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老旧住房改造方式初探.doc_第1页
上海市老旧住房改造方式初探.doc_第2页
上海市老旧住房改造方式初探.doc_第3页
上海市老旧住房改造方式初探.doc_第4页
上海市老旧住房改造方式初探.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目 录上海市老旧住房改造方式初探3前言4第一章 老旧住房综合改造概述4一、老旧住房定义和衡量标准4(一)老旧住房定义4(二)老旧住房衡量标准5二、老旧住房改造的必要性5(一)自然损耗较为普遍5(二)维修保养较为缺乏6(三)人为损坏较为严重6三、 老旧住房改造目标6 (一)提升房屋居住功能和安全性能6 (二)促进历史风貌区的保护6 (三)优先考虑住房保障对象居住小区的改造7第二章 上海市老旧住房现状及类型7一、上海市老旧住房现状7二、上海市老旧住房类型81简屋92旧式里弄10第三章 老旧住房综合改造内容及形式12一、老旧住房综合改造内容概述12(一)现阶段及将来居住生活中对房屋的基本要求12(二)现阶段老旧住房综合改造内容13(三)将来综合改造原则16二、老旧住房改造的形式17(一)“拆”18(二)“改”18(三)“留”18(四)“修”19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19英语文献20翻译21致谢22参考文献:23上海市老旧住房改造方式初探摘要住宅建筑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是人类使用频率最大、分布最广泛、数量最多,也是最为人们关心的建筑。本文通过调查和研究上海市现有的老旧住房现状及类型,发现上海市现有的老旧住房因为其建造年代较远,建筑水平较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消费观念的更新,生活水平的的提高,老旧住房设备设施日渐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其改造也势在必行。研究表明老旧住房综合改造是改善居民居住条件的有效手段,但是由于房屋使用现状、改造资金来源不同,老旧住房综合改造的方式、建筑标准、适用的技术标准也不同。上海市现阶段老旧住房综合改造内容主要包括住宅内部空间的更新改造、住宅立面改造以及住宅屋顶形式的更新改造三个方面。进一步调查研究表明,多年以来,上海市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根据上海的住房特点,在改造的形式上,采取了区别对待、分类改造、轻重缓急、综合平衡、有序推进的办法,不断改善居民的住房条件,具体可归纳为“拆、改、留、修”的改造形式。关键词: 老旧住房;综合改造;住房现状;改造方式;AbstractResidential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ity, it is relevan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is the largest, most widely distributed human use frequency, quantity, most building is also the most people care about.In this article, through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f Shanghai old housing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existing type, found that Shanghais existing old housing far away, because the building s construction level is low.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people consumption idea renewal, the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s, the old housing facilities increasingly cannot meet the need of peoples lives, its reform is imperative.Research shows that comprehensive renovation of old housing is the effective measure to improve residents living conditions, but because of housing use present situation, the reconstruction capital source is different, way of comprehensive renovation of old housing, construction standards, applicable technical standards is different also.Present comprehensive renovation of