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奥数基础教程(六年级).doc_第1页
小学数学奥数基础教程(六年级).doc_第2页
小学数学奥数基础教程(六年级).doc_第3页
小学数学奥数基础教程(六年级).doc_第4页
小学数学奥数基础教程(六年级).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数学奥数基础教程(六年级)本教程共30讲百分数百分数有两种不同的定义。 (1)分母是100的分数叫做百分数。这种定义着眼于形式,把百分数作为分数的一种特殊形式。(2)表示一个数(比较数)是另一个数(标准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这种定义着眼于应用,用来表示两个数的比。所以百分数又叫百分比或百分率。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采用符号“”来表示,叫做百分号。在第二种定义中,出现了比较数、标准数、分率(百分数),这三者的关系如下:比较数标准数=分率(百分数),标准数分率=比较数,比较数分率=标准数。根据比较数、标准数、分率三者的关系,就可以解答许多与百分数有关的应用题。例1 纺织厂的女工占全厂人数的80,一车间的男工占全厂男工的25。问:一车间的男工占全厂人数的百分之几?分析与解:因为“女工占全厂人数的80”,所以男工占全厂人数的1-80=20。又因为“一车间的男工占全厂男工的25”,所以一车间的男工占全厂人数的2025=5。例2 学校去年春季植树500棵,成活率为85,去年秋季植树的成活率为90。已知去年春季比秋季多死了20棵树,那么去年学校共种活了多少棵树?分析与解:去年春季种的树活了50085=425(棵),死了500-425=75(棵)。去年秋季种的树,死了75-20=55(棵),活了 55(1-90)90=495(棵)。所以,去年学校共种活425+495=920(棵)。例3 一次考试共有5道试题。做对第1,2,3,4,5题的人数分别占参加考试人数的85,95,90,75,80。如果做对三道或三道以上为及格,那么这次考试的及格率至少是多少?分析与解:因为百分数的含义是部分量占总量的百分之几,所以不妨设总量即参加考试的人数为100。由此得到做错第1题的有100(1-85)=15(人);同理可得,做错第2,3,4,5题的分别有5,10,25,20人。总共做错15+5+10+25+20=75(题)。一人做错3道或3道以上为不及格,由753=25(人),推知至多有25人不及格,也就是说至少有75人及格,及格率至少是75。例4 育红小学四年级学生比三年级学生多25,五年级学生比四年级学生少10,六年级学生比五年级学生多10。如果六年级学生比三年级学生多38人,那么三至六年级共有多少名学生?分析:以三年级学生人数为标准量,则四年级是三年级的125,五年级是三年级的125(1-10),六年级是三年级的125(1-10)(1+10)。因为已知六年级比三年级多38人,所以可根据六年级的人数列方程。解:设三年级有x名学生,根据六年级的人数可列方程: x125(1-10)(1+10)=x+38, x12590110=x+38, 1.2375x=x+38, 0.2375x=38, x=160。三年级有160名学生。四年级有学生 160125=200(名)。五年级有学生200(1-10)180(名)。六年级有学生 160+38=198(名)。160+200+180+198=738(名)。答:三至六年级共有学生738名。在百分数应用题中有一类叫溶液配比问题。我们都知道,将糖溶于水就得到了糖水,其中糖叫溶质,水叫溶剂,糖水叫溶液。如果水的量不变,那么糖加得越多,糖水就越甜,也就是说,糖水甜的程度是由糖(溶质)与糖水(溶液=糖+水)二者重量的比值决定的,这个比值就叫糖水的含糖量或糖含量。类似地,酒精溶于水中,纯酒精与酒精溶液二者重量的比值就叫酒精含量。溶质、溶剂、溶液及溶质含量有如下基本关系:溶液重量=溶质重量+溶剂重量,溶质含量=溶质重量溶液重量,溶液重量=溶质重量溶质含量,溶质重量=溶液重量溶质含量。溶质含量通常用百分数表示。例如,10克白糖溶于90克水中,含糖量(溶例5 有含糖量为7的糖水600克,要使其含糖量加大到10,需要再加入多少克糖?分析与解:在600克含糖量为7的糖水中,有糖(溶质)6007=42(克)。设再加x克糖,可使其含糖量加大到10。此时溶质有(42+x)克,溶液有(600+x)克,根据溶质含量可得方程需要再加入20克糖。例6 仓库运来含水量为90的一种水果100千克,一星期后再测,发现含水量降低到80。现在这批水果的总重量是多少千克?分析与解:可将水果分成“水”和“果”两部分。一开始,果重100(1-90)=10(千克)。一星期后含水量变为80,“果”与“水”的比值为因为“果”始终是10千克,可求出此时“水”的重量为所以总重量是10+40=50(千克)。练习91.某修路队修一条路,5天完成了全长的20。照此计算,完成任务还需多少天?2.服装厂一车间人数占全厂的25,二车间人数比一车间少20,三车间人数比二车间多30。已知三车间有156人,全厂有多少人?3.