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类型:B渭南市2009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II)语 文 试 题注意事项: 1本试题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2、本试题共10页,分第1卷和第卷两部分。第1卷为选择题,用2B铅笔将正确答 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第卷用05mm黑色墨水签字笔完成在答题纸上。 3-答卷前,将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按要求涂写在答题卡上。并将答题 纸装订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第1卷(选择题共3 0分) 一、(1 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字形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摄相 戊戌变法 差不多(ch) 悄然无声(qio) B、就座 和衷共济 电饼铛(chng) 乳臭未干(xi) C、羁縻 声名雀起 哺乳类(b) 稗官野史(bi) D、联网 摩肩接踵 应届生(yng) 矫揉造作(jio)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左顾有山外青山,右盼有绿野阡陌。适于心灵散步,眼睛旅行,也就是古人说的 游目骋怀。这个无限大的“领空”,是我开放性的院子。 B、现代城市建设比较注重环境绿化,以四季常青树替代了那些一年一枯荣的树木, 即便到了冬季,依然是绿树成阴,枝繁叶茂。 C、在“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们全校上下纷纷向灾区人民捐款捐物,你却细大不捐,这样做,你不感到羞愧么? D虽然市工商部门避行了,反复治理,但市场上楠装水的质量仍然良莠不齐,此次抽检的结果,合格率仅为27。3。3下列各匈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避免2008年9月18目前生产的大白兔奶糖与用合格奶粉生产的大白兔奶糖不产生混淆,冠生园集团已通过设在全国的销售中心,通知各地经销商于lO月15日前召回大自兔奶糖。 B在林毅夫看来,金融危机之所以发展到目前阶段,是由于与美国政府没有很好处理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灭有关。 C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机构名誉教授小林诚和京都大学名誉教授益川敏英因有关对称性破缺起源而分享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D。2008年10月9日国务院公布的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规定,制定婴幼儿奶粉的质量安全国家标准,应当充分考虑婴幼儿身体特点和生长发育需要,保证婴幼儿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成分。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如果说河对岸的草原上的万籁无声,_。使所有的色调融合为浑然一体,使有的声音汇成合唱,那是多么奇伟的声音,多么壮观的景象! 各种声响使这荒野的世界充满一种亲切而粗犷的和谐。 鸟喙击橡树干的笃笃声 可是,当微风吹进丛林,摇晃这些漂浮的物体,使白色、蓝色、绿色的生物混杂交错 野兽穿越丛林的抄沙声 动物吞噬食物或咬碎果核的咂咂声 河这边却是一片骚动和聒噪 A B C D二、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中国丝绸在罗马(节选) 考古学家在一些古罗马的石刻作品和陶器、绘画作品中,经常发现其中的人物都穿有透明的长袍,质料柔软。据专家考证,那就是丝绸。 当时,丝绸对于罗马人而言充满了神秘。他们不知道丝绸是怎么制造的,又是从何而来的。罗马著名的学者老普林尼自然史中曾这样推测丝绸的来源:“丝茧是生在树叶上,取来用水湿一湿,理成丝,裁成衣服,光辉夺目。” 汉武帝时张骞曾两次出使西域,最远到达了安息和条支。安息即今天的伊朗。东汉和帝九年,西域都护班超曾派遣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可到了波斯湾,临海欲渡。安息人却警告他说:“海水广大,往来者逢善风乃得渡。若遇迟风,亦有两岁者。故入海人皆赍三岁粮。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数有死亡者。”甘英最终放弃了渡海。其实,这是安息人为了保护他们在丝路上的利益,有意阻止甘英前行。 由于安息从中阻挠,在罗马,丝绸愈为神秘。汉代丝绸千里迢迢地被辗转卖到罗马之后。一磅生丝的价值12两黄金,是原产地的数百倍,以至于当时罗马人甚至将汉朝的丝织品拆分,然后再重新织成更薄的丝绸。而极其富裕的贵族、将军穷奢极欲,对新奢侈品酷爱有加。在挥霍浪费的气氛中,丝绸迅速席卷古罗马。罗马为了进口丝绸。流失了大量的资金。罗马元老院也多次通过禁穿丝绸的法令,但屡禁不止。 最近,史学家认为,正是由于罗马人的过分贪求丝绸等东方奢侈品,才导致了罗马帝国的衰亡。