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电厂MCS设计说明(新版).doc_第1页
铜川电厂MCS设计说明(新版).doc_第2页
铜川电厂MCS设计说明(新版).doc_第3页
铜川电厂MCS设计说明(新版).doc_第4页
铜川电厂MCS设计说明(新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铜川电厂MCS设计说明1. 总则模拟量控制系统(MCS)对锅炉、汽机主要系统及设备进行连续闭环控制,保证机组主要参数稳定,满足安全启、停和定压、滑压及正常运行的要求。MCS配置4对控制器:DROP13:协调控制、燃料主控、磨煤机组AC、锅炉辅助风门DROP14:磨煤机组DF、汽温控制、送风、引风、一次风、密封风、其它系统DROP15:汽包水位、除氧器水位、汽机侧其它系统DROP16:加热器水位、旁路系统1.1 控制策略l 常规PID调节l 串级、三冲量、前馈补偿、单回路多执行机构等多种回路结构形式。1.2 冗余变送器测量l 二重冗余变送器测量信号自动选取平均值,运行人员可以在画面上人为选择使用两个测量信号的平均值或只使用其中的某一个信号。当选取二个信号的平均值时,如果两个信号中有一个信号超出正常范围,则自动选取另外一个信号作为输出值,不影响控制系统的工作。如果两个信号都超出正常范围,则使用到该信号的控制系统将强制切换到手动控制。l 三重冗余变送器测量信号自动选取中间值,运行人员可以在画面上人为选择使用三个测量信号的中间值或只使用其中的某一个信号。当选取三个信号的中间值时,如果有三个信号中有一个信号超出正常范围,则自动选取另外二个信号的平均值;如果有二个信号超出正常范围,则自动选取另外一个信号作为输出值,不影响控制系统的工作。如果三个信号都超出正常范围,则使用到该信号的控制系统将强制切换到手动控制。1.3 手/自动切换l 测量信号坏质量,自动切至手动;l 自动运行条件不满足,自动切为手动;l 运行员操作进行手/自动切换;l 无论是运行员或是自动进行手/自动切换,均不引起过程变量的扰动。2 机炉协调控制2.1 控制目的机炉协调控制系统将单元机组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在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使机组的负荷尽快满足运行人员或中调发出的负荷指令。机炉协调控制主控回路发出的控制指令最终形成锅炉主控指令和汽机主控指令。机炉协调控制可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主蒸汽压力设定(2) 机组主控(3) 锅炉主指令(4) 汽机主指令机炉协调控制共有四种独立的控制方式,它们是:(1) 协调控制CC(锅炉主控自动,汽机主控自动)(2) 锅炉跟随BF(锅炉主控自动,汽机主控手动)(3) 汽机跟随TF(锅炉主控手动,汽机主控自动)(4) 基本方式BASE(锅炉主控手动,汽机主控手动)从机炉协调控制系统需要控制的两个主要过程参数(机组功率和机前主蒸汽压力)来说,在基本方式下,锅炉燃烧率指令手动给定,汽机调门由DEH独立控制。在汽机跟随控制方式下,主蒸汽压力由汽机调门自动控制,机组功率由运行人员手动控制。在锅炉跟随控制方式下,主蒸汽压力由锅炉燃烧率自动控制,汽机调门由DEH独立控制。在协调控制方式下,主蒸汽压力和机组功率均为自动控制。本设计采用以锅炉跟随为基础(CBF)的协调控制方式,即主蒸汽压力通过锅炉燃烧率自动控制,机组功率通过汽机调门自动控制。在协调控制和锅炉跟踪方式下,可以采用滑压控制。滑压控制时,主蒸汽压力的设定值根据机组负荷经函数发生器自动设定。在机组定压控制时,主蒸汽压力的设定值由运行人员在操作员站上手动设定。2.2 主蒸汽压力设定根据机组的运行情况,可以采用滑压或定压控制。在机组定压控制时,运行人员可在主汽压力设定控制站上手动设定主汽压力设定值。在机组滑压控制时,主汽压力设定值由机组负荷指令经函数发生器后给出,这时需运行人员选择滑压方式。主汽压力设定控制站的输出经压力变化率速率限制器后作为最终的主汽压力设定值。主汽压力设定值的变化速率由运行人员在操作员站上手动设定。2.3 机组主控机组主控回路的作用,是根据运行人员设定的机组目标负荷设定值或中调来的AGC负荷指令,向锅炉主控和汽机主控回路发出机组负荷指令。当机组未在协调控制方式下运行,目标负荷设定操作器跟踪机组实际功率。当机组在协调控制方式下运行时,运行人员可在目标负荷设定操作器上手动设定机组的目标负荷。当机组在协调控制方式下运行时,运行人员可将目标负荷设定操作器投入自动,接收AGC来的机组目标负荷指令。机组目标负荷指令要经过负荷变化率速率限制器,负荷变化率由运行人员在操作员站上手动设定。在经以上处理的机组目标负荷指令上,还设计有机组一次调频功能。电网频率偏差经函数发生器后给出目标负荷增减值,调节本机组参与电网一次调频的调频量。当机组未在协调方式运行时,该路信号切换到0。当机组在协调控制方式下运行时,如遇RUN DOWN工况,则自动降低机组负荷指令。当重要过程参数的偏差消除以后,机组负荷指令保持当前值。目标负荷指令经以上处理后,形成最终的机组负荷指令,送到锅炉主控和汽机主控回路。