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沈阳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文献综述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综述摘要:随着人地矛盾的加剧,加强土地集约利用是必然趋势,土地集约利用是侧重于从投入和管理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一种开发经营模式。本文在介绍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其评价研究进展及问题与展望。关键词: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进展;问题与展望1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内涵的界定18世纪,李嘉图等古典经济学家在地租理论中首先提出农业土地集约经营概念,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集中地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使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以求在较小面积的土地上获得高额产量和收入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1。之后,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安德森所创立的级差地租理论已成为土地集约利用的理论基础。二战后,迫于城市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压力,一些国家纷纷推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实践,它们主要通过模型设计、回归分析等方法定量得出集约利用的结论并取得了很多有益成果(Teye,1988;Milne, 1991;Bro-hman,1996)。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在经济学上,所谓耕作集约化,无非是指资本集中在同一土地上,而不是分散在若干毗连的土地上”,这一论断是中国学者研究土地集约利用的理论基石。国内学者对开发区的土地集约研究是新近的事情,随着对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研究的深入,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认识也逐步明朗化。潘锡辉等人认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是在有限的土地利用总面积和建设用地供应总量上,通过宏观调控,科学合理地安排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土地资源,以坚持节约用地、高效用地、科学用地、提高土地效益为主旨,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单位面积的土地投入产出率,促进土地作为生产要素的市场、行政的最佳配置,促进经济发展,走内涵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道路,达到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最大化。大多数学者认为,土地集约经营是土地粗放经营的对称25,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核心是经济效益和产业导向的体现68。我国学者通过研究探讨和实践验证,结合开发区土地利用的特点、产业功能定位和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的起源及发展,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界定为:以有关法规、政策、规划等为导向,通过增加对土地的投入,改善经营管理,挖掘土地利用潜力,不断提高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一种开发经营模式。2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进展2.1国外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相关研究国外土地集约利用的理论研究最初是从对农业土地集约经营的研究开始的。古典经济学家杜尔格(Ann Robert Jaeques Turgot)、安特生 (James Anders)、魏斯特(Edward West)和李嘉图 (David Ricardo)等在研究农业地租问题中,发现并证明了农地集约耕作中的报酬递减规律,并认为集约利用是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王慎刚等,2006)。农业区位论创始人德国经济学家冯.屠能(J.H.Von Thunen)在其所著的孤立国中也阐述了相似的概念,当时土地集约利用的思想是针对某一农业土地利用用途,研究如何通过增加资本与劳动投入,以获得土地的最高报酬(Erie.FModellingandmonitoringland,1997)。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和著名剑桥学派的创始人马歇尔基于土地报酬递减理论分析,提出土地的合理集约度问题,在理论上完善了土地集约利用理论。马克思(Karl Marx)在批判和继承古典经济学地租理论的基础上,将级差地租分为级差地租I和级差地租,并给集约利用下了明确定义:“在经济学上,所谓耕作集约化,无非是指资本集中在同一土地上,而不是分散在若干毗连的土地上(马克思,1975)”。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于土地集约利用的论述,是中国学者研究土地集约利用的理论基石。中国尖锐的人地矛盾决定了政府、研究机构和公众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关注程度。雷利巴洛维在土地资源经济学中指出“农业用地的集约边际定义为某块土地在耕种所达到的临界点,在该点所用的资本和劳动仅能补充长期成本(雷利巴洛维,1989)。”国外对土地集约利用控制和评价的研究,一方面是集中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另一方面集中于对土地利用强度的研究上。国外关于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模糊数学方法、多元统计方法、系统动力学方法等应用数学方法,研究方法的不断完善从多方面丰富和推进了中国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的技术方法;国外先进的经验和技术方法为中国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定量评价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极大促进了中国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理论研究水平。2.2 国内土地集约利用的相关研究土地评价是土地利用规划和合理利用土地的重手段。从理论角度来说,土地集约利用源自于农业土地利用的研究,同样,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实际上也借鉴了农业综合评价的理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是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选取评价单元,确立评价标,构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数学型计算潜力分值,从而得到土地集约潜力等级或称土集约度,最后对评价结果给予简要分析的过程。