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试夯方案.doc_第1页
强夯试夯方案.doc_第2页
强夯试夯方案.doc_第3页
强夯试夯方案.doc_第4页
强夯试夯方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亚太纸业(广东)有限公司PM11项目地基强夯处理试夯方案深圳市盛业地下工程有限公司二九年十一月工程名称:亚太纸业(广东)有限公司PM11项目地基处理工程建设单位: 亚太纸业(广东)有限公司设计单位: 中国轻工业长沙工程有限公司施工单位: 深圳市盛业地下工程有限公司审 批:审 定:项目负责(审核):编 制:目 录一、工程概况1二、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12.1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12.2 水文地质条件3三、强夯地基处理技术要求43.1 强夯施工范围43.2 强夯设计技术要求43.3 强夯施工工艺参数53.4 试夯区域5四、试夯施工组织架构及人员安排6五、试夯机械设备及工期计划6六、试夯施工76.1 试夯区填砂、填土工艺76.2 试夯施工步骤76.3 试夯注意事项86.4 试夯监测86.5 现场安全措施96.6 试夯施工应急预案10七、提交试夯施工报告10附:A1、A2、A3区试夯平面布置图12亚太纸业(广东)有限公司地基强夯处理试夯方案一、工程概况 拟建场地为年产45万吨高档文化用纸项目(PM11)998亩建筑用地,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双水镇沙路管理区,场地东面为潭江。厂区地基强夯处理分为A1、A2、A3三个区,面积为13.3万m2;各区域分别选取13个试夯区进行试夯。二、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2.1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场地原始地貌为河漫滩及冲洪积阶地,地势较低,地面平坦,现状为农田。钻探点地面标高1.396.14m,场地高差4.75m。根据钻探揭露显示,场地内分布的地层有:耕植土层(Qpd)(包括人工素填土(Qml)、第四系全新统海陆交互相沉积层(Q4mc)、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沉积层(Q4al+pl)、第四系上更新统沼泽相沉积层(Q3h)、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沉积层(Q3al+pl)、第四系残积层(Qel)及燕山期粗粒花岗岩(53),现将各地层主要岩性特征自上而下分述如下:2.1.1 耕植土层(Qpd)耕植土(包括人工素填土):褐灰色,以粉质粘土为主,含植物根系。层厚0.505.20m,平均厚度1.20m。标准贯入试验修正击数26击,平均4.5击。2.1.2第四系全新统海陆交互相沉积层(Q4mc) 淤泥:深灰灰黑色,有机质含量2.287.41,平均5.43%,饱和,流塑状态。层厚0.609.30m,标准贯入试验修正击数13击,平均1.4击。 有机质粗砂:深灰、灰色,以石英质颗粒为主,不均匀含少量有机质组分(有机质含量2.0218.10,平均9.80%)。饱和,松散状态。层厚0.205.70m,标准贯入试验实测击数16击,平均2.2击,修正击数15击,平均2击。2.1.3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粗砂:灰色、灰白色,主要由石英颗粒组成,不均匀,局部粘粒含量较高(局部相变为粉质粘土层),饱和,松散稍密状态。本层主要分布在场地东北部和中部,其它地带亦有分布,揭露层厚0.206.70m,标准贯入试验实测击数116击,平均9.5击,修正击数115击,平均9击。 2.1.4第四系上更新统沼泽相沉积层(Q3h)泥炭质粉质粘土:灰黑黑色,可见炭化木,有机质含量5.0831.58,平均19.70%,饱和,流塑状态。揭露层厚0.5011.70m,平均厚度3.67m,标准贯入试验修正击数19击,平均6击。2.1.5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层(Q3al+pl) 粘土:褐红、褐黄、灰白色等杂色,不均匀含10%40%的石英砂砾,局部夹有中粗砂砾,湿,可塑硬塑状态。场地内本层分布不连续,揭露厚度0.605.40m,标准贯入试验修正击数513击,平均8.0击。中砂:褐红灰黄色,主要成份为长石、石英,局部含有1030的粘性土(局部并夹有粘土透镜体),饱和,稍密中密状态。本层主要分布于场地中部和东南部,揭露层厚0.308.20m,标准贯入试验修正击数417击,平均8.9击。