2.4 锅炉主控锅炉主控操作器有二路信号进行切换:来自BF、CBF的控制指令。机组运行在汽机跟随或基本方式时,锅炉主控指令不接受自动控制信号,由运行人员在锅炉主控操作器上手动设定。机组运行在BF方式时,锅炉主控指令由PID调节器输出加上前馈信号给出,PID调节器的输入为主汽压力设定值和实际主汽压力的偏差。前馈信号是能量平衡信号,取主蒸汽压力和调速级压力的比值再乘以主汽压力设定值(P1/Pt*Ps)。机组运行在CBF方式时,锅炉主控指令的形成由主汽压偏差和功率偏差经PID调节输出加上前馈信号给出,前馈信号也采用能量平衡信号。当燃料主控操作器在手动控制时,锅炉主控指令操作器的输出强制跟踪总燃料量并强制手动。当发生RUNBACK工况,锅炉主控器输出根据发生RUNBACK的不同辅机跳闸条件,以不同的速率逐渐下降到RUNBACK目标值。主汽压力信号故障时,不管机组运行在何种运行方式,锅炉主控器强制切到手动控制。锅炉跟踪方式运行时,如调速级压力信号故障,锅炉主控器强制切到手动控制。2.5 汽机主控汽机主控操作器有二路信号进行切换:来自TF、CBF的控制指令。机组运行在锅炉跟随或基本方式时,汽机主控指令不接受自动控制信号,由运行人员在汽机主控器上手动设定。这时DEH独立运行,控制机组功率。机组运行在汽机跟踪(TF)方式时,汽机主控指令由主汽压力设定值和实际主汽压力的偏差经PID调节给出。机组运行在CBF方式时,汽机主控指令的形成由功率偏差和压力偏差经PID调节给出。当DEH系统非遥控方式时,汽机主控器跟踪DEH系统送来的汽机负荷参考。2.6 RUNBACK当机组发生部分主要辅机故障跳闸,使机组的最大出力低于给定负荷时,控制系统将机组负荷快速降低到实际所能达到的相应出力,并能控制机组的主要参数在允许范围内继续运行,称为辅机故障快速减负荷即RUNBACK。它是为了保证机组负荷指令在任何时候都不超过机组的最大出力能力,一旦机组负荷指令超过机组的最大出力能力,则快速减少进入炉膛的燃料量,直至机组负荷指令小于或等于机组的最大出力能力。在RUNBACK逻辑中,主要辅机包括:给水泵、送风机、引风机、一次风机、空预器及炉水泵。在机组负荷大于一定值的情况下,若上述辅机跳闸,则发出RUNBACK请求。RUNBACK信号发出后,机组控制方式将自动切为汽机跟随方式。汽机维持主汽压力,锅炉则以预定的RUNBACK速率降低锅炉总燃料量指令到机组最大出力能力相对应的总燃料量。FSSS系统根据RUNBACK要求值的降低,将部分磨煤机切除,保留与机组负荷相适应的磨煤机台数。(1) 机组负荷330MW,空预器、引风机、送风机、一次风机两台中的一台停止运行,发生RB。FSSS切除磨煤机至保留3台磨煤机运行,CCS切至汽机跟随(TF)方式,机组减负荷至300MW;(2) 机组负荷330MW,炉水泵两台中的一台停止运行,且5秒钟内备用泵未联锁启动,发生RB。FSSS切除磨煤机至保留3台磨煤机运行,CCS切至汽机跟随(TF)方式,机组减负荷至300MW;(3) 机组负荷360MW,两台汽动给水泵中的一台停止运行,发生给水泵RB。FSSS切除磨煤机至保留3台磨煤机运行,CCS切至汽机跟随(TF)方式,机组减负荷至300MW。(4)任一汽动给水泵跳闸,电泵联启成功,发75RB信号;任一台汽动给水泵跳闸,电泵联启不成功,发50RB信号;两台汽动给水泵均跳闸,电泵联启成功,发35RB信号;(5)任三台磨运行,负荷大于 发RB信号,负荷减至 。磨组跳闸顺序遵守由高(F)向低(C)原则。2.7 BLOCK INC/BLOCK DEC机组负荷闭锁增/闭锁减,它是当机组在协调方式下,升降负荷时,如果出现主汽压、功率、给水流量、总风量及炉膛压力等主要过程参数和其设定值的偏差大于或小于一定值时,或给水泵、送风机、引风机的控制指令已达极限或手动时,令机组负荷指令闭锁增或闭锁减,其功能是通过将负荷增减方向的变化率切为零来实现。2.8 RUN DOWNRUN DOWN即机组负荷迫降,它是为了当机组在协调控制方式下升负荷时,如果出现某种主要过程参数和其设定值的偏差大于或小于一定值,且相应的控制执行机构均已无调节余地时,则强制机组负荷指令向相反方向动作,尽量消除上述偏差。在本设计中,考虑的主要过程参数和其设定值的偏差有给水流量、炉膛压力和总风量。满足以下条件时发RUNDOWN信号:A、B送风机指令已达最大值或不在自动状态“与”送风指令与送风量偏差大;A、B引风机指令已达最大值或不在自动状态“与”炉膛负压与设定值偏差大;A、B启动给水泵电泵指令已达最大值或不在自动状态“与”总给水量与指令偏差大;3.燃料主控3.1控制目的燃料主控根据锅炉主控来的锅炉主控指令调节进入锅炉的总煤量,设计有锅炉主控指令和总风量信号的交叉限制。3.2功能说明燃料主控PID调节器的入口偏差如下:偏差=限制后锅炉主控指令-总燃料量(总给煤量燃油量)。限制后锅炉主指令由小值选择模块产生。小值选择模块的一路输入来自协调控制系统的锅炉主控,它经过省煤器入口给水温度(10LAB60CT001)的修正;另一路输入来自送风控制系统的总风量信号经函数发生器给出当前风量允许的最大总燃料量,它和锅炉主控指令来的总燃料量指令交叉限制(小选),当因某种原因导致总风量允许的最大总燃料量小于锅炉主指令来的总燃料量时,限制总燃料量指令的增加,以确保任何工况下锅炉的富氧燃烧。总燃料量设定值为前馈信号。