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评价新思维,创新评价新形式——《品德与社会》考评形式初探.doc_第1页
捕捉评价新思维,创新评价新形式——《品德与社会》考评形式初探.doc_第2页
捕捉评价新思维,创新评价新形式——《品德与社会》考评形式初探.doc_第3页
捕捉评价新思维,创新评价新形式——《品德与社会》考评形式初探.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捕捉评价新思维 创新评价新形式品德与社会考评形式初探 徐敏敏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评价改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采用多主体、开放性的评价。因此,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紧扣教学目标,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评形式,设计相关形式的考查内容,最终促进儿童良好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一、关注生活,焕发时代气息根据这是我们的社区这一单元主题,我拟编了下列题目:例1我们的家乡正在创建省示范文明城市,你一定为你生活的社区(村委会)出过很多力,你能试着完成下面这张表格吗?日期我做的事社区对我的评价我的感受例2在我的影响下,全家人都积极行动起来,为争创“五好家庭”而努力,我来写一写我家的“创建日记”。(用一到两句话来表达)孩子篇我:姐姐(妹妹、哥哥、弟弟):长辈篇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点析:本题由表格和日记形式组成,形式新颖,主题抓住学生身边的实事,实质上在考查学生主动参与社区活动,为社区建设出份力,培养学生热爱社区、热爱生活的情感。这是品德与社会中常见的实践题,但是在题目中我加入了“我们生活的城市正在创建示范文明城市”这一前提,紧紧联系了学生的日常生活,扣住了时代的脉搏,变成了一种时尚的社会文化。在考查学生思考、搜集、整理资料的同时,还渗透了强烈的时代性。反思:品德与社会的课程理念是:课程源于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品德命题要促进学生发展,命题素材就应时刻体现学生的现实世界。要达成这一目标,最重要的策略就是在不减弱学习能力的前提下给品德命题融入生活化的包装,让学生体会到品德就在身边,体验到这门课的作用和魅力,使品德命题真正焕发出浓郁的时代气息。二、融入暖意,倾注人文关怀根据我的家庭这一单元主题,我编制了一道名为“幸福列车”的题目。题目要求学生写出各家庭成员的称呼、生日、特点以及家庭成员的幸福时光。例题:乘客生日:我家的幸福列车乘客名单:乘客爱好、特点:我们全家的幸福时光:点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家庭成员基本情况的了解程度。如果以填空形式出现,会使题目变得死气沉沉,让学生感到压抑、沉闷。于是,我创设了“幸福列车”这样一个充满人情味的情境,使学生很自然地融入了试题,并把自己当作火车头,带领全家人驶向幸福的前方。本题在教育学生关心长辈、体贴父母的同时,十分巧妙地传达了爱与幸福的关系,渗透了“爱家”的理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有家是一种幸福。反思: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名言:“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 我们要在“考”中让学生获得鼓励,在“考”中让学生体验成功,在“考”中让学生明确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品德命题要促进儿童发展,命题内容就应蕴含人文关怀。而本课程以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为核心,这就是体现了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要达成这一目标,最重要的策略就是把命题放置在学生人性发展的高度,加入一些能够引发学生道德碰撞、情感共鸣的因素。同时,还要赋予试卷以人文情调,可以改换标题形式、增设富有情感和激励的祝语,让学生看了舒心、暖心。三、创设情境,丰富情趣性例题:在生活中有很多事需要我们去判断对与错,如果你碰到下面这些事,你会怎么做呢?请把你们的“手”连起来。丁丁打碎花盆,向老师承认错误。一帮小青年来找小丁去网吧,小丁跟着去了。考试时,同桌向我要答案,我不告诉他。我帮妈妈做完家务,向妈妈要报酬。爷爷生病了,我给爷爷洗脸、洗脚。丁丁在小区的草坪上放鞭炮。小兰看见同桌字写得特别好,很是嫉妒。点析:这是一道富有新意的试题,单纯从学科的角度上说,显而易见这是一道连线题。但是,我设置了“大手牵小手” 这样一个场景,给学生眼前一亮之感。学生一看见这些形象而又有趣的“手”后,会很自然地把自己的双手伸出来,从而联想到哪些事应该做,可以把手牵一牵,哪些事不能做,特别是每一小题都有不同的道德取向(勇于承认错误、正确认识上网、妒嫉要不得等等),实现了课程目标中“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的能力目标。从呈现方式上说,试题运用了文字、图形、情景创设等综合形式,具有亲切感和亲和力。学生在这种温馨、有趣的情境中自然兴致大增,乐此不疲,尽情开动大脑。从价值功能上说,这道题不仅判断对与错,而且还蕴藏着分析、综合运用知识的意义。反思: 品德命题要促进学生发展,命题形式就应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要达成这一目标,最重要的是:一方面做到题目富有情趣。如:金蛋碰银蛋,碰出真理来(辩论题)、大手牵小手(连线题)、生活大舞台(填空题),以不断刺激学生大脑,增加答题的快乐,启迪心智;另一方面,注重图文并茂,我们可以用水果、几何图形、有趣的动物等图案代替题目中的数字序号;画上一个可爱的卡通形象在一旁呐喊助威,使学生不断充满信心;从而使试卷赏心说目,具有亲和力。四、立足教材,透射知识价值例题:根据走向信息时代这一单元主题,我出了一道填空题。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有许多公众电话能帮我们的忙,你知道吗?如果家中有病人急需救治,我们可以拨打 ;如果发生火灾,我会快速拨 这个号码 ;邻居家被小偷闯入,我赶紧叫 的叔叔来破案;明天学校组织去春游,我得查好天气情况,我可以拨打 ;我有问题向市长伯伯反映,我可以拨打 来查询市长电话。公众电话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方便。点析:这道题看上去叫学生填几个电话号码,似乎很简单。但我在编题时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公众电话的了解,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这些电话,这是学生在生活中都有可能遇到的现实问题,它自然就贴近学生的心灵。同时,我还创设了几个真实的生活场景,学生在这样充满生活化的真实场景中,思维活跃,学与用得到完满的结合。学生所学的品德知识得到了真实的应用,参与社会、学会生活的能力也由此得到了充分而生动的展现,学生真实地感受到品德这门课这么有用,这么神奇,它可以解决自己的生活难题,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品德的课程价值由此得到了充分而生动的展现。反思: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要参与他们现在的生活,要活用知识,在参与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品德命题要促进学生发展,就应该引领学生现实应用。要达成这一目标,最重要的策略就是把品德知识与常见的现实生活问题进行融合,或直接从生活中摄取素材,加以适当改造,寻求品德知识与现实问题的本质联系,合理处理相关信息,进而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能力。五、延伸课外,拓展生活体验例题:根据我看家乡新变化这一单元主题,我编制了一道实践题:“小小旅行家 足迹遍家乡 ”题目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走访家乡的名胜古迹、体验家乡的特色行业以及了解家乡的服务机构。点析:品德与社会命题实行开放性原则,学生可以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完成,因此在完成上面例题时我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我们的家乡余姚是一个历史文献之邦,有世界闻名的河姆渡遗址,有百吃不厌的杨梅,还有中国的塑料基地塑料城和传统民间艺术剪纸等等。学生对这些知识的了解基本上是从书本和媒体中获得,因此通过让学生走访、调查、拍照片、写心得,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等多种活动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体验,在体验中进行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反思: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早在19世纪就提出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