2.1.6 第四系残积层(Qel)砾(砂)质粉质粘土:褐红、褐黄、灰白等色,由中粗粒花岗岩风化残积而成,可见原岩结构,不均匀含石英角砾16.347%,湿饱和,可塑硬塑状态。本层全场地均有揭露,揭露层厚8.7035.40m,标准贯入试验修正击数629击,平均17击。2.1.7中生代燕山期粗粒花岗岩(53)场地内下伏基岩为粗粒花岗岩,粗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矿物组成。根据钻探揭露和岩石的风化程度分为全、强、中、微风化四个带。2.2 水文地质条件场地地下水按赋存介质的不同可分为三个类型:(1)赋存于上覆耕植土中的上层滞水,其含水性、透水性差;(2)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海陆交互相沉积粗砂、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中砂层中的孔隙水,均属富含水、强透水层;(3)赋存于强、中风化基岩中的基岩裂隙水,其含水性、透水性较差,为弱含水、弱透水层。第四系全新统海陆交互相淤泥、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粘土及第四系残积砾(砂)质粉质粘土及全风化基岩为相对隔水层。上述砂层的孔隙水及强、中风化基岩中的基岩裂隙水均具微承压性。勘察期间测得场地内各钻孔内混合稳定地下水位埋深0.004.70米, 标高-0.172.08米。整体而言场地地下水埋深很浅(接近地表),水位变化很小。三、强夯地基处理技术要求3.1 强夯施工范围本项目强夯共分为三个区,A1区面积约1.6万,为两遍满夯区,单击夯能1800KNm;A2区面积约3.9万,为三遍点夯,一遍满夯,点夯夯击能量为1800KNm,满夯夯击能量为1000KNm;A3区面积约7.8万,为三遍点夯,一遍满夯,点夯夯击能量为2200KNm,满夯夯击能量为1000KNm。3.2 强夯设计技术要求3.2.1 A1区强夯处理技术参数A1区为办公楼和宿舍区,场地面积16421m2。强夯处理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00kPa,压缩模量5.0MPa。3.2.2 A2区强夯处理技术参数A2区为加工厂区,场地面积38912m2。强夯处理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50kPa,压缩模量7.0MPa。3.2.3 A3区强夯处理技术参数A3区为纸厂和自动仓库,场地面积78189m2。强夯处理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20kPa,压缩模量6.0MPa。3.3 强夯施工工艺参数3.3.1 A1区强夯施工工艺参数两遍满夯,单击夯击能为1500KNm,1/3锤印搭接,每点夯击次数为3击。详细夯点布置见附图。3.3.2 A2区强夯施工工艺参数三遍点夯,点夯夯击能为1800KNm,夯点间距为55m,梅花形布置,第一遍夯击次数为6击,第二遍夯击次数为5击(间隔时间为4天),第三遍夯击次数为4击(间隔时间为3天)。满夯夯击能采用1000 KNm,1/4锤印搭接,每点夯击次数为2击(间隔时间为2天)。详细夯点布置见附图。3.3.3 A3区强夯施工工艺参数三遍点夯,点夯夯击能为2200KNm,夯点间距为55m,梅花形布置,第一遍夯击次数为810击,第二遍夯击次数为68击(间隔时间为6天),第三遍夯击次数为46击(间隔时间为5天)。满夯夯击能采用1000 KNm,1/4锤印搭接,每点夯击次数为2击(间隔时间为4天)。详细夯点布置见附图。3.4 试夯区域试夯区域分为A1、A2和A3区,本次试夯主要为A3区。根据设计(变更)试夯要求,A3区试夯区有三个,A2区试夯区两个,A1区试夯区有一个(试夯区位置详见附图)。每个试夯的面积为2525m范围。四、试夯施工组织架构及人员安排1、试夯施工组织架构图试夯施工总负责 陈道远现场测量组刘国禹安全管理组夏飞技术质量组郑伟锋强夯施工队队长:马成友2、试夯人员配置强夯吊车司机2人(均持有特殊机械操作证),挂钩人员4人,测量工2人,杂工2人,施工管理人员3人(详见施工组织架构图)。五、试夯机械设备及工期计划1、试夯机械QUH32型履带式强夯机2台套,产地:南京;水准仪2台,全站仪1套;2、试夯施工工期安排各个区试夯详细工期安排及施工顺序详见“PM11项目第一期地基处理进度计划”,第I期A2、A3区试夯施工的关键时间见下表:试夯区域预计开始时间预计结束时间计划工期备注A32009.12.282010.01.2353工期已包含28天检测间歇期A22009.12.202010.02.0447工期已包含28天检测间歇期六、试夯施工6.1 试夯区填砂、填土工艺根据设计文件,夯区填砂、填土要满足以下要求:(1)回填中粗砂至设计高程(A1区回填中粗砂1.5m厚,A2区回填厚度0.40.7m,至黄海高程2.02.5m,A3区回填厚度0.7m,至黄海高程2.0m);(2)回填取土山土至设计高程(A1区回填取土山土0.8m厚,A2、A3区回填取土山土至黄海高程3.2m),并分层压实,分层厚度不大于300mm,压实系数满足设计要求(A1区大于0.93,A2、A3区大于0.90)。