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案例申报参考材料(青岛啤酒).doc_第1页
创新案例申报参考材料(青岛啤酒).doc_第2页
创新案例申报参考材料(青岛啤酒).doc_第3页
创新案例申报参考材料(青岛啤酒).doc_第4页
创新案例申报参考材料(青岛啤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中国创新影响力企业申报资料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基于“4+1”模式的创新管理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啤酒”或“公司”)的前身是1903年8月由德国和英国商人合资创建的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啤酒制造厂商,目前品牌价值1168亿元,居中国啤酒行业首位,位列世界品牌500强。1993年,青岛啤酒分别在香港、上海上市,成为首家在两地上市的中国内地企业。青岛啤酒一直坚守“好人酿好酒”的质量理念,公司43066名员工都视质量为生命,努力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的优质啤酒。青岛啤酒率先在行业内通过质量管理体系,全公司所有工厂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先后又建立并持续运行了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测量管理体系和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此六大管理体系全部获得外部认证。近几年,啤酒行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青岛啤酒守正出新,运用“基于三解码六保障的质量叠加管理模式”,夯实基础质量,突出特色质量,不断满足和引领消费者需求。作为世界第五大啤酒商,青岛啤酒在销量和利润上,保持着行业领先地位。青岛啤酒市场占有率19%,行业排名第二,一直保持着市场先进水平。2015年,青岛啤酒实现营业收入达276.3亿元,收入规模继续保持国内啤酒行业领先行列。青岛啤酒已远销94个国家和地区,是国际市场上最具知名度和出口量最多的中国啤酒品牌。青岛啤酒几乎囊括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所举办的啤酒质量评比的所有金奖,并凭借质量在世界各地赢得了诸多的荣誉:1906年建厂仅三年的青啤公司生产的啤酒在慕尼黑博览会获得金牌奖,成为第一个在世界扬名的中国酒类品牌;上世纪60年代初, 根据青岛啤酒操作实践编写的青岛啤酒操作法,在全国啤酒行业推广;1963年的首次全国啤酒质量评比会上, 青岛啤酒被评为国家名酒并获唯一金奖; 2002年、2006年,青岛啤酒两度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也是啤酒行业仅有的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2012年依托青岛啤酒组建了酿酒行业唯一一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啤酒生物发酵工程实验室”,担负起引领中国啤酒行业发展的历史使命,成为提升中国啤酒行业整体竞争实力的里程碑。创新是百年青啤永葆青春的基因和法宝,作为一家百年企业,青岛啤酒以持续满足消费需求为目标,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勇于做新技术、新工艺的追求者和探索者。以消费者需求作为衡量创新的标准,不断强化,形成了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理念创新、模式创新四种创新模块加一个创新支撑平台的创新模式,激发了组织创新活力。(一)技术创新模块技术创新是青岛啤酒保持行业领先地位的重要保障。青岛啤酒依托全国酿造行业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基础研究与技术开发并重,构建了完善的集成研发管理体系(见图1),形成卓越的创新能力,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开发了六大核心技术,源源不断地退出新产品,使青岛啤酒的技术水平始终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图1 青岛啤酒集成研发管理体系1、国际一流的研发平台。青岛啤酒是中国啤酒行业率先开展研发的企业,早在1994年,创建了国内首家啤酒研究机构青岛啤酒科研开发中心。