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定原则下的妥协.doc_第1页
在一定原则下的妥协.doc_第2页
在一定原则下的妥协.doc_第3页
在一定原则下的妥协.doc_第4页
在一定原则下的妥协.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一定原则下的妥协 13041210 刘臻丽纵观历史长河,自奴隶制社会开始到现今的各种社会形态,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窥见,人类社会是非常复杂的,人类文明的进步也来之不易但最基本的是需要有一个好的“原制度”,来维持社会体系的正常运行。从各个国家的法典中挟取较为经典的美国宪法来看,美国宪法的发展与美国国内的政局变化,经济变化以及其对外扩张都是相辅相成的,因而从美国宪法的发展中可以窥见美国历史上的很多问题的解决方式。同时这套宪法也是对历史问题、时代问题、现实问题的一步步摸索与解决历程。所以读这本原则与妥协,从美国宪法的一些历史与现实细节来探讨问题,可以对我们研究宪法体系和国家甚至民族、社会有很大的参考价值。1.概览 先提纲挈领说说。书名原则与妥协,其实就很有趣。何为原则?是在“方法论”中我们所认知的集合范围内可以预测现象的高机率结果自然规律,常是客观存在的。而妥协则显然是让步。故而在概述整个美国宪法的发展过程中,作者所提出的核心观点在于美国的宪法史是一部“有原则的妥协史” principled compromises,p2。它追述了美国宪法的原则,包括从何处而来,内涵如何变化,内涵之间的互相关联在哪里?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妥协如何发生,不同的利益集团的诉求是如何谈判的?机制为何?底线在哪里?妥协并非万能药,有的妥协化解了危机,有的妥协却加深了矛盾,这又是什么原因?在书中,作者以一个个生动的例子阐述了谈判利益谈判的艰苦性、长期性、反复性和可逆转性它的对象阶级,它最初所坚持的自由平等之下却沾染着奴隶制这一赤裸的黑血之矛盾,它在内战和黑人问题上的妥协,它对待弱势群体的态度等等。 2,渊源与根基 下面来具体谈谈书中一些有意思的点以及它的参考价值。 在该书的第一章中,作者首先给我们介绍了美国宪政的起源和基础。为什么美国宪法具有如此长久而强大的生命力?作者指出,“从1607年,“詹姆斯敦”第一个永久性英国殖民地建立起殖民地起,居民在长时期的共同生活中所欲达成某种“共识”,包括民族构成成分上的,宗教信仰上的,政治哲学思想等方面的认同,而这些认同和共识就是后来美国宪法中“原则”得以形成的基础,包括对殖民者财产权的充分、有效保护,殖民地议会与总督和参议会之间的制约(这种制约又隐含了后来“妥协”机制的某些要素)等等”,这是美国宪政发展的历史前提与背景,也是美国宪法的根源。3.合纵连横之联合与架构而接下来,在第二章,作者告诉我们联邦宪法是如何从州的法规逐步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妥协”的概念被第一次印证。历史上的美国内战,正是州之间矛盾的交锋点。“建立一个既有足够权威来保护各州的共同利益但又不损害各州主权和人民权利的全国性政府”就成了制宪会议代表坐到一起的共同利益取向,为了这个一致的原则,就势必有牺牲、有切磋、有让步、有妥协。在这里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中国政府对民族问题的处理。和美国一样,中国的土地幅员辽阔,民族、区域之间的矛盾在建国初一度尖锐,而直到今天这些问题的残存依然被一些境外势力加以利用制造分裂祖国的事端。而细细究来,我们在1954年最初的宪法中对民族问题其实很多地方非常含糊。这个问题在下面可以详细讨论。4.博弈第三章至五章是本书的一个重点部分,描述了美国宪政的演进和发展,早期宪政的演进,奴隶制、内战与美国宪法,重建与新宪政秩序的建立。在美国现代宪政即联邦主义的发展主要有两个阻力:一个是反联邦主义,也就是州权至上主义;另一个是南北之争,即自由州和蓄奴州在国内立法西进运动和总统选举等领域的斗争。这两件事情也会有交织和冲突的地方。博弈就此产生。三权分立、议会、政党之间的博弈,联邦与州的博弈,州与州之间的博弈.在这些博弈之战中,难能可贵的是,司法精神在切磋之中逐步深化。比如在政党与联邦政府之间博弈而日臻成熟的司法审查制度。哪种情形下可以移交法院审查?在同样一件事中国会、联邦政府、法院各能插手多少什么程度?我们提起美国宪法就无比熟悉的三权分立等等经典到不行的分权制衡之术就是从这些博弈中来。直到现在,这种司法上的博弈还广泛地存在在世界各国的现实生活中,这种权力部门之间的制衡关系也因为这些博弈而变得更加明朗。5.