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口镇茶叶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考社口镇茶叶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考陈尧荣(福建省福安市社口镇农技站福安社口355015)社口镇位于福安市西北部,区域面积96平方公里,下辖24个行政村118个自然村,有6060户2,6万人121,其中农户4500多户2.2万人口,是一个以茶叶为支柱产业的乡镇,从唐代中期开始种茶,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坦洋工夫的发祥地,被誉为闽东茶叶之乡.1茶叶产业发展现状社口镇现有茶园面积18800亩,户均3卣多,年毛茶产量2000多吨,创产值2000多万元;99年以来共低改茶园4OOO多亩,新栽乌龙茶1500亩,先后在社口,坦洋,吉洋等地建立无公害茶叶示范基地,下大力气开展无公害茶园建设和农残降解工作.社口现可生产绿茶,茉莉花茶,乌龙茶,红茶四大系列产品:研制开发有银针,六杯香,碧螺春,自毛猴,剑芽,金香针等二十多个品种.先后获得全国农业博览会金银奖,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奖等,其中由社口林芝茶厂新研制开发的金香针工艺茶花龙吐珠,玫瑰仙桃获得福建省首届茶博会银奖和优质奖.目前社口有茶叶初制厂70多家,精制厂5家.每年3月份春茶开始到11月份秋茶结束,共吸引京,沪,皖,浙,粤等地茶商达500多人到社口购买茶叶.社口现从事茶叶生产经营人员达2000多人,主要在北京,上海,青岛,河北,广州等大中城市设茶叶经营部,茶庄经营茶叶.2社口茶叶产业存在的问题2.1茶叶品种结构调整迫在眉睫.近年来社口茶叶基本形成以绿茶为主,少量坦洋工夫红茶和乌龙茶为辅的生产格局.随着近些年全国各地大面积种植福云6号,制作产品单一,茶叶市场竞争激烈,茶农收益差,生产积极性受挫.加快茶叶品种结构调整步伐,推进我镇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已迫在眉睫.2.2茶叶产业基础设施不配套.社口茶园18800亩,9o%以上都是福云系列.由于树龄长,茶树衰老,大部分茶园年久老化,基础设施不配套,生产上受制于天的现状未能根本改变;茶叶加工厂大多是80年代建立的,厂房简陋,机器破旧,没有更新.缺乏真正规模,有带动辐射力的茶叶加工企业,有的茶叶精制厂还没有自己固定的原料基地(茶场),企业(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链模式在社口还没有得以完善,至今绿色食品标志在社口还是一个空白.做为闽东茶叶重镇,至今仍然没有一处象样的茶叶交易场所,从而难以发挥闽东茶叶交易中心的优势.312-3茶叶品牌效益不显着.社口茶叶品牌数量多,各类各级别名优茶多达20多种,但是品牌多而小,名牌不凸现,形不成名牌效应和规模效益.以坦洋菜茶为原料生产的红茶,早在十九世纪中叶(1851-1862)就开始对外贸易,让社口扬名海内外.然而,坦洋工夫茶只是社口坦洋茶场少量生产,虽然全部用于出口,但在国外也是登不了大雅之堂,效益并不突出.2.4茶叶质量卫生隐患仍然存在.虽然茶叶农药污染经过多年努力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与国际茶叶市场对卫生质量日益提高的要求尚有距离,茶叶农残量超标问题仍然是制约社口茶业发展的一大瓶颈.2.5发展茶叶产业的资金有限.上级财政对茶叶的投入极其有限,茶农自我积累,自我投入的能力不足,也没有建立起经销企业从所获利润中反哺生产的政策机制,严重阻碍了茶叶生产条件的改善和产业发展水平的提高.3加快我镇茶叶产业发展的思路3.1优化配置茶叶产业结构,适应市场需求.重点突出从茶类,茶树品种和产品三个层次上调整和优化.调整茶类比例.目前我镇生产的茶叶种类95%都是绿茶,要加大乌龙茶,红茶的比例,使我镇茶类比例逐步调整为:绿茶70%,乌龙茶10%,红茶20%.调优茶树品种.要加大早芽,高香,耐泡型品种种植比例,如绿茶以元宵茶,福安大白茶,福鼎大白茶,台茶为主,乌龙茶应大力推广丹桂,黄栈,黄观音,茗科1号,瑞香等品种:调整产品结构.在原有绿茶为主的基础上,加大红茶,乌龙茶生产,巩固发展现有绿茶明前毛峰,银针,六杯香,金香针等品牌的同时,加大红茶,乌龙茶茶叶产品生产,如坦洋茶场坦洋工夫红茶,丹桂,黄棱等乌龙茶生产.3.2加大无公害茶叶生产力度.在沿省道线沙溪,填头,秀峰,社口,溪坪,坦洋的二重山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周围无污染源,生态环境好,水,土,气无污染的山场,从开垦,种植,低改一加工等方面,力求按无公害,绿色食品标准的要求组织生产,促进产品达到无公害,绿色食品标准.3-3积极扶持和组建茶叶龙头企业.我镇现有林芝茶厂,福特茶厂,种子公司茶厂都是独立经营的小企业,可以通过兼并,联合等形式,(转第32页)霞浦县茶文化初探樊成钢吴祝平(霞浦县茶叶技术推广服务中心355100)霞浦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渊源流长.