old housing in Shanghai content mainly includes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renewal of the residential interior space, residential facade and roof retrofit form three aspects.Further research showed that over the years, Shanghai municipal departments and related units according to the Shanghai housing characteristics, in modified form, adopted to discriminate, classification reform, priorities and comprehensive balance, pushing to improve residents housing conditions, concrete can be summarized as open, change, leave, reconstruction of form.Key words: old housing;Comprehensive renovation;The housing situation;Transformation way;前言老旧住房成套改造是指对本市城市规划予以保留,厨卫合用的新工房,通过扩建、抽户等方式,对其进行结构加固,调整平面布局,增添厨卫设备,完善使用功能,使房屋达到厨卫独用的房屋改造行为。由于上海市老旧住房成套改造技术标准沿用新建项目标准,因此在抗震、配套、房型标准、规划控制要求等技术指标上都难满足要求。在制定改造方案时,也会遇到一些具体难点。本论文指出,上海市老旧住房综合改造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不断进步,改造内容和方式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房屋单体到小区整体的过程,实施的力度和广度在不断加深加大,取得了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老旧住房综合改造除了按照建设新型和谐社会,满足现代社会人民生活的实际需要之外,还需要与时俱进,提出新的内涵和新的要求。第一章 老旧住房综合改造概述住宅建筑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是人类使用频率最大、分布最广泛、数量最多,也是最为人们关心的建筑。老旧住房因为其建造年代较远,建筑水平较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消费观念的更新,生活水平的的提高,老旧住房设备设施日渐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其改造也势在必行。一、老旧住房定义和衡量标准(一)老旧住房定义老旧住房,是指住房竣工后,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其初始功能受到物质性、经济性、社会性等多种因素作用影响,逐步演变成“综合性陈旧”的住房。具体表现为,房屋结构性能显著退化、物理损坏比较严重、设施简单落后、功能不完善、管线陈旧破损等特征。(二)老旧住房衡量标准老旧住房的衡量标准,应当综合考虑以下三个因素。首先,住房的建成时间。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住房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会具有较大差异,由此会带来其结构质量、内部功能的差异。比如说,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上海建造了一大批小梁薄板的低标准住房。其次,住房的安全性。老旧住房因为存在建造时间较早,受当时建筑技术的限制,以及建筑老化等影响,可能存在结构安全或电气系统安全方面的隐患。应当结合具体的房屋,进行安全性能的具体判断。再次,住房功能性缺损。目前,很多住房往往缺乏必要的居住功能,因此功能也成为了考量因素。当然对于功能的需求,带有强烈的时代烙印。比如说,大小合适、位置恰当、相对独立的起居厅已经成为现在的基本要求,而在80年代居民普遍更为关心卧室,起居待客成为卧室的主要功能。二、老旧住房改造的必要性(一)自然损耗较为普遍据统计,上海1990年前建造的房屋约有1亿平方米,而2500万平方米房屋房龄在50至70年以上。这些房屋建造的年份都较为久远,碍于当时的设计水平和施工质量不高,加速了房屋的损坏。由于日晒雨淋、干湿冷热等天气变化的影响,老旧住房的构件风化较为严重,部分还出现剥落。因为一般房屋的使用寿命一般为50100年而实际上房屋的承重结构、围护结构、各种设备部件的寿命又各不相同。例如,木结构寿命较短。内墙粉刷50年,门窗40年,油毡屋面、内外墙油漆均不足10年。各种设备部件的使用寿命在l030年之间。根据木桶储水理论由许多长短木条箍成的木捅,其储水量是受最短一条木条的长度控制的。同理,要延长房屋的使用寿命,必须对旧房中使用寿命比较短的部分加以改造提高使之与旧房中使用寿命比较长的部分相适应,藉以提高整个房屋的使用寿命,(二)维修保养较为缺乏老旧住房的管理一直较为薄弱,缺乏长期的预防保养措施。