1996年,认定为中国啤酒行业首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010年12月,经科技部批准建立“啤酒生物发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见图4-11),成为酿酒行业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成为提升中国啤酒行业整体竞争实力的里程碑事件。2、遍布全球的产学研合作网络。通过建立联合实验室、联合开发项目、联合培养人才、共享科技信息、联合举办学术会议等多种方式,与国内外知名研发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和密切的合作交流关系,形成了国际合作网络(见图2)。目前已建成7个联合实验室,联合开发了20多个研发项目。图2 国际合作网络3、高水平的研发团队。利用国际一流的研发平台吸引人才,完善的培训机制培养人才,科学的薪酬机制激励人才,和谐的研发文化稳定人才,建成了一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创新团队。其中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中国酿酒大师4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泰山学者1人,青岛市拔尖人才2人,青岛市创新领军人才1人。公司还先后选派30余名研发人员赴德国杜门斯啤酒学院、英国国际酿造研究院(BRi)等机构在职进修,每年有20余人次参加世界酿酒大会(WBC)等各类学术会议。团队获得2015年度青岛市首届“科技创新团队奖”。4、充足的研发投入。为了保证公司技术创新战略的顺利实施,青岛啤酒科技活动经费列入企业年度预算,占公司销售收入的3%,并保证全面落实到位。1基础研究与技术开发并重,占领技术制高点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引领行业发展。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立足国际前沿,承担了国家、省、市各类科研项目多项,取得了以啤酒行业唯一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为代表的一系列研发成果。发表SCI论文数量位居国内外同类研发机构前列;授权和申请发明专利、参与制定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数量的数量位居中国啤酒行业首位。潜心开发核心技术,保持行业领先。形成了酵母测序及选育技术、风味图谱及调控技术、高效低耗酿造技术、微生物快速鉴定技术、原料品种鉴定技术、蛋白质鉴定和酶调控技术等6项核心技术,外围技术近100项;6项核心技术全面领先于中国食品行业,部分内容达到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见下表)。 六项核心技术创新点及技术平核心技术创新点技术水平风味图谱及调控技术开发了330种微量及痕量啤酒风味化合物的高效定量分析技术,建立了涵盖131个关键控制点的啤酒全生命周期风味稳定性控制体系,使风味保鲜期从45 天提高到120 天以上授权发明专利10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青岛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大部分风味物质检测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少数检测技术为国际领先;风味稳定性控制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风味调控技术为国际领先高效低耗酿造技术低能耗煮沸技术使煮沸蒸发率由原来的12%降低到4%,超高浓酿造工艺将麦汁浓度从13P逐步提高到22P,快速发酵工艺将发酵时间从25天缩短到13天等;通过这些技术,吨酒水耗、煤耗、电耗由8M3、100kg、100kwh,降到3M3、43kg和70kwh授权发明专利4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青岛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酒业协会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国内发酵浓度最高16P,周期最短18天,国外发酵浓度最高18P,发酵周期最短15天,该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综合能耗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酵母测序及选育技术国内首次实现Lager酵母的全基因组测序,建立了比较基因组杂交芯片(CGH)等技术手段,形成酵母代谢途径及关键基因研究平台,具备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