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俄民族音乐之发展.doc_第1页
浅析中俄民族音乐之发展.doc_第2页
浅析中俄民族音乐之发展.doc_第3页
浅析中俄民族音乐之发展.doc_第4页
浅析中俄民族音乐之发展.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中俄民族音乐之发展管理学院会计1301班郑莘弋学号:U201317248作为亚欧大陆上的两个大国,中国与俄罗斯,正在以越来越多的形式进行着友好交流与合作。今日我以双方民族音乐发展为着眼点,由文化寻差别,由民族看发展。1 由时间看积淀。 (一)中国民族音乐,可以说经历了形成、新生、整理与重生四个时期。从最早的夏商周三朝开始,或者更直接,从华夏文明发源开始,中国的民族音乐,就以它独特的魅力发展,成熟,壮大。 1.形成期(约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3世纪) 我们所谓的中华五千年,大抵从这里开始。历经夏、商、周、春秋战国与 秦汉时期。 先秦诸子百家的争论,在音乐美学思想方面,奠定了基础,促进了发展。2.新生期(约公元4世纪至10世纪) 这一时期包括了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动荡和北方人民南迁、少数民族的内移,构成对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冲击。3. 整理期(约公元10世纪至19世纪) 这一时期包括辽、宋、金、明、清。 其政治上的特点是:从纷乱和分裂到相对的统一,又从南北对立到多民族国家统一政权的建立,及其在相当长时期内的相对稳定。音乐文化方面则具有世俗性和社会性的特点。4.重生(公元20世纪至今) 民国时期的中国,我们不敢说它的安稳,就如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步履蹒跚一样,民族音乐的进步,也异常缓慢。 而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加大了对文化教育的投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中国民族音乐终于迎来了它的又一个持久的春天。 (二)俄罗斯民族音乐同样经历了长久的发展过程,可我认为,俄罗斯民族音乐,应该是在欧洲民族主义运动背景下开始的。.6世纪至9世纪俄罗斯音乐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69世纪东斯拉夫部落生活时代。原始氏族公社制的生产劳动和生活方式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文化。.9世纪至17世纪9世纪末,由于生产力逐渐发展,氏族公社制瓦解。随着斯拉夫人最早的国家基辅罗斯的形成,以英雄史诗和传说为内容的“壮士歌”逐渐繁荣。.18世纪末18世纪末在俄国启蒙思潮的影响下,俄国作曲家学派形成。.19世纪19世纪初的俄国音乐显示出浪漫主义的倾向。19世纪3040年代,米哈伊尔格林卡的创作标志了俄国音乐古典主义传统的确立。9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随着社会运动和进步思潮的高涨,俄国音乐文化获得了更为广泛的发展。.19世纪末随着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俄国革命歌曲获得了广泛的传播。 19世纪末以来,俄国专业音乐的发展出现了新局面。本国的传统和外来的影响交织在一起,产生了多样的创作风格和个性。.20世纪初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俄罗斯音乐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成为多民族的苏联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2 由内容看内涵,由特征看差异。(一)中国.在旋律音调、音阶形式方面,经历了由原始间乐重视小三度音程的音调,到春秋战国强调宫、商、徵、羽的上下方大3度的(甫页)、曾体系,以三分损益法相生五音、七声、十二律,初步确立了中国传统音乐旋法的五声性特点。.先秦:编钟改写先秦的音乐历史,在我国湖北出土的战国时期的曾侯乙编钟是先秦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乐器。它的出土改变了一段时间内在民族音乐领域内所认为的先秦音乐只有五声音阶的观点,彻底改写了整个先秦的音乐历史。.唐宋:以弹拨音乐为主体的华丽浪漫民乐时代,伴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的提高,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乐器的制造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文化时期,经济水平相比于秦朝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与此相应的,在民族音乐领域内,先秦那种在室外演奏的、相对粗糙的编钟渐渐衰落,而具有浪漫和华丽色彩的弹拨音乐、歌舞乐队迅速发展起来。另外,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包括高丽、胡人、西域等地音乐开始传至中原,极大丰富中国民族乐器的品种。