此说虽有些夸张,但是可以说明张骞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使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发生了接触并产生了巨大影响。为了更多地更为廉价地获得中国的丝绸。罗马帝国便想避开丝绸陆路交通的最大障碍安息国,从海上和中国直接通商。这终于在屋大维奥古斯都时实现了。罗马人在掌握了印度洋航路后,终于通过南海航道,与中国建立了直接联系。之后,中国与罗马间的陆上交通也打通了。 唐代丝绸之路新的商路支线不断开辟,东罗马帝国、波斯的相对稳定,使陆上丝绸之路再度迎来了繁荣时期。“丝绸之路”这个名称非常贴切恰当,因为丝绸不仅是这条陆上的主要商品,而且丝绸也正像一条连接中国和世界其他文明的纽带。 5下列关于中国丝绸在罗马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罗马学者老普林尼自然史中对中国丝绸的摊测说明他们对中国丝绸了解甚少。 B石刻、陶器、绘画作品的考古发现,证明中国丝绸在古罗马已经融入了百姓生活。 C由于安息国从中作梗,使得中国丝绸在古代罗马人眼里娃得愈加神秘和珍贵。 D由于路途遥远、交通阻隔,汉代丝绸被辗转卖到罗马之时价格必然会变得很高。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安息国为了从丝绸贸易中获取更大利益,因此有意阻挠汉朝和罗马的直接通商。 B丝绸良好的质地、奢侈的社会风气,使罗马元老院禁穿丝绸的法令无法实行。 C屋大维奥古斯都发现了印度洋航路后,古罗马通过航道与中国建立了直接联 系。 D古罗马想方设法和中国建立直接联系的原因在于获得更多的、更为廉价的丝绸。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丝绸意外地成了双刃剑,导致了古罗马的繁荣,也加速了它的衰败进程。 B看到罗马与中国建立了海路七的直接联系后,安息国也主动地打通了陆路交通。 C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中国的沟通的要道,它的繁荣取决于交往国的繁荣和稳定。 D古罗马虽然与中国取得了直接联系,但生丝贵于黄金的价格并没有任何改变。 三、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 淮阴侯韩信始为布衣时,贫,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谓漂母日:“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日:“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日:“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日:“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熟视之,俯出胯下,匍匐。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及项粱渡淮,信仗剑从之,居麾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邸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2,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日: “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悦之。言亍上,上拜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日:“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日:“若亡,何也?”何日:“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日:“若所追者谁?”何日:“韩信也。”上复骂日:“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日:“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日: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日:“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日:“吾为公以为将。”何日:“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日:“以为大将。”何日:“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注王孙:犹言“少爷”古时对青年人的尊称。连敖:接待客人的低级官员。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连敖,坐法当斩 坐:因为 B项梁败,又属项羽 属:跟随 C众辱之日 众:当众 D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 拜:授职 9下列四组句子,分别属于表现人们对韩信或轻视和推重的一组是 A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饭信,竟漂数十日。 