他软件实现了用户交互等功能;沈旭昆等介绍了如何运用新的三维图形技术X3D,并结合VRML 及Java 技术进行基于Web的交互式三维场景的创建;丘威等分析了构建在线虚拟室内漫游系统的关键技术,提出基于X3D技术的虚拟室内漫游场景建模和应用。编程方法,基于Java3D,DirectX,OpenGL 和XML等结合面向对象Virtual tourism;system;virtual reality;theory;Technology Virtual tourism;system;virtual reality;theory;Technology编程以及网络技术的实现。Java3D 基于OpenGL或DirectX 等底层API,Java3D具备与Java相同的平台独立性和良好的网络开发支持。Java3D实际上是Java语言在三维图形领域的扩展,与Java 一样,Java3D有纯粹的面向对象结构。Java3D 有丰富的类库,可以充分利用Java 语言的强大功能,从而能编写复杂的三维应用程序。这些特性保证了Java3D 强大的扩展性。Java3D 还很容易与Java平台的JSP, Applet,Serverlet,JDBC和EJB等技术相结合。例如Zhang等使用Java3D包和JBuilder软件设计开发了一个分布式虚拟地理环境;Hibbard应用Java2D与Java3D设计并开发了VisAD可视化环境系统;张大坤等介绍了基于Java3D的虚拟艺术馆应用软件的开发及该软件的体系结构,使用了大量的动画技术、曲面造型、渲染以及多媒体技术,是Java3D在图形方面的扩展;刘升等介绍了基于VC+编程环境及OpenGL图形标准的三维物体运动仿真及场景漫游系统的开发方法。这类方法也是目前用得比较多的,而且效果较好,但需要较高的编程技术。Web3D商业软件,这类软件主要应用于产品与场景的展示,利用这些软件的API可以开发虚拟场景,并实现简单的动画效果,例如Viewpoint,3DML,Vecta3D,KOVI3D 等。最终系统实现与运行效果如图4-1图4-1 系统实现与运行4.2虚拟旅游系统研究的技术难点虽然从理论上讲,高逼真度、实时漫游的虚拟旅游系统是能够建立的,但现在还远未达到这种水平。目前,虚拟旅游存在真实感弱、交互性差、网络传输慢等不足,归根结底,是数据信息生成的问题。这是虚拟旅游的技术难点,也是阻碍其发展的关键因素。数据信息的生成,既要考虑到逼真度,又要考虑到速度。逼真度不仅要求虚拟景观的“形似”,还要求“神似”,即用户与其交互;相应地,要求虚拟景观下载速度快、交互延迟少,只有两者兼顾才能使用户真正有身临其境感。但由于受计算机硬件等的限制,这两者相互矛盾,逼真度高的虚拟景观显示速度慢。因此,目前的虚拟景观逼真度差,多是基于图像的,即使用三维全景方法生成;而基于几何建模的还停留在研究阶段,投入实际使用的少,这是因为对于虚拟景观的构建,既要表达景观实体的外部信息,又要表达建筑物等景观实体的内部信息。建筑物内部信息的表达往往更加复杂,因为其数据采集难,数据量大。尽管很多科研者在努力寻找改善的方法,即在满足一定逼真度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用少的数据,提高显示速度,但效果仍不理想。5.结束语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虚拟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必将为更多的互联网用户接受。而虚拟旅游系统的改进和完善也必将进一步促进虚拟旅游的发展,也将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升级。参考文献1刘恩波.中国虚拟旅游网站现状分析J.惠州学院学报,2006,(04):1622.2蒋文燕,朱晓华,陈晨.虚拟旅游研究进展J.科技导报,2007,(14):814.3何晓琳.虚拟旅游的优势分析及其运作策略J.商场现代化,2007,(22):58.4郑鹏,马耀峰,李天顺,李创新,亢雄.基于虚拟旅游的网站实现与镜像体验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9,(02):2234.5包富华,张红,郑秋婵,张彩红.基于旅游者特征的西安市景区虚拟旅游系统设计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2):1523.6徐素宁,韦中亚,杨景春.虚拟现实技术在虚拟旅游中的应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1,(03):5783.7李维玲.虚拟旅游的现状分析J.科技信息,2009,(20):513.8范业正.客观地认识虚拟现实旅游J.旅游学刊,2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