定向育种等3种选育技术授权发明专利5项;仅日本朝日公司开展酵母测序技术研究;该技术在测序、基因代谢研究以及选育技术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微生物快速鉴定技术具备快速培养基、PCR(聚合酶链式反应)、基因芯片、GeXP(多重PCR)等技术,可以实现2小时内同时测定18种乳酸菌、lager酵母、野生酵母菌授权发明专利3项;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青岛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国内外啤酒公司仅具备PCR技术;基因芯片、GeXP(多重PCR)等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原料品种鉴定技术利用SDS-PAGE(凝胶电泳)、SSR(微卫星标记)、RAPD(随机扩增多态性分析技术)、AFLP(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GeXP(多重PCR)5种技术,建立一套完整啤酒原料(大麦、麦芽、酒花)品种和纯度鉴定技术体系授权发明专利3项;获得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该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蛋白鉴定和酶调控技术拥有电泳、疏水色谱、串联质谱等多种蛋白质分析技术,可以对蛋白的分子量、特性等进行鉴定,可以实现对极限糊精酶、脂肪氧合酶的调控授权发明专利4项;获得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蛋白鉴定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持续开发新产品,保持产品核心竞争力主流产品,突出青岛啤酒特色。青岛啤酒基于“基础质量”和“特色质量”叠加的理念,吸收欧洲优秀的发酵技术和酿酒文化,不断利用基础研究成果对工艺和技术进行创新,在提升基础质量的同时,突出青岛啤酒的特色质量,使主流产品风格更加突出、特色更加鲜明,并不断进行产品的系列化,丰富产品品类(见表4-3)。 表4-3 近几年上市的中高端主流产品产品名称产品定位创新点奥古特中国醇厚型啤酒品类的高端品牌,产品附加值高授权一项发明专利,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酒体醇厚柔和、麦香浓郁;采用了“高麦香醇厚型啤酒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技术,国内首次引入麦香成分指标,形成香气控制的综合评价体系,麦香物质麦芽酚(maltol)、呋喃酮(DMHF)分别提高了33%、55%逸品纯生中国纯生品类的高端品牌,产品附加值高授权两项发明专利,获得青岛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泡沫细腻,口感新鲜,酒香清醇,口味柔和;采用国际领先的基因芯片、GeXP等微生物控制技术,实现了无菌酿造;对酒花配方以及添加工艺进行评价和优化,主要酒花香气成分里那醇提高了80%鸿运当头中国超高端产品的代表,产品附加值极高授权两项发明专利;优雅的酒花香气、浓郁的麦香、醇酯协调;采用了以稳定充氧为核心的“醇酯调控”技术,强化和塑造了青岛啤酒经典产品的风格特点经典1903中国醇厚型啤酒品类的主导品牌,产品附加值较高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麦香浓郁、醇香四溢;确定出48种风味关键调控化合物及其调控标准,构建出一套涵盖原料、酿造过程和成品的啤酒特征风味及稳定性综合评价体系,从而保证各地生产的青岛啤酒具有统一的风味和口感皮尔森中国真正意义上的首款皮尔森啤酒,产品附加值较高集合了全球顶尖的原料、千锤百炼的配方、新型的酵母、创新的酿造工艺以及众多酿酒师精心慢酿,代表行业最高酿造水平的大精酿作品;口味特征为香气优雅,苦爽回甘,酒体顺滑,浑然天成,既具有欧洲皮尔森啤酒的典型特征,又融入了青岛啤酒独特的风格特征。洞察消费趋势,满足个性化需求。在消费者主权时代,啤酒企业除了注重啤酒产品的多元化外,要创造出更多超出消费者想象的新口味,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口味需求。公司洞察和把握消费需求,率先研发出具有独特风味、适合消费者的新产品,用特色质量占据消费者的心智。近几年,围绕新口味、营养、健康已储备了百余款新产品,而上市产品则创造了多个国内第一,开创了行业先河(见表4-4)。新产品带来的经济价值(见图4-8至图4-9),成为新常态下青岛啤酒在市场上的新增长点。