B追信,诈也。 不及以闻,自追之。 C居麾下,无所知名。 如失左右手。 D俯出胯下,匍匐。 与语,大悦之。 10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信做平民时,生活贫穷,一个漂洗丝绵的大娘见他饥饿不堪,拿饭给他吃,一 连几十天,直到漂洗完毕,韩信大为感激。 B滕公与萧何都是发现赏识韩信的们乐。滕公救了韩信一命,萧何追回逃亡的韩信,又都极力推荐,使韩信得到汉王的重用。 C韩信先投奔楚军,追随项梁,后归顺汉军,都只是担任低级职务,难以得到施展 才能的机会,在汉军中更是差点掉了脑袋。 D淮阴市中一个年轻屠户看不起韩信,说他人高马大,佩戴刀剑,实际内心懦弱, 还让韩信承受胯下之辱,被全市的人耻笑。 第卷(非选择题 共120分) 四、(23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4分) 译文: (2)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 (3分) 译文: (3)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 (3分) 译文: 12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秋夜独坐(节选)唐王维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夜深宋周弼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1)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请具体说明。 (4分) 答: (2)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试简要分析。 (4分) 答: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两题任选一题) (5分) (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 “”。 “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这首歌化用了唐代诗人张继枫桥夜泊中的诗句: “,。” ,控蛮荆而引瓯越。 (王勃滕王阁序) (2) “鸟”是一种常见的动物,在古诗文中常被用来表达复杂的心情。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著有归去来兮辞、饮酒等。他写的归园田居中有“ ,池鱼思故渊”。用鸟表达自己的归隐之情:李自在蜀道难中感叹道:,雄飞雌从绕林间。”表达了蜀道艰难、行程孤独之情;杜甫在登高中抒写道: “风急天高猿啸哀, 。”寄寓了飘泊不定、老病孤独的情感;李密在陈情表)中有“ ,愿乞终养。”用乌鸦反哺表现自己对祖母的孝顺之情。五、 (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书窗上的那轮明月王清铭 假如能透过书窗窥见古人窗前的那轮明月,精明的现代人才算拥有完整意义上的聪明。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有什么比滋养心智更需要的? 现代城市里的楼房越高。离月亮的距离越远。都市的灯光早已把明月挤压为昏黄的一片,明月照样从海上升起,但共此时的都市蜗居里,投射过来的只是高楼斑驳的影子。如果有几片月光挤进霓虹灯光、白炽灯光留出的缝隙,也如受污染的水;汽车笛声、影视音响、电话铃声,将月光搅得更加浑浊,不留下一小片安静,来安放一张书桌。偌大的城市,月光和书很难找到安身立命的地方。 门是生活的进出口,窗可以说是天的进出口,都市的畏空被高楼割裂了,明月也难以进出喧嚣都市人动荡的心灵。即使是在闭门索居的日子,有几个人端坐书窗前,让月光布满内心空间?何况天上的那轮明月,只徘徊在都市边缘,在城里办理不到一份“暂住证”。 钱钟书先生说: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现代都市人进出更多的是各种各样的门,却极少去拥有一框用以心灵眺望的窗子,更无闲人闲读书的闲情去掬一把透过书窗的月光,洗涤心灵的尘垢。 偶然记下宋代刘子军的两句诗:“明月不知君已去,夜深还照读书窗”。明月不知读书人已去,淹没在都市的红尘中;明月夜深来照的,也不是书声朗朗的书窗了,有的只是装潢和功利。都市也有读书人,但读书时想的是文凭、职称、职位,急功近利的他们懂得用描谱仪鉴定金钱的金黄色的纯度,却无暇顾及书窗上的那轮明月的皎洁银白。临月漫披卷,凭栏且数星,看不见月和星的都市人咀嚼书中文字为腹内经纶,想到的只是经世致用,读书蜕变为苦事。月窗搀烛影,风叶乱琴声,聒耳的大概是名利裹挟着的喧嚣吧。 月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好比画配了框子。开了窗邀约清风明月进来占领。其实是拥有一轮属于自己的明月。钱钟书先生还说,窗比门代表更高的人类进化阶段。我以为书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书窗的退化乃至消失是现代人沦落的一种方式。让高楼大厦侵占了心灵的家园。 读书本是一件赏心乐事。