有三块地,第二块地的面积是第一块地的80,第三块地的面积比第二块多20,三块地共69公顷,求三块地各多少公顷。4.某工厂四个季度的全勤率分别为90,86,92,94。问:全年全勤的人至少占百分之几?5.有酒精含量为30的酒精溶液若干,加了一定数量的水后稀释成酒精含量为24的溶液,如果再加入同样多的水,那么酒精含量将变为多少?6.配制硫酸含量为20的硫酸溶液1000克,需要用硫酸含量为18和23的硫酸溶液各多少克?7.有一堆含水量14.5的煤,经过一段时间的风干,含水量降为10,现在这堆煤的重量是原来的百分之几?答案与提示练习91.20天。解:520-5=20(天)。2.600人。解:156(1-20) (1+30)25=600(人)。3.第一、二、三块依次为25,20和24公顷。解:第一块地的面积为691+80+80(1+20)=25(公顷),第二块地为2580=20(公顷),第三块地为69-25=24(公顷)。4.62。解;设全厂有100人,则四个季度没有全勤的共有10+14+8+6=38(人次)。当四个季度没有全勤的人互不相同时,全年没有全勤的人最多,为38人,所以至少有100-36=62(人)全勤,即全年全勤率至少为62。5.20。解:设酒精含量为30的酒精溶液有100克,则溶质为30克。稀释成酒精含量为24的酒精溶液需加水3024-100=25(克)。若再加入25克水,则酒精含量变为30(100+25+25)=20。6.600克,400克。提示:设需要18的溶液x克,则需要23的溶液(100-x)克。根据溶质重量可得x18+(1000-x)23=100020。解得x=600。7.95。解:设原有100吨煤,则有水份14.5吨。又设风干掉水份x吨,则由含现在煤的重量为100-5=95(吨),是原来的95。小学数学奥数基础教程(六年级)本教程共30讲商业中的数学市场经济中有许多数学问题。同学们可能都有和父母一起去买东西的经历,都知道商品有定价,但是这个价格是怎样定的?这就涉及到商品的成本、利润等听起来有些陌生的名词。这一讲的内容就是小学数学知识在商业中的应用。利润=售出价-成本,例如,一件商品进货价是80元,售出价是100元,则这件商品的利润是100-80=20(元),利润率是在这里我们用“进货价”代替了“成本”,实际上成本除了进货价,还包括运输费、仓储费、损耗等,为简便,有时就忽略不计了。例1某商品按每个7元的利润卖出13个的钱,与按每个11元的利润卖出12个的钱一样多。这种商品的进货价是每个多少元?解:设进货价是每个x元。由“售出价=进货价+利润”,根据前、后两次卖出的钱相等,可列方程(x+7)13=(x+11)12, 13x+91=12+132 x=41。答:进货价是每个41元。例2 租用仓库堆放3吨货物,每月租金7000元。这些货物原计划要销售3个月,由于降低了价格,结果2个月就销售完了,由于节省了租仓库的租金,所以结算下来,反而比原计划多赚了1000元。问:每千克货物的价格降低了多少元?分析与解:原计划租仓库3个月,现只租用了2个月,节约了1个月的租金7000元。如果不降低价格,那么应比原计划多赚7000元,但现在只多赚了1000元,说明降价损失是7000-1000=6000(元)。因为共有3吨,即3000千克货物,所以每千克货物降低了60003000=2(元)。例3 张先生向商店订购了每件定价100元的某种商品80件。张先生对商店经理说:“如果你肯减价,那么每减价1元,我就多订购4件。”商店经理算了一下,若减价5,则由于张先生多订购,获得的利润反而比原来多100元。问:这种商品的成本是多少元?分析与解:设这种商品的成本是x元。减价5就是每件减1005=5(元),张先生可多买45=20(件)。由获得利润的情况,可列方程(100-x)80 +100=(100-5-x)(80 + 20), 8000-80x+100=9500-100x, 20x=1400, x=70,这种商品的成本是70元。由例2、例3看出,商品降价后,由于增加了销售量,所以获得的利润有时反而比原来多。例4 某商店到苹果产地去收购苹果,收购价为每千克1.20元。从产地到商店的距离是400千米,运费为每吨货物每运1千米收1.50元。如果在运输及销售过程中的损耗是10,商店要想实现25的利润率,零售价应是每千克多少元?分析与解:本题的成本包括收购价、运费、损耗。每千克的收购价加运费是1.20+1.504001000=1.80(元)。因为有10的损耗,所以每千克的成本为1.80(1-10)=2.00(元)。售出价=成本(利润率+1) =2.00(25+1) =2.50(元),即零售价应是每千克2.50元。例5 小明到商店买了相同数量的红球和白球,红球原价2元3个,白球原价3元5个。新年优惠,两种球都按1元2个卖,结果小明少花了8元钱。问:小明共买了多少个球?例6 某厂向银行申请甲、乙两种贷款共40万元,每年需付利息5万元。甲种贷款年利率为12,乙种贷款年利率为14。该厂申请甲、乙两种贷款的金额各是多少?解:设申请甲种贷款x万元,则申请乙种贷款(40-x)万元。根据需付利息可得方程 x12+(40-x)14=5, 0.12x+5.6-0.14x5, 0.02x0.6, x=30(万元)。 40-30=10(万元)。答:申请甲种贷款30万元,乙种贷款10万元。练习101.商店进了一批钢笔,用零售价10元卖出20支与用零售价11元卖出15支的利润相同。