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仅供复习参考使用石油地质学复习参考一、名词解释(30分):1、生物标志化合物:沉积物和石油中来自生物体的原始生化组成,其碳骨架在各种地质作用过程中被保留下来的有机化合物。2、圈闭:圈闭是指储集层中能聚集和保存油气的场所或容器。3、系列圈闭:沿一定的路线上溢出点依次升高的多个圈闭;4、溢出点:指圈闭容纳油气的最大限度的位置,若低于该点高度,油气就溢向储集层的上倾方向。该点是油气溢出的起始点,又叫最高溢出点。5、TTI:即时间温度指数(Time Temperature Index )。根据促使有机质成烃热演化的温度和时间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的一种定量计算有机质成熟度的指标。6、CPI:碳优势指数,反映有机质或原油的成熟度。7、初次运移:是指油气脱离烃源岩的过程,是发生在烃源岩内部的运移,烃源岩是初次运移的介质。8、流体势:单位质量的流体所具有的机械能的总和;9.天然气:指与油田和气田有关的气体,其主要成分是烃类气体,也包含少量的非烃类气体。10.绝对渗透率:当岩石为某一单相流体饱和,岩石与流体之间不发生任何物理化学反应时,在一定压差作用下,流体呈水平线性稳定流动状态时所测得的岩石对流体的渗透率,称为该岩石的绝对渗透率。11相渗透率:又称有效渗透率,指储集层中多相流体共存时,岩石对其中每一单相流体的渗透率,分别用K0,Kg,Kw分别表示油、气、水的有效渗透率。12.孔隙结构:是指岩石所具有的孔隙和喉道的几何形状、大小、分布及其相互连通关系。13.饱和度:储层岩石孔隙中某种流体所占的体积百分数。14.盖层闭合度:15.油气藏:地壳上的油气聚集的基本单元,是油气在单一圈闭中的聚集。16.油田水:狭义的油田水是指油田范围内直接诶与油层连通的地下水。17.沉积有机质:在适宜的条件下在沉积物(岩)中保存下来的有机质。18.力场强度:把单位质量流体在力场中受到的力E为力场强度。19二次运移:指油气脱离烃源岩后在储集层或其他渗透性介质中的运移。20.流体势:将单位质量的流体所具有的机械能之和。21.石油:以液态形式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中的可燃有机矿产,主要成分是烃类,并含有非烃化合物及多种微量元素,相态以游离态为主,并溶有大量烃气和少量非烃气以及固态物质。22.油气显示:石油、天然气、石油沥青矿物在地表的天然露头或钻井的人工露头。23.干酪根:沉积岩中不溶于碱、非氧化型酸和有机溶剂的分散有机质。24.烃源岩:富含有机质,生成过足以形成工业性油气聚集的细粒沉积岩。25.油气运移:指地壳中的石油、天然气在各种自然因素的作用下所发生的位置移动。26生油门限: 生油岩在地质历史中随着埋藏在地下的深度加大,受到的压力和温度增加,其中的有机质逐步转变成油或气。当生油岩的埋藏到达大量生成石油的深度(也是与深度相应温度)时,叫进入生油门限。27固态气水合物:为由气水与天然气(主要是甲烷)结合行程单白色固态的结晶物。28低未熟油:所有非干酪根晚期热降解成因的各种低温早熟的非常规石油,称为低熟油。29生油窗:指热催化作用下,有机质能够大量转化为石油和湿气的生油时期。即有机质大量生成液态石油的温度(或深度)区间。30油气聚集带:油气聚集带是油气聚集条件相似的、位置邻近的一系列油气藏或油气田的总和。31油气系统:油气系统是一个包含一个有效烃源岩体和与该烃源岩体相关的所有已形成的油气以及油气藏形成所必不可少的的一切地质要素及地质作用的自然系统。32控制储量:在特定煤田、油气田一定范围内,在预探阶段完成后,初步探明了能源矿藏类型,矿体形状(含煤或油气面积、厚度倾角),在此基础上计算的地质储量。33氯仿沥青“A”:是用氯仿从岩石中抽取出来的有机质,也就是能够溶于氯仿的可溶有机质。34煤型气:指腐殖行有机质进入成熟阶段以后形成的天然气。35异常高地层压力:某一深度地层的地层压力明显高于静水压力,则称该地层具有异常高地层压力36区域盖层:指遍布在含油气盆地或拗陷的大部分地区、厚度大、面积广且分布较稳定的该层。37凝析气藏:在产层中具有逆蒸发现象的气藏及油藏的含气部分称为凝析气藏。38.石油的旋光性:当偏振光通过石油时,能使偏光面旋转一定角度的特性。39.生物化学气:在低温(6000米;(2)温度:250度,高温高压;(3)作用阶段:变生作用阶段,半烟煤-无烟煤的高度碳化阶段;(4)作用因素:热变质;(5)主要产物:湿气、凝析气、干酪根残渣,深部高温高压下热变质成干气和石墨。11试论述异常地层压力产生的原因以及异常压力对油气成藏的作用 异常压力与油气的生成、运移和聚集关系密切。 