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写到书窗玩月的情景: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我想,还有半墙的明月大概都筛落他飘逸的心头吧。闲读书、读闲书、读书闲,注重的是读书时的闲逸、闲散,把读书当休闲,忘却虚名浮利,获得一种周国平先生所说的“丰富的安静”。并不是休闲时才读书,而是读书时读出闲情逸致,把知识化为脑中的智慧,滋养心灵。淡去功名之心,以休闲的心态去读书,让书窗上的那轮明月将思绪漂白、沉淀。 书窗上的那轮明月,照古人,亦照今人。灯红酒绿的繁华并不完全拒绝栖居的诗意,倚南窗以寄傲,也寄托闲情。明月多情,随人处处行。14结合上下文,解释“现代城市里的楼房越高,离月亮的距离越远”这句话的意思。(4分) 答: 15文章第一段的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有什么比滋养心智更需要的?”一句在全文 结构中起什么作用?全文是如何展开说理抒情的? (6分) 答: 16 精明的现代人”在读书方面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6分) 答: 17作者认为在灯红酒绿的繁华”中该怎样“诗意栖居”? (6分) 答: 六、 (1 5分) 18下面两段话是围绕高尔基如何走上文学创作道路”这个中心而展开的,但在语气上不连贯,请你在横线上写出一个句子,使两段连贯起来。(6分) 高尔基在童年时期就尝到了生活的艰难。他拣过废纸,当过学徒,做过扫院人、面包师、守夜人、铁路上的司磅员,换过许多职业。在这种最艰难的生活环境里,高尔基的性格得到了锻炼,他的经验日渐丰富,同人民的联系日渐紧密。 高尔基的外祖母聪明、慈祥,而且精通俄罗斯语言,她知道许多童话和歌谣,常常生动地把这些童话和歌谣讲给孩子听。外祖母的童话和歌谣,引起了高尔基要做一个艺术家的愿望,为他以后的创作埋下了种子。 19下面是与世界联网的部分歌词,试依据语境,展开合理想象,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句子。 (6分) 想用泰山的朝霞装裱富土山的仲夏, 想用海南岛的椰风抚摸西伯利亚, 想用黄河的木桨溅起多瑙河的浪花, 与世界联网,西方有如神的油画, 20日常生活中,讲究措辞文雅和形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 用的词语或句子。 (3分,两题任选一题,把所选题号写在答题纸上的括号内) 示例:比赛夺了冠军,可以直接说“夺冠”;文雅一点,可以说“折桂”、 “夺 魁”;如用四个字,可以说“成为擂主”、 “传来捷报”;甚至还可用“雄壮的国歌声 响起来了”这样的句子来表达。 (1)决赛输了,可以直接说“失利”;文雅一点,可以说“”(两个字);如用 四个字的成语或熟语,可以说“”;甚至还可用“”这样的句子来 表达。 (2)比赛平了,可以直接说“战平”;如用四个字的成语或熟语,可以说“平分秋 色”, 、 “ 、 “” 、 “” 。 七、(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小树问大树: “你吃什么才长得这么大呢?” 大树说: “我每天吃青山一座,白云两片,蜂鸣与蛙唱四两,早晚各吃晨曦与 落日一遍,有时也吃些鸟粪、腐叶,喝点朝霞和山泉。” 小树说: “吃这些你的体形就这么完美和谐?” 大树说: “这还要感谢风雪雷电。风为我修饰身材,雷为我劈去放肆,雨为我 洗去尘土,电为我斩去高傲。” 小树又问: “为何有的树木长得枯黄又干瘦?” 大树说: “因为我们各自的菜单不同。他们选择吃的是愤怒、是抱怨、是黑 暗,因此就不能青翠光鲜。”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 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渭南市2009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A卷答案 一、(1 2分,每小题3分) 1A(B相一像;C雀一鹊;Dying-ing) 2C(A细大不捐:细,微,小;捐,舍弃。小的大的都不抛弃。形容包罗一切, 没有选择。不能理解为“一点东西也不捐出”。B绿叶成阴:比喻成年女子已出嫁并生 有子女。D“良莠不齐”比喻好人和坏人、优秀和拙劣的都有,一般不用于形容事物。) 3C(A否定不当,去掉“产生混淆”之前的“不”字;B句式杂糅,去掉“由 于”或去掉“与有关”的任一个;D缺少成份,在“起源”后添加“的发现”一 词。) , 4C(句所转承横线前的“万籁无声”,写“骚动和聒噪”,应放在首位。排 除A、D;横线后“使所有的色调融合为浑然一体”,应与句衔接,故应选C。) 二、(9分,每小题3分) 5、A(只能证明古罗马已经有中国丝绸,但不能证明“已经融入了百姓生活”。 从下文可知,丝绸在古罗马穿用基本在贵族) 6、D(原文是“在屋大维奥古斯都执政时实现了“从海上和中国直接通商”, 而不是“屋大维奥古斯都发现了印度洋航路”) 7、D(A项, “导致了古罗马的繁荣”在原文没有依据;B项, “安息国也就主动 打通了陆路交通”在原文没有依据;C项, “没有任何变化”在原文中没有依据) 三、(9分,每小题3分) 8C(坐:犯罪) 9D 10D(文中滕公并没有使韩信得到重用) B卷答案 1B 2A 3D 4B 5B 6C 7C 8A 9B 10B 【文言文参考译文】 淮阴侯韩信当初为平民百姓时,生活贫穷,在城下钓鱼,有几位老大娘漂洗丝绵,其中一位大娘看见韩信饿了,就拿饭给韩信吃,几十天都如此,直到漂洗完毕。韩信对那位大娘说:“我将来一定要重重地报答您老人家的。”