6.2 试夯施工步骤(1)清理并平整施工场地;(2)夯点布置,边线测量,机械就位;(3)按设计要求进行点夯作业,每次夯击必须测量夯沉量以便控制夯击过程。试夯施工参数参见本方案“3.3 强夯施工工艺参数”。(4)每遍完成后夯坑内用砂填平后,并测量场地高程,在规定的间隔时间后,进行下一遍点夯作业;(5)点夯完成后按设计要求进行场地满夯(面夯);(6)场地平整;(7)按设计要求进行第三方检测(检测间歇期28天),以确定能否满足设计要求。(8)根据试夯结果及检测结果,确定场地强夯施工参数。(9)因工期要求,建议在试夯期间进行第一遍大面积强夯施工。6.3 试夯注意事项试夯施工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强夯施工所产生的振动可能对邻近建筑物或设备产生有害的影响,应按设计要求设置并维护好隔振沟;(2)强夯施工前,组装起吊设备时,应特别注意起立机器的自身稳定性;(3)在每一遍夯击前,对夯点应进行复核,行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或漏夯时应填平夯坑重新调整位置进行强夯。(4)注意观察夯锤上的通气孔,如遇堵塞,应立即开通;(5)夯时如表土过干(尤其满夯时)应采取加水等相应措施,增加含水量以保证夯击质量;6.4 试夯监测强夯施工过程中应有专人负责监测工作,监测内容有:(1)开夯前检查夯锤重和落距,以确保单击夯击能量符合设计要求;(2)在每遍夯击前,应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或漏夯应及时纠正;(3)按设计要求检查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和每击的夯沉量,每遍试夯完成后测量场地高程;(4)施工过程中应对各项参数及施工过程进行详细记录。6.5 现场安全措施为确保试夯现场安全施工,务必做好以下安全措施:(1)正式施工前,技术负责人要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施工人员必须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为了保证安全施工,参加强夯施工的全体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本工种的有关安全操作规程和适应强夯工艺特点的有关补充规定;(2)起重机、推土机、运输汽车司机等特殊工种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3)因该地区地处沿海,若遇台风或雷雨天气时严禁在野外施工;(4)起重机指挥人员的指挥信号要明确,起重机司机应按信号进行操作。施工现场必须有明显的隔离标志;(5)严密注意起重机、夯锤附近人员的安全。起重机须按其性能要求工作,不得超负荷工作。一段时间后应进行保养,驾驶室的挡风玻璃及回转大齿轮前应增设防护网(罩),施工中应经常对夯锤、脱钩装置、起重机臂杆及索具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6)进入施工现场的测试人员,应按规定佩戴安全帽等安全劳保用品,严禁赤脚或穿拖鞋进入施工现场;有关作业人员必须做好交接班手续,班组应定期进行安全活动,并做好安全检查记录;(7)强夯时可能会有土块、石子等飞击,因此夯锤起吊后,操作人员应迅速撤至安全距离以外(一般为10m),以防夯击时飞石伤人。(8)非强夯施工人员,不得进入夯点30m范围内。六级以上大风或视线不清时,不得进行强夯施工。6.6 试夯施工应急预案 (1)做好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工作,组织专门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管理,如发现有安全隐患应及时制止并整改;现场配备常用医药急救用品。(2)设置应急负责人,机械以机长为负责人、班组以班组长为负责人、项目以项目经理为负责人。一旦发生危险情况,基层当事负责人应立即承担相关指挥、协调任务,马上进行抢救,并立即上报。做到有组织、不延时。(3)如遇恶劣天气等因素影响施工进度,将统筹安排施工方案,对方案及时进行调整,确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