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宁蒗县天保工程公益林项目现状及对策.doc_第1页
浅谈宁蒗县天保工程公益林项目现状及对策.doc_第2页
浅谈宁蒗县天保工程公益林项目现状及对策.doc_第3页
浅谈宁蒗县天保工程公益林项目现状及对策.doc_第4页
浅谈宁蒗县天保工程公益林项目现状及对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宁蒗县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项目现状及对策吴锡云 云南省宁蒗县宁蒗林业局天保办 邮编 674300摘要:实施天保工程以来,宁蒗县全面停止了天保工程区内的天然林商品性采伐,森工企业职工由昔日的砍树人变成为种树人、护林人,全县全面进入公益林建设,并取得了一定成绩。本文通过对宁蒗县公益林建设现状的分析,针对公益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及对策。关键词:天保工程 公益林建设现状 建议及对策一、天保工程实施的意义1、地理位置宁蒗彝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宁蒗县)位于云南西北部、丽江市东北部。地理座标介于东经1002210115,北纬26362756之间,东西宽约90公里,南北长约150公里。地处滇西北高原,横断山脉中段,金沙江东侧,系滇中高原与青藏高原东南缘之间的过渡地带。绵绵山脉由北向南纵贯全境,构成了群山起伏连绵,河流深嵌交汇,起伏较大的高原地貌。东部以中山地貌为主,西部为高山峡谷地貌,小盆地镶嵌其间。地势由北向南递降,北高南低。2、工程实施的意义宁蒗县于19 年开始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天保工程实施前,林业采伐经营是全县的经济支柱,森工企业是经营木材的主力军。由于为完成任务而过度采伐,使县内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生物群落结构、野生动物栖息地不同程度受到破坏。伐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壤侵蚀明显,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危害程度加大,每年都有洪涝、泥石流灾害发生。长期森林采伐,森工企业陷入了森林资源枯竭和企业经济危困的“两危”局面。在森工企业生产经营十分艰难,企业职工生活困难之际,在党中央的英明决策下,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通过天保工程的实施,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森林覆盖率由实施前的53.4%提高到2008年的68.7%,生态环境得到合理利用,水利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巩固了长江防护林工程建设,减轻了因环境恶化带来的自然灾害,优化了野生动物栖息地,保证了珍稀动物的繁衍,更好地保护了生物多样性,使云南省二级野生动物得到有效保。如临近濒危的野生动物黑熊、狼、麝、麂等,进入林区就能听到它们的故事或看到它们的足迹。工程的实施,不仅改善了森工企业职工低收入家庭的生活状况,使森工企业职工得到妥善安置,职工养老、工伤、医疗、失业、生育五大保险纳入社会养老保险统筹,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障,为森工企业职工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而且有效地促进了泸沽湖旅游景区的开发,促进了宁蒗县中小型水力发电站、风力发电站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全县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了林区生产生活建设,改善了山区的落后状况,加快了贫困山区的脱贫步伐,使山区经济逐步走向繁荣。二、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现状1、公益林建设宁蒗县地理环境特殊,气候条件恶劣,最高海拔白岩子顶峰4510.4米,最低海拔与永胜交界处金沙江边的子补河口1370米,海拔高差达3140m,温差变化大,立体气候明显,形成生物分布的多样性。从 1998至2010年,累计完成公益林建设任务145.55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6.20万亩;封山育林88.50万亩;飞播和人工模拟飞播14.20万亩。2、封山育林封山育林是指利用树木的天然下种、伐根地下茎的萌蘖能力,通过人为的封山培育,使疏林、灌丛、残林迹地以及荒山、荒地得以休养生息,迅速繁衍为森林植被的一种育林方法。森林法第二十四条明确规定:“新造幼林地和其它必须封山育林的地方,由当地人民政府组织封山育林”。由此可见,封山育林是一项有法律规定的恢复森林资源、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的办法。天保工程实施后,根据宁蒗县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作业设计说明书中的设计要求及施工措施,全县14个乡、镇共计完成了封山育林88.5万亩。采用了灌草型、乔木型、乔灌型、灌木型四种封山育林类型,封育方式采用全封、半封、轮封三种方式。