由于长期处在低租金运行状态,房屋维修周期长,房屋和辅助设施得不到及时修理和养护,失修失养现象较为普遍。比如,部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高层住宅电梯还存在着产品能级低、运行状况差、故障率较高、能耗较大等诸多问题。而且老旧住房多集中于中心城区,由于受到城市拓展空间的限制,其维修保养改造更新都受到了较大的限制。(三)人为损坏较为严重早期因为居住条件差,居民将老旧住房进行了不合理的改装、搭建,以解决家庭成员的居住问题。而最近几年,因为老旧住房所处的地理位置相对较好,周边生活条件便利,因此将老旧住房改为他用的现象也较为突出。比如,将老旧住房改为工作室,仓储空间,这些都改变了房屋的本身用途,使得房屋的结构造成破坏,并且造成超载的情形。3、 老旧住房改造目标(一)提升房屋居住功能和安全性能“市房地资源局抓紧落实世博600天行动计划”明确提出,“综合改造多层老旧住房计划任务将对未进行过综合改造的4400万平方米的多层老旧住房实施综合改造,有效解决居民居住的“急、难、愁”问题,保障房屋的基本居住功能和安全使用。老旧住房改造,应保障房屋住用安全、基本功能完好,达到结构安全、屋面墙面不漏水、上下水管通畅、公用电线正常使用、路面平整、污水管道通畅;结合小区环境整治,适当整治绿化、并增添部分公建设施。对于居住功能和安全性能的思考和安排,也是城市发展目标制定的城市更新方式和理论的核心内容。(二)促进历史风貌区的保护促进上海历史风貌区的保护,是进行老旧住房改造的限制性目标。上海市政府部门积极构建推进历史风貌区整体保护、并注重单体文物的保护。对符合历史风貌的房屋进行修缮;对不符合历史风貌的房屋按照与历史风貌相协调的原则进行改建,改善居民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除了必须保留下来的保护建筑,对于后期加建部分应予以拆除,恢复建筑物原有的风貌。这也有利于保留城市自身的历史文化沉淀和底蕴,更能促进城市保护和发展的有机结合。(三)优先考虑住房保障对象居住小区的改造真正居住于老旧住房的,只有一部分的户籍中低收入家庭。收入水平高的本市居民基本都已购置了新建商品房,即使仍然拥有旧小区的房屋产权,也多是其第二套或者第三套房源用于投资。而居住在老旧住房中的家庭,普遍收入不高,居住困难。因此,老旧住房改造,应当充分考虑户籍人口的住房保障问题,解决弱势群体住房困难,体现社会公平公正,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对于在老旧住房的具体实施中,符合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基本申请条件的居民较多的小区,可以考虑优先改造。第二章 上海市老旧住房现状及类型一、上海市老旧住房现状据最近的有关统计资料反映,上海目前共有3.52亿平方米的各类住房,而建于1990年以前的房屋超过了1亿平方米,其中房龄在50年以上的房屋有2500万平方米。另据统计,改造重点的非成套老旧住房达到了2450万平方米。据调查,在总体居住水平较高的徐汇区,尽管历年来已陆续完成了15万平方米左右的老旧住房成套改造,但目前仍有44万平方米左右的非成套老旧住房尚未得到改造。这些非成套老旧住房当初的建造标准低,户均面积小,居住功能混杂,厨房、卫生间多户合用,居住质量很差。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本市居住水平不断提高,非成套老旧住房与新商品房之间的居住标准差异越来越大,居民强烈要求改善居住条件。但是,由于非成套老旧住房基本上处于交通方便、配套齐全的成熟地段,大部分居民不愿外迁,而其中大部分居民经济条件较差,没有能力购买附近的商品房,原房屋居住密度又大,户均面积小,因此动迁难度大,搬迁成本高。即使房屋全部拆除重建,由于受到城市规划管理关于改造区域容积率总量控制的限制,新建房屋面积往往不能满足原有居民的安置需要,资金上也无法平衡,因此难以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根据我国目前的综合经济实力和城市发展进程,非成套老旧住房只能逐步加以改造,不可能在短期内予以拆除。从目前本市的老旧住房综合改造情况来看,成套老旧住房的“平改坡”综合整治已比较成熟,进展也比较顺利,而老旧住房的成套改造却由于种种原因,始终步履艰难。二、上海市老旧住房类型按最新上海市房屋建筑类型研究报告,从房屋类型上进行分类,上海老旧住房可以分为简屋、旧式里弄等。据有关资料统计,本市各类居住房屋分布情况见下表。 表1-1 上海市居住房屋分布情况 单位:万平方米区县各类房屋面积总计居住房屋花园住宅公寓职工住宅新里旧里简屋其他(一)(二)(三)(一)(二)总计70282.040856.01464.0528.411422.824027.31054.4534.0529.81159.335.8100.9浦东新区11156.96890.0306.719.62580.13881.754.82.323.314.17.40.1黄浦区1907.9830.21.32.7478.9127.67.329.4109.637.40.535.5卢湾区1275.2744.014.7263.4155.9140.17.073.278.08.50.52.7徐汇区4271.52960.378.4114.31017.21540.328.775.515.849.82.737.6长宁区2965.11892.754.217.6751.5933.