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士学位论文格式及印制规定.doc_第1页
学士学位论文格式及印制规定.doc_第2页
学士学位论文格式及印制规定.doc_第3页
学士学位论文格式及印制规定.doc_第4页
学士学位论文格式及印制规定.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中医学院针推学院学士学位论文格式及印制规定 1论文首页由申请人按学院统一要求(见附件1)印制,不得随意改动。2论文主要包括前置部分(声明、目录、摘要、前言等)、主体部分(对象与方法或材料与方法、结果、理论探讨或讨论、结论、致谢、参考文献等)和附录部分(附图、附表、文献综述、在校期间论文论著和科研情况等)等内容。 注意:上述内容不要求全写,但应有摘要,关键词中文摘要:简要说明论文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要求在100字以内,应突出论文的创新之处,语言力求精炼、准确。并在其最下方另起一行,注明论文的主题词或关键词(3-5)个。 3论文题目应准确概括整个论文的核心内容,简明扼要,一目了然。一般在10-30字范围内,尽量不用副标题。4论文正文统一用A4纸,小四号宋体字打印,每页34行,每行35字。(注,行距选固定值,20或21磅)其中左右边距各3.0cm,上下边距各2.6cm;注意:论文正面打印,页码从摘要处加。 5论文中 “摘要”、“前言”、“对象与方法(或材料与方法)”、“结果”、“理论探讨(或讨论)”、“结论”、“致谢”、“参考文献”、“附录”等标题用三号宋体字并加粗左对齐,标题与上下文内容应间隔1行。 6论文中标题层次应分明,阶段层次序号分别用“1”、“1.1”、“1.1.1”、“1)”、“(1)”、“”形式表示,其中一级标题用小四号宋体字加粗。7论文中表格统一用三线表,要有表序和表题。表格内容字号可视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同一表格原则上不能跨页。 8文中的图、表、参考文献、附录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如图1、表1、附录1等。 9参考文献在论文中应有所引用,并在引用处标明(其标注格式为1、2)。参考文献的书写方式采用1981年修订公布的温哥华格式。 期刊作者(三名以内者均写上,用逗号隔开;三名以上者只写前三名,后加等).文题J刊名,年,卷(期):起页-迄页.书籍作者(主编).书名M卷.版次(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年:起页迄页. 或作者.题目.见:某某主编.书名M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年:起页迄页.学位论文作者.论文名称D学位授予单位所在地:颁布学位单位及论文级别,年.14提交论文时,应同时送交相应电子文档1份(含论文全部内容及论文大摘要,要求用Word2000以上版本编排)。各组长收齐后上交。附件一河南中医学院9届本科毕业生学位论文(4号宋体居中加粗,数字用全角方式)(小2号宋体居中加粗)本科生姓名: 指导老师: 学 号: 专 业:针灸推拿学所属院、系:针灸推拿学院(4号宋体居中左加粗左对齐)中国郑州9年4月日(4号宋体居中加粗,数字用全角方式)论文示范:河南中医学院9届本科毕业生学位论文针刺治疗脑血管病机理研究的认识本科生姓名:*指导老师:*学 号:2004130*专 业:针灸推拿学所属院、系:针灸推拿学院中国郑州9年5月2日针刺治疗脑血管病机理研究的认识摘 要 从神经电生理和脑组织形态学、脑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生化指标、免疫、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系统回顾近年来针刺治疗脑血管病的机理研究,并提出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思路。关键词 脑血管病; 针灸疗法; 文献综述脑血管病属于中医“中风”之范畴,现代医学包括出血性脑血管病(脑溢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闭塞性脑血管病(脑血栓和脑栓塞以及早期出现脑血管痉挛),是临床上常见多发病。本病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和并发症多等“四高一多”的特点,是当前危害人类健康和造成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中医认为中风是由于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现代医学认绝缺血性脑卒中大多数是由于脑血管局部血栓形成或颅外栓子栓塞动脉,造成脑血流灌注障碍而引起。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主要病理基础是颅内血肿和脑水肿,使颅内压升高,对周围组织的压迫导致了神经功能障碍。许多全身性血管病变、局部脑血管病变及血液系统病变均与脑卒中的发生有关,其病因可以是单一,也可由多种病因联合。近年来随着针刺疗效的提高,其机理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现综述如下:1 神经电生理和脑组织形态学的研究 脑电活动是直接反映大脑皮质细胞功能状态的较好指标,只要神经细胞功能稍有改变,其电活动即随之变化,因此进行动态脑电活动观察可以很好地评估脑缺血损害的严重程度。