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族神话鸿蒙未辟宇宙洪荒亿万斯年四极不张从07高考现代文阅读看“作用”类题答题思路 杨冬艳2007年高考的硝烟已经散尽,但是对比全国二十来份语文高考试卷的现代文阅读题,不难发现,有十几道作用类题目,“作用题”出现的频率相当高,因此在备考2008高考时,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然而,由于出题的角度多样,“作用”的范围较广,解题的思路也不同,就使不少学生面临“作用题”时,无从下手,不会答题,或答不全。因此,认真探讨一下“作用题”的设题角度和规范答题思路,是很有必要的。作用题的命题设置一般为:“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或好处、效果)?”或,在全文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而在这些设题中,主要又可以分成首段的作用,末段的作用,中间段的作用,某一物象的作用等等。以2007年的语文高考卷为例,如:一、首段的作用如果开篇即点题,那么,首段的作用往往是总括全文,点明题旨,或者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感情。如果开篇没有点题,那么,首段的作用就是开启或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宁夏卷第12题:说第一段写林冲刚到牢营,就有犯人介绍牢营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山东卷第19题:作者在文章开头详细叙述了自己走乡间夜路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广东卷第16题:文章在开头花了不少笔墨描写雪,这样写有哪些作用? 辽宁卷第17题:第一自然段,作者写了“秋去冬来”的景色,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宁夏卷第12题答案为:概括介绍牢营情况,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制造悬念,使故事产生波澜。山东卷第19题答案:从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起,行文自然,为下文谈人生的孤绝境界作了铺垫。广东卷第16题答案:突出了雪美丽与丑陋的两重性,从而为下文写泥泞作铺垫(从写热爱雪到热爱泥泞)。辽宁卷第17题答案:起铺垫(或引出下文)的作用。写“秋去冬来”,自然引出下文的“炉火”,由自然环境的变化写出了作者的感伤情绪,为下文写“炉火”的意蕴预设了空间。从以上题目所给的参考答案可以看出,首段作用类答题是有固定的答题思路和规律的,兼顾了两个方面,一是内容,要答出包括本段的内容和下文的内容;二是形式(结构),为下文起到铺垫的作用。答题思路一般为:本段写了什么,为下文写什么做铺垫。二、中间段的作用上海卷第9题:第(9)段在构思上的作用是(1)_(2)_。安徽卷第15题:文章描写乡村的风,在第四自然段又写到两棵树的成长,有什么用意?重庆卷第16题: (2)“告别不一定都是坏事”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江苏卷第16题:“头项一团火球,身上汗珠子擦丁又出。早晨起个太早,白天累一天,晚上一碰枕头跌进梦乡,摇不醒叫不应。麦天的日子,累人的日子。”这些叙写从全文结构看有什么作用?江西卷第17题:“写风景,是和个人气质有关的”,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上海卷第9题答案为:(1)结构上承上启下(2)引出全文关键词“重西湖”。安徽卷第15题:说明树的成长离不开风。说明万物生长离不开良好的自然环境。由树的成长写到父亲对风的认识,丰富文章内涵。重庆卷第16题:(2)过渡总领后文。江苏卷第16题:强调麦天男人的劳累为写女人心疼男人作铺垫;与上文男人“吃苦的日子到了”相照应;与下文“忙了一季的男人,长刺剌躺在炕上”一节的描写相呼应。江西卷第17题: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承上启下:一方面,它承接上文,是对上文不同文人所写泰山的归结;另一方面它开启下文,交代了作者自认为写不了泰山的主要原因,进而转入对泰山封禅的叙写。中间段落的作用同样要兼顾到内容和形式,在结构上的作用一般是过渡,承上启下,前后照应。答题时要交代清楚上文和下文的具体内容。答题的思路一般为: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上文(具体内容),写到下文(具体内容)。三、末段的作用四川卷第17题:文章用“有什么花朵能比这样的烟花更美丽呢?”收束全文,请对此简要赏析。作者以这个反问句单设一段,卒章显志。“这样的烟花”不仅有形状、颜色与光亮的美丽,更是和平团圆的象征。