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纱工艺课件.ppt_第1页
纺纱工艺课件.ppt_第2页
纺纱工艺课件.ppt_第3页
纺纱工艺课件.ppt_第4页
纺纱工艺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纺纱工艺理论 目录 普 粗 梳系统 普梳系统在棉纺中应用广泛 用来纺中 粗特纱 其纺纱加工流程如下 纺纱系统分类 纺纱系统分类 精梳系统 精梳棉纺系统用来生产对成纱质量要求较高的细特棉纱 特种用纱和细特棉混纺纱 其纺纱加工流程如下 纺纱系统分类 纤维从大块而紊乱的初始状态 纤维集合体 纱线 需经多道工序 多台机器 主线 开松 梳理 牵伸 加捻 四大原理 副线 除杂 混和 并合 精梳等插入线 卷绕 纺纱工艺 纺纱基本原理 细纱 轧棉 把籽棉上的纤维和棉籽分离开来要求1 保护纤维原有品质 2 清除纤维中的杂质 3 按照不同品种 等级分别打包 编批 原料的初加工 轧棉的分类 原料的初加工 原料的初加工 棉纤维脱糖 脱去昆虫分泌物和糖分1 喷水给湿法 2 汽蒸法 3 水洗法 原料的初加工 纺纱基本原理 细纱 原料选配的原则1 满足纱线及织物的特征和品质要求2 满足工艺要求 稳定生产3 考虑生产成本 原料的选配 纺纱基本原理 细纱 混棉均匀混合含量正确分布均匀充分开松 混棉 混合方法散纤维 包 混合条子混合 混棉 D 动画 动画3 13六仓混棉机 exe 混棉 纺纱基本原理 细纱 开松与除杂1 开松 将大块 束 纤维松解为小块 束 为梳理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2 除杂 初步除去 大 杂质 梳理前准备 开松 一 自由开松自由开松 原料在无握持状态下接受开松机件的作用 梳理前准备 1 自由撕扯自由撕扯包括由一个运动着的角钉或两个相对运动着的角钉机件对处于自由状态下的原料产生撕扯作用 撕扯的先决条件是角钉具有抓取纤维的能力 梳理前准备 2 自由打击自由打击 原料在无握持状态下受到高速打击机件 如刀片 角钉等 的打击作用而实现纤维块松解 梳理前准备 二 握持开松握持开松 原料在被握持状态下 受到开松机件的作用 梳理前准备 1 握持打击采用高速回转的刀片打手对握持状态下的原料进行打击 使原料获得冲量而被开松 称为握持打击 梳理前准备 2 握持分割握持分割是靠锯齿或梳针刺入被握持的纤维层内 对纤维束进行分割 使纤维束获得较细的开松 梳理前准备 梳理前准备 梳理前准备 梳理 粗梳是利用大量密集的梳理机件把纤维小块 小束进一步松解成单根状态 从而去除细小杂质 疵点及部分短纤维 梳理工序必须完成下列任务细微松解除杂均匀混和成条 梳理 梳理机型式 盖板式梳理机罗拉式梳理机 梳理 盖板式梳理机 梳理 梳理 2 罗拉式梳理机 梳理 梳理原理1 分梳作用针间平行配置 V1 V2或V1与V2反向或V2 0 针尖对针尖 梳理 2 剥取作用针尖交叉配置 V1 V2或V1与V2反向或V2 0 针尖 针背 这种配置有 锡林 刺辊 锡林 剥毛辊 剥毛辊 工作辊甲为同向剥取乙为反向剥取 梳理 3 提升作用针面平行配置 但相对运动方向与梳理时不同 针背对针背 这种配置有 梳毛机上风轮 梳理 针布 1 金属针布特点 充塞少 利分梳 梳理强度高 梳理效果好 但纤维易损伤 易转移 齿形可任意设计 不变形 强度高 抄针负荷少 维修不便 梳理 2 弹性针布梳理缓和 容纤量高 混合好 纤维较难转移 抄针负荷多 梳理 针面纤维层的负荷及分配针面负荷 单位面积上纤维层的平均重量称为针面负荷 g cm2 喂入负荷盖板负荷与盖板花负荷锡林负荷出机负荷返回负荷 梳理 梳理 纺纱基本原理 细纱 精梳 精梳就是指当纤维须从一端被握持时 另一端受到梳理 精梳的目的和任务如下 