大娘生气地说:“大丈去丕能养活自己,我是可怜你给你饭吃,难道是希望你报签吗?” 淮阴屠户中有个年轻人看不起韩信,说:“你虽然又高又大,喜欢带刀佩剑,其实内心是个胆小鬼罢了。”又当众侮辱他说:“韩信你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于是韩信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番,低下身去,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全市的人都笑话韩信,认为他胆小。 等到项梁带兵渡过淮河,韩信持剑追随他,在项梁部下,没有扬名的机会。项梁战败,又跟随项羽,项羽让他担任郎中。他屡次向项羽献策,以求重用,但项羽没有采纳。汉王刘邦进入蜀地,韩信逃离楚军归顺了汉王。因为没有什么名声,只做了接待宾客的小官。后来犯法判处斩刑,同伙十三人都被杀了,轮到韩信,于是他抬头仰视,正好看见滕公,说:“汉王不想成就统一天下的功业吗?为什么要斩壮士!”滕公听到他的话很惊奇,又见他相貌堂堂,就放了他。滕公和韩信交谈,很欣赏他,向汉王谈到韩信,汉王任命韩信为治粟都尉。汉王并没有发现他有什么出奇超众之处。 韩信多次跟萧何谈话,萧何认为他是位奇才。到达南郑,各路将领在半路上逃跑的有几十人。韩信揣测萧何等人已多次向汉王推荐,汉王不任用自己,也就逃走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走了,来不及把情况报告汉王,亲自追赶他。有人报告汉王说:“丞相萧何逃走了。”汉王大怒,如同失去了左右手。过了一两天,萧何来拜见汉王,汉王又是生气又是高兴。骂萧何说:“你逃走,为什么?”萧何说:“我不敢逃走,我去追赶逃走的人。”汉王说:“你追赶的人是谁呢?”回答说:“是韩信。”汉王又骂道:众将领逃走了几十人,你没去追赶的;说去追韩信,是骗人。”萧何说:那些将领容易得到。至于像韩信这样的人物,普天之下找不出第二个。大王果真要长期在汉中称王,没有必要用着韩信,如果一定要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再没有可以和您计议大事的人了。只是看大王怎么决策了。”汉王说:“我是要向东发展啊,怎么能够内心苦闷长期地呆在这里呢?”萧何说:“大王考虑向东发展,能够重用韩信,韩信就会留下来;不能重用,韩信终归要逃走的。”汉王说:“我因为您,让他做个将军。萧何说:“即使是做将军,韩信一定不肯留下。”汉王说:“让他做大将军。萧何说:“太好了。”于是汉王就要把韩信召来任命他。萧何说:“大王向来对人傲慢,不讲礼节,如今任命大将军就像呼喊小孩儿一样。这就是韩信要离去的原因啊。大王决心要任命他,要选择良辰吉曰,亲自斋戒,设置高坛和广场,礼仪要完备,才可以呀。”汉王答应了。 四、(23分) 11(1)大丈夫不能养活自己,我是可怜你给你饭吃,难道是希望你报答吗? (注意“自食”“哀”“岂乎”的翻译。每处1分,句义通顺1分,共4分) (2)你虽然又高又大,喜欢带刀佩剑,内心是个胆小鬼罢了(注意“长”“中情”的翻译。每处1分,旬义通顺1分,共3分) (3)韩信揣测萧何等人已多次向汉王推荐,汉王不任用自己,也就逃走了。 (注意“数”“亡”和“上不我用”宾语前置句的翻译。每处1分,共3分) 12(1)王诗写的是“秋夜”,写了山中果落、灯前虫鸣的景象。描写的是动景。 (2分)周诗写的是“春夜”,写了春雪初霁、残月挂山、溪水成冰的景象。描写的是静景。(2分) (2)王诗写的是悲哀孤独的心境。 (1分)一、二句写是人独坐的孤寂和岁月流逝的悲凉;三、四句写草木昆虫零落哀鸣,更添悲哀。 (1分)周诗写的是宁静安适的心境。 (1分)一、二句写是人独坐灯下苦读,不觉夜深;三、四旬用”不知”室外景色的变化衬托了诗人夜读时的投入和专注。 (1分) (以上答案不必拘泥,言之成理即可) 13(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襟三江而带五湖(每空一分,错一字不给分。) (2)陶渊明,羁鸟恋旧林,但见悲鸟号古木,渚清沙自鸟飞回,乌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省苏州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 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
- 抗生素使用常见问题课件
- 2025-2026统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 最难的育儿题目及答案
- 江西小学教资题库及答案
- 高中几何经典题目及答案
- 扑火安全教育培训报道课件
- 2025年海底捞文员考试题及答案
- 河南二建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中康科技腾讯健康:2024年消费者健康洞察呼吸系列报告-鼻炎鼻窦炎篇预览版
- 2025年IT技术支持工程师招聘面试问题及答案解析
- 挤压模具工特殊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年标准)灵活用工协议书
- 台球厅合伙协议合同范本
- 发廊租工位合同协议模板
- 女装销售店长培训课件
- 开学第一课+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 2025上海市中学生行为规范
- 浙教版信息科技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