18.121.61.242.40.51.8静安区1512.8819.621.435.8476.9134.33.497.127.418.40.04.9普陀区4571.53069.529.617.51292.41611.724.35.111.168.8266.4闸北区2617.71474.50.50.2578.6710.527.30.865.787.82.20.8虹口区2946.21825.59.615.7798.7756.615.365.396.256.44.67.0杨浦区4289.02692.53.72.1890.11636.113.44.928.0103.110.21.0宝山区5394.33418.34.70.0326.32988.92.10.017.478.70.10.0闵行区7227.84832.0203.83.21085.72981.7465.30.00.090.12.10.0嘉定区4482.31911.437.60.031.21604.3200.90.71.034.40.11.1金山区1628.5922.40.00.090.5737.558.90.02.333.20.00.0松江区6458.52476.1468.90.0502.71379.30.00.00.0125.10.00.0青浦区3161.21293.7185.436.1143.2773.4102.90.07.543.71.30.3南汇区2128.21471.810.60.0126.7889.626.3155.442.0218.60.91.6奉贤区1570.0906.232.20.078.2773.92.12.80.716.30.00.0崇明区717.3425.70.00.017.7366.56.30.02.532.50.10.0注:以上数据源自2006年上海市房地资源统计资料汇编。以下从房屋的类型上对上海各类老旧住房的现状和特点进行概述。1简屋简屋是指标准低的简陋居住房屋、临时居住房屋,有卧室,厨房、卫生为搭建或无卫生间。图1、2 一边高楼大厦、一边危棚简屋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存在的简屋主要分布在杨浦、虹口、浦东新区、闸北等,上海市各区简屋的分布状况如图1、2,总计面积约35.8万平方米。多数简屋结构简陋、设施不全、人均居住面积大大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环境较差。在结构上,简屋多数为砖木结构,其结构上的评定标准为瓦屋面、木屋架、砖墙身三项条件中至少有一项未能符合要求。在空间布置上,单体空间布置无固定形式,有一层、两层或三层,一般有卧室,厨房、卫生间为搭建或无卫生间。整体布置一般呈零星布置,无规则性,房屋排列紧密,高低不齐,道路狭小、采光差;片区整体排水设施差,遇暴雨天气,房屋易遭受进水;片区无或极少绿化面积。在设施设备上,简屋的水、电、气设备设施基本齐全,但自来水一般设在室外,电线老化较为严重,易引发安全性事故(如火灾等),燃气多数使用煤气罐。2旧式里弄旧式里弄是一种南侧附有天井的多单元联接式住宅,有卧室、客厅、厨房,无卫生间。图3、4 旧式里弄据相关数据统计,本市现存旧式里弄各区分布状况如图3、4,总面积约1689.1万平方米,全市各区都有分布,主要集中在南汇区、杨浦区、虹口区、闸北区、黄埔区、松江区等。旧式里弄房屋结构以混合结构、砖木结构为主。空间布置上多为二层或假三层,有卧室、客厅、厨房,无卫生间,属非成套老旧住房范畴;在整体布置上为南侧附有天井的多单元联接式住宅,通常呈纵横排列,多幢房屋组成。幢距较小,小区绿化面积低,有基本配套设施,但多数为后搭建,如垃圾房,门卫室,停车棚等,无汽车停车位。设备设施上,旧式里弄房屋水、电、气设备设施齐全,但较为陈旧。第三章 老旧住房综合改造内容及形式一、老旧住房综合改造内容概述(一)现阶段及将来居住生活中对房屋的基本要求居住需求遵循从低到高的层次递进规律。在居住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必然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求。如渴望增加住宅面积、完善房型,注重住宅室外环境和景观特色,日益重视住宅安全防范、环境保护等等。在现阶段及将来居住生活中对老旧住房改造的需求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即面积需求与功能需求。1面积需求纵观我国居民居住标准的变迁,可以形象地概括为一句话:“70年代一张床,80年代一间房,90年代要厅堂”。随着国民经济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住房水平也不断提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内,住宅标准是与当时国家经济条件、政治、经济与科技政策导性和人民居住水平密不可分的。由于在不同时期建设的多层住宅的面积标准不同,导致了住户每户居住面积的差异。多层住宅的物质寿命很长,居住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标准下的多层住宅中的居民在不同程度上均存在与现阶段居住标准不符的问题。调查统计结果显示,现阶段60-90m2的住宅面积是需求最大的面积区间。另外现状居住面积在30-40 m2,40-50 m2的住户对40-60 m2的住房需求最大。从此可以得出住房改造的一个基本面积需求,以此为基准来对住房改造进行方案设计。