排除条子中的短纤维排除条子中的杂质和疵点使条子中纤维伸直 平行和分离均匀 混和及成条 精梳 偶数道原理 精梳 棉精梳前的准备流程 1 预并条机 条卷机 条卷工艺 设备结构简单 对纤维伸直作用较好 制成小卷层次清 不粘卷 小卷横向条痕明显 不匀大 2 条卷机 并卷机 并卷工艺 小卷横向均匀度好 退卷易粘连发毛 机器动力消耗大 3 预并条机 条并卷联合机 条并卷工艺 改善了纤维伸直度和小卷均匀度 但条并卷联合机占地大 且小卷易粘连 对车间温湿度要求高 精梳 条卷机工艺简图 精梳 并卷机工艺简图 条并卷联合机工艺简图 精梳 运动周期锡林梳理阶段分离前的准备阶段分离接合阶段锡林梳理前的准备阶段 精梳 锡林梳理阶段 精梳 分离前的准备阶段 精梳 接合分离与顶梳梳理阶段 精梳 锡林梳理准备阶段 精梳 纺纱基本原理 细纱 并条 并条的目的与任务并合牵伸混合成条 并条的工艺过程 并条 并条 牵伸气流牵伸罗拉牵伸 牵伸的实质表面现象 将须条抽长拉细的过程 实质 纤维在纱条轴向产生相对位移 从而使纤维分配在更长的长度上 并条 牵伸目的 1 抽长拉细纱条 提高支数 减少定量 2 提高纤维平行伸直度 并条 实现罗拉牵伸的基本条件1 须条上必须有积极握持的两个钳口 2 两点间有一定距离 隔距 3 握持点必须有相对运动 并条 并条 牵伸倍数机械牵伸E V2 V1实际牵伸D H1 喂入纱条号数 H2 输出纱条号数 G1 喂入定量 G2 输出定量 N2 输出支数 N1 喂入支数 牵伸效率 D E 100 总牵伸和部分牵伸牵伸类型 并条 并合作用1 使纱条的若干种成分均匀混和2 使纱条结构更加均匀3 使纱条粗细均匀 并条 自调匀整作用 1 降低出条的重量不匀率 2 有利于缩短工艺流程 并条 并条 并条 纺纱基本原理 细纱 粗纱 粗纱的目的与任务牵伸加捻卷绕与成形 二 粗纱的工艺过程 粗纱 加捻目的和要求 1 给纤维须条以捻度 使之成纱或使纱 线捻合成股线 2 使制品具有一定的物理机械性能和外观结构 3 获得较好的强力 伸长 光泽 手感等 4 结构形态多样化 5 提高加捻效率 粗纱 加捻实质 粗纱 真捻的度量1 捻度 单位长度纱线在截面上相对回转的角度位移称为捻度 常用单位长度的捻回数T表示捻度 粗纱 2 捻系数从加捻的实质来看 最能反映加捻程度的是捻回角 捻回角与纱的粗细 捻度有关 粗纱 3 捻幅单位长度纱线加捻时 截面任一点在该截面上相对转动的弧长称为捻幅 粗纱 4 捻度矢量Z捻 右捻 成纱为顺手纱 S捻 左捻 成纱为反手纱 粗纱 粗纱加捻的目的1 加捻使粗纱强力增加2 加捻粗纱绕成的管纱 层次清楚 不互相粘连 搬运和贮存也不易损坏 3 利于细纱机牵伸过程中纤维运动的控制 对改善成纱质量有利 粗纱 加捻机构 粗纱 粗纱的卷装形式 粗纱 纺纱基本原理 细纱 细纱工序的任务牵伸 将粗纱均匀地抽长拉细到所需要的线密度加捻 给牵伸后的须条加上适当的捻度 赋予成纱一定的强度 弹性和光泽卷绕 将细沙按一定要求卷绕成形 便于运输 储存和后加工 细纱 细纱工艺过程喂入部分牵伸部分加捻卷绕成形部分 细纱 牵伸对牵伸装置设计要求 牵伸均匀 提高牵伸倍数 细纱 双短皮圈固定钳口牵伸 双短皮圈弹性钳口牵伸 细纱牵伸特点 1 牵伸倍数较大2 皮圈钳口握持力的大小可调节3 后区纤维的运动控制可适当利用粗纱的捻度 4 不适于加工很粗的产品 细纱 细纱加捻过程 细纱 卷绕管纱成形要求1 卷绕紧密 2 层次分清 不相纠缠 3 后工序便于高速退绕 4 便于搬运和贮存 细纱 纺纱基本原理 细纱 后加工 后加工 后加工工序的任务改善产品的内在性能改善产品的外观质量稳定产品的结构状态制成适当的卷装形式 单纱的工艺流程 后加工 后加工 股线的工艺流程 络筒作用1 将管纱接成规定的长度或重量 提高后道劳动生产率2 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