异常高压的产生机制归结为:泥岩欠压实;构造活动(断层、褶皱、侧滑或平移、来自断层下降盘的挤压、盐丘或泥岩底辟运动、地震);生长断层;压力传递;水热增温;有机质降解;气体运移;渗透作用;密度差异(浮力作用)。这些成因可按性质分为物理的、化学的;或按作用过程分为有效应力成因的和流体扩张成因的。 异常低压来源于:永冻土退化;气藏内气的快速泄露;温度降低;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由于剥蚀或冰盖消失导致上覆岩层的压力降低,从而引起岩石体积的膨胀。在油气生成方面,异常高压可降低烃源岩的成熟度,延缓烃源岩热演化的进程,当地层压力超过一定门限时,压力对成烃有明显的抑制甚至是阻止作用,表现为压力系数与烃源岩生烃门限深度、石油窗下限深度的正相关。在油气运移和聚集方面,异常高压具有建设和破坏双重作用:发育异常高压的泥岩可作为良好的盖层,尤其是作为良好的区域性盖层,有利于油气成藏;异常高压可以成为泥岩排水、排烃的动力,产生的裂缝既可作为良好的油气运移通道,也可能导致油气盖层的破坏,促使油气重新分布,导致幕式成藏。12.试从生油母岩类型、油气生成的动力因素、油气生成的阶段等方面论述干酪根晚期热降解成烃理论的基本特点。 特征石油天然气母质类型沉积有机质或干酪根,主要为型或型的干酪根原始沉积有机质干酪根液态石油和分散可溶有机质无机物生成机理主要为干酪根热降解作用热降解作用热裂解作用生物化学作用无机化学反应生成环境地层埋深超过1km;地层温度在65180地表和近地表环境各种生油环境储层环境高温热变质环境深部地幔环境成因类型干酪根热降解(成熟油)有机成因有机质生物降解干酪根(含煤)热降解和热裂解石油热裂解有机质低温降解(未熟油-低熟油)无机成因无机物热分解深源13.试述背斜油气藏的成因类型及特征:构造变形形成的圈闭,称为构造圈闭。构造圈闭中的油气藏,称为构造油气藏。它可进一步分为:背斜油气藏;断层油气藏;裂缝性背斜油气藏;刺穿背斜油气藏等4种基本类型以及这些类型复合的多因素构造油气藏。背斜圈闭的形成机理圈闭的形成条件较简单,主要是层状展布的储集层顶面拱起,上方被非渗透性盖层所封闭,而底面和下倾方向被高油气势面或和非渗透性岩层联合封闭而形成的闭合低油气势区。圈闭的面积可由通过溢出点的闭合的构造等高线加以圈定。背斜油气藏的基本特点背斜圈闭中聚集工业规模的烃类流体后,即成为背斜油气藏。背斜油气藏的油气分布特征如下:油气局限于闭合区内;气居上,其下为油,水位于油下;气油、油水或气水界线与构造等高线相平行;烃柱高度应等于或小于闭合度。背斜油气藏中的储油层应呈层状展布,具有良好的孔隙、渗透性,尽管绝大多数油层的储集性是不均一的,纵、横向可能存在较大的变化,但应是相互连通的。油层范围内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油(气)水界面是统一的。当一个背斜腹部存在多层储集层时,如果各油层之间并未完全分隔,而且相互连通,这种相互连通的多油层构成统一的块状储集体,常是形成巨大油气藏的重要条件之一。如果多层储集层是被非渗透层封隔时,每一个储层均可形成多个独立的单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法通则培训课件
- 民法居住权课件
- 初中化学考试题型及答案
- 病理学考试题及答案大全
- 民治企业安全培训价格课件
- 体育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挑战
- 苏州房地产工作方案
- 知识产权与新质生产力报告
- 民族理论课件
- 中国一重:新质生产力实践
- 全科医生题库-云南省基层卫生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试题
-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与《峨日朵雪峰之侧》比较阅读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
- 运维安全管理措施
- 镁铝合金行业前景
- 煤炭工业矿井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标准
- 前列腺增生科普知识
- 5G-Advanced通感融合网络架构研究报告(第二版)
- 言语发音训练课件
- 深度学习:从入门到精通(微课版)全套教学课件
- 2025年反洗钱知识竞赛多选题库及答案(共70题)
- 见证取样送检计划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