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国际经济部门的作用.doc_第1页
第二十章 国际经济部门的作用.doc_第2页
第二十章 国际经济部门的作用.doc_第3页
第二十章 国际经济部门的作用.doc_第4页
第二十章 国际经济部门的作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92d12ee136c3fec51abb35eb7f6a151.pdf第二十章 国际经济部门的作用第一节 汇率和对外贸易一、汇率及其标价汇率: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率。一般汇率指的是名义汇率。折算两种货币的兑换比率,首先要确定以哪一国货币作为标准,是以本国货币表示外国货币的价格,还是以外国货币表示本国货币的价格。常见的汇率标价方法有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和美元标价法。 n 直接标价法:(Direct Quotation System)以一定单位(1个或100、10000等)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成若干数量的本国货币来表示汇率的方法。在直接标价法下,本国货币如同商品,外国货币如同货币。在直接标价法下,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折算的本国货币的数额增大,说明外国货币币值上升,或本国货币币值下降,称为外币升值(Appreciation),或称本币贬值(Depreciation)。 这种情况称为汇率升值。例如,我国人民币市场汇率为: 月初:USD100=CNY 683.97(2009-2-2) 月末:USD100=CNY 683.79(2009-2-27) 说明美元币值下跌,人民币币值上升。 n 间接标价法(Indirect Quotation System)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成若干数额的外国货币来表示汇率的方法。在间接标价法下,本国货币如同货币,外国货币如同商品。在间接标价法下,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折算的外国货币数量增多,称为外币贬值,或本币升值。这种情况称为汇率升值。例如,伦敦外汇市场汇率为: 月初:GBP1=USD 1.8115 月末:GBP1=USD 1.8010 说明美元汇率上升,英镑汇率下跌。 二、汇率制度(一)固定汇率制1、解释:一国货币与他国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仅限于在一定幅度之内波动。2、作用:便于进行进出口成本核算(二)浮动汇率制1、解释:汇率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自发决定,不由一国中央银行进行官方上的规定。2、分类自由浮动(清洁浮动,clean float; free float)管理浮动(肮脏浮动,dirty float; managed float)三、自由浮动制度下汇率的决定(一)汇率的决定案例:美元与欧元的兑换比喻:每单位欧元如同商品,值多少美元过程:欧元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欧元的均衡价格$/Euro(间接标价法),即汇率。E:均衡汇率(二)影响外汇供求曲线移动的因素以美国德国为例。对欧元需求的三个因素为:(1)美国人想买德国的商品(2)想在德国投资(3)想投机。预期欧元升值,就会持有欧元。同样,对欧元的供给,仍然可以以上三个原因。例如:美国对德国商品的需求增加,导致对欧元需求增加(在外汇市场上),需求曲线右移,欧元均衡汇率上升,即1欧元能够换取的美元增加,欧元升值。四、购买力平价理论出发点:一价定律(Law of one price),每一种货币在本国都有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能力,那么同一种商品在两个国家的货币购买力应相同。1000克小麦在美国2美元,在德国是1欧元。那么美元与欧元的汇率应该是。购买力平价理论反映的是长期汇率应有的稳定趋势的一种理论。五、实际汇率经验:一个宏观经济变量,一旦与价格因素相联系,便有了名义与实际之分。(1)名义汇率未考虑价格因素的汇率(2)实际汇率其中,为名义汇率;为国内价格水平;为国外价格水平。实际汇率上升,意味着下降或者上升,国外商品变得昂贵,外国人和本国人对本国商品的需求增加,本国产品竞争力上升。实际汇率上升的另一层含义:在采用直接标价法时,意味着1美元能够换取更多本国货币,即本国货币贬值。这时,能够提升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六、净出口函数净出口 = 出口进口。净出口为正:贸易顺差;净出口为负:贸易逆差。影响净出口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汇率和国内收入水平。(1)汇率的变动汇率上升,外国商品变得昂贵,本国商品变得便宜;从而出口容易,进口困难,净出口上升。汇率下降,外国商品变得便宜,本国商品变得昂贵;从而出口困难,进口容易,净出口下降。(2)国内收入水平收入提高,对外国商品需求增加,进口增加。出口不变。(3)净出口函数 净出口函数马歇尔勒纳条件:研究汇率上升对净出口的影响程度,即净出口增加的幅度与汇率上升的幅度之比。汇率变动对净出口的影响程度取决于 某国出口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需求弹性 需求弹性大,外汇收入增加;反之则反是。(初级产品) 某国国内市场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 需求弹性小,外汇收入增加;反之则反是。(工业品) 二者之和的绝对值大于一吗? 第二节 国际收支的平衡一、国际收支平衡表含义: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对与他国之间进行的一切经济交易加以系统记录的表格。采用复式记帐法,外汇收入计入贷方。(一)经常项目包括货物、服务、收益及经常性转移。以中国为例。(1)货物指通过我国海关进出口的货物,以海关进出口统计资料为基础,并根据国际收支统计口径的要求,出口、进口都以商品所 有权变化为原则进行调整。