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10月月考(历史).doc_第1页
高二10月月考(历史).doc_第2页
高二10月月考(历史).doc_第3页
高二10月月考(历史).doc_第4页
高二10月月考(历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2008级高二第一学期历史单元学情检测2009.10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1、1988年,世界诺贝尔获奖得者在巴黎集会发表宣言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4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其中“智慧”是指( ) A、“仁”和“礼”B、“仁”和“德治” C、“克己复礼”D、“有教无类”2、2003年底至2004年初,在法国举行的“孔子文化展”上,法国文化部长说:“从久远的年代开始,欧洲就承认了这位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下列不能证明此观点的是( ) A、“仁”学的提出B、宣扬“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 C、主张“以德治国”D、倡导“有教无类”“学思结合”“因材施教”3、环球时报报道: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球新增100多所孔子学院,覆盖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孔子学院在全球的广泛开设对中国和世界的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有利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中国国际影响的进一步提高有利于世界人民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了解、认识有利于构建和谐世界 A、B、C、D、4、孔子曾说:“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其犹龙邪!”“犹龙”指( ) A、老子B、荀子C、孟子D、庄子5、“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这段文字反映了老子的( ) A、辩证法思想B、“道”的基本概念 C、“无为”的政治主张D、“以弱胜强”的观点6、“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观念主要是( ) A、重义轻利B、人性本善C、民贵君轻D、尊王贱霸7、下列观点,与墨家思想符合的是(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清心寡欲,顺其自然 C、善用权术,建立权威 D、爱人如己,崇高和平8、“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上述材料说明荀子( ) A、重视礼仪教化B、主张礼法并施 C、强调严刑峻法D、提倡为政以德9、韩非主张治国“以法为本”,“法不阿贵”。他的这种思想( ) 至今仍一定的现实意义与当今“依法治国”有本质区别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潮流强调法律的地位 A、B、C、D、10、下列言论,属于韩非思想主张的是( )A、制天命而用之B、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C、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D、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11、下列观点与黄老之学相符的有( )人只能顺从自然,无法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倡导“待时而动”倡导“因时制宜”强调“无为而无不为”A、B、C、D、12、董钟舒新儒学的核心内容是( )A、“天人感应”与“君权神授”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D、“无为而治”,与民休息13、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目的是( )A、彻底抛弃法家思想B、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C、向西域传播儒家思想D、使儒生成为官僚队伍的主体14、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中央集权的强化思想控制的加强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A、B、C、D、15、汉代儒学和先秦儒学的关系是( )A、完全更新B、因循守旧C、继承和发展D、外在形式的变化16、佛教能在中国广为流传,但始终没有能取代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其根本原因是( )A、儒家思想是整个封建社会最进步的思想B、历代都有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大官C、儒家思想不断改造完善,一直能够适应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D、儒家宣扬的仁政思想得到了人民的拥护17、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地位发生严重动摇。直接原因是( )A、儒学已经不再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B、佛教和道教迅速传播C、儒学放弃了自己“仁”“礼”等基本主张D、魏晋南北朝的统治者都是佛教信徒18、下列关于宋明理学的评述,正确的是( )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南宋的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王阳明创立“心学”,使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理学和心学成为明清两代的官方哲学A、B、C、D、19、王阳明主张( )格物致知“宇宙便是吾心”“心即理也”“心外无物”A、B、C、D、20、“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谓万物皆备于我,昔之圣贤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耳。”