表4-4 近几年上市的个性化产品产品名称产品定位产品特色全麦白啤中国白啤领导品牌,产品附加值较高申请两项发明专利;丁香花香味突出、果香愉悦、适度酸感、协调、酒体混浊、富含酵母;采用上面发酵技术,混浊稳定性技术黑啤国内首次上市,产品附加值较高淡爽型、枣黑、姜黑三种产品,原浓低(12P)、焦香突出、苦味愉悦;特殊焦香麦芽烘焙技术及配方,达到普通黑啤酒的口感炫奇果啤青啤首款女士啤酒,产品附加值高水蜜桃、芒果两种口味,水果香气浓郁,酸甜爽口;解决果汁的混浊问题,使果汁啤酒的稳定性达到普通啤酒的水平IPA啤酒打造中国IPA品类第一品牌,产品附加值极高采用源自欧洲的甄藏酵母,全球独特香型酒花配方;具有浓郁的酒花香气、独特的水果酯香、强烈且愉悦的苦感、浓醇圆润的酒体魔兽啤酒首款针对特殊游戏群体的啤酒,产品附加值较高利用电影魔兽上映时机,提出“为了部落,为了联盟,干了这杯魔兽罐啤酒”,魔兽迷的圈子里已经开始流传这句“百年青啤回春”的戏语欢动中国首款运动型啤酒,产品附加值较高授权一项发明专利;含海洋活性因子 零醇中国首款无酒精类啤酒饮料,产品附加值较高授权一项发明专利,获得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风味、口感和啤酒接近,采用无酵母酿造技术图4-8 近三年新产品销售收入图4-9 近三年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值由于产品储备多,市场响应能力较强。比如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访问英国品尝IPA啤酒之后,青岛啤酒率先推出了早已储备的IPA产品,上市之后立即受到消费者欢迎。(二)管理创新模块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为引领,青岛啤酒持续深入地为企业管理系统引入新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开展管理创新。在供应链的前端,青岛啤酒引入集中采购的方法,实施了采购管理上的创新,降低了采购成本,引领了行业采购的发展;在战略管理方面,青岛啤酒引入平衡计分卡的管理方法,平衡财务指标、客户指标、内部运作指标和支持性指标之间的关系,助力青岛啤酒实现了持续稳定地发展;在供应链后端,青岛啤酒实施了物流管理的创新,提出了“像送鲜花一样配送啤酒”的理念,使得青岛啤酒的物流管理引领行业发展。下面重点介绍一下青岛啤酒在人力资源管理和知识管理方面的创新。1机制创新激活人力资源(1)业绩为王,创新以价值为核心的激励机制青岛啤酒通过实施以薪酬激励为基础、职业发展激励为动力、情感激励为凝聚、文化激励为核心的全面激励体系(见图4-14),驱动企业质量提升。图4-14 全面激励体系公司形成了经营管理者、专业职能、研发等不同序列薪酬模式。针对工艺质量人员,既有品管部长、总酿酒师等行政职务,也有业务主管、首席研发师等专业职位,满足不同性格特质员工的职业成长需要;针对一线技能人员设立了技工、高级技能师等通道,获得首席技师资格可每月享受津贴、纳入高层次人才库,定期参加新技术新知识培训及休假等。为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优先给予质量管理特殊激励,如针对品酒师设立品评补贴、对国评委专项奖励;在奖金结构中专设质量奖,以激励质量改善;变革研发薪酬政策,建立科研项目分级评价机制,根据成果等级给予薪酬激励,鼓励多出成果。青岛啤酒每年组织金银牌酿酒师、质量优胜杯评选等;对于获得高等级的科研成果,曾经拿出100万元重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的研发人员。(2)以人为本,创新以能力为导向的用人机制“学历为资格、能力为标准、悟性有潜力、发展看业绩”,这是青岛啤酒的选才标准。公司搭建了内部招聘平台,使用双条线人才盘点法辨识优秀质量人才。除了考量专业化与业绩贡献,公司对质量人员还关注品评能力、创新能力等。基层人才培养,中心人才共享,总部人才积聚。基于人才储备的金、银计划,“金牌专家库(1382人)”和“金钥匙”(328人)帮扶分队,为青岛啤酒质量人才梯队奠定了基础。完善培训开发、绩效评价、轮岗交流、激励约束等机制,围绕各级人才逐步形成了具有青岛啤酒特色的人才培养经典项目(见图4-15)。图4-15 人才培养项目青岛啤酒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的创新,让百年企业充满了活力与激情:l 先后荣获中国年度最佳雇主企业、中国最佳领导力培养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杰出奖等奖项,其中人力资源管理的经验案例被载入了“中国雇主品牌”蓝皮书。l 青岛啤酒开发的人才管理,组织成功的驱动力获得轻工业优秀管理成果二等奖。l 所研发的“双条线、三维度”人才盘点法为集团化企业“矩阵式人才管理”提供了最佳实践案例。l 独创包装有效工时利用率。通过研究产量与班次配置、非生产活动安排等,探索提高生产人员工作时间投入产出效率的方法与途径,为企业提高了效率,为员工赢得了休息时间。这种对生产经营活动中劳动生产率的研究与实践,在国内流程性行业还不多见。2 知识管理化个人知识为组织智慧知识难以量化,通常是散落在个体之间,形成信息孤岛。公司通过创新知识管理机制与平台,将这些“珠子”串成最美的项链,形成了青岛啤酒的知识宝库。