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阅读备考要点简说(一) 依据考试大纲,高考文言文阅读的总体要求是一般性读懂浅易文言文。所有题目,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信息筛选、文意概括分析、文句翻译和语段断句,都是这总体要求的表现形式。文言文阅读题目是对知识积累和推断能力的综合考查。所谓知识积累,指的是关于文言文的实质性的知识积淀: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在上述三个要素中,最重要的是文言实词积累。打个比方,文言实词好比砖头,文言虚词好比灰浆,文言句式好比图纸。有砖头,没有灰浆,也可以码起墙;只有灰浆,没有砖头,只是一滩泥;如果只有图纸,那就无异于“纸上谈兵”了。所谓推断能力,指的是根据上下文意推断。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有差异,词汇又不如现代汉语丰富、精确。很多古代词语在不同语境中会有不同的含义,需要依据文理、事理、情理区分差异,做出恰当的理解、解释和判断。知识积累和推断能力要相互结合。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用于文言文阅读学,是获取知识积累的途径;思,就是推断能力的锻炼。二者不可偏废。这是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的传统。为了说明二者结合的重要性,让我们先回顾一道1994年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题目。对以下两句话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扶侍私庭;顿绝方苏A.在家奉养母亲;困顿晕倒许久方才苏醒B.扶助母亲理家;困顿晕倒许久方才苏醒C.扶助母亲理家;叩首晕倒许久方才苏醒D.在家奉养母亲;叩首晕倒许久方才苏醒这道十多年前的考题,得分率仅为10%,是历年文言文阅读试题里得分率最低的题目之一。两句话里,对“扶侍私庭”理解错误的很少,选择B、C两项的考生不足10%;90%以上考生的选择集中于A、D两项。对“顿绝方苏”的理解,成为选择正误的分水岭。对“顿绝方苏”的解释有两种选择:“困顿晕倒许久方才苏醒”或“叩首晕倒许久方才苏醒”。这样看来,歧义又只集中于对一个词“顿”的不同理解:将“顿”解释为“困顿”,就选择A项;将“顿”解释为“叩首”,则选择D项。当年,80%的考生选择D项,将“顿”理解为“叩首”。分析,有两方面原因:其一、文言实词积累有漏洞。将“顿”理解为“叩首”,考生大多比较熟悉;将“顿”理解为“困顿”,考生大多比较生疏。其实,当时初中教材中有一篇古文经典捕蛇者说,其中“饥渴而顿踣”的“顿”字,就是“困顿”的意思。只是教材中解释为“疲劳过度”。这又牵涉到对“困顿”一词的理解。多数考生可能认为“困顿”指“经济窘迫”;实际上,查现代汉语词典,“困顿”的第一义项就是“疲劳过度”。其二、语意推断能力有欠缺。由“顿”字向后推断亦无意义,因为A、D两项对“绝方苏”的解释都是“晕倒许久方才苏醒”。如是,只有向前推断,上面一句是“每至哭踊”。“踊”字可能没有学过,于是众多考生就绕过这个字,认为这样的理解合情合理:(何子平)每到一哭,就叩首晕倒许久方才苏醒。同时,他们认为另一种解释不合理:(何子平)每到一哭,就困顿(经济窘迫)晕倒许久方才苏醒。但是,“踊”字是不容回避的。试题如果对这个字给一个注释,题目就会容易许多。现在没有给注释,表明应该是可以推断的。“踊”字是个形声字,“足”是形旁,表明这个字的意义与“足”有关。组一个词:“踊跃”,这个词的意义,现在已经由“足”的具体动作抽象了,可它是“踊”“跃”组合的同义复合词,都是“跳”的意思。这样推断,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解释为“(何子平)每到行丧礼边哭边跳时,就困顿(疲劳过度)晕倒许久方才苏醒”,合情合理;解释为“(何子平)每到行丧礼边哭边跳时,就叩头晕倒许久方才苏醒”,则不合情理。文言实词积累有漏洞,语意推断能力又有欠缺造成了这道题目“雪上加霜”的结果。文言文阅读备考要点简说(二) 以下就题目类型逐一讲解。一、文本阅读要点:文本阅读的重点是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并不重要;备考复习中,要看需要,读文本是巩固文言实词的重要手段;考试中,是否读文言文的文本,要根据自己和题目需求确定。 因篇幅所限,此项内容恕不举例。二、文言实词要点:重点是古今词义有差异又有关联的实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要将知识积累和语意推断结合,不能单凭知识积累,也不能只靠语意推断;备考中,要对选项逐个甄别,目的是巩固相关知识并且强化聚焦判断意识;考试中,不必逐一推断,根据题目要求,首先对最有把握的选项快速判断。