2功能需求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当前居住在两室一厅以及两居室套型中的住户,51.55%的选择三室两厅的住房,反映出两方面的需要:一,对独立的餐厅与客厅的需要;二,对客房的需要。另外38.14%的选择两室一厅反映出一个趋势,就是家庭人口数下降,对卧室数量需求减少的趋势。(二)现阶段老旧住房综合改造内容现阶段老旧住房综合改造内容主要包括住宅内部空间的更新改造、住宅立面改造以及住宅屋顶形式的更新改造三个方面。1住宅内部空间的更新改造一方面随着家庭人口的变化或经济条件的改善,住户都希望增大住房面积和增加房间数量;另一方面,随着居住观念的变化,原有户型的功能安排已经与住户的生活方式不相适应。针对既有住宅中存在的面积太小,功能不合理这一核心问题,我们应着重实现使用面积的增加和功能的优化。具体的更新改造措施主要有加层、扩建和空间功能调整。(1) 加层改造加层改造既有住宅必须具备下述条件:首先既有住宅地基基础要有一定的潜力或具备加固处理的可能;其次既有住宅结构功能良好,无明显的变形和裂缝存在;再次既有住宅要有足够大的间距,加层改造后能够满足该地区的日照等最小间距的要求。对于原承重结构与地基基础的承载力和变形能满足加层与改造的要求,或经加固处理后即可直接加层与改造的建筑,可以不改变原有建筑结构承重体系和平面布置,在原有建筑主体上直接加层并做加固处理,加层荷载全部或部分由原有建筑基础、墙、柱等承担。加建的部分可以作为顶层住户的阁楼,通过户内楼梯上下联系;也可以同时增加公共楼梯的高度,把加建部分作为单独的套型出售。对于受日照间距限制的顶层住户,可以通过只在楼顶的南半侧加建阁楼的方式来扩大居住面积。加层改造的原则是选用轻型材料,尽可能减少对原结构、原地基的影响,提高加层结构的整体效应。采用轻型钢结构作为加层部分结构主体受力骨架,采用轻质高效材料和新型墙板做围护结构,其自重仅为钢筋混凝土的五分之一至十分之一,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加层改造导致的基础负荷的增加,而且轻钢结构造价低、工期短、施工方便,所以宜优先采用。加层改造的屋顶最好是坡屋顶或是平坡结合的屋顶,这样可以一改过去多层住宅方盒子的单调形象,丰富住宅的造型。 (2) 扩建改造扩建改造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原有建筑的局部搭接,主要是拆除原来的部分承重外墙,将建筑外墙向外扩展;另一种是在原有住宅外部直接搭建一间新的房间。此外扩建改造还可包括住宅的公共部分,如增设电梯,或扩大楼梯间,在新增面积内设集中管道井等等。第一种扩建方式结构上比较复杂,主要问题在于拆除的外墙中圈梁为承重梁,承受着由楼(屋)面传来的荷载。如将外墙拆除,圈梁将无法承受楼屋面传来的荷载。怎样才能保证既不影响正在使用的房屋,又能进行正常的施工,这是此类扩建改造的技术难点。目前类似改造设计采用最多的一种施工方法是设置满堂的钢支撑的方法。首先将楼板从下至上设置满堂钢支撑。然后从上至下依次将圈梁顶标高以下的外墙拆除。并沿圈梁外设置通长“”形梁来承受楼(屋)面传来的荷载。等“”形梁达到要求的设计强度后,即可拆除钢支撑。对于第二种扩建方式,比较好方法是在住宅的北侧加建房间,但是顶层不加,以免影响背面住宅的日照。外侧加建的部分也可以设计成统一的预制模块,便于工业化生产。这种预制模块依赖自身结构承重,独立于已有建筑的结构之外,与既有建筑的结合仅需在既有建筑墙体上开一个通道,将模块与原建筑物结构锚固并处理好接合点。 (3) 空间功能调整功能调整改造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不改动外围护结构,只对原有房型的平面布局及空间组合作局部调整和再划分。对于二室户和三室户,可以将一南向卧室改为起居室,根据家庭人口组成重新划分卧室,改造后的套型变为一室一厅或二室一厅。一室一厅主要适合二人家庭,比如新婚家庭和老年家庭;二室一厅主要适合三口之家的核心家庭。功能调整改造的另一种方式是套型合并,将原来的两套住宅合并为一套,三套划分为两套,扩大套内面积,提高居住标准。套型的合并不仅可以在同一楼层上,而且可以在不同楼层之间。两个不同楼层之间合并形成跃层式住房,两层居住空间用室内的楼梯相连。这与同层住房合并不同的是,两个楼层上的居住空间合并后,依然保持各自的私密性,这种套型特别适用于两代或三代两对夫妻型家庭。如将跃层合并和同层合并结合在一起,住宅套型变化的可能性更多。2住宅立面改造住宅立面的组成元素包括墙体、门窗、阳台和其它附属构件等等,这些元素影响着住宅的造型和风格,需要对这些元素采取相应的改造措施。 (1) 墙体材料的更新。住宅建筑的墙体材料对建筑的外型美观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对于既有住宅外墙体,比较可行的更新方法是保留原有墙体的结构部分,利用新材料、新构造增加墙体的外侧层次,这种方法通常与增强墙体保温性的节能改造技术相结合。住宅墙体材料的色彩和质感也很重要,不同色彩的搭配不仅能丰富住宅的立面效果,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地域特色。 (2) 阳台的更新。阳台是住宅中最具特色和最具可塑性的部分,阳台凹凸的体量可以形成光影变化,阳台的错位布置,色彩的不规则处理,都可以为立面创造出种。-种独特的构成效果。对于使用情况尚可的原有阳台要进行保留和修缮,也可以改造成其它形式和用途的元素,比如将阳台改造成阳光间。