青岛啤酒以频道经营为知识管理的落地模式,以“关键程度”和“影响程度”来进行知识资产梳理和价值评估,确保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并在线上(知识门户)和线下(专业学校)进行最大范围的共享。同时以不断深化“业务、知识、办公”一体化协同的知识管理门户来促进公司一体化运作;最后,以三大主题活动(QC和六西格玛活动、最佳实践交流、管理创新项目)为主线,以激励制度为支撑,推进公司的知识创新文化建设,形成了有独具特色的“三力合一”的知识管理推进方法和“共享、协同与创新”的知识管理文化。如针对新产品开发上市流程,单独开发了新产品管理系统平台(见图4-16):对市场需求、项目计划、项目沟通、开发成果、项目总结、市场评价等一整套过程通过KM系统上进行E化实现,在确保新产品开发上市业务流程高效运转的同时,沉淀所有与新产品开发的相关的知识。青岛啤酒的知识管理荣获“哈佛商业评论管理行动奖”,中国最受尊敬的知识型组织(China MAKE)卓越大奖及亚洲最受尊敬的知识型组织(Asian MAKE)大奖,成为首获此奖项的亚洲啤酒企业。(三)理念创新回顾全球啤酒行业的发展历程,青岛啤酒独创性地提出了啤酒行业四阶段发展理念,并基于四阶段理念,为质量管理、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公司认为,全球啤酒行业的发展历经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两三百年前的“艺术化”阶段,以德国为代表,以酿酒师的喜好为中心。第二阶段是“工业化”阶段,以美国为代表,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为中心。第三阶段是上世纪90年代后期的“证券化”阶段,出发点和重心更加偏重投资者。第四个阶段就是目前“科学+艺术”的阶段,以消费者为中心,差异化、特色化成为新风向。此理念一经提出,立即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经济日报等多家权威媒体进行了报道,被视为啤酒行业未来发展的风向标。根据啤酒行业当前处于“科学+艺术”阶段的判断,公司又对这个阶段的消费者需求进行解码,识别出这个阶段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那就是产品质量是基础质量与特色质量的叠加。啤酒行业四阶段理论,前瞻性地指出了未来啤酒行业的大趋势,对啤酒企业确定发展战略具有很强的适宜性。同时,“基础质量”与“特色质量”叠加的理念,不仅适用于啤酒,也适合于其它产品,在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消费个性化时代,任何产品都可以以此理念打造自己的市场竞争力。凭借四阶段理论和“基础质量+特色质量”的理念,2016年公司董事长孙明波以第一名的成绩荣获山东省省长质量奖个人奖。(四)模式创新基于满足消费需求的目标,青岛啤酒持续创新模式,管理企业的各种资源(资金、原材料、作业方式、销售方式、信息等),形成能够提供消费者无法自力而必须购买的产品和服务。在质量管理方面,青岛啤酒独创了基于“三解码六保障”的质量管理模式,见第七部分,此处重点介绍商业运营模式创新。随着企业规模和市场环境的变化,青岛啤酒不断优化运营模式,适应市场需求。2014年,青岛啤酒提出了“自我颠覆”的运营模式创新,成立了“蓝军”,防止诺基亚、柯达等大企业被别人弯道超车而不自知的悲剧,“我们宁可自己把自己打败,也不能让我们的对手把我们打败。要在这个时代中取胜,唯一的法宝就是战胜自己,就是转型”,所以,公司赋予蓝军的使命就是模拟竞争对手的策略,从不同的视角观察公司的战略与战术,进行逆向思维,审视、论证“红军”战略/产品/解决方案的漏洞或问题,挑战主流产品及正式的渠道、终端、客户,创造出新的竞争力。随着网络购物的快速发展,青岛啤酒行业内率先启动电商建设,与天猫、京东、1号店等国内电商巨头合作,同时自建青岛啤酒微信商城、自行研发的O2O模式APP“青啤快购”,已上线37个城市,覆盖50余万用户,并在双十一电商市场青岛啤酒连续三年夺啤酒类第一。近年来,社区消费日渐成为消费者的日常,和朋友相约在社区客厅,两瓶啤酒、几碟精致小吃,或者相约看一场酣畅淋漓的球赛,或者商务洽谈,成为一种时尚。面对这样的消费趋势和消费需求,青岛啤酒积极响应,创造性地推出了TSINGTAO1903社区客厅项目,打通与消费者之间的“最后一公里”,通过生活方式的引领,为市民打造啤酒文化体验地,将青岛啤酒精酿产品和啤酒文化带到百姓家门口,让市民随时品尝到品种丰富的青岛啤酒全系列新鲜美酒,最快速度品尝到青岛啤酒上市新品,随时感受社区客厅打造的精致生活。目前,青岛啤酒社区客厅在北京、青岛已建设23家,下一步还将陆续扩展,成为一种新的时尚。(五)创新价值1经济价值公司开发了核心技术6项,外围技术近100项,已在公司全面推广应用。其中代表性成果创造的经济效益(按照三年经济效益核算)见表4-5。