制定了封育管护措施,和管护员签订了封山育林责任状,保证封山能封得住、有成效。在村庄周围和公路沿线的封山育林地块建设生物围栏,加大宣传力度,保证做到家喻户晓,加强管护、巡护及培育管理。在疏林地、无林地、灌木林地、低效林地选择乡土树种进行补植补播。把封山育林和一定的人工培育措施结合起来,促其早郁闭、早成林,以加快绿化进程,更加有效地保护了珍稀植物如红豆杉等的繁衍,不断提高森林质量。3、人工造林及人工模拟飞播造林人工造林是指在宜林荒山荒地及其它宜林地、无林地上用人工栽培以形成森林的一种方法。宁蒗县由于支援“三线建设”,加之长期受“靠山吃山”思想的影响,过度采伐林木但更新滞后,使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地块比较多。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森工企业职工由砍树人变成了种树人,人工造林成为恢复森林植被的主要造林措施。为使人工林达到速生、丰产、优质,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的目的,我们聘请了有科技支撑能力的大理林业分院设计了宁蒗县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作业设计说明书。我们根据说明书设计内容及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完成人工造林16.20万亩;飞播及人工模拟飞播14.20万亩。人工造林生态林树种主要有:云南松、冷杉、云杉、高山松、华山松、车桑子、膏桐等;经济林树种主要有:花椒、青刺尖、杜仲、石榴、核桃等。人工生态林建设主要分布在高海拔地区。高海拔地区由于交通不便,造林难度大,但通过广大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与探索,全力进行幼林抚育,提高森林质量及林分结构,消除森林火灾隐患,聘请当地有威信人员或家族的族长担任管护人员,取得了一定成效。如华岗、沙力、竹山、石门坎的云、冷杉、高山松造林地,跑马坪、战河的高山松、华山松造林地,树高均长到了1-米,对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恢复生态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人工经济林建设主要分布于海拔2500米以下的其它宜林地,主要采用单位+基地+农户的管理模式,谁种植、谁管护、谁所有、谁受益,这种种植管理体制起到了很好效果。其中西川乡、西布河乡种植的花椒,拉伯乡种植的石榴均已有经济产值。飞播及人工模拟飞播主要分布在集中连片有规模的荒山宜林地及金沙江沿江一线,坡度在250以上地区,采取飞播或人工撒播高山松、云南松和车桑子方式;坡度在250以下地区,用人工挖穴点播方式种植膏桐,为恢复植被,加固长江防护林工程建设作出了贡献。三、公益林建设取得的经验1、健立健全组织机构,加强组织管理,明确目标责任制。组织机构,组织管理是实施工程建设项目的重要保障,是监督项目实施、质量检查等全过程的管理部门。目标责任制的落实,是考核单位对项目实施具体责任的管理。健立健全组织机构,加强组织管理,明确目标责任制,保证了公益林建设的顺利实施。2、认真、切实落实好公益林建设作业设计说明书公益林建设作业设计说明书是公益林建设成效的重要保障。树种的生物特性,土壤类型是选择造林树种的基本要素,在长期的林业生产实践中,对造林树种选择,我们遵行 “适地适树、良种壮苗、精细整地、合理密植、认真种植,抚育保护”的客观规律,严格按照公益林建设作业设计说明操作,认真落实,扎实推进,讲求效益,收到了良好效果。3、严格按作业设计施工,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我县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本着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以“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为方针,严把设计、整地、栽植、种苗、抚育管护等各个环节。为了加强工程管理,天保办派出责任心强、技术能力强的技术人员与实施单位分片挂勾。在工程施工前,按照设计施工工艺要求对作业面积、整地质量、栽植方式、株行距、混交方式、树种及苗木质量进行技术指导、质量监督、检查验收,以确保工程质量。4、严把种苗管理,确保种苗质量为确保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造林种苗质量,天保办高度重视种苗生产和供应工作,严格按照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规定,用、级苗木造林,在苗木出圃前由森防站专门负责林木种苗检疫工作,检验检疫合格后才能出圃造林。对调运的苗木,请县苗木检疫部门对苗木供应单位,调运单、“三证一签”复核合格后,才能将苗木运送到造林地块。5、严格坚持质量标准,提高造林成活率在施工、验收过程中,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把提高工程质量,确保工程成效放在首位,在栽植过程中做到深松土,细栽植,根稳苗端,栽植后全部培土或覆膜,裸根苗栽植严格执行“三埋两踩一提”的技术措施,营养袋苗栽植执行“苗端根稳土砸实”的措施,严把整地关、栽植关、苗木关、验收关等四关,确保工程建设质量。6、加强项目建设后的管护造林成效的关键是管护,俗称“三分造七分管”就是重在管护。项目实施后,聘请当地有威望、且能同当地群众有良好沟通能力的村民或林场职工为专职管护,巩固造林成效。 