既有住宅立面更新的另一重要工作是在适当的位置增加新的阳台。加建的阳台可以采用一些轻质结构,如轻质楼板,和单独设置的梁柱配套建成,并与原有建筑墙体设多处拉接,这种做法安全可靠,不仅扩大了使用 图3.10在原建筑上加建阳台面积,又丰富了建筑的立面层次。 (3) 增加遮阳构件。住宅的遮阳设计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遮阳构件不仅是建筑立面的重要组成元素,而且对于节约建筑夏季能耗、改善室内光环境都有重要意义。既有住宅立面都没有设计遮阳,很多住户自行安装遮阳设施,造成建筑立面杂乱无章,影响建筑美观。改造中为既有住宅统一设计安装遮阳构件,其特有的韵律感不仅能丰富住宅立面层次,而且也成为住宅建筑生态的标志性外观。 (4) 入口的更新改造。入口是建筑立面及造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住宅的重点区域,不仅与居民的生活使用息息相关,而且有力体现了住宅的形象个性和地域特征,是住宅更新改造的重点之一。住宅(单元)入口作为分割室内外的缓冲空间,应考虑与内部空间和外部环境的连接,不仅要满足使用功能要求,而且应鲜明突出,具有可识别性。在一般的建筑设计中,入口处雨篷起着重要的标识性作用,并且入口作为住户的必经之地,也可为鼓励增加公共交往活动提供条件。在具体的改造措施中,可以通过不同的颜色和材料形成各个层面的空间之间的可识别性,同时也可以扩大入口区域,增加公共活动的空间,以鼓励产生更多的居民交往活动。3住宅屋顶形式的更新改造屋顶的形态是影响建筑物造型的重要因素,屋顶也被称为建筑的第五立面。既有住宅的平屋顶形式在使用功能和视觉效果方面都存在一定缺陷。千篇一律的平屋顶视觉上单调乏味,缺乏地域人文特色。目前正被大多数城市重视和推广的“平改坡”是屋顶的改造最好选择。在满足建筑结构许可和建筑日顶造型呆板、单调的形象,另一方面,对于位于住宅顶层的住户,平改坡后形成阁楼空间,这也不失为获得更大使用空间的一种有效方法。此外,当把住宅的平屋顶改造为坡屋顶时,可将屋面与太阳能集热器整合设计,实现太阳能利用与建筑一体化。常见的平改坡方法有以下两种: (1) 在保温平屋顶上再加坡顶。新坡顶解决防水问题,并由新坡顶、新材料、新色彩带来建筑新形象。这种方案实施起来相对比较简单容易,对下层住宅影响最小。 (2) 原平顶改造成楼板,利用新坡顶的三角形空间做成阁楼。这个方案实际上是借“平改坡”的机会,增加一些投资,就可增加建筑面积。这是凡有条件的多层住宅应首选的“平改坡”方案。无论采取哪种改造方案首先都要保证房屋结构的整体完整性;其次,新建筑坡顶在选材构造上既要满足防水、防火、保温等功能,也要少增加建筑静荷载;第三,“平改坡”建筑技术方案上应做到标准化、装配化,为减少湿作业量、缩短施工周期创造条件;第四,有条件的“平改坡”项目应把“平改坡”与建筑其它部分改造结合起来,做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重修效益的统一。(三)将来综合改造原则1要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要考虑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旧区改造中,应给集贸市场、商业网点的发展留有余地,在主要道路两侧,可建设一批商业建筑,便于发展第三产业,实现小区规划的完整性、合理性和多样性。2贯彻建筑节能设计要求多数住宅未按节能标准设计,冬天室温较低,居住热环境欠佳,但采暖能耗却很高,能源浪费严重。为了节省能源,缓解能源紧缺状况,住宅必须按节能设计,充分发挥能源效率,创造更为舒适的生活条件。建筑物的外墙、门窗和屋顶是散热通道,改善其保温隔热性能,是节省能源,提高热舒适性的重点。3更人性化的设计要求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住在旧住宅中的居民日趋老龄化的趋势,考虑到社区中的特殊居住者(如老年人、儿童以及残疾人)的需求,公共交通改造中的人性化设计成为必不可少的工作,除了一般性的人性化更新设计外(比如改造楼梯的扶手,增加更适合儿章使用的低矮扶手),在适当的时候,增加电梯和无障碍设施也将成为更新改造工作的一部分。在欧美发达国家,一般规定四层起设电梯。我国80年代既有住宅多为五层、六层,在以后一段时间内,为其增设电梯也必将成为住宅更新改造的重点。如果确实需要增加电梯,电梯可以安装在建筑外面,即建筑外面建造一个全新的楼梯井。位于建筑外面的楼梯并可以用轻质钢结构建造。4居住功能发展提高根据80年代住宅区所具有的特点,具有潜在的区位特点、文化资源,住户呈老龄化趋势,套型单一等可以改造成为针对特定人群的小区,如青年公寓、老年人公寓以及廉租房等等。根据居住对象的不同,有针对性的设计不同的改造方案,更利于旧住宅区的发展。另外,随着家用电器品种的丰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套内摆放的家电数量逐步增多,不能仅仅满足当前的需求,也要给将来留有一定的发展可能,并充分利用空间,如:洗碗机、榨汁机、微波炉、消毒柜等就最好放在厨房内;洗衣机放在卫生间内,不但上下水方便,且洗衣行为不影响套内其他活动;抽油烟机布置在灶台上面,并对排油管道的布置提出要求;卫生间内安装浴霸等。80年代住宅在建设时,家电与空间的矛盾并不突出,各功能空间的尺度设置没有过多考虑家电的要求,造成了当前生活中许多家电摆放尴尬的局面,例如:冰箱放在卧室或客厅,洗衣机放在厨房或阳台等等。