这批钢笔的进货价每支多少元?2.某种蜜瓜大量上市,这几天的价格每天都是前一天的80。妈妈第一天买了2个,第二天买了3个,第三天买了5个,共花了38元。若这10个蜜瓜都在第三天买,则能少花多少钱?3.商店以每双13元购进一批凉鞋,售价为14.8元,卖到还剩5双时,除去购进这批凉鞋的全部开销外还获利88元。问:这批凉鞋共多少双?4.体育用品商店用3000元购进50个足球和40个篮球。零售时足球加价9,篮球加价11,全部卖出后获利润298元。问:每个足球和篮球的进价是多少元?5.某种商品的利润率是20。如果进货价降低20,售出价保持不变,那么利润率将是多少?6.某商店到苹果产地去收购苹果,收购价为每千克1.20元。从产地到商店的距离是400千米,运费为每吨货物每运1千米收费1.50元。如果不计损耗,那么商店要想实现25的利润率,零售价应是每千克多少元?减价10元出售,全部售完,共获利润3000元。书店共售出这种挂历多少本?答案与提示练习101.7元。解:(1020-1115)(20-15)=7(元)。2.6元。解:设第一天每个蜜瓜x元。由2x+3x80+5x80=38,解得x=5(元)。10个瓜都在第三天买要花5108080=32(元),少花38-32=6(元)。3.90双。解:(88+14.85)(14.8-13)=90(双)。4.足球32元,篮球35元。解:设50个足球的进价为x元,则40个篮球的进价为(3000-x)元。根据利润可得方程x9+(3000-x)11=298。解得x=1600。每个足球的进价为160050=32(元),每个篮球的进价为(3000-x)40=35(元)。5.50。解:设原来进价为1元,则售出价为1(1+20)=1.2(元)。现在的进价为1(1-20)=0.8(元),利润率为(1.2-0.8)0.8=50。6.2.25元。解:(1.20+1.504001000)(1+25)=2.25(元)。7.250本。解:将售出的挂历分组,每组5本,其中原价的2本,减价的3本。每组可获利润182+83=60(元),推知共有300060=50(组),所以共售出550=250(本)。小学数学奥数基础教程(六年级)本教程共30讲圆与扇形五年级已经学习过三角形、矩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以及由它们形成的组合图形的相关问题,这一讲学习与圆有关的周长、面积等问题。圆的面积=r2,圆的周长=2r,本书中如无特殊说明,圆周率都取=3.14。例1 如下图所示,200米赛跑的起点和终点都在直跑道上,中间的弯道是一个半圆。已知每条跑道宽1.22米,那么外道的起点在内道起点前面多少米?(精确到0.01米)分析与解:半径越大,周长越长,所以外道的弯道比内道的弯道长,要保证内、外道的人跑的距离相等,外道的起点就要向前移,移的距离等于外道弯道与内道弯道的长度差。虽然弯道的各个半径都不知道,然而两条弯道的中心线的半径之差等于一条跑道之宽。设外弯道中心线的半径为R,内弯道中心线的半径为r,则两个弯道的长度之差为R-r(R-r) 3.141.223.83(米)。即外道的起点在内道起点前面3.83米。例2 有七根直径5厘米的塑料管,用一根橡皮筋把它们勒紧成一捆(如左下图),此时橡皮筋的长度是多少厘米?分析与解:由右上图知,绳长等于6个线段AB与6个BC弧长之和。将图中与BC弧类似的6个弧所对的圆心角平移拼补,得到6个角的和是360,所以BC弧所对的圆心角是60,6个BC弧等于直径5厘米的圆的周长。而线段AB等于塑料管的直径,由此知绳长=5653.1445.7(厘米)。例3 左下图中四个圆的半径都是5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分析与解:直接套用公式,正方形中间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不太好计算。容易看出,正方形中的空白部分是4个四分之一圆,利用五年级学过的割补法,可以得到右上图。右上图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与原图相同,等于一个正方形与4个半圆(即2个圆)的面积之和,为(2r)2r22=1023.1450257(厘米2)。 例4 草场上有一个长20米、宽10米的关闭着的羊圈,在羊圈的一角用长30米的绳子拴着一只羊(见左下图)。问:这只羊能够活动的范围有多大?分析与解:如右上图所示,羊活动的范围可以分为A,B,C三部分,所以羊活动的范围是例5 右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2.28厘米2,求扇形的半径。分析与解:阴影部分是扇形与等腰直角三角形相差的部分。所以,扇形的半径是4厘米。例6 右图中的圆是以O为圆心、径是10厘米的圆,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分析与解:解此题的基本思路是:从这个基本思路可以看出:要想得到阴影部分S1 的面积,就必须想办法求出S2和S3的面积。S3的面积又要用下图的基本思路求: 现在就可以求出S3的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