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室间隔缺损的手术治疗.doc_第1页
创伤性室间隔缺损的手术治疗.doc_第2页
创伤性室间隔缺损的手术治疗.doc_第3页
创伤性室间隔缺损的手术治疗.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创伤性室间隔缺损的手术治疗创伤性室间隔缺损的手术治疗更新日期:2011-01-18 邬志勇叶丁生 摘要:目的总结创伤性室间隔缺损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对3例创伤性室间隔缺损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创伤性室间隔缺损较大者用补片修补,较小者直接缝合。3例患者手术疗效满意。结论创伤性室间隔缺损应在伤后24个月进行手术治疗,并能取得优良效果。 关键词:创伤和损伤;室间隔缺损;外科,手术 Surgical treatment of traumatic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s WU ZhiyongYE Dingsheng. (Dept. of Cardiothoracic Surgery, The First Affilliated Hospital, Medical College of 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03,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summarize the diagnosis and surgical treatment of traumatic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VSD).MethodsClinical materials of traumatic VSD in 3 case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The large traumatic VSD was repaired with a patch and the small one was sutured directly. The treatment proved to be highly effective in 3 cases.ConclusionsSurgical treatment of traumatic VSD should be done 24 months after injury and the effect is excellent and satisfactory. Key words:Trauma and injuries;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s;Surgery, operative 19851996年笔者手术治疗创伤性室间隔缺损3例,占同期室间隔缺损的0.7%。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例1:男,19岁。1985年8月胸部挤压伤后,咳泡沫血性痰, 即送当地医院诊治,发现有心杂音,3个月后转入本院。入院体检:颈静脉充盈,血压84/70 mm Hg(1 mm Hg=0.133 kPa),心率120次/min,胸骨左缘4,5肋间有级收缩期杂音伴震颤,P2亢进,肝肋下2.0 cm。心电图示左室肥大,右房负荷过大。胸片示两肺血增多,心胸比率0.6,肺动脉段膨出。 超声心动图示左房左室增大,室间隔近心尖区分别有8 mm和11 mm缺损各1处。右心导管检查示室平面左向右分流。于1985 年 12月在体外循环下手术,切开右室前壁,见室缺位于近心尖处。切断肌小梁1条显露缺损约2.0 cm1.5 cm及其下方0.8 cm处,另见0.3 cm0.3 cm大小缺损各1处。大缺损用绦纶片修补,小室缺用带垫片间断褥式缝合3针闭合。术后杂音消失。 例2:男,21岁。1996年7月前胸部刀刺伤,在当地医院行胸壁伤口缝合。之后出现心脏压塞,转某市医院行左前外切口剖胸止血(右室表面破口缝合止血),同时发现心表面有震颤,未作进一步处理。后因体力下降,于同年12月收入本院。体检:血压103/50 mm Hg,心率 88次/min,胸骨左缘45肋间级收缩期杂音伴震颤,P2亢进。胸片示肺充血,右室增大,心胸比率0.6,肺动脉段突出。心电图示左室高电压,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超声心动图示室间隔肌部缺损约7.6 mm, 距心尖部约3 cm。于同年12月20日在体外循环下手术。 术中发现:右室前壁下部可及收缩期震颤。切开右室壁见室缺位于近心尖处,约1.5 cm1.5 cm,边缘有白色纤维组织,并有一粗大肌小梁遮盖室缺大部。切断遮盖的肌小梁,用Teflon毡片修补。再将切断的肌小梁端端缝合修复。术后杂音消失。 例3:男,46岁。1996年8月因胸部被重物挫伤,伤后即感胸闷气促,至当地医院检查发现胸骨左缘34肋间级收缩期杂音伴震颤。心电图示度房室传导阻滞,超声心动图示膜部室缺约0.5 cm, 伴三尖瓣腱索断裂。经处理稳定病情后,于1996年10月在体外循环下手术。切开右房显露,见三尖瓣隔瓣有断裂游离腱索1条,隔瓣下有长约5 mm 斜行裂口1处,边缘有少量白色纤维组织。肺加压时可见血液自裂口涌出,即用带垫片间断褥式缝合2针,隔瓣腱索断裂处用4-0 Prolene线与邻近后瓣连续缝合以防三尖瓣关闭不全。术后杂音消失,但仍有度房室传导阻滞而安装心脏起搏器。 讨论 1. 诊断问题:创伤性室间隔缺损发病率较低。在贯穿性心脏损伤中,本病约占4.3%1。本病的致伤原因有胸部钝性闭合伤(如撞击伤、挤压伤)和胸部穿透性损伤(如刀刺伤、枪击伤)等。本组钝性伤2例,穿透伤1例。患者既往无心杂音,大多在损伤后即出现胸闷、气促,甚至血压下降、休克等症状。临床医师在体检时发现胸骨左缘第3,4肋间或4,5肋间收缩期杂音伴收缩期震颤而疑诊本病,但有些患者可在伤后的4 d1周出现心杂音。心电图和胸片检查对诊断本病无特异性。心电图表现有异常Q波,心律失常,左室肥大等。胸片主要表现为肺充血,左室增大。 目前最可靠的无创性诊断方法为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明确缺损大小、部位和有无瓣膜撕裂、腱索断裂等。本组3例均经超声检查作出确切诊断。创伤性室间隔缺损大多位于室间隔肌部近心尖处,一般为单个,少数可多个,当伴有瓣膜撕裂、腱索断裂时可引起瓣膜关闭不全。创伤性膜部室缺罕见,并可伴有度房室传导阻滞,如本组例3。本病需与先天性室间隔缺损相鉴别。有胸外伤史、术中发现心肌纤维瘢痕、肌部缺损周围明显的纤维组织、瓣膜撕裂、腱索断裂等,有利于本病的诊断。 2. 治疗问题:创伤性室缺损主要引起心室间由左向右分流。小的缺损对机体的血流动力学影响轻,经密切观察、随访,部分可自然愈合关闭;创伤性室缺较大者,应先用药物治疗以改善心功能和控制心衰。在创伤早期,创伤局部的室间隔组织水肿反应严重,组织脆弱,此时修补不牢固,易发生室缺损残余漏,且患者常合并胸壁和肺等部位创伤,心肌组织也可受到挫伤,引起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和心律失常,故进行心脏直视手术的风险较大。因此,一般主张创伤性室缺损应择期手术。笔者认为以伤后24个月手术为宜。此时患者合并的胸部急性创伤已恢复,循环功能已稳定,特别是缺损周围组织水肿反应已消除,并在缺损周围有牢固的纤维组织形成,缝线不易撕脱心肌,缝合牢固,一般不会发生室缺损残余漏。但是,创伤性室缺损偶尔可表现为进行性心衰和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需要早期手术治疗,术后须密切注意室缺损残余漏的可能2。 创伤性室缺损修补术应在体外循环下进行。常规心表面检查震颤部位,也可将手指经右心耳切口伸入右房右室内探查室缺损部位,以便选择合适的心脏切口位置。心脏切口的选择应有利于保护心功能,同时以有利于缺损的修补操作为原则。一般均可经右室切口完成操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