二、老旧住房改造的形式多年来,主管部门根据上海的住房特点,采取了区别对待、分类改造、轻重缓急、综合平衡、有序推进的办法,不断改善居民的住房条件,具体可归纳为“拆、改、留、修”的改造形式。(一)“拆”拆,即拆除改造:主要对危棚简屋、二级旧里集中的房屋 ,是最差的一类住房 ,是重点改造对象 ,应拆除重建。改造途径通过土地批租、房地产开发、市政建设、城市绿化和功能性开发等方式来进行。这类改造彻底改变城市面貌和居民的住房条件。(二)“改”改,包括成套率改造与“平改坡”改造。1)成套率改造:主要解决厨卫合用,使用马桶的矛盾,对规划保留的,房屋质量较好的不成套旧公房,通过调整平面和空间布局,增添煤卫设施进行成套化改造。成套改造大致有3种基本形式:调整平面,加接改造独用煤卫及设备; 通过加层及调整平面及空间布局,使之独立成套;在原平面的基础上,横向扩建并调整平面布局使之独立成套。成套改造工程已三次列为政府实事工作。改造后成为可售公房,让老百姓充分享受房改优惠政策。通过改造平均每户可增加面积610平方米不等,上海已累计改造350万平方米不成套老旧住房,受益居民10万多户。这项改造从1995年一直开展至今,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受益明显、解决问题的实事工作,被老百姓誉为“雪中送炭”工程。2)“平改坡”改造:对多层住宅、高架道路两侧和景观道路地区的房屋进行“平改坡” 改造。简称“穿新衣、戴新帽、换内胆”,重点解决了第六立面美观,解决屋面外墙渗水及改善隔热保温等问题,此工程四次列入市政府实事项目,自1999年2006年已累计完成28 70万平方米,计13009幢,受益居民达55万户。(三)“留”留,即保护保留改造:上海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对优秀历史建筑和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房屋如何进行保留保护改造,达到传承和延续历史文脉的目的,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对街坊内建筑结构较好、或有保留价值的住房(如典型的里弄住宅、花园住宅、公寓等),进行保留建筑风貌、内部平面调整的修缮改造;也可以对保留住宅进行置换改造,恢复原一户独用的功能,增添房屋设施,改为高级住宅;也可以对那些既不属于拆除、更新改造,也不属于保护建筑的住房进行过渡性改造,即对平面略作调整,有条件给予成套改造,不具备条件的以改善居住环境为目的进行小改,将来进行拆建。市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提出要建立最严格的保护制度,保护历史遗产。现已取得初步成效,如上海“新天地”的保护改造是一个成功的典范,闻名中外。自2003年我市又确定了15个成片保护试点项目,占地面积111公顷,总建筑面积约11015平方米。目前正在作初步规划方案,部分项目已在实施。2005年2006年针对直管公房中的里弄民居、花园洋房公寓大楼进行保护性修缮,完成43处40万平方米改造工作。(四)“修”修,即综合整治和修缮:对规划保留,小区配套标准较低,居民“急、难、愁”问题突出的老旧住房进行房屋综合整治。2003年至2005年上海开展了房屋综合整治三年计划,累计完成房屋整治面积3500万平方米,更新改造电梯800台,受益居民100万户。“十一五”期间,这类改造每年继续安排500万平方米任务。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老旧住房综合改造是改善居民居住条件的有效手段,由于房屋使用现状、改造资金来源不同,老旧住房综合改造的方式、建筑标准、适用的技术标准也不同。本市老旧住房综合改造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不断进步,改造内容和方式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房屋单体到小区整体的过程,实施的力度和广度在不断加深加大,取得了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老旧住房综合改造除了按照建设新型和谐社会,满足现代社会人民生活的实际需要之外,还需要与时俱进,提出新的内涵和新的要求。英语文献Civil engineering is a kind of with peoples food, clothing, shelter and transportation has close relation of the project. Among them with live relationship is directly. Because, to solve the live problem must build various types of buildings. To solve the line, food and clothes problem both direct side, but also a indirect side. Line, must build railways, roads, Bridges, Feed, must be well drilling water, water conservancy, farm irrigation, drainage water supply for the city, that is direct relation. Indirectly