这种说法符合谁的思想( )A、老子B、朱熹C、陆九渊D、程颢21、李贽提出的人人都可以顺其“自然之性”,使个性得到自由发展的思想冲击了理学的什么观点( )A、四书五经B、存天理,来人欲C、致良知D、三教合一22、明清时期出现反对君主独裁的进步思想的根本原因是( )A、知识分子具有忧国忧民思想B、封建专制的残酷压迫C、商品经济的发展D、接受了资本主义民主思想23、明夷待访录中说:“为天下之害者,君而已矣!”这一言论在当时反映了( )A、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B、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的愿望C、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D、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要求24、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最能从根本上体现时代潮流的是( )A、“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B、“严以治吏,宽以养民”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工商皆本”25、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与孟子“民贵君轻”思想的关系是( )A、前者是对后者的否定B、前者是对后者的肯定C、前者是对后者的批判继承D、两者毫无关系26、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的是( )A、张衡B、郭守敬C、王祯D、徐光启27、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印刷品出现在( )A、隋代B、唐代C、宋代D、元代28、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中,对密切世界各地的联系影响最大的是( )A、造纸术B、指南针C、火药D、印刷术29、图中历史人物的主要成就是( )A、写成数学专著九章算术B、发明筹算计算法C、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D、发明珠算法30、313世纪中国人取得的让“西方望尘莫及”、并对人类世界步入近代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科技成就有( )圆周率的精确计算造纸术的发明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火药的发明及应用实测地球子午线印刷术的发明A、B、C、D、31、我国文字演变的先后顺序是( )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A、B、C、D、32、下列关于汉字演变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商周时期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称为“金文”B、秦始皇以秦国小篆为基础推行“书同文字”C、秦始皇推行的“书同文字”削弱了汉字的交流功能D、士人群体的形成是将汉字发展为书法艺术的动力3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魏晋书法成为自觉的艺术隋唐时期草书、楷书都有显著发展宋代书法追求个性、倡导有意无法明代书法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A、B、C、D、34、下列关于书法篆刻艺术的表术中,正确的是( )由古代帝王创造出来的受中国文字和书写工具的影响是受神的旨意创造出来的随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A、B、C、D、35、近年某地发现一座古代墓葬,出土距今5000年的玉面人和一尊扁足青铜方鼎,方鼎内壁刻有小篆。对此墓葬的年代,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据玉面人的年代推算,应为母氏族时期B、青铜器是商朝标志性器物,故应在商朝C、商朝时期出现青铜铭文,估计在西周时期D、根据文字判断,墓主最早应是秦朝人36、下列画家与其作品风格搭配不正确的是( )A、顾恺之注重外形描绘B、吴道子“吴带当风”C、八大山人不拘成法D、马远“残山剩水”37、凸显个性的文人画出现的原因有( )社会动荡引发人们对两汉儒学进行反省文化出现多元化的趋向形成了一个以道德情操和理想人格为号召的士人群体社会习俗在绘画中的反映A、B、C、D、38、明清时期,年画、布贴画、剪纸画较流行,这说明( )A、社会需要小说,剧本读来更为有趣B、小说成为雅俗共赏的文学读物C、百姓把自己喜闻乐见的东西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从而使绘画极具生活实用性D、刻书坊用木刻版画作为文学读物的插图39、关于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A、注重写实的宫廷画和民间绘画与注意写意的文人画并存,成为古代绘画中的两大分支B、中国画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表现手法灵活C、中国绘画在启迪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等方面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D、中国古代绘画以生活化和实用性为主40、宋代以来,出现了许多描绘民间风情的绘画作品。在描绘市井生活的作品中,最著名的是( )A、送子天王图B、清明上河图C、女史箴图D、五子夺莲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41、(10分)材料一:若使天下视人之宝若其宝,谁窃?视人之身若其身,谁贱?视人之家若其家,谁乱?视人之国若其国,谁攻?墨子)材料二:“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夸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林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孟子材料三: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刑,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韩非子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思想主张?(2分)(2)概括材料二、三在目的上的相同点和统治方式上的不同点。(4分)(3)材料三体现了韩非的法治思想,其与现代社会的法治有何截然不同?(4分)42、(14分)阅读下述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马克思联系欧洲的历史发展曾阐述说:“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经济学手稿(18611863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第427页)。