例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 报:答复。B.多惠政,赐金带宠之 宠:重用。C.祈天永命之要 祈:恳求。D.法天道,顺人心 法:效仿。简析备考方式:聚焦推断并调动相关知识积累,逐项甄别。A.推断根据:不报不答复,合理。知识积累: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报,答复,支持肯定推断。B. 推断根据:赐金带宠之赏赐金带重用他,不合理。知识积累:厚遗秦王之宠臣中庶子蒙嘉(荆轲刺秦王),宠,宠幸,支持否定推断。C. 推断根据:祈天恳求上天,合理。知识积累:祈求(现代词语),祈,恳求,支持肯定推断。D. 推断根据:法天道效法上天的规律,合理。知识积累:上胡不法先王之法(察今),法,效法,支持肯定推断。参考答案:B考试方式:认定对加点词解释正确与否的根据,快速判断。判断答案是B项,C、D两项可以不看了;如果对A项的认识比较模糊,可以先行搁置。三、文言虚词要点:考查范围为常见文言虚词,重点是常见虚词比较特殊的用法;考查的实质不是罗列虚词知识,而是理解相关文意的切入点;备考中,要对选项逐个甄别判断,明确强化语意判断的意识;考试中不必逐一推断,依题目要求快速判断最有把握的选项。 文言虚词的知识积累:考查范围为常见文言虚词,即考试大纲规定的十八个虚词中比较特殊的那些用法: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例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今俞瑱得之 乃令吴玉守之B. 利为彼有 宜为报仇C. 降家皆为上所杀 几为所误D.我师乘之而入,宋忠匿于厕 斩孙泰于阵,余众悉降简析备考方式:对选项逐个疏通,确切翻译,比较判断。A今俞瑱得之现在俞瑱得到了它。之它,代居庸关(代词) 乃令吴玉守之于是命令吴玉把守它。之它,代居庸关(代词)B. 利为彼有地利被他们占有。为被(介词) 宜为报仇理当替他报仇。为替(介词)C. 降家皆为上所杀降者的家人都被皇帝杀害。“为所”被(助词) 几为所误差点儿被他贻误。“为所”被(助词)D.我师乘之而入,宋忠匿于厕我方军队乘这个机会攻入,宋忠躲藏在厕所。于在(介词)。 斩孙泰于阵,余众悉降在战阵上斩杀孙泰,其余兵众全都归降。于在(介词)。参考答案:B考试方式:立足于疏通文句意思,带出对加点词的理解,快速比较判断。判断答案是B项,C、D两项可以不看了;如果对A项的认识比较模糊,可以先行搁置。四、信息筛选要点:考查范围是对文章中重要信息的甄别,次要信息只是干扰;考查的实质不是筛选的方法,而是理解相关文意的切入点;备考中,要致力于把握文意,不要致力于琐细方法的钻营;考试中依题目要求,把文句放回文本排除误点,快速判断。例下列各句,都能表现朱棣“料事如神”的一组是居庸关山路险峻,北平之襟喉譬之人家后户,岂容弃与寇盗今乘其初至,又兼剽掠,民心未服,取之甚易贼众新集,其心不一乘其未定,击之必破乃以其家人为前锋,用其旧日旗帜A B. C. D. 简析备考方式:疏通题目给出的语句,必要时要到文本中找到上下文,对照题目的筛选要求,逐一比较判断。居庸关山路险峻,北平之襟喉 表现朱棣具有战略眼光譬之人家后户,岂容弃与寇盗表现朱棣具有战略眼光今乘其初至,又兼剽掠,民心未服,取之甚易表现朱棣“料事如神”贼众新集,其心不一表现朱棣“料事如神”乘其未定,击之必破 表现朱棣“料事如神”乃以其家人为前锋,用其旧日旗帜表现朱棣具有指挥才能参考答案:D考试方式:判断不符合题目要求,排除A项;判断不符合题目要求,排除B、C项。后面几个语句可以不看了。五、解析文意要点:考查范围是对文章中内容的全面理解,错项的误点是明确的;考查的实质不是概括分析,而是逐次理解相关文意的切入点;备考中,要逐项择定选项在文中的对应句,逐一做比较判断;考试中,择定选项的文中对应句,快速突破选项的一处误点。 例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祎兼有堂堂仪表和雄健才思。他自幼聪明而有才智,成人之后伟岸而有风度,明太祖将他与当时的名儒宋濂相提并论,还认为他在才思方面胜过宋濂。B.王祎凭借自己的才干和政绩受到朝廷礼遇。明太祖创建礼贤馆,将他招至馆中,后又升迁为侍礼郎;有时太祖虽不能完全听从他的建议,但也会褒奖他。C.王祎具备很高的史学家素养和教育才能。编撰元史时,他与宋濂同为总裁,书成后任国史院编修官;奉命讲授国史,能充分说明道理,善于开导学生。D.王祎出使云南时采用了恩威并施的策略。他先是晓谕梁王,朝廷怜惜云南百姓,不想动用武力;继之又警告梁王,若倚仗险远、抗拒朝廷,将后悔无及。简析备考方式:在文本中择出选项的对应语句,逐一甄别,找出一处误点(或无中生有,或颠倒是非),作出判定。A.相关语句幼敏慧,及长,身长岳立,屹有伟度,以文章名世。睹元政衰敝,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隐青岩山,著书,名日盛。太祖征江西,祎献颂。太祖喜曰:“江南有二儒,卿与宋濂耳。学问之博,卿不如濂。