应氏1 采用夹闭沙鼠双侧颈总动脉致脑动脉缺血,研究针刺风府和哑门对沙鼠全脑缺血及再灌注时脑电的影响,发现缺血10分钟脑电幅度受到严重抑制,总功率显著下降,再灌注后难于恢复,于再灌注120分钟后脑电恢复到缺血前的2739 11 31 ,而在缺血时电针组动物再灌注后脑电恢复迅速,且再灌注120分钟时脑电恢复到缺血前的71451646。提示电针能减轻脑缺血时脑电活动的抑制和促进再灌注后脑电活动恢复。罗氏等2实验证实针刺可使脑缺血性大鼠大脑皮质层神经元线粒体肿胀程度明显减轻,提示针刺对脑缺血时神经元线粒体超微结构有改善作用,从形态学方面肯定了针刺对缺血有保护作用。2 脑血流动力学的研究 脑血管的扩张与收缩,控制着脑血流量的大小,影响着脑的血液供应,脑血流图波幅是反映血管充盈度或搏动性血液供应的主要指标。研究表明,中风患者脑血流图大部分表现为波幅低、波形异常改变。而针灸能使患者病灶侧波幅增高,脑血液循环得以改善。张氏3发现针刺风池穴具有扩张椎-基底动脉的作用,增加脑的血流量,促进侧枝循环建立,改善病变脑组织的血氧供应。农氏4认为温灸百会穴能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针刺内关能增加冠脉血流量和血氧供应,调整脑血流。3 血液流变学的研究 血液流变学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与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包括血液的粘弹性、触变性以及血细胞的变形、聚集以及与血管内皮细胞相互作用等特性。现已证明,许多疾病和病理过程中,都有明显的血液流变性障碍。因而采取针对血液流变性障碍的治疗措施,纠正已存在的血液流变性障碍,对于改善循环功能、缓解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脑血管病患者常伴有血液流变学的异常,主要表现为血液粘度升高,以致血流减慢。导致脑供血不足。甚至引起脑组织坏死,而针灸能有效地改善这种异常状态。邢氏等5观察到针刺具有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等作用。吴氏等6治疗中风患者发现,体针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中全血粘度、低切还原粘度、红细胞压积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而头电针组除这三项指标外,还对高切还原粘度、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电泳时间有明显改变,并且头电针组的血浆粘度、全血粘度比、红细胞指数等也有降低的趋势。4 对生化相关指标的研究4.1 对脂代谢的影响 脂类代谢异常是致动脉硬化的重要因素,也是脑梗死的高危因子,故控制血脂是防治动脉硬化的根本措施之一。郑氏等7以血脂为指标研究电针对脑梗塞患者的影响,发现电针治疗2周后,甘油三脂(TC)和总胆固醇(TG)水平明显下降(P005)。彭氏8研究表明针刺治疗脑梗塞患者后,可明显降低TC水平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血脂与蛋白质结合以脂蛋白的形式在血中运输,故血脂的改变必然伴有脂蛋白特别是载脂蛋白的改变。4.2 对自由基的研究 脑缺血时氧自由基大量产生,并且其清除系统的功能受损,氧自由基可引起细胞膜脂质过氧化,而破坏膜的结构,损伤脑细胞。吴氏等9 研究结果表明中风患者经常处于高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PO)、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0D)血症状态,体针对降低中风患者LPO 水平有十分敏感的疗效,且这种作用与患者的性别、病灶性质、辨证分型之间无相关性,而与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改善呈同步相关的变化。4.3 对神经递质和神经元的研究 神经递质和神经元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必要组成部分,针刺能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防止或减轻神经元的损害。国内外部分学者认为:缺血性脑损伤与神经元兴奋性氨基酸(EAA)的过量释放,进而导致细胞内钙超载密切相关。EAA主要包括谷氨酸(Glu)和天门冬氨酸(Asp)两种,是中枢内的兴奋性递质。马氏10实验证实:手十井穴刺络放血对防止脑缺血时脑细胞内Ca2+超载、避免或减轻神经元坏死有意义。4.4 对血管活性物质 血栓素A2(TXA2)和前列环素(PGI2),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水平的研究 TXA2和PGI2,NO和ET这两对血管活性物质在调节脑血液循环和血栓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TXA2和PGI,两者平衡是构成维持正常血小板功能与正常血液凝固性极为重要的内稳机制。TXA2一PGI2系统失衡是中风发病的重要机制。殷氏11研究表明脑缺血患者急性期TXA2代谢产物TXB2显著增高,PGI2的代谢产物6-K-PGF1a 显著降低,二者比例严重失调,针刺阴郄、郄门等穴位,1O天后TXB2明显下降,6-K-PGF1a 升高,二者比例接近正常。NO和ET是近年来发现的血管活性物质中的两个最要的因子,N0具有强烈的舒张血管,抗血小板聚集及抑制中性白细胞聚集和粘附作用,ET是至今发现的最强、持续时间最长的内源性血管收缩肽,正常情况下,血管系统中N0ET保持动态平衡,维持血管正常张力。卢氏12 研究表明大鼠急性脑缺血时,血清N0水平降低,血浆ET水平升高,而电针督脉经穴后可提高血清N0水平,显著降低血浆ET水平。