进入宋朝后,弹拨音乐开始走上了下坡路,管弦乐得到了了发展,这也是同当时的历史背景相联系的,这种趋势和宋朝的战争不断的局势有很大的关系。 4.元明清:元朝没有科举制度,于是大批的文人都转入了民间艺术的创作之中。元曲因此具有很强的故事情节性,吸引了众多的观众,进一步促进了它的繁盛。到清朝以后,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乐器繁盛的时代,以明末清初出现的二胡就是这个时代民族乐器发展的一个缩影。5.近现代以来:中国民族音乐发展第一人:刘天华。从他开始,中国民族音乐进入了学堂化的发展时期,这使中国民族音乐发生了质的变化。建国以后,随着革命事业的发展以及农业生产的广泛开展,出现了大批具有时代特色的民族乐曲,如很多人熟悉的赛马、喜看麦田千层浪等作品就是这一时期有代表的作品。在这一时期,民族音乐的一些旧的观念得到了剔除,很多西洋乐曲中的一些新的元素被借鉴。(二)俄罗斯俄国作曲家学派。创作共性是对俄国民间生活题材的关注,采用俄罗斯民歌素材,音乐带有一定的民族特色。歌剧最集中地反映出他们的创作面貌。在室内器乐创作方面,最著名的是汉多什金的小提琴独奏奏鸣曲和俄罗斯主题变奏曲此外,杜比扬斯基和O.A.科兹洛夫斯基的抒情浪漫曲类型的俄罗斯歌曲享有盛名。浪漫主义。歌剧题材偏好童话和民间传说,追求豪华的舞台效果,音乐充满多愁善感的情调。其中最有影响的是韦尔、韦尔斯托夫斯基的阿斯科尔德的坟墓(1835)。在阿、阿利亚比耶夫、A.E.瓦尔拉莫夫和古里廖夫的室内声乐曲中,孤独忧愁、不满现实、幻想美好未来的浪漫主义思想情感与朴素的城市抒情歌曲风格结合在一起。俄国音乐古典主义传统。格林卡吸取了欧洲古典和浪漫乐派的成果,钻研了俄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将专业的音乐技巧与质朴的俄国民间音乐结合,使俄国音乐文化提高到欧洲先进水平,奠定了俄国民族乐派的坚实基础。在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下,达尔戈梅日斯基、达尔戈梅日斯基的歌剧水仙女和若干声乐浪漫曲突出了揭露和讽刺黑暗的倾向,注意了人物心理刻划,探求了言语音调与音乐的紧密结合。 19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随着社会运动和进步思潮的高涨,俄国音乐文化获得了更为广泛的传播。 “新俄罗斯乐派”(即“强力集团”,又称“巴拉基列夫小组”或“五人团”)。他们接受了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提倡艺术的现实主义和人民性,强调继承和发扬以格林卡为代表的俄国音乐文化优秀传统,主张深入研究俄罗斯及其他民族的民间音乐,努力掌握欧洲先进作曲技术,创造性地发展俄罗斯民族音乐文化。歌剧是他们创作的中心。在交响乐创作方面,强力集团作曲家重视标题性原则,分别以史诗、童话、民歌和自然风光为题,创作了民族色彩浓郁、艺术形象鲜明的作品,处在同一时期的柴可夫斯基则重视音乐艺术的思想性和民族传统方面,他的创作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8090年代在沙皇专制高压政策下的俄国知识分子阶层的苦闷心理;作品的音调更多来源于城市歌曲;创作领域扩大,涉及了几乎全部音乐体裁和形式;作曲技术更加全面和完善。他的作品交织着戏剧性冲突、抒情性表白和风俗生活的描写,委婉的旋律,真挚的感情和生动的形象给人以深刻的感染。俄国革命歌曲:随着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俄国革命歌曲获得了广泛的传播。这些歌曲继承和发扬了十二月党人和平民知识分子创作的革命歌曲的优良传统,具有反对沙皇专制的政治倾向和感人的艺术力量。除少数是专门创作外,绝大多数是采用广为流传的旧歌(民歌、城市歌曲、外国歌曲等)重新填词加工改造而成。3 由比较得启示 在深入列析了两国民族音乐发展历程和内容后,得到以下结论:1. 一种音乐要具有民族性,要求其能真实表现该族人民的思想、文化和精神状态。2. 好的民族音乐,必须要在开放中求发展,在借鉴交流融合中求进步。3. 民族音乐的代表人物,如中国的刘天华、俄罗斯的鲍罗丁,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下以艺术发展为己任,将使命与兴趣完美融合。给世界音乐留下了宝贵财富。4. 中国民族音乐发展,是将碰撞作为融合,主线仍是中国传统音乐,给人以追根溯源的归属感,同时讲究的是意境,是韵味;而俄罗斯音乐发展,有明显的西方影响,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史诗性,在战乱纷争后树立的尊严感。思考: 对于当代民族音乐发展而言,俄罗斯的重视程度应是高于中国,而俄罗斯的发展方式同样优于中国。一个国家将精神融于音乐,还不够体现其热爱么?一个国家将乐理作为培养基础,达到真正的乐器的互通,与中国的专精一项相比,也应是有它的优越性。这都是当代之中国民乐发展需要学习之处。然而,我们也不能否定我华夏民族五千年来深厚的文化积淀。唯有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才能发展好。而今中国民乐推崇的新民乐,虽规模不够,但受人民欢迎之势已然升起。“从没有一个国家的听众对另一个国家的音乐如此迷恋。”没有国界的音乐,让民族,更和谐。参考文献:俄罗斯音乐史 (苏)凯尔第什著 北京音乐出版社 /link?url=26W-RaqqZsln4s8xGKB-MKxpDPrKlzhnNy7CRPW2EUmCQYdt1dQ9-R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