(2)服务包括运输、旅游、通讯、建筑、保险、国际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力使用费和特许费、各种商业服务、个人文化娱乐服务以及政府服务。(3)收益包括职工报酬和投资收益(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它投资的收益和支出,直接投资的收益进行再投资也包括在此项目内)。(4)经常性转移:国与国之间的转移支付包括所有非资本转移的单方面转让,如:侨汇、工人汇款、无偿捐赠、赔偿等项目。官方转移指国外的捐赠者或受援者为国际组织和政府部门;“其他”指国外的捐赠者或受援者为国际组织和政府部门以外的其他部门或个人。(二)资本项目包括资本项目和金融项目(1)资本项目:包括移民转移、债务减免等资本性转移。(2)金融项目直接投资:指外国、港澳台地区在我国和我国在外国、港澳台 地区以独资、合资、合作及合作勘探开发方式进行的投资。证券投资:指外国、港澳台地区购买(或我国买回)我国(包 括地方政府和企业)发行的股票、证券等有价证券和我国(政府、企业、私人)买卖外国、港澳台地区发行的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其它投资:包括外国提供给我国和我国提供给外国的贸易信贷、贷款、货币和存款以及其它资产。(三)官方储备项目反映一国在黄金储备、外汇储备、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特别提款权、使用基金信贷等方面在本年末与上年末余额之间的差额。(四)错误与遗漏二、净资本流出函数1、资本账户差额(净资本流出)F流向国外的本国资本流向本国的外国资本2、决定F大小的因素(1)符号说明国外利率;本国利率;利率差额对F的影响幅度(2)影响因素的作用正向影响;正向影响;负向影响。与F之间是反向变动关系三、国际收支的平衡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都会出现差额,但是,一国追求国际收支平衡。(一)国际收支差额研究平衡的前提国际收支差额净出口净资本流出BP0,国际收支盈余;BP0,国际收支赤字;BP=0,国际收支平衡(二)BP的经济学含义表明与F的关系,意味着在国外的花费与从国外得到的收入不相等时,需要与国外发生资本上的往来进行调整。化简得:BP曲线的点:曲线上的点(A、B):使国际收支平衡的利率和收入组合。曲线左上方的点(C):(与A比较),净出口大于净资本流出;国际收支顺差。曲线右下方的点(D):(与B比较),净出口小于净资本流出;国际收支逆差。第三节 模型一、开放经济中的IS曲线在开放经济条件下,IS曲线发生了变化。1、收入恒等式比较封闭经济:开放经济:2、收入恒等式的展开式比较封闭经济:开放经济:3、IS方程比较封闭经济: 或 开放经济:或 结论:开放经济条件下的IS曲线仍然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本币贬值,汇率()提高,会使IS曲线向右移动;本币升值,汇率降低,使IS曲线向左移动。二、模型1、由三个方程所表示2、图形,由三条曲线组成点: 国内均衡(内部均衡)和国外均衡(外部均衡)同时实现。IS与LM的交点:内部均衡BP上的点:外部均衡第四节 资本完全流动下的 模型一、资本完全流动时的BP曲线1、关于:国家间资本流动的难易,即利率差在多大程度上导致国际资本流动。越大,资本流动越容易。时,资本完全在国家之间流动。2、资本完全流动时的BP曲线BP:BP斜率:;截距:。时,BP斜率为0,BP曲线为水平线。BP曲线的截距:时,为。所以,时,BP方程为二、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资本完全流动1、初始状态BP为水平线,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的条件为;A为均衡点。2、分析过程若一国实行独立货币政策,使货币供给量增加,从而使LM右移至LM,出现国际收支赤字,这时存在汇率贬值压力,需央行进行干预。干预目标:保持原来的汇率水平(固定汇率制)。干预手段:抛出外国货币,接受本国货币,造成本国货币供给减少,LM左移到均衡点。3、结论在开放经济条件和固定汇率制下,一国无法实行独立的货币政策,否则汇率将存在变动压力。三、浮动汇率制度和资本完全流动1、初始状态BP为水平线,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的条件为;A为均衡点。2、 分析过程若一国出口增加,使IS右移到,从而,并且产生国际收支盈余。这时,引起本国货币升值。汇率升值使本国出口减少、进口增加从而净出口减少,曲线自动回复到IS的水平。3、 结论在完全浮动汇率制下,一国货币当局不用干预外汇市场,汇率能够自动调整,保持外汇供求平衡。第五节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财政与货币政策本节讨论的一个前提:资本不完全流动。一、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财政政策1、LM曲线比BP陡峭过程:当政府施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时,IS曲线向右移动,均衡点从A到B点,利率、国民收入上升,导致国际收支失衡(收支盈余)。浮动汇率制度下,本币升值,BP曲线左移,同时IS曲线也左移。新的均衡点到C点。结论:收入提高的程度比在封闭经济中相比要小一些。2、BP曲线比LM陡峭当政府施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时,IS曲线向右移动,均衡点从A到B点,利率、国民收入上升,导致国际收支失衡(收支赤字)。浮动汇率制度下,本币贬值,出口增加,BP曲线右移,同时,IS也右移。新的均衡点到B点。结论:收入提高的程度比在封闭经济中相比要多。二、浮动汇率下的货币政策1、LM曲线比BP陡峭见书上675页。2、BP曲线比LM陡峭施行扩张性货币政策。过程:LM曲线右移,利率降低,均衡点在B点,国际收支失衡(赤字)。本币贬值,IS曲线右移,同时BP曲线右移,在新的均衡点C处稳定下来。结论:较封闭条件下,货币政策对刺激国民收入更有效。对利率的影响不明确。三、固定汇率制下的财政政策固定汇率下,施行扩张性财政政策,IS曲线右移,内部均衡在B点。此时,利率升高,国际收支出现盈余。在长期,国际收支顺差导致LM曲线右移(LM曲线较BP陡峭)或左移(BP更加陡峭)。从而达到新的均衡点C。结论:在短期,利率升高,收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