总燃料量信号是进入锅炉燃烧的总燃油流量和总煤量信号之和。总燃料量偏差经PID调节器后给出运行给煤机转速的设定值,同时送至所有运行给煤机转速控制回路。当燃料主控操作站在手动控制时,可对投入自动的给煤机转速同时进行增减操作。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燃料主控操作站强制切到手动控制:(1)所有给煤机都在手动控制(2)燃料主控设定值和总燃料量偏差大(3)MFT(4)引风机均手动(5)任一RB条件存在4.磨组控制4.1控制目的磨组控制是指将一台磨煤机组的控制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它包括磨煤机入口混合风量控制、磨煤机出口温度控制、给煤机速度控制。本机组共配置六台磨煤机,分别为A、B、C、D、E和F,每台磨煤机组的控制系统结构都是互相独立的。通过调节给煤机转速使给煤量满足燃料主控的要求;通过调节磨煤机热风调节门控制磨煤机入口混合风量;通过调节磨煤机冷风调节门控制磨煤机出口温度。4.2热风和冷风挡板控制说明 磨煤机出口温度控制:磨煤机出口温度(A磨为例10HFC10CT001, 10HFC10CT002,10HFC10CT003)和运行人员设定的设定值的偏差经PID调节器后,作为设定值与磨煤机入口温度作为导前温度取偏差后经内环PID调节器后给出磨煤机入口冷风挡板开度自动控制指令,同时用A给煤机指令(10HFB10AF001AO)经f(x)函数作为其前馈。磨煤机入口风量控制:给煤机转速指令(10HFB10AF001AO)经过函数发生器加运行人员手动设置的偏差产生本台磨煤机的入口一次混合风量设定值,此设定值与磨煤机入口混合风量的偏差经PID调节器后给出磨煤机入口热风挡板开度自动控制指令,设计有给煤机转速指令作为其前馈信号。4.3热风和冷风挡板强制输出当FSSS系统来“开磨煤机入口热风挡板”信号时,磨煤机入口热风挡板操作站将强制输出至一定值(10)。当FSSS系统来“开磨煤机入口冷风挡板”信号时,磨煤机入口冷风挡板操作站将强制输出至一定值(10)。磨煤机出口温度高时,磨煤机入口热风挡板全关,磨煤机入口冷风挡板全开。4.4热风和冷风挡板强制手动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磨煤机入口热风挡板操作站强制切到手动控制:(1)磨煤机入口风量信号故障(2)磨煤机未运行(3)磨煤机入口风量设定值与实际值偏差大(4)磨煤机入口热风挡板指令与位反偏差大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磨煤机入口冷风挡板操作站强制切到手动控制:(1)磨煤机出口温度信号故障(2)磨煤机未运行(3)磨煤机出口温度设定值与实际值偏差大(4)磨煤机入口冷风挡板故障4.5给煤机速度控制说明每台给煤机的转速指令来自燃料主控 ,运行人员可在上述指令基础上手动设定偏置。当给煤速度在自动控制时,偏置值才允许运行人员手动设置。设计有给煤量指令和磨煤机风量交叉限辐,保证磨煤机一次风量大于给煤量对应风量。给煤量与给煤机可控最小值比较选大值。4.6给煤机速度强制输出当FSSS系统来“减小给煤机速度至最小”信号时,给煤机速度操作站将强制输出最小允许给煤量。当磨煤机未运行时,给煤机速度操作站将强制输出0%。5. 送风控制5.1 控制目的通过调节运行送风机的动叶维持锅炉总风量为设定值。5.2 功能说明送风控制是根据总风量和总风量设定值的偏差给出两台送风机动叶的控制指令。总风量设定值经过氧量校正控制站输出信号的校正。设计有总风量设定值与总燃料量信号之间的交叉限制(大选),以确保锅炉的富氧燃烧。当两台送风机动叶控制站都在自动控制方式时,可对两台送风机进行偏置,以使得两台送风机的出力平衡。送风控制为带氧量校正的串级控制系统。总风量是总二次风流量和总一次风流量之和,各个风量测量信号均经过相应温度和压力校正。由主蒸汽流量代表的锅炉负荷经函数发生器后,给出该负荷下烟气含氧量的基本设定值,运行人员可根据机组的实际运行工况在上述基本设定值基础上手动进行偏置。经各自选择后的左、右侧烟气含氧量信号(左右两侧各三支:10HNA10CQ101/102/103;10HNA20CQ101/102/103)取平均值作为自动调节系统使用的烟气含氧量信号。氧量校正控制站的输出经函数发生器后对总风量指令进行校正。校正后的信号和最小风量信号、总燃料量f(x)信号大选后作为总风量设定值。总风量信号和其设定值的偏差经总风量PID调节器后作为两台送风机的共用指令。设计中考虑了炉膛压力偏差过大时对送风机的方向闭锁,当炉膛压力过低时,送风机动叶只许开大,不许关小;当炉膛压力过高时,送风机动叶只许关小,不许开大。5.3 强制输出当顺控系统来“开A(或B)送风机动叶”信号时,送风机A(或B)动叶控制站将强制输出至定值;当顺控系统来“关闭A(或B)送风机动叶”信号时,送风机A(或B)动叶控制站将强制输出0%。5.4 强制手动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送风机动叶控制站强制切到手动控制:(1) 总风量信号故障(2) A、B引风机均在手动(3) 相应送风机未运行时(4) MFT(5) 总风量设定值与实际值偏差大(6) 送风机动叶指令与反馈偏差大(7) 送风机动叶故障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氧量校正控制站强制切到手动控制:(1) 两台送风机都在手动(2) 烟气含氧量信号故障(3) 主汽流量信号故障(4) 氧量设定值与实际值偏差大6. 