才思之雄,濂不如卿。”B.相关语句太祖创礼贤馆,召置馆中。累迁侍礼郎,掌起居注。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赐金带宠之。太祖将即位,召还,议礼。洪武元年八月,上疏言:“祈天永命之要,在忠厚以存心,宽大以为政,法天道,顺人心。雷霆霜雪,可暂不可常。浙西既平,科敛当减。”太祖嘉纳之,然不能尽从也。C.相关语句明年修元史,命祎与濂为总裁。祎史事擅长,裁烦剔秽,力任笔削。书成,擢翰林待制,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奉诏预教大本堂,经明理达,善开导。D.相关语句五年正月议招谕云南,命祎赍诏往。至则谕梁王,亟宜奉版图归职方,不然天讨旦夕至。王不听,馆别室。他日,又谕曰:“朝廷以云南百万生灵,不欲歼于锋刃。若恃险远,抗明命,悔无及矣。”梁王骇服,即为改馆。误点在C项,“善于开导学生”是对文本“善开导”的误解。据文意,“善开导”是“善于开启疏导经文理义”,而且讲课的对象是皇子。参考答案:C考试方式:致力于找到一处明确误点,判断答案是C项,D项就可以不看了。如果对A、B两项里的某些意思把握不准,可以先行搁置。六、文言文翻译要点:考查范围是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所用材料多为卷文言选句;考查的实质是理解文言文,重点是语句中的实词、虚词和句式;备考中,要坚持直译为主,尽量将每个单音节词译为双音节词;考试中,快速理解句意,对照题目的理解;聚焦疑点比较思辨。例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会元遗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汝爝火馀烬,敢与日月争明邪!简析备考方式:逐词直译,体会句中可能的赋分词,确切翻译;兼顾其他词语和文言句式。会(适逢)元(元朝)遗(派遣)脱脱(人名)征(征收)饷(粮饷),胁(威胁)王(梁王)以(用)危(恫吓)言(话语),必(一定)欲(想要)杀(杀死)祎(王祎)。赋分词:会、遗、必;文言句式:胁王以危言以危言胁王。天(上天)既(已经)讫(终结)汝(你们)元(元朝)命(命运),我(我们)朝(朝廷)实(确实)代(取代)之(它)。汝(你们)爝(微小)火(火焰)馀(残余)烬(灰烬),敢(胆敢)与(与)日(太阳)月(月亮)争(竞争)明(光明)邪(吗)!赋分词:讫、命、实、爝火馀烬。参考答案:恰巧元朝派遣脱脱来征收粮饷,用耸人听闻的话威胁梁王,一定要杀掉王祎。 上天已经结束了你们元朝的命运,我们朝廷确实取代了它。你们这些微火残灰,竟敢与日月争辉吗?考试方式:以“信”为第一标准,适当注意“达”。七、文言文断句要点:考查范围是对浅易文言文的断句,所用材料多为独立文言语段;考查的实质是理解文言文的文意,断句只是考查的切一种方式;备考中,要以解读文本为主,断句标志为辅,将二者结合起来;考试中,要致力于对文本的解读,适当注意断句的一般性标志。 例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诸将已得宋忠颇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才以利口取给谄谀奸恶货赂得官才掌兵柄便尔骄纵此辈荧惑小人视之如狐鼠耳区区胜之何足喜也诸将咸顿首称善 简析备考方式:疏通文意,直译文段。译文:诸位将领擒获宋忠以后,面带笑容,非常高兴。皇上说:“宋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银行业廉洁教育测试题及答案
- 煤矿后勤专业试题及答案
- 铁路专业试题及答案
- 烹饪专业考证试题及答案
- 航空服务专业试题及答案
- 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2025-2026学年高二暑假开学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 《烹饪原料初加工工艺》项目五配菜
- 小学数学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质量专业试题及答案
- 马克笔建筑方案设计
- 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编写理论依据和编写体例
- 《税费核算与智能申报》课件全套 中职 导言 税收概述 学习情境1-7 增值税核算与智能申报-社保金及住房公积金核算与智能申报
- 血液标本采集与血涂片制备教学课件
- 易筋洗髓功由来参考教学课件
- ArcGIS软件入门培训教程ppt文档
- 渗透检测记录
- 中考英语阅读理解题材Topic2学校生活与语言学习
- 西贝餐饮管理公司单店营运管理手册
- 中外药事执法机构比较
- 电能质量基础知识培训
- 简版操作手册-北森招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