这个反问句强烈的表达了作者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愿望,使文章意蕴深远,激发人们思考。末段的作用一般是总结全文,点明题旨,深化中心,呼应开头,或兼而有之。 有时候,试题只针对最后一句发问,如四川卷的这道题,这一句偏偏又很含蓄,一眼看不透,也就是“看不懂”。其实,“看不懂”正是道出了这一句的作用。当然,我们不能直截了当的回答“作用是看不懂”,而要换一种委婉的说法。例如,“作用(或好处)是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省”。此外,既然这一句放在末尾,又被命题人相中,那么,根据“卒章显其志”的传统技法,说明它可能与揭示主旨有关,只不过因其含蓄,所以它的作用不再是点明题旨,而是暗示主题。除了上述两点,最后一句往往还具有强化作者感情的作用。此类题目的答题思路一般为:总结全文,点明题旨或深化中心、卒章显志或呼应开头深化或强化作者情感或本文主旨。还要视具体题目而定再加上委婉含蓄等词语等。四、某一物象的作用文章中的物象,就是倾注了作者的思想与主观情感的生动鲜明的形象,它是作者抒怀言志的凭借与依据,命题者常常从文章的物象入手设题,常见的提问方式有:(1)联系全文,指出某物象的含义和它在结构上的作用。(2)某物象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例如福建卷第14题:联系全文,指出“落叶”的含义和它在结构上的作用。辽宁卷第20题:文中写了“炉火”,为什么还写“火箱”“篝火”?请分析作者的写作用意。全国卷第17题:文章后一部分写到了“戈壁石”,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福建卷第14题答案:落叶一是指在外漂泊、思念故乡及亲人的“我”;二是指辛劳一生、衰老死去的母亲。“落叶”是本文的线索,起到组织材料、贯穿全文的作用。辽宁卷第20题:这样写可以丰富“炉火”的意蕴。“火箱”和“篝火”不仅给人带来温暖,还给人以启示与希望、力量和勇气从而深化了主题,也使行文富于变化。全国卷第17题:以戈壁石的美丽,揭示出大西北的美丽。以戈壁石的诱人,强化对大西北的热爱之情。以戈壁石的呼唤,突出“到大西北”去的主旨。 该类题目重点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以全国卷第17题为例,首先要对本文的主旨了然于心。文章的倒数第二段,有一句话可以作为概括文章主旨的主旨句,即“人们会发现,大西北正在呼唤我们”。然后,要明晰文章结构。作者从左公柳与民勤人这两个具有顽强生命力的形象入手,通过胡杨林方阵的场面描写,渲染出一种悲壮的氛围,然后舒缓气氛,描写美丽的戈壁石,透出大西北清新静谧的另一面,最后与脆弱的南方进行对比,引导出歌颂大西北,呼唤人们到大西北去的主旨。 准确把握了文章结构,再回头阅读第五段,进行内容要点归纳。回答“有什么作用”的问题,我们同样也从内容与结构两个方面着手。在内容上,描写戈壁石是为了展现大西北的另一种美丽,抒发作者对大西北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在结构上,是为下文揭示主旨作铺垫。这种题型的答题思路:是应该从文章结构形式、内容主旨、作者的思想感情等方面作多角度思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勾连上下文的线索作用;对内容的充实作用;主旨的深化升华作用;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综观现代文阅读题,作用类题的答题思路还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门窗居间协议合同的模板
- 项目培训服务协议书范本
- 汽车买卖合同协议书样本
- 防火门委托定做合同范本
- 游乐场场地租赁合同协议
- 污水处理排水协议书范本
- 洗涤服务合同协议书模板
- 江苏农业农村保险协议书
- 电梯屏广告采购合同范本
- 鲜切鱼模板售卖合同范本
- FOCUS-PDCA医院品质管理获奖案例-提高住院患者入院宣教知晓率
- 2025年大学英语四级词汇(乱序版)
- 五年高考真题(2020-2024)分类汇编 政治 专题14 认识社会(探索认识的奥秘、寻觅社会的真谛) 含解析
- GB/T 18724-2024印刷技术印刷品与印刷油墨耐各种试剂性的测定
- IEC 62368-1标准解读-中文
- 15J403-1-楼梯栏杆栏板(一)
- 《数学课程标准》义务教育2022年修订版(原版)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国际法》一平台在线形考(形考任务1至5)试题及答案
-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手册
- 咨询心理学课件(共175张课件)
- Office高效办公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西安欧亚学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