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台乡金刚台村茶产业发展规划.doc_第1页
金刚台乡金刚台村茶产业发展规划.doc_第2页
金刚台乡金刚台村茶产业发展规划.doc_第3页
金刚台乡金刚台村茶产业发展规划.doc_第4页
金刚台乡金刚台村茶产业发展规划.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刚台乡金刚台村2011-2020茶产业发展规划为进一步加快我村茶产业发展,促进茶农收入增加、茶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结合我村实际,特制定本规划。一、发展现状近年来,我村按照市、县壮大发展茶产业的要求,充分利用本村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无性系茶,强力推进茶产业,打造茶叶专业村,为群众发家致富开辟了一条好路子(一)拥有明显的产业优势1、生态条件好。我村地处大别山河南境内最高峰金刚台北麓,水源洁净,土壤肥沃,立体气候明显,生态环境优美,具有得天独厚的产优质绿色有机茶的自然生态条件。2、茶叶品质优。我村茶叶产区主要分布在200700米的丘陵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茶树病虫害少,所产茶叶具有香浓、味纯、耐泡、有效成份含量高,无污染的内在品质。3、发展空间大。我村组组宜茶,户户产茶,发展空间大。无公害茶叶基地2400亩。4、政策机遇好。县委、县政府近年来连续出台鼓励茶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初步形成茶产业发展的良好态势。5、富余劳力多。我村有农村劳动力780人,完全可以保证茶叶发展的劳动力需要。加之茶农种植茶叶历史悠久,基本技能较熟练,为茶叶健康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具有扎实的产业基础1、生产基地初具规模。目前,全村茶叶基地面积达到3000亩,茶叶年产量45吨,总产值1500余万元。2、生产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我村不断引进“竹叶青”“乌牛早”等优良无性系茶叶品种,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认真学习种茶、制茶的先进技术,不断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标准化生产技术,不断提高茶叶生产技术水平,名优茶比率由原来的8%提高到30%,茶叶在全乡人均纯收入中的贡献率已达到10%。3、群众积极性高。从2006年至今,群众腾田种茶,每亩收入平均达到5000元左右,最高的地块可达12000元。目前,山上山下、田间地头种的全部是茶叶,并且全部是群众自发种植。4、产业化经营格局初步形成。近年来,我村通过优化、整合茶叶资源,完善管理体制,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全村茶叶生产人员已达220人,茶叶专业加工大户10余户,建成茶叶生产合作社2个,初步形成了“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茶叶产业化经营格局。5、品牌建设成效显著。注册了“金刚碧绿”、“龙山碧芽”、“信阳红”红茶等一批茶叶商标,多次在国家、省、市获奖。二、存在的问题1、基地规模不大,发展速度不快。全乡8.96平方公里,茶园面积仅3000亩(其中还包括部分零星茶园),茶叶原料生产不足,每到春茶上市,总会出现加工企业抢鲜叶、消费者抢茶叶的现象,由于面积小、发展速度慢限制了茶叶产业的快速发展。2、老茶地建园质量较差,经济效益不高。老基地茶园多是计划经济时代建设的茶园,很多茶园坡度大,土层薄,远离住户,茶园管理不便,抗灾减灾能力差,再加上受资金、技术、劳力等诸多因素制约,管理粗放,重采轻管、粗采滥制现象严重,影响了茶叶的产出效益。3、茶叶生产方式低。生产主体以茶农为主,有一家一户的茶农,有茶叶大户,也有一定生产规模的茶场。组织形式多样,一是茶农,主要是自产自销;二是茶场(厂)+农户,主要是茶园由农户自行管理,若干个茶农的茶园连片形成茶区,在茶区建立茶厂负责加工,茶厂按一定标准收购鲜叶,加工生产,负责销售,金刚台乡茶叶一直沿袭着传统的生产方式,主要特点是:中高档茶、名优茶以手工为主;中低档茶、大众茶以机制为主。4、龙头企业实力不强,带动能力弱。缺乏带动能力较强的龙头企业。现有的合作社实力不强,生产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加工设备落后,品种结构单一,产品质量不高,经济效益不好。各个茶场很多是作坊式生产,基本上各自为政,管理水平、经营模式比较低,生产加工标准不统一,企业不注重市场研究,忽视产品质量管理,不注重新产品开发和品牌保护,名牌产品产量小,销量少,对消费者影响有限。市场开拓和营销手段落后,产业链条还很薄弱,龙头带动效应还没有真正“舞”起来,茶叶综合利用水平还很低。5、资金短缺,阻碍了茶叶的规模化生产。受财力限制,对茶产业投入扶持力度还不够,专项资金投入少,茶叶和厂房设备改造升级难度大,难以扩大生产规模;另外,很多承包经营者自身实力不强,投入有限,影响了茶叶基地建设步伐,制约了企业的做大做强。三、发展趋势、竞争力分析及市场前景(一)发展趋势1.茶叶产销持续稳定增长。2.绿茶、红茶需求增长强劲。