四、公益林建设存在的问题1、客观因素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气候环境恶劣,温差变化大、受立体气候条件、病虫害及自然灾害影响:一、高海拔地区造林地受大雪、冰雹、冻拔自然灾害严重,低海拔主要是病虫害、干旱等自然条件影响,一个冬春下来,造林地块保存率低下,至使一些地块重造、甚至政策报损。二、是野生动物保护与造林成果巩固的矛盾日益突出。近年来,由于加大了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我县的野生动物数量急剧增多,野兔、鼠类、野猪等野生动物毁坏栽植苗木情况严重,降低了苗木保存率,增大了补植苗木量和用工量,提高了造林成本。2、主观因素4.2.1、林权制度改革后林农利益和公益林建设的矛盾日益凸显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明确了林权责任,对森林进行切实有效管护取到了积极作用,但却给天保公益林建设的规划设计增加了难度。部分农民的生态环境建设意识还比较淡薄,只能顾及眼前的利益,大部分林地权属已流转变更,公益林建设只能在国有林中规划设计,增加了公益林建设难度,限制了林业生态的发展。4.2.2、苗木管理体制不健全随着公益林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种人情苗、关系苗现象突出,很多不具备“三证一签”,更不是、级的苗木用在了造林地块上。还有些施工单位为了降低苗木成本,完成造林任务,在当地收购未经检验合格的苗木出圃造林,加上起苗方法不当、长途运输、保管不善等原因,造成部分造林地区苗木质量不高,造林成活率难以保证,增加了次年补植苗木的数量,提高了造林成本。4.2.3、 林、农、牧的矛盾突出在林区砍柴、挖药、放牧、发展畜牧产业,是山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天保工程实施后,随着宜林荒山荒地逐年绿化,挖药、放牧地块越来越少,导致一些新造林地幼苗幼树时常遭受牲畜的践踏和啃食,受到砍柴、挖药等生产活动破坏,给管护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加之造林地郁闭前的管护经费无法落实,对公益林建设造成一定影响。4.2.4、科技支撑力度有待加强宁蒗县属滇西北部高、中山高原地区,有云南松林、云冷杉林亚区。常见的阔叶树种主要有黄背栎、滇青冈、高山栲、麻栎、旱冬瓜等,都是乡土树种,且生态防护性能好,是生态公益林建设首选树种。为更好地发展生态效益,需要调整单一群落结构,发展生态经济复合型树种,但这需要比较高的专业技术,在育苗和造林技术方面缺乏相应的培训和学习,在大面积造林中困难较多,急需科学技术支撑。五、公益林建设的对策与建议5.1 组织保障措施5.1.1加强领导机构,完善林改制度,认真组织实施,为公益林建设做出贡献宁蒗县天保办及各实施单位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工作制度和管理办法,协调处理林改与公益林之间矛盾,对各实施单位的公益林建设项目进行指导、组织、管理、检查和监督,加强项目实施的具体技术指导、检查,严把质量把关,保障公益林建设顺利实施。5.1.2推行目标责任制,层层签定目标责任状健全“天保领导小组县天保办实施单位天保所(林场)管护点管护员”的管理体系,层层落实责任。逐级签订目标责任状,将具体的建设任务落实到集体或个人。同时,管理机构要做好技术指导、检查和监督工作。5.1.3、对公益林建设项目实行招投标制各实施单位应对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项目进行公示、公开招标。由有营造林资质的单位、企业或个体组织进行公开、公正、公平竞标,通过审核确定符合公益林建设项目实施的中标单位。项目实施过程中,由资格林业工程监理员进行全过程监督、管理。5.2、技术保障措施5.2.1、 认真搞好公益林作业设计作业设计是公益林建设的最基础工作,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影响成效的因素,要认真听取当地群众的意见。小班区划要准确,技术设计要合理,造林树种的选择坚持“适地适树”的乡土树种优先。要遵循森林自然生长的规律,科学调整公益林造林方式。造林林分结构采用混交的方式,包括针阔混交、阔叶混交、乔灌混交等类型,形成多层次近自然的森林生态系统,不断提高公益林建设的成效。不符合要求的地类坚决不区划进去。5.2.2、 加强苗林监管,确保公益林建设实施按照“造一块,活一块,成一块”的原则,严禁“关系苗、人情苗、无三证一签”的苗木上山造林。封山育林要以全封为主,协调好林、农、牧的关系,杜绝人为活动的破坏,同时做好封育措施及适当补植补播。人工造林难度大的地区,选用优质的壮苗,采用穴状整理,移土造林的方式,确保造林的成活率。5.2.3、加大人工造林幼林抚育力度,提高生长质量按照造林作业设计施工要求,人工造林通过严管护有一定成效。根据造林地实际情况,造林时的初植密度过大,灌草年生长量极大,幼林不能正常生长,苗木长势较弱,影响生长量。对此问题建议国家适当增加公益林幼林抚育的资金预算,实施幼林抚育,以保证幼苗幼树健康生长,巩固造林成果。 5.2.4、加强造林地管护由于公益林建设没有专门预算管护经费,造成未成林造林地管护的各项措施难以全面实施,造林小班有牛羊危害及人为破坏现象,对苗木健康生长及快速成林造成一定影响,对此问题,除实施单位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造林地管护外,建议国家增加预算经费,尽快将未成林造林地纳入生态公益林管护范围,以达到造一片,成一片,见效一片的目的。5.2.5、加强公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