材料二:著名学者余秋雨日前在一档电视节目中对流传已久的指南针、火药、造纸术、活字印刷“四大发明”的说法提出了质疑,在他看来,中国古代的第一发明应该是天文历法。“中国人在古代最重要的发明一定不止于那四项。”被国人引以为傲的四大发明,一直以来口口相传,似乎天经地义。但对“四大发明”的说法来源,却含含糊糊,莫衷一是。目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英国汉学家李约瑟撰写的中国古代科技史一书首次对“中国四大发明”给予了世界性高度评价。自此以后,这一观点长期影响了之后中国史学家的观点,世界史学界也就此认为,“中国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造纸术、活字印刷通过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后,给欧洲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从而影响了人类的进程。然而,余秋雨却对“四大发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在电视节目中表示,中国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农耕文化的民族,天文历法理应是第一发明;而中医中药对于中国这个人口最多的民族而言,重要性也非同一般,应排在第二位,中国的四大发明应首先考虑这两项。同时,余秋雨还指出,“一个民族的创造力就像人的生命一样,要通过长期的延续来证明”,传统意义上的“四大发明”之所以令西方了解并高度评价,关键在于李约瑟等西方汉学家的大力推介,而实际上四大发明对于现代生活的贡献与国外不少发明创造还有一定距离。材料三:据了解,四大发明受到“质疑”并不是第一次了,中医中药也不止一次被提出应列入四大发明。三年前,全国政协委员王渝生教授就曾表示过:四大发明并不能完全代表中国古代科技的最高水平,中医中药、赤道坐标系统、十进位值制、雕版印刷这“新四大发明”至少应该和“四大发明”平起平坐。王教授坦言:“现在提新四大发明、新新四大发明,并非哗众取宠,而是为了让年轻一代在更全面了解过去的基础上继往开来。”材料四:雕版印刷的方法是这样的:把木材锯成一块块木板,把要印的字写在薄纸上,反贴在木板上,再根据每个字的笔划,用刀一笔一笔雕刻成阳文,使每个字的笔划突出在板上。木板雕好以后,就可以印书了。印书的时候,先用一把刷子蘸了墨,在雕好的板上刷一下,接着,用白纸复在板上,另外拿一把干净的刷子在纸背上轻轻刷一下,把纸拿下来,一页书就印好了。一页一页印好以后,装订成册,一本书也就成功了。这种印刷方法,是在木板上雕好字再印的,所以大家称它为“雕版印刷”。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二,你认为“四大发明”的说法流传已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座号(2)余秋雨对“四大发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据材料二概括他的论据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4分)(3)说起印制书籍,雕版印刷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创造。但也有很多不足需要不断改进。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2分)(4)四大发明受到“质疑”并不是第一次了,你认为“质疑”流传已久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有何现实意义?(4分)43、(16分)山东是儒家思想的发源地。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影响深远。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守旧而维新、复古而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失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够成为“显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被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张岱年等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二:朱熹认为:“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王守仁认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材料三: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请回答:(1)战国时期的荀子是如何继承并发展孔子学说的?(2分)(2)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儒家思想在西汉取得独尊地位的原因。(4分)(3)依据材料二说明朱熹和王守仁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别?(2分)据所学知识说明二者思想是否存在本质差别。(2分)(4)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发展到新的阶段,其最突出的思想主张是什么?(2分)结合材料三概括指出这种思想主张在政治、经济和学术方面的具体表现。(4分)自我诊断教师评语2008级高二第一学期历史单元学情检测参 考 答 案一、选择题15:BDAAA 610:ADBAB 1115:BABDC1620:CBDBC 2125:BCCDC 2630:DBBCC3135:CCDCD 3640:ADCDB二、非选择题目41、(1)“兼爱”“非攻”思想 (2)相同点:都是为统治者提供治国的方案(或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不同点:孟子要求统治者以仁爱之心对待人民,实行王道之治;韩非重视“刑”的作用,强调用重刑镇压人民反抗,实行霸道统治。 (3)现代的“法治”是根据人民意志和国家意志制定的国家根本大法(宪法)及其他法律来治理国家,保证国家各项工作正常进行,不因领导人的更换而改变;而韩非的“法治”是为了让君主利用刑律强化集权,其实质是专制主义。现代“法治”的目的是要实现人民的意志,维护人民的利益;而韩非的“法治”显然不是为人民,完全是为了君主一人的利益。现代“法治”是否定任何特权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韩非的“法治”则是君权专制下的“法治”,对专制统治者有利,法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