炉膛压力控制6.1 控制目的通过调节运行引风机的静叶开度维持炉膛压力为设定值。6.2 功能说明炉膛压力控制是根据炉膛压力和其设定值的偏差给出两台引风机静叶的控制指令。设计有送风机动叶开度(AB之和)指令对引风控制的前馈信号,以及MFT时的超驰信号。当两台引风机静叶控制站都在自动控制方式时,可对两台引风机的开度指令进行偏置,以使得两台引风机的出力平衡。炉膛压力信号有三个测点(10HAD10CP001, 10HAD20CP001,10HAD20CP002),正常情况下选取中值。炉膛压力设定值由运行人员在操作员站上手动设定。炉膛压力和其设定值的偏差经PID调节器后再加上前馈信号作为两台引风机静叶的共用指令。设计中考虑了炉膛压力偏差过大时对引风机的方向闭锁,当炉膛压力过高时,引风机静叶只许开大,不许关小;当炉膛压力过低时,引风机静叶只许关小,不许开大。在两台引风机静叶控制指令的输出端,还加了一个引风机超驰信号,当锅炉发生MFT(触发信号)工况时,根据由主汽流量代表的MFT前的锅炉负荷水平,强制关小引风机静叶一定值(该值与MFT前的锅炉负荷水平成f(x)函数),该路超驰信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炉膛压力控制系统尽量补偿MFT时因炉膛灭火而导致的炉膛压力下降太多。超驰信号不管引风机静叶控制站在自动方式还是在手动方式都是起作用的。6.3 强制输出当顺控系统来“开A(或B)引风机静叶”信号时,引风机A(或B)静叶控制站将强制输出至定值;当顺控系统来“关闭A(或B)引风机静叶”信号时,引风机A(或B)静叶控制站将强制输出0%。6.4 强制手动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引风机静叶控制站强制切到手动控制:(1) 引风机静叶故障(10HNC10AN001ZF A引风机控制回路故障 SCS)(2) 引风机静叶控制指令与反馈偏差大(3) 炉膛压力信号故障(4) 相应引风机未运行(5) 炉膛压力设定值与实际值偏差大7. 一次风母管压力控制7.1 控制目的通过调节运行一次风机的入口动叶维持一次风母管压力为设定值。7.2 功能说明一次风母管压力控制是根据一次风母管压力和其设定值的偏差给出两台一次风机入口导叶的控制指令。当两台一次风机入口导叶控制站都在自动控制方式时,可对两台一次风机入口导叶的开度指令进行偏置,以使两台一次风机的出力平衡。一次风母管压力控制为单回路控制系统。一次热风母管压力信号有三个测点(10HFE50CP021,10HFE50CP022,10HFE50CP023),正常情况下选取中值。由主蒸汽流量代表的锅炉负荷经函数发生器后给出该负荷下一次风母管压力的基本设定值,运行人员可根据机组的实际运行工况在上述基本设定值基础上手动进行偏置。一次风母管压力和其设定值的偏差经PID调节器后作为两台一次风机入口导叶的共用指令。7.3 强制输出当顺控系统来“开A(或B)一次风机入口导叶”信号时,一次风机A(或B)入口导叶控制站将强制输出至定值;当顺控系统来“关闭A(或B)一次风机入口导叶”信号时,一次风机A(或B)入口导叶控制站将强制输出0%。7.4 强制手动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一次风机入口导叶控制站强制切到手动控制:(1) 一次风母管压力设定值与实际值偏差大(2) 一次风母管压力信号故障(3) 一次风机入口导叶控制指令和反馈偏差大(4) 一次风机入口导叶故障(5) MFT(6) 主汽流量信号故障(7) 相应一次风机未运行8. 密封风母管压力控制8.1 控制目的通过调节运行密封风机入口滤网差压调节门维持密封风母管压力为设定值。8.2 功能说明密封风母管压力控制是根据密封风母管压力和其设定值的偏差给出两台密封风机入口滤网差压调节门的控制指令。当两台密封风机入口滤网差压调节门控制站都在自动控制方式时,可对两台密封风机入口滤网差压调节门的开度指令进行偏置,以使得两台密封风机的出力平衡。密封风母管压力控制为单回路控制系统。密封风母管压力信号有一个测点(10HFW30CP001)。由主蒸汽流量代表的锅炉负荷经函数发生器后给出该负荷下密封风母管压力的基本设定值,运行人员可根据机组的实际运行工况在上述基本设定值基础上手动进行偏置。密封风母管压力和其设定值的偏差经PID调节器后作为两台密封风机入口滤网差压调节门的共用指令。8.3 强制手动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密封风机入口滤网差压调节门控制站强制切到手动控制:(1) 密封风机母管压力设定值与实际值偏差大(2) 密封风机母管压力信号故障(3) 密封风机入口滤网差压调节门控制指令和反馈偏差大(4) 密封风机入口滤网差压调节门故障(5) MFT(6) 主汽流量信号故障(7) 相应密封风机未运行9 主蒸汽温度控制9.1 控制目的过热汽温的调节采用两级喷水减温,一级减温布置在屏式过热器的入口,用于汽温粗调;二级减温器布置在高温过热器的入口,用于微调。