3.质量安全要求日益严格。4.茶叶综合利用明显增加。5.南茶北移趋势明显。(二)竞争力分析1.自然条件优越。2.茶叶内在品质佳。3.区位优势明显。4.茶文化底蕴深厚。(三)市场前景分析随着人们消费结构的改善,全球对茶叶认知度和人们对高品质生活追求程度的提高,茶叶正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如果按饮茶由现在的0.26千克提高到全国平均水平0.7千克,省内市场销茶量将增加到7万吨,产量与销量缺口达3.15万吨以上,如果提高到广州、上海等人均年消费茶叶1千克水平,省内市场销茶量将增加到10万吨,产量与销量缺口6.15万吨以上。可以预见,今后10年我村茶产业发展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四、发展思路、原则与目标(一)发展思路。围绕做大、做强、做优河南茶产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壮大龙头企业为抓手,以培育和开发茶叶消费新群体为基础,以品牌建设、质量安全和基地建设为支撑,进一步扩大茶叶种植面积,优化茶叶生产结构,推进精深加工,开发中、低端茶品市场,打造茶叶专业村。(二)发展原则1.统筹规划原则。2.市场导向原则。3.比较优势原则。4.科技支撑原则。5.集聚发展原则。6.可持续发展原则。(三)发展目标茶叶种植规模。到2015年,全村茶园面积发展到6000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3000亩;春茶、夏秋茶产量比70:30。到2020年,全村茶园面积发展到10000亩,春茶、夏秋茶产量比60:40。茶产业产值结构。到2020年,亩产值9000元,茶叶总产值1亿元。茶产业龙头企业和品牌建设。到2020年,培育年销售额超千万元的龙头企业1-2个,销售额超100万元的企业3-5个,省内知名品牌1-2个。茶产品交易市场建设。到2020年,建成年交易额超千万元的茶叶批发交易市场1个。茶文化休闲旅游。到2020年,建设投资额超1000万元的茶文化旅游项目1-2个。茶产业带动增收能力。到2015年,涉茶农户达到600户,茶农人均茶叶收入达到6500元,占其纯收入的70%以上。到2020年,涉茶农户达到800户,占其纯收入的75%以上。 五、产业规划布局(一)茶叶生产加工优势区域。到2015年,全村茶园面积发展到6000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3000亩;到2020年,全村茶园面积发展到10000亩,年产值1亿元,辐射带动周边河口、卢店、朱裴店等村村发展茶园5000亩。(二)茶叶交易优势区域。到2020年,建成年交易额超千万元的茶叶批发交易市场1个。(三)茶文化旅游优势区域。建设以茶文化为主题的茶馆、茶楼等,依托旅游资源,初步形成“吃农家饭、品农家茶”为特色的乡村休闲农家游。(四)茶叶主要消费区域。2011年-2020年期间,要以开拓潜在消费群体为重点,让河南人习惯喝茶,让河南人喝河南茶。五、发展重点(一)加强政策服务,及时协调处理相关问题。一是要加大对茶产业的投入,捆绑各类项目资金,通过以奖代补等各种形式,支持龙头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老茶园改良、新茶园建设、各种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和对农民的技术培训;二是引导茶叶加工企业组建行业协会,引导茶农建立专业生产合作社,充分发挥中介组织在推进茶叶产业化建设中的作用,提高他们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主经营、自求发展的能力;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要培育专业销售队伍,拓展产品销售市场。三是引导培育茶叶专业市场,加强市场监管,维护正常市场秩序,严查假冒伪劣产品。(二)加强基地建设,优化茶种结构。按照“因地制宜、合理搭配”的原则,通过采取集中连片开发,改造低产、低效、低质的“三低 ”茶园,改植换种等措施,适度发展新茶园,巩固提升老茶园。辐射带动其他村的宜茶大田,缓坡山地无性良种新茶园,延伸生产区域。优化茶树品种结构,积极发展适合我乡种植的茶树良种,特别是要大力开发市场前景广阔、收益好的无性系茶园,提高优质茶的比重。(三)充分利用资源,深度开发产品。一是大力扶持茶企业进行夏秋茶、茶饮料、茶食品、茶保健品等方面的茶叶深加工开发,加大红茶产量,拉长茶叶产业链,提高茶叶原料的利用率,促进茶产业经济的增长。二是大力发展茶旅游业。通过充分挖掘、收集和整理山区古朴浓郁的民间茶艺,结合利用现有的茶园、茶厂等载体,把茶文化和旅游有机结合起来,使之成为特色旅游项目,从而进一步提升金刚台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四)建立茶叶市场,健全营销网络。一是逐步培育茶叶市场,建立茶鲜叶市场。在主产区建立茶鲜叶交易市场,一方面为散户茶农解决茶青销路问题,避免加工企业压价收购,增加茶农收入;另一方面让加工企业不再走家串户地进行收购,减少收购环节,确保茶青的新鲜,提高产品质量。二是合理布局加工企业,扶持茶叶龙头企业的建设,促进“企业+基地+农户”、“市场+订单+农户”经营模式的形成,搞活茶叶流通。三是鼓励支持广大茶农、茶商、茶企业到全国各大中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