表4-5 代表性成果创造的经济效益技术名称创新点推广应用及经济效益啤酒风味物质图谱技术的开发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成为中国食品行业第一个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内首次开发了214种物质的定性分析和174种物质的定量分析方法,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啤酒图谱数据库;解决了长期以来对啤酒的评定依赖评酒师口味品尝的局面双乙酰、酒花物质分析方法已被国家啤酒行业新标准采用,啤酒保鲜度的测定方法已在全行业内推广应用;项目应用于对外地收购厂的技术改造、工艺改进的指导,实现异地生产青岛啤酒,推广前三年新增税金2628万元、利润4450万元啤酒高效低耗酿造技术的开发应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是中国啤酒行业所获的第二个国家科技进步奖;研发了叠式煮沸工艺,缩短煮沸时间32min,发酵周期由28天缩短为20天;提高设备利用率60-100%;选育出耐酒精度16% (v/v)的高浓酿造菌种吨酒耗水、耗电、耗煤分别降低了27.8、29.3、31.8;该项目在全公司成功推广应用,推广前三年累计新增产量212万吨,节省成本3.22亿元,对啤酒行业提高效率、降低消耗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高辅料高浓酿造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荣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解决了啤酒淡旺季需求与生产之间的矛盾;选择合适的辅料,使辅料比例达到70%,开发出高辅料高浓啤酒酿造新工艺;开发了高效节能酿造工艺,效率提高100%,节约糖化蒸汽45%;建立了高于国标的营养型啤酒专用糖浆质量标准推广前三年累计新增啤酒420万吨,节约原料成本2.35亿元,节省能源消耗7586万元啤酒低能耗煮沸工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荣获青岛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对煮沸过程中影响啤酒稳定性、口味、新鲜度等关键质量指标如可凝性氮、DMS、泡沫等进行系统研究,最终建立了初期强烈煮沸、中间温和沸腾、后期强烈煮沸的三段式煮沸工艺,缩短煮沸时间30min,蒸发率由12%降低至4%吨酒耗汽降低了50%以上;已在公司成功推广应用,推广前三年累计产量402万吨,节省能源成本2992万元大麦预发芽损伤评价和安全储存期的研究应用荣获青岛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开发了大麦预发芽损伤的检测方法,建立了大麦预发芽损伤及程度判定标准;建立了基于RVA值、储存温度、湿度的大麦安全储存期生产控制标准;提出了大麦储存指数(BSI),实现了对大麦安全储存期的预测推广前三年应用本技术检测出12.9万吨预发芽损伤大麦,并依据损伤程度采取相应的储存措施或折扣处理,及时指导麦芽生产,避免了储存期间的发芽率降低,挽回因发芽率下降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7720万元,从源头上保障了啤酒原料的品质啤酒风味及风味稳定性控制的关键技术与应用建立330 种微量及痕量啤酒风味化合物的高效定量分析技术,构建出一套啤酒特征风味及稳定性综合评价体系;建立了醇酯风味调控技术,并结合麦芽香气及酒花香气调控技术、不良风味控制技术及水质调控技术组成啤酒风味特征调控体系;建立了涵盖131 个关键控制点的啤酒全生命周期风味稳定性控制体系,使风味保鲜期从45 天提高到120 天以上推广前三年通过青岛啤酒产量增加以及奥古特、逸品纯生等新品上市,累计新增销售收入152.39 亿元,新增利润30.18 亿元,新增税收26.46 亿元22P超高浓酿造技术的开发应用在前期16P高浓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至超高浓度22P,对菌种选育、麦汁制备、发酵工艺以及超高稀释率口味协调等关键技术及设备进行创新与突破,实现了22P超高浓酿造的工业化生产,形成了超高浓酿造技术体系在公司19家工厂推广应用,推广前三年累计生产啤酒168.2万KL,节约成本3700万元,实现产值50.5亿元啤酒酿造过程污染微生物监控技术集成平台的建立与应用具备快速培养基、PCR(聚合酶链式反应)、基因芯片、GeXP(多重PCR)等技术,可以实现2小时内同时测定18种乳酸菌、lager酵母、野生酵母菌,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公司14家工厂推广应用,提高了微生物的检测效率,减少库存费用;推广前三年纯生产品共提高产量1.43万KL,总计新增销售收入1.33亿元,新增利税2714万元,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