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腿肠装箱机输箱部分设计2.doc_第1页
火腿肠装箱机输箱部分设计2.doc_第2页
火腿肠装箱机输箱部分设计2.doc_第3页
火腿肠装箱机输箱部分设计2.doc_第4页
火腿肠装箱机输箱部分设计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电一体化技术与系统 课程设计火腿肠装箱机输箱部分设计 校院:新科学院 系别:机电系 班级:机制092 组员:阮闻(2009200613) 王子皓(2009200616) 马玉龙(2009200612) 火腿肠装箱机输箱部分设计目录一、问题分析. 3二、方案的设计选择. 3三、传感器的布置 5四、电路设计. 6五、PLC设计 76、 动作流程图 9七、控制流程分析10八、梯形图.119、 梯形图语言(控制程序).12十、主要参考文献.13十一、课程设计总结:.13火腿肠装箱机输箱部分设计一、问题分析:根据设计要求,输箱机构应满足以下要求:1、 输箱机构应使包装箱准时到达火腿肠的料槽的正前方;2、 要保证包装箱在料槽正前方停留的时间一定;3、 包装箱装满后应可以及时输送走,并且下一个包装箱应及时就位。二、方案的设计选择:1、方案的拟定: 分析题目可知,火腿肠装箱机的输箱部分应由传动机构进行传动。由此可拟定以下四种方案作为传动方案:(1)用带传动运输火腿肠包装箱;(2)用链传动运输火腿肠包装箱;(3)利用连杆机构作为传动装置;(4)利用气压传动作为传动装置。2、分别分析比较以上四种传动方案的优缺点并选择最终方案:方案一:利用带传动适合传动中心距较大的场合。而且带具有弹性,可减缓吸振,传动平稳,过载时打滑,起过载保护作用。最重要的是它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但是,带因为有弹性滑动,所以传动比不恒定。而且不宜高温、易蚀环境,其寿命较低,传动效率也较低。带传动的外廓尺寸较大;需要张紧装置对轴压力相应也比较大;由于带的滑动,不能保证固定不变的传动比,不利于确定传动时间。方案二:里用链传动因为没有弹性滑动,平均传动比准确,可以解决传动比变化的问题。同时它需要的张紧力小,作用在轴上的载荷较小,可以减少轴承的摩擦损失,因此传动效率较高,可贵的是链传动能适应温度较高、有油污、湿度较大及低速的工作环境。但是,链传动的瞬时链速和瞬时传动比不恒定,传动平稳性较差,工作时还有一定的冲击和噪声,不宜在载荷变化很大和急速反向的传动中应用。方案三:利用连杆机构进行传动由于其为低副机构,运动副为面接触,压强小,承载能力大,耐冲击;运动副元素的几何形状多为平面或圆柱面,便于加工制造; 在原 动件运动规律不变情况下,通过改变各构件的相对长度可以使从动件得到不同的运动规律;可以连杆曲线可以满足不同运动轨迹的设计要求;构件多呈现杆的形状便于增力、扩大行程和实现远距离传动。 然而,由于运动积累误差较大,因而影响传动精度;由于惯性力不好平衡而不适于高速传动;设计方法比较复杂。方案四:气压传动是以空气为工作介质。来源方便,不污染环境。 空气的粘度很小,所以流动时压力损失较小,适用于集中供气和远距离输送。 气动动作迅速、反应快、维护简单、管路不易堵塞、系统有故障时容易排除。 工作环境适应性好能安全可靠地应用于易燃易爆场所。 成本低,具有过载保护功能。然而,气压传动工作压力较低(一般为O.40.8MPa),因而气动系统输出力较小。 排气噪声较大。 工作介质空气本身没有润滑性需另加润滑装置。分析可知:火腿肠的装箱机输箱部分,总的传递过程不是很长,火腿包装要高温消毒,故传动装置工作应在高温下进行。同时,因为要准确进行进行计数,通过行程开关检测包装箱是否到达预定位置。装箱,所以要确定传动时间。由于,包装箱应准确停留在料槽正前方,所以传动应平稳且冲击小。产品生产率为14箱/min,传动速度较大。由此,不难看出,由于带传动传动比不确定,不宜在高温,包装箱输送带将空包装箱送到装下工作,所以方案一不合理;由于,输箱部分的传动要进行往复运动,所以链传动也不太合适,故排除方案二;同时,较高的精度和速度要求,使得连杆机构传动也无法合适本设计,排除方案三; 最后,确定选用气压传动。