由发展中的问题深化改革与提升接下来的几章,写美国宪政建立之后的更深一层的发展,作者在这里,更详细地叙述了美国政府以及宪法的应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自内战结束后,联邦政府的权利不断扩张,同时州权力不断缩小;同时,公民权利运动日益高涨,人们的各种人权得到认可和保障,民主化也在不断地发展。直至今天联邦在经济管理、公民权利保护等各个领域都发挥和扮演着日益重要的、积极的、能动的作用与角色。时代不断变化,但是各种民权运动和宪政革命都充分的证明,“恪守原则、达成妥协”的这个调试规则是不变的。纵观历史,权贵资本主义垄断社会的政治经济资源,腐败丛生,黑社会横行,证券金融欺诈行为严重,甚至食品安全的标准很差,劳工待遇底下,还有更为严重的种族歧视等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凡此种种,都一次又一次的冲击着美国的社会秩序。美国也曾面临着崩溃的边缘。比如,大萧条时期,如果不是罗斯福推行新政,那么美国要么沦为权贵资本主义的彻底保持,也不排除会走向法西斯道路,甚至共产主义革命也有发生的可能。但一次又一次,总有先于时代的人提出变革的思路和途径,总有一些独具政治智慧的人物,不强求对方接受,而是以相互妥协的方式,避免体制矛盾激化,甚至崩溃,尽可能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前提下,不断前行。看起来,这些妥协让人无法忍受,但在双方都坚持各自原则的情况下,妥协是继续前进唯一的选择。这些给当代中国又是具有一定充分的启示。当代中国宪政虽然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小问题却不断。民族矛盾尚未彻底解决,港澳台尴尬仍存,社会阶层固化,经济泡沫,物价通胀,上访等等。问题们很多并不是宪政上的问题而是横亘在各个领域,但是好的宪政是可以对这些各个领域中的问题有着很好的引导和解决作用。在08年的经济危机中,中国政府曾经做出一次精彩而漂亮的危机公关,并且充分展现了中国政府的现有宪政体系下宏观调控的手可以有多么大的力度。相比于美国的罗斯福时代,罗斯福总统把处理经济危机看成是挽救国家命运的斗争。就职后他立即动用了宪法允许的非常时期的总统权力来稳定金融界的形势。颁布紧急银行法、授权财政部对黄金市场进行统一管理、建立美联储保险集团、通过联邦证券交易法等等。发挥和利用联邦政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力量,将自由竞争式宪政主义转向以联邦政府为主导的国家宪政主义。显然我们做的更好更妙。然而这些并不代表中国当前的宪政没有问题。阶级固化,劳动力短缺却每年大量的人难以就业,上访不断,基层和上层的脱节,凡此种种。当代的中国经济、政治体量巨大,要控制,要培养,要生长,就面临着更多的问题。矛盾是存在的,而美国宪法在处理矛盾中给我们最大的启示还是莫过于,原则与妥协在一定原则下的妥协。切磋,摩擦,让步,共赢。6.结语其实,看过这本书后,我最大的感慨是,美国并非是自建国起就十分完善,而是历经200多年的变革后,才走到今天世界领袖的地位。实际上,中国今天碰到的所有的问题,美国都曾遇到过。权贵资本主义垄断社会的政治经济资源,腐败丛生,黑社会横行,证券金融欺诈行为严重,甚至食品安全的标准很差,劳工待遇底下,还有更为严重的种族歧视等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都一次又一次的冲击着美国的社会秩序。美国也曾面临着崩溃的边缘,一次是南北战争,国家险些一分为二。另一次则是大萧条,如果不是罗斯福推行新政,那么美国要么沦为权贵资本主义的彻底保持,也不排除会走向法西斯道路,甚至共产主义革命也有发生的可能。但一次又一次,总有先于时代的人提出变革的思路和途径,总有一些独具政治智慧的人物,不强求对方接受,而是以相互妥协的方式,避免体制矛盾激化,甚至崩溃,尽可能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前提下,不断前行。看起来,这些妥协让人无法忍受,但在双方都坚持各自原则的情况下,妥协是继续前进唯一的选择。回过头来,萨达姆、穆巴拉克、卡扎菲等人的教训已经告诉我们,无论是多么辉煌的独裁者,最终都难逃一亡。民主是大势所趋。中国有一套很理想很美好的民主政策,但实际上,中国目前在一定程度上陷入到权贵资本主义当权的阶段。在社会矛盾不充分激化的情况下,寄希望于既得利益集团让步根本是天方夜谈。权利是靠斗争和争取是下下之策,而较为良好的策略就是自上而下的改革。我们有一套很好的政治制度,但是却因为现实的原因无法真正落实到位。比如,就是因为社会弱势群体没有利益和诉求的表达渠道,才导致上访等群体事件不断发生。一味的维稳只是治标不治本,从根本上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