急性脑缺血时,脑组织中NO、ET水平均显著升高,而电针督脉经穴可使脑组织中NO、ET 向正常水平逆转。5 对免疫的研究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免疫器官和功能都在衰退。针刺对机体免疫系统具有广泛的调节作用,它对免疫功能的调节具有良性双向调节的特点。这种双向调节体现在针灸能使过强或过低的免疫功能恢复到正常水平。姜氏等13观察到急性脑卒中病人的CD3,CD4CD8低于正常人平均水平,CD8高于正常人水平,差别具有显著性,说明了脑卒中病人的细胞免疫状态严重低下,免疫功能处于极度紊乱状态,而针刺能明显地改善病人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水平。6 对分子生物学的研究6.1 对及早基因(C-fos)的研究 C-fos基因是即早基因(immediate-early genes)家族中的一员。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正常情况下,c-fos基因参与细胞生长、繁殖分化、信号传递、学习与记忆等生理过程,在绝大多数细胞包括神经元呈极低表达;病理情况下,C-fos基因的表达及调控变化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C-fos可被一过性脑缺血所诱导。应氏14等观察到电针能显著加强急性全脑缺血沙鼠海马各区C-fos蛋白的表达,同时电针能改善缺血后CAI区神经元的变性坏死,提示电针对缺血后海马神经元细胞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加强C-fos蛋白的表达有关。6.2 对环核苷酸的研究 环核苷酸是体内具有广泛调节机能的物质,其主要是环-磷酸腺苷(cAMP)和环-磷酸鸟苷(cGMP ),它们影响细胞内酶的活性,进行调节细胞的各种生理功能。周氏15等研究显示,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中cAMP含量明显降低,cGMP含量明显升高,cAMPcGMP比值下降,这可能由于脑梗塞引起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改变,从而影响了腺苷酸化酶和鸟苷酸环化酶的活性所导致。针刺治疗后cAMP 含量回升,cGMP 含量下降,cAMPcGMP比值增大,并接近于正常值,他们认为,由于cAMP、cGMP可以通过影响细胞成分的结构和功能,降低细胞内Ca2+ 的浓度,以及抑制肌醇磷脂代谢,抑制细胞内Ca2+的动员,从而介导血管平滑肌的松弛反应,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讨论 综上所述,近年来国内学者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针刺治疗脑血管病的机理进行了可贵的探索,从神经电生理和脑组织形态学、脑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生化指标、免疫、分子生物学等多方面研究了针灸治疗脑血管病的机理,取得了一定进步。但是目前针刺治疗脑血管病的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仍然有亟待解决的问题:(1)从文献上看,目前研究对象仍以缺血性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为主,对脑出血急性期的针灸治疗虽有报道,但其作用机理则研究很少。(2)脑血管病针刺的取穴方案亟待统一,刺激强度和频率缺乏量化指标,治疗时间、治疗周期缺乏规律性探索,未采用统一的排除及疗效标准等。 (3)动物模型的研究不够,而且缺乏中医的病证模型。机理探讨欠深入,在分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等学科有待继续发展和深入,力求从多指标、多学科更广泛地阐明作用机理,提高针灸治疗中风的疗效。参考文献1应赛霞.电针对沙鼠脑缺血及再灌注时脑电活动的影响J针刺研究,1994,19(1):29312罗勇,黄仲荪,徐晨,等.针刺对缺血性脑梗塞大脑皮层神经元线粒体影响的形态计量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1996,15(6):28303张钦头针的形态学联系与神经相关性的探讨J上海针灸杂志,1998,7(3):424农泽宁针灸治疗脑动脉硬化30例J中国针灸,1998,18(6):3725邢伟莺头针对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1,17(7):116吴节头电针治疗中风病的临床观察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21(2):137郑谅,周 莹,李艳慧,等.针刺对中风血过氧化脂质和抗氧化酶的影响J.新中医,2001,33(6):42-438周开斌 陈尚杰.针灸调节中风脂质代谢的研究探析J中医药学刊,2003,21(12):208320849吴绪平,刘 玲,王 刚,等.电针对急性脑梗塞家兔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含量的影响J.湖北中医学院杂志,2004,26(6):3-410马岩番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脑缺血大鼠缺血区脑组织Na 、K 影响的动态观察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6,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