因为气动技术相对于机械传动、电传动液压传动有很多突出的特点,它综合了液压、机械、电气和电子技术的众多优点,并与它们相互补充。成为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的一个重要手段。所以,选用方案四。 图示自动装箱系统由成直角分布的2条输送带组箱位置,并将满箱移出。系统中输送带由电动机驱动,使用光电开关对装箱产品进行计数,每箱为100支产品。包装箱输送带将空包装箱送到装箱位置,并将满箱移出。系统中输送带由电动机驱动,使用光电开关对装箱产品进行计数,通过行程开关检测包装箱是否到达预定位置。系统设备结构如图1所示。图1 自动装箱系统设备结构图三、传感器的布置: 为使输箱时的位置及时间确定,选用光电传感器2个,光电开关1个进行定位。其布置如下: 光电传感器1放在包装箱的起始位置;此时,光电传感器SQ1闭合;光电传感器SQ2放在火腿肠料槽正前方装箱位置,当包装箱被推到预定装箱位置时,即到达光电传感器SQ2处,使其闭合。推杆下移并后退。光电开关SQ3放置在推杆后退停止处。当推杆后退到光电开关SQ3时停止后退。光电开关SQ3闭合,推杆开始上升直至至初始位置,即光电传感器SQ1处,使之闭合,再次推动包装箱运动。如此,可实现装置进行往复循环运动。其工作原理图2如下:四、电路设计:生产线自动装箱的电气控制系统主要有两部分组成,即电动机驱动系统(主电路)和由PLC设备构成的控制部分,驱动系统通过交流接触器主触点控制电动机电路的断开与接通,采用熔断器和热继电器进行短路和过载保护,同时采用控制变压器和整流器,系统电路图如图3所示,电器元件明细表如表1所示: 图3 系统电路图表1 电器元件明细表符号名称及用途符号名称及用途M1输送带1的电动机HL1输送带1工作指示灯M2输送带2的电动机HL2输送带2工作指示灯KM1输送带1电动机启动接触器FR1电动机1过载保护KM2输送带2电动机启动接触器FR2电动机2过载保护SQ1输送带1光电开光FU1短路保护熔断器SQ2输送带2空箱起点行程开关FU2SQ3输送带2空箱到达终点行程开关FU3SQ4越位保护FU4SQ5越位保护SA1输送带1选择开关SA2输送带2选择开关VC整流器SB1总停开关SB2输送带2启停开关SB3输送带2点动开关SB4输送带1点动开关QFPLC电源开关QS电源隔离开关TC控制变压器五、PLC设计(1)PLC类型选择: 由于PLC控制部分有16个输入通道,13个输出通道,故选择三菱FX2n系列的型号产品。按照下列型号选择FX2N-48MR-D型。【FX2N系列PLC主机】 FX2N-128MR-001 输入点: 64,64 继电器输出FX2N-80MR-001 输入点: 40,40 继电器输出FX2N-64MR-001 输入点: 32,32 继电器输出FX2N-48MR-001 输入点: 24,24 继电器输出FX2N-32MR-001 输入点: 16,16 继电器输出FX2N-16MR-001 输入点: 8,8 继电器输出FX2N-80MR-D 输入点: 40,40 继电器输出 (直流供电)FX2N-64MR-D 输入点: 32,32 继电器输出 (直流供电)FX2N-48MR-D 输入点: 24,24 继电器输出 (直流供电)FX2N-32MR-D 输入点: 16,16 继电器输出 (直流供电)表2 电器元件信号与PLC连接的通道分配表输入输出元件通道地址说明元件通道地址说明SB1X000总停按钮KM1Y001传送带1启动接触器SB2X001输送带2启停按钮KM2Y002传送带2启动接触器SB3X002输送带2点动按钮HL1Y003传送带1运动指示灯SB4X003输送带1点动按钮HL2Y004传送带2运动指示灯SA1X004输送带1选择开关SA2X005输送带2选择开关SQ1X006光电开关,记球数SQ2X007空箱起始地点SQ3X010空箱到达地点(2)I/O端子接线图: 根据生产线自动装箱系统电路图绘制出生产线自动装箱系统的I/O端子接线图,如图4所示: 图4I/O端子六、动作流程图: 图5(1) 自动装箱系统设备循环图 启动输送带1后,产品被送往装箱位置,并在经过光电开关计数时进行计数,计数后的产品掉入包装箱。