relationship is no matter what you do, manufacturing cars, ships, or spinning and weaving, clothing, or even production steel, launch satellites, conduct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ctivities are inseparable from build various buildings, structures and build all kinds of project facilitiesConstruction project is housing planning, survey, design, construction of the floorboard. Purpose is for human life and production provide places. Houses will be like a man, its like a mans life planning environment is responsible by the planners, Its layout and artistic processing, corresponding to the body shape looks and temperament, is responsible by the architect, Its structure is like a persons bones and life expectancy, the structural engineer is responsible, Its water, heating ventilation and electrical facilities such as the human organ and the nerve, is by the equipment engineer is responsible for. Also like nature intact shaped like people, in the city I district planning based on build houses, and is the construction unit, reconnaissance unit, design unit of various design engineers and construction units comprehensive coordination and cooperation process. As people living standard rise ceaselessly, the people to their place of building space has become not only from the number, and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 from quality are put car higher demands that the environment is beautiful, have certain comfort. This needs to decorate a building to be necessary. If architecture major engineering constitutes the skeleton of the building, then after adornment building has become the flesh-and-blood organism, final with rich, perfect appearance in peoples in front, the best architecture should fully embody all sorts of adornment material related properties, with exist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he most effective gimmick, to achieve conception must express effect. Building outfit fix to consider the architectural space use requirement, protect the subject institutions from damage, give a person with beautifulenjoying, satisfy the requirements of fire evacuation, decorative materials and scheme of rationalit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economic feasibility, etc. Housing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and at the same time, 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