通过调节一级、二级过热器喷水量,维持锅炉出口过热汽温为设定值。9.2 功能说明热力系统设计有A侧、B侧一级喷水调节阀及A侧、B侧二级喷水调节阀,A侧、B侧一级减温调节阀控制二级过热器入口汽温,A侧、B侧二级减温调节阀控制锅炉出口过热汽温。9.3 一级减温控制说明A、B侧一级喷水减温控制系统的结构相同。A、B侧一级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分别有两个测量信号,正常情况下选择平均值信号。下面以A侧一级减温控制为例说明控制系统结构。A侧一级减温控制为串级控制系统结构,控制目的是维持A侧一级过热器出口的蒸汽温度在设定值上。一级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的设定值由两部分组成,由蒸汽流量代表的锅炉负荷经函数发生器后给出基本设定值,运行人员可根据机组的实际运行工况在上述基本设定值基础上手动进行偏置。串级控制系统主环控制的过程变量为一级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过热器分隔屏出口蒸汽温度10HAH10CT004 DAS系统),副环控制的过程变量为一级减温器出口蒸汽温度(10HAH10CT002 10HAH10CT003)。主环控制的输出作为副环的设定值。燃烧器摆角变动率与总风量变动率之和作为主环的前馈。9.4 一级过热器喷水控制强制手动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A侧一级过热器喷水减温阀控制站强制切到手动状态:(1) A侧一级过热器出口(二级入口)汽温信号故障(2) A侧一级过热器喷水后汽温信号故障(3) 蒸汽流量信号故障(4) 一级过热器出口温度设定值与实际值偏差大(5) 过热器一级减温水A侧调节阀控制指令与反馈偏差大(6) MFT(7) 汽机跳闸(8) 锅炉负荷低于209.5 二级减温控制说明A、B侧二级喷水减温控制系统的结构相同。A、B侧二级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分别有两个测量信号,正常情况下选择平均值信号。下面以A侧二级减温控制为例说明控制系统结构。A侧二级减温控制为串级控制系统结构,控制目的是维持A侧二级过热器出口的蒸汽温度(主汽温)在设定值上。A侧二级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的设定值由运行人员手动给出。串级控制系统主环控制的过程变量为A侧二级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A侧主汽温),副环控制的过程变量为A侧二级减温器出口蒸汽温度。主环控制的输出作为副环的设定值。9.6 二级过热器喷水控制强制手动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A侧二级过热器喷水减温阀控制站强制切到手动状态:(1) A侧二级过热器出口汽温信号故障(2) A侧二级过热器喷水后汽温信号故障(3) 蒸汽流量信号故障(4) A侧锅炉出口温度设定值与实际值偏差大(5) 过热器二级减温水A侧调节阀控制指令与反馈偏差大(6) MFT(7) 汽机跳闸(8) 锅炉负荷低于1010. 再热蒸汽温度控制10.1 控制目的通过调节燃烧器摆角及再热器喷水量,维持锅炉出口再热汽温为设定值。10.2 功能说明热力系统设计有燃烧器摆角,四个角可单独控制,通过调节燃烧器摆角控制锅炉出口再热汽温。如果因各种原因引起再热器出口汽温超温,再由A、B两侧的再热器减温水调节阀控制再热汽温。10.3 燃烧器摆角控制A侧再热器出口蒸汽温度和B侧再热器出口蒸汽温度各有两个测量信号,正常情况下选择A、B两侧的平均值作为燃烧器摆角控制的过程变量。燃烧器摆角控制为单回路控制系统,再热器出口蒸汽温度设定值由运行人员手动给出。再热器出口蒸汽温度设定值和实际值的偏差经PID调节器后再加上前馈信号分别作为燃烧器摆角的控制指令。前馈信号分别由蒸汽流量经函数发生器后给出。(逻辑中未设计前馈)10.4 燃烧器摆角强制手动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燃烧器摆角控制强制切到手动状态:(1) 再热器出口汽温信号故障(2) 蒸汽流量信号故障(3) 再热器出口蒸汽温度设定值和实际值的偏差大(4) MFT(5) 汽机跳闸(6) 锅炉负荷低于30(7)执行器位返与指令偏差大;10.5 当再热蒸汽温度偏低时,燃烧器摆角向上动作;当再热蒸汽温度偏高时,燃烧器摆角向下动作。10.6 再热器喷水控制(原设计为单回路控制,末级再热器出口蒸汽温度(10HAJ41CT001)为单只)A、B侧再热器温度喷水控制结构完全相同,下面以A侧再热器温度喷水控制为例说明控制系统结构。A侧再热器温度喷水控制为串级控制系统,再热器出口蒸汽温度有两个测量信号(10HAJ41CT004, 10HAJ41CT005),正常情况下选择平均值作为A侧再热器温度喷水控制的过程变量。A侧再热器出口蒸汽温度设定值由运行人员手动给出。