主要究内容为开发区土地开发和利用强度的合理程度,侧重于开发区土地利用的挖潜,评价的关键是指标体系的具体分别通过20个三级指标描述9。2006年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设立了“开发区土地约利用潜力评价”子课题,先后选择了广州、天津、上重庆、西安、哈尔滨、苏州、兰州、杭州、南昌、长春、大厦门、秦皇岛14个城市的开发区定为该项目的14个点开发区,开展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内容、方法、指标体系构建和技术应用的研究,主要针对开发区地集约利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进行。研究建立了土地利用状况、经济效益、管理绩效、土地供应与保障情况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考察和评价了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程度,测算了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开发区评价指标体系(2008)基于试点工作成果,围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形成3个目标、6个子目标的评价指标体系。指标分3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目标层,具体涵盖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和管理绩效3个方面;第二层次为子目标层,包括土地开发程度、用地结构状况、土地利用强度、产业用地投入产出效益、土地利用监管绩效、土地供应市场化程度6个方面;第三层次为指标层,包括土地开发率、土地供应率、土地建成率、工业用地率、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入强度、土地有偿使用率等16项指标。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计算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分值,对特定时间点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评价,推算开发区用地潜力规模和尚可供地年数。在研究方法上,一般采用定量评价为主,注重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具体运用技术方法包括层次分析法、统计分析法、特尔菲法、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和区域对比法等。从发展过程来看,我国近年来土地集约利用研究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1)初期阶段。早期集约利用研究是从农用地集约利用研究中延伸出的,该时期主要注重于耕地集约经营的调查研究,为其他地区农业生产提供范例。(2)发展阶段。随着我国土地集约利用特别是城镇十地集约利用研究的成熟,耕地集约利用研究引入相关理论和方法后也开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许树辉10于2002年通过硕士论文的形式评价了湖南省浏阳市耕地集约利川水平,并进一步探讨了耕地配置模式。该文标志着我国耕地集约利用研究进入新的研究阶段。此后部分学者进一步分析耕地集约利用内涵,构建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全国、省、市等层级的实证研究。同时,也有学者分析了新形势下,当前耕地集约利用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个别学者则关注到耕地集约利用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和工程技术对耕地集约利用的影响。邵晓梅等11用综合评价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两种评价方法、四级评价标准评价了小城镇的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总结出小区域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分布规律,体现出城镇十地集约利用的相关评价方法和思路已经成熟地应用在耕地集约利用研究方面。张琳12等则进一步的研究了不同经济发展阶段耕地利用集约度的变化规律和种植结构的变化对耕地利州集约度的影响,促使耕地集约利用研究呈现多元化发展方向。从发展趋势来看,我国土地集约利用研究尚处于发展阶段,需进一步加大相关研究内容。基于国内外耕地集约利用及相关内容的研究进展,立足于当前我国耕地集约利用的现实,土地集约利用研究将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1)在研究视角上,从十地经济学、十地规划学、生物学、工程技术学等多学科角度展开综合研究。(2)在研究尺度上,将会加强多层次、分区域,尤其是大区域的耕地集约利用研究。在当前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情形下,耕地的集约利用关乎我国的粮食安全。当前耕地集约利用研究体系中已有部分层次的实证研究,但尚不完善,缺少宏观区域利微观区域的实证研究。(3)在研究内容上,将会加强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耕地集约利用驱动机制、时空变化规律、朱来变化趋势等相关内容的研究。(4)在研究方法上,将会一步强化定量研究,不断引入现代技术和数学模型进行深层次评价。耕地集约利用的相关研究尚不成熟,研究方法有待进一步的提升,但相关土地集约利用研究已经逐步成熟,因此可以借鉴和发展其相关的研究方法。同时积极开展基于3S技术,并融合各类数理模型耕地集约利用评价基础理论和方法研究。3 存在问题与展望3.1存在问题当前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理论没有突破,没有形成完整的评价理论体系;忽视开发区土地利用特点,没有从开发区土地利用的本质特征上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将其等同于一般城市建设用地来研究;由于不同的学者和机构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和目标理解存在差异,选取评价指标的出发点和角度不同,尚未形成1套适用范围广、得到广泛认可的、操作简单的评价指标体系,所得到的评价结果不具可比性;由于不同类型开发区功能、产业、区位禀赋的差异性,理想值的确定难度很大。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指标理论值,使评价结果仅具有地区意义;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研究不够深入,尤其是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研究;开发区集约利用的经济影响研究多,社会、环境影响研究少。现有评价方法都是静态评价,缺少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时空变化趋势的分析研究;集约利用潜力研究与开发区发展的阶段性结合不够,未能体现潜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弹性特征;评价方法以传统方法为主导,遥感、信息系统等新技术、新方法在评价中的应用有待深化。