当计数到达给定数值后,输送带1停止运转,输送带2启动运转,将装满产品的包装箱,移出装箱位置,而将空包装箱移入装箱位置,当包装箱到达预定位置,输送带2停止运转,由此结束一次装箱工作循环过程。系统启动系统动作流程图 5(2):SQ1闭合推杆推动包装箱向前移动SQ2闭合推杆停止前进并下降后退SQ3闭合否结束是推杆上升 七: 控制流程分析: 三菱系列PLC用于步进控制法,其控制流程设计采用与流程图功能一致的状态转移图(功能图)描述。 首先输送带2上有包装箱空箱,然后输送带2运动到达指定位置后,输送带1运动,光电开关开始对产品计数,计满50个以后,传送带1停止2运动,完成一次循环。各步使用状态器S0、S20S25,S30S31,设计完成的设备自动工作流程图如图6所示: 八、梯形图: 根据前一节的自动装箱系统功能图,在三菱编程软件FPWIN-GR上绘制梯形图,如图7所示:图7 火腿肠自动装箱系统的梯形图九、梯形图语言(控制程序):在三菱编程软件FPWIN-GR上把梯形图自动转化为梯形图语言如图8所示图8 梯形图语言十、主要参考文献: 1.海心、赵华主编.机电传动控制.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8年2.周军、海心.电器控制及PLC.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63.海心、马银忠 刘树青主编.西门子PLC开发入门与典型实例.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年1月4.宋伯生.PLC编程实用指南.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25.陈志新,宗学军.电器与PLC控制技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86.付家才,PLC实验与实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7.胡健.西门子S7-300PLC应用教程.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3 8.汪小澄、袁立宏,张世荣. 可编程序控制器运动控制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9.洪志育. 例说PLC.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6 10.周美兰、周封、王岳宇.PLC电气控制与组态设计.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 11.梁景凯、盖先玉. 机电一体化技术与系统.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1十一、课程设计总结: 为期一周的课程设计将要结束了。在这一周的学习中,我学到了很多,也找到了自己身上的不足,感受良多,获益匪浅。这一周中,我们小组分工合作、齐心协力,一起完成了课程设计前的准备工作(阅读课程设计相关文档)、小组讨论分工、完成系统开发的各个文档、课程设计总结报告、小组汇报电子稿,个人小结的任务。在课程设计的第一天我们便对这次任务进行了规划和分工。在以后的几天中,我们组的成员一起努力,查阅资料、小组讨论、对资料进行分析,并在这段时间里完成了设计,并最后撰写课程设计报告及个人总结。 课程设计是我们专业课程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训练,着是我们迈向社会,从 事职业工作前一个必不少的过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深深体会到这句千古名言的真正含义我今天认真的进行课程设计,学会脚踏实地迈开这一步,就是为明天能稳健地在社会大潮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