A侧再热器出口蒸汽温度设定值和实际值的偏差经PID调节器后再加上前馈信号作为副环PID的设定值,末级再热器出口蒸汽温度(10HAJ41CT001)作为导前温度,经PID调节器后作为再热器减温水A侧调节阀的控制指令。前馈信号由蒸汽流量、风量代表的机组负荷经函数发生器后给出。总风量的变动率与主蒸汽流量经f(x)函数之和作为副环的前馈。10.7 再热器喷水控制强制输出当锅炉主燃料量跳闸(MFT)、汽机跳闸或锅炉负荷小于40时,A侧再热器喷水减温阀门控制站强制输出为0%。10.8 再热器喷水控制强制手动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A侧再热器喷水减温阀控制站强制切到手动状态:(1) A侧再热器出口汽温信号故障(2) 末级再热器出口蒸汽温度信号故障;(3)A侧再热器出口蒸汽温度设定值和实际值的偏差大(4)再热器减温水A侧调节阀控制指令与反馈偏差大(5)蒸汽流量信号故障(6)MFT(7)汽机跳闸(8)锅炉负荷低于4011. 汽包水位控制11.1 控制目的通过改变进入汽包的给水流量来维持汽包水位为设定值。11.2 功能说明热力系统设计有一个给水旁路调节阀,一台电动给水泵及两台汽动给水泵。汽包水位控制设计有单冲量和三冲量两套控制结构,当给水泵启动或负荷小于15%额定负荷阶段,控制给水旁路调节阀来维持汽包水位,同时通过调节电泵转速维持给水泵出口母管压力与汽包压力之差。当负荷在15%额定负荷以上时,直接采用控制给水泵转速来维持汽包水位,单回路。当负荷大于30%额定负荷,单冲量给水调节无扰地切换为三冲量给水调节。汽包水位(10HAG10CL002, 10HAG10CL003, 10HAG10CL004)和汽包压力(10HAG10CP001, 10HAG10CP002,10HAG10CP003)均有三个测量信号,选择中值信号。汽包压力对汽包水位进行补偿。汽机第一级压力共有三个测量信号(10MAA00CP003,10MAA00CP002, 10MAA00CP001)选择中值信号。经函数发生器得汽机入口蒸汽流量信号,它需经主汽温补偿。主蒸汽流量为汽机入口流量加旁路流量。锅炉给水流量经温度修正后和过热器一、二级喷水流量相加,减去锅炉连排流量作为总给水流量。汽包水位设定值可由运行人员在操作画面上手动设定。在单冲量控制系统工作时,汽包水位控制指令由汽包水位和运行人员设定值的偏差经PID形成。去控制15主给水旁路调节阀,电泵配套调节,单冲量给水旁路控制条件为:负荷小于15额定负荷时。主蒸汽流量小于30,主给水电动门未全开,电泵指令设定值由运行人员与汽包水位偏差经PID形成。主给水电动门全开时,电泵调节给水出口母管压力与汽包压力之差。在三冲量控制系统工作时,汽包水位控制指令由两个串级的调节器根据汽包水位偏差、给水流量和主蒸汽流量三个信号形成。运行人员设定值与汽包水位取偏差经PID调节器后,加主蒸汽流量信号(前馈)作为副环PID的设定值,过程量为主给水流量,经PID运算后作为给水泵控制的设定值。由于给水泵的工作特性不完全相同,为稳定各台给水泵的并列运行特性,避免发生负荷不平衡现象,设计了各给水泵出口流量调节小回路,将各给水泵的出口流量和转速指令的偏差送入各给水泵调节器的入口,以实现多台给水泵的输出同步功能。11.3 强制手动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给水旁路调节阀控制强制切到手动:(1) 汽包水位设定值与实际值偏差大(2) 汽包水位信号故障(3) 汽包压力信号故障(4) 给水旁路调节阀控制指令与反馈偏差大(5) 选择电泵控制水位信号(6) 给水旁路调节阀前截止阀1关闭(7) 给水旁路调节阀后截止阀2关闭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电动给水泵强制切到手动:(1) 汽包水位设定值与实际值偏差大(2) 汽包水位信号故障(3) 电泵未运行(4) 电泵入口流量信号故障(5) 三冲量调节时,给水流量信号故障(6) 三冲量调节时,过热器喷水流量信号故障(7) 三冲量调节时,蒸汽流量信号故障(8) 电泵转速指令与反馈偏差大(9) 电泵入口流量指令与反馈偏差大汽动给水泵和电动给水泵切手动条件相同,当汽动给水泵未在遥控方式时,汽动给水泵输出跟踪MEH转速设定值。12 除氧器水位控制12.1 控制目的通过改变进入除氧器的凝结水流量来维持除氧器水箱水位在设定值。12.2 功能说明热力系统设计有除氧器水位调节阀。除氧器水位控制设计有单冲量和三冲量两套控制结构,在低负荷下(调节阀在手动与主凝结水流量小于25时)用单冲量控制。在高负荷下(调节阀在自动动与主凝结水流量大于30时)用三冲量控制,单、三冲量的切换根据流入除氧器的凝结水流量进行。除氧器水位共有三个测量信号(10LAA40CL001, 10LAA40CL002, 10LAA40CL003)正常情况下选择中值信号。主凝结水流量共有三个测量信号(10LCC30CF001,10LCC30CF002,10LCC30CF003)正常情况下取中值。除氧器水位设定值由运行人员在操作站上手动设定。在单冲量控制系统工作时,除氧器水位控制阀指令由单冲量调节器根据除氧器水位和运行人员设定值的偏差形成。在三冲量控制系统工作或阀门操作站在手动控制时,单冲量调节器跟踪阀门操作站的输出。