3.2 研究展望开发区在我国快速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时期还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提高其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对落实我国耕地保护基本国策,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应继续加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满足国家对开发区土地分级、分类、分期管理的实际需要,并将提升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作为改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土地利用布局、完善城市功能、促进城市化进程、保护环境、缓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手段。加强以下方面的研究:完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理论体系。在充分分析开发区土地利用特点基础上,借鉴、吸纳相关研究特别是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方面的成果,构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框架,丰富内涵,推进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加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研究。不仅要完善目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而且要积极开展基于GIS技术、系统动力学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糊评价法、熵值法、DEA等现代方法、模型和技术的融合和应用研究,建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信息系统;完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可将指标体系分为静态指标与动态指标2大类。对于同一类型、同一层次的开发区应该有类似的指标体系,但不同地域由于社会经济条件差异,不必完全一致;建立合理的评价标准,以便进行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时空对比;加强对评价成果的应用。应加强评价成果在管理措施及政策框架之中的应用,促进区域土地资源合理配置,提高综合利用水平,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参考文献1王慎刚,张锐.中外土地集约利用理论与实践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1(1):9093. 2邵晓梅,刘庆,张衍毓.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进展及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06,25(2):8595.3朱胜勇.开发区土地利用问题浅析J.价格月刊, 2004,(5):19.4王华春.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开发区经营J.新视野, 2004,(6):1416.5吴旭芬,廖元焰.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问题的探讨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 (2):4850.6卢新海.改进和完善开发区土地资源管理体制J.中国房地产,2004, (8):3941.7王兴平,崔功豪.中国城市开发区的空间规模与效益研究J.规划研究,2003, (9):613.8卢新海,孙大路,李莉.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问题研究A.房价、地价与住房金融体制.中国房地产研究C.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9郦文凯,吴威名,张淑艳.建立吉林省省级开发区综合评价体系的基本思路J.集团经济研究,2006, (14):66.10许树辉2002地块尺度耕地质量评价与方法探讨以湖南省浏阳市为例湖南师范人学自然地理学硕士毕业论文11邵晓梅,王静2008小城镇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比较研究一以浙江省慈溪市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7(1):939312张琳,张风荣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的耕地利川集约度及其变化规律比较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6509-2025聚己内酰胺(PA6)切片和纤维中己内酰胺及低聚物含量的测定
- 2025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公益性岗位人员招聘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
- 2025年度黑龙江省气象部门高校毕业生招聘4人(第三批次气象类)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新)
- 2025广东广州市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康复医学科医教研岗位和医技岗位招聘2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福建厦门市集美实验学校非在编教师招聘1人模拟试卷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5河南开封国禹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招聘园区转运中心人员1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合同履行期间的保证期间与证期间的长短及起算点
- 冬季防疫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2025湖南红花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招聘10人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湖北咸宁市通城县事业单位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4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5成人高考试题真卷数学及答案
- 2025年京东集团校招面试题与答案
- 浙江省A9协作体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暑假返校联考英语试卷(含解析)
- 2025年海水淡化处理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企业价值创造培训
- 河南省汝阳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教师岗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至2030白色家电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供需格局及有效策略与实施路径评估报告
- 小学音乐趣味教学讲座
- (正式版)DB35∕T 2242-2025 《户用光伏发电系统安装技术规范》
- 苗木栽培养护技术
- 汽车车窗系统检测与维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