在三冲量控制系统工作时,除氧器水位控制阀指令由两个串级的调节器根据除氧器水位偏差、流出除氧器的给水流量和流入除氧器的凝结水流量三个信号形成,其中流出除氧器的给水流量由省煤器入口流量、总过热器喷水流量和再热器喷水流量相加形成。运行人员水位设定值与除氧器水位取偏差经主调节器后加流出除氧器总凝结水流量前馈值,作为副环PID调节器的设定值,其与过程值主凝结水流量偏差经副环PID调节器后形成除氧器水位调节阀的指令。12.3 强制手动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除氧器水位控制强制切到手动:(1) 除氧器水位设定值与反馈偏差大(2) 除氧器水位信号故障(3) 负荷30时(包括再热减温水流量)给水流量信号故障(4) 负荷30时凝结水流量信号故障124 主调阀优先关信号 (1)除氧器水位高II值 (2)气轮机跳闸 (3)除氧器水位调节阀指令10LCC40AA060VC(SCS来)13. 高加水位控制(1、2、3高加)13.1 控制目的通过调节高加正常疏水阀及事故疏水阀来维持高加水位在设定值。13.2 功能说明(以2号高加为例)各高加热力系统设计有一个正常疏水调节阀及一个事故疏水调节阀。高加水位正常调节阀控制为单回路调节,高加水位有三个测点(10LAD20CL001,10LAD20CL002,10LAD20CL003),正常情况下选择中值。高加水位设定值由运行人员手动设定。高加水位设定值和实际值的偏差经PID调节器后再加上前馈信号作为高加正常疏水调节阀的控制指令。前馈信号由上一级高加的正常疏水调节阀指令经函数发生器给出(1高加无此前馈信号)。高加事故疏水调节阀控制为单回路调节,高加水位事故控制站设定值为高加水位高一值的定值。高加水位事故设定值和实际值的偏差经PID调节器后作为高加事故疏水调节阀的控制指令。13.3 强制手动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高加正常疏水调节阀及事故疏水调节阀控制站强制切到手动:(1) 高加水位设定值与实际值偏差大(2) 高加水位信号故障(3) 阀门控制指令与反馈偏差大134逐级疏水调节阀优先关 (1)10LCH20AA060VC逐级疏水调节阀关指令(SCS来)135事故疏水调节阀优先开 (2)10LCH20AA061VO事故疏水调节阀开指令(SCS来)14. 低加水位控制(5、6、7A、7B低加)14.1 控制目的通过调节低加正常疏水阀及事故疏水阀来维持低加水位在设定值。14.2 功能说明各低加热力系统设计有一个正常疏水调节阀及一个事故疏水调节阀,其中6低加有两个正常疏水阀。低加水位正常调节阀控制为单回路调节,低加水位有三个测点,正常情况下选择中值。低加水位设定值由运行人员手动设定。低加水位设定值和实际值的偏差经PID调节器后再加上前馈信号作为低加正常疏水调节阀的控制指令。前馈信号由上一级低加的正常疏水调节阀指令经函数发生器给出(5低加无此前馈信号)。低加水位紧急调节阀控制为单回路调节,低加水位紧急控制站设定值为低加水位高一值的定值。低加水位紧急设定值和实际值的偏差经PID调节器后作为低加事故疏水调节阀的控制指令。14.3 强制手动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低加正常疏水调节阀及事故疏水调节阀控制站强制切到手动:(1) 低加水位设定值与实际值偏差大(2) 低加水位信号故障(3) 阀门控制指令与反馈偏差大15. 给水泵最小流量控制15.1 控制目的:当A汽动给水泵、B汽动给水泵或电动给水泵运行时,为了保证给水泵的安全,在任何工况下都不允许通过给水泵的流量低于最小允许流量。通过调节给水泵再循环流量,以保证通过每台给水泵的给水流量不低于最小允许流量。15.2 功能说明 给水泵最小流量控制为单回路控制系统。A汽动给水泵、B汽动给水泵和电动给水泵的最小流量控制系统互相独立,结构完全相同,下面以A汽动给水泵最小流量控制为例加以说明。A汽动给水泵最小允许流量可由运行人员在操作员站上手动设定。A汽动给水泵入口流量测量值(10LAC10CF001和 10LAC10CF002)和设定值的偏差经PID调节器后给出A汽动给水泵最小流量再循环调节阀的开度指令。15.3 强制输出当A汽动给水泵入口流量低于定值350T/H时,A汽动给水泵最小流量调节阀强制输出指令至100;当A汽动给水泵入口流量高于定值时,A汽动给水泵最小流量调节阀强制输出指令至0。当A汽动给水泵入口流量低于定值380T/H时,A汽动给水泵最小流量调节阀强制输出指令至10,该值与PID调节器的输出进行大值比较输出。当A汽动给水泵入口流量高于定值380T/H时,A汽动给水泵最小流量调节阀PID控制。当有强制输出信号或操作站在手动状态时,PID调节器输出跟踪操作站输出,以保证无扰切换。15.4 强制手动: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A汽动给水泵最小流量再循环调节阀控制站强制切到手动:(1) A汽动给水泵入口流量再设定值与反馈偏差大(2) A汽动给水泵入口流量信号故障(3) A汽动给水泵最小流量再循环调节阀控制指令与反馈偏差大16. 空预器入口二次风温控制16.1 控制目的通过调节进入二次风暖风器的蒸汽流量,维持空预器入口二次风温及空预器出口烟温的平均值为设定值。16.2 功能说明空预器A入口二次风温有二个测点(10HLA11CT052和10HLA11CT053),正常情况下选择平均值;空预器B入口二次风温有二个测点(10HLA21CT052和10HLA21CT053),正常情况下选择平均值;空预器A出口烟温有三个测点(10HNA11CT001,10HNA11CT002,10HNA11CT003),正常情况下选择中值;空预器B出口烟温有三个测点(10HNA21CT001,10HNA21CT002,10HNA21CT003),正常情况下选择中值。空预器A入口二次风温、空预器B入口二次风温、空预器A出口烟温及空预器B出口烟温取平均值后作为空预器入口二次风温控制的测量值,设定值由运行人员手动设定。空预器入口二次风温控制是根据空预器A、B入口二次风温及空预器A、B出口烟温的平均值和其设定值的偏差经PID调节器后给出空预器入口二次风温调节阀的控制指令。16.3 强制手动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空预器入口二次风温调节阀控制站强制切到手动控制:(1) 空预器A入口二次风温信号故障(2) 空预器B入口二次风温信号故障(3) 空预器A出口烟温信号故障(4) 空预器B出口烟温信号故障(5) 空预器入口二次风温设定值与实际值偏差大(6) 空预器入口二次风温调节阀控制指令与反馈偏差大17. 空预器入口一次风温控制17.1 控制目的通过调节进入一次风暖风器的蒸汽流量,维持空预器入口一次风温及空预器出口烟温的值为设定值。17.2 功能说明空预器A入口一次风温有二个测点(10HFE11CT052和10HFE11CT053),正常情况下选择平均值;空预器B入口一次风温有二个测点(10HFE21CT052和10HFE21CT053),正常情况下选择平均值;空预器A出口烟温有三个测点(10HNA11CT001/002/003),正常情况下选择中值;空预器B出口烟温有三个测点(10HNA21CT001/002/003),正常情况下选择中值。空预器A入口一次风温、空预器B入口一次风温的平均值和空预器A出口烟温及空预器B出口烟温的中值作为空预器入口一次风温控制的测量值,设定值由运行人员手动设定。空预器入口一次风温控制是根据空预器A、B入口一次风温的平均值及空预器A、B出口烟温的中值作为测量值和其设定值的偏差经PID调节器后给出空预器入口一次风温调节阀的控制指令。17.3 强制手动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空预器入口一次风温调节阀控制站强制切到手动控制:(1) 空预器A入口一次风温信号故障(2) 空预器B入口一次风温信号故障(3) 空预器A出口烟温信号故障(4) 空预器B出口烟温信号故障(5) 空预器入口一次风温设定值与实际值偏差大(6) 空预器入口一次风温调节阀控制指令与反馈偏差大18. 二次风门控制18.1 控制目的通过控制二次风门维持风箱/炉膛差压为设定值。18.2 功能说明热力系统设计有20层二次风门。其中,周界风6层,油二次风3层,二次风9层,燃尽风2层。周界风控制:(1) MFT时全开(2) FSSS来自然通风时全开(3) 磨煤机停运时全关(4) 磨煤机运行后其开度指令为给煤机转速的函数油二次风控制:(1) MFT时全开(2) FSSS来自然通风时全开(3) 油枪运行时根据油枪投运只数控制(4) 闲置时调节风箱/炉膛差压二次风控制:(1) MFT时全开(2) FSSS来自然通风时全开(3) 调节风箱/炉膛差压顶二次风控制:(1) MFT时全开(2) FSSS来自然通风时全开(3) 根据锅炉负荷控制(主蒸汽流量经f(x)函数)风箱/炉膛差压控制为单回路控制系统。风箱压力信号有九个测点,正常情况下三选中,再三选中产生风箱/炉膛差压信号。由主蒸汽流量代表的锅炉负荷经函数发生器后给出该负荷下风箱/炉膛差压的基本设定值,运行人员可根据机组的实际运行工况在上述基本设定值基础上手动进行偏置。风箱/炉膛差压和其设定值的偏差经PID调节器后作为风箱/炉膛差压控制主指令。18.3 强制手动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风箱/炉膛差压控制强制切到手动控制:(1) 主蒸汽流量信号坏质量(2) 风箱/炉膛差压偏差大(3) 所有二次风、油二次风全手动(4)当风箱/炉膛差压高于一定值时优先开单回路控制系统:1. 磨煤机液压油站控制:MILL * HYDL STATION CONTROL指令形成:该磨对应给煤率经f(x)函数加运行人员手动偏置经M/A站输出。 2汽包至连排压力调节:DRUM TO CTN BLDN PRS CONTROL 过程量:10HAN11CP001汽包至连排扩容器排污压力; 设定值:运行人员手动设定。 MRE:a压力测点品质坏.b过程量与设定值偏差大c执行器指令与位返偏差大。 3汽包连排流量调节:DRUM CTN BLDN FLOW CONTROL 过程量: 10HAN10CF001汽包连排流量 设定值:运行人员手动设定 MRE: a流量测点品质坏.b过程量与设定值偏差大c执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