从晋代至唐代的六百年间,霞浦先民依靠海上交通方便,造船业发达的优势,最先从苏,浙引进茶叶生产技术,开山种茶,制茶,饮茶,发展茶叶生产,成为唐代福州地区茶叶主要产区.从霞浦古县村出土晋代茶具;晋代药学家葛洪山炼丹,流传药炉茶鼎;到唐代长溪亦能采造腊面茶;明代谢肇涮长溪琐语环长溪百里诸山,皆产茶.的记载,都表明霞浦县茶文化历史底蕴深厚,值得探讨.1出土晋代茶具1984年至1993年,在离霞浦古县村(晋代温麻县治址)2公里的龙泉山,眉头山发现古墓19处,经福建省考古队四次挖掘,发掘出地下文物87件.有晋代,南朝时期的青(接第3l页)扩大现有规模,完善产销机制,增强市场开拓能力.3.4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竞争能力.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茶农重视茶叶农残超标和掺杂,掺假问题的严重性,提高茶叶产品质量,着力构建茶叶食品安全监督体系,联合职能部门查禁国家明令禁止农药,并引导农民正确使用农药,化肥,建立健全农残检测设备,建立茶农利益与茶叶质量相挂钩的长效监管机制和利益导向机制,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3.5实施名牌战略,发展名优产品.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和质量立镇战略,在保持原有毛峰茶,明前茶生产优势的同时,加大对坦洋工夫,六杯香,丹桂等红,绿,乌龙茶的宣传,不断丰富社口之窗网页的内容,努力提高社口茶叶的知名度.争取早日取得无公害,绿色食品标志.在此基础上,重点扶持壮大12个茶叶品牌,努力树立我镇茶叶品牌新形象.3.6加大扶持力度,增加科技投入.设立茶叶生产基金,加大镇财对茶叶生产的投入,并积极向上争取扶持茶叶生产的专项基金,重点用于茶园更新改造,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治理农残技术培训和设备更新.积极拓宽融资渠道.3.7发展茶业科技,构建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紧紧依托省茶科所的科技优势,以农村社会服务联动中心为载体,建立健全村级科技协会.坚持实施茶叶无公害化生产工程和发展工程相并重,切实抓好茶叶生产加工技术的示范推广,茶树良种繁育和病虫害预测预报等三大体系的建设.釉小盅,托杯,五盅盘,三足炉,三足蹀等,其中三足炉,托杯,五盅盘等文件均为南朝煮茶,烹茶器皿,揭示霞浦先民在晋代已有饮茶习传.霞浦在三国时属吴国,设温麻船屯,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建温麻县,是三国,两晋时代东南沿海三大造船中心之一.温麻船屯就是候官辖区内的造船工场,居住当地的造船工官和技术工匠,他们可能将苏,浙一带烹茶品饮风俗带到温麻县.古县村后是绝顶凌空的葛洪山洞,洞中有石屏,石几,棋局,上有篆文六字,人莫能识.相传晋代药学家葛洪(字稚11l,号抱朴子,江苏句容人氏,公元284364年)曾在此洞炼丹.清代诗人黄钟泽游览葛洪山,看到晋代道士葛洪在洪山高平石洞修炼时流传下来的炼丹炉及煎茶的茶鼎.大力扶持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加工企业进行技改,提高制茶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档次,达到优质化和标准化要求.3.8发挥政府职能,强化管理机制.茶叶是社口支柱产业,要进一步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加强茶叶行业的协调管理,发挥基层茶叶站,农枝站的技术优势,解决好茶叶的产供销等方面的工作,组织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开展制茶能手,发展茶叶明星户等评选活动,培养和挖掘一大批茶叶生产加工能人和营销大户,推进社口茶业的发展.4政府帮扶设想4.1增加茶叶企业的贷款规模.社口年需茶叶生产流动资金2000万元以上,而银行每年仅给予贷款500万元,需要金融部门对我镇茶叶厂家予以倾斜照顾,提高贷款额度,延长信贷周期,简化信贷手续等.4.2为了进一步发挥闽东茶乡的龙头示范作用,我镇计划在35年内再改造发展乌龙茶5000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疗器械生产管理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解读
- 从初识到精通人工智能与中兽医针法的深度探索中阶
- 碳资产证券化项目的财务分析报告及总结
- 软考初级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员工作计划及安排
- 客服总监客户满意度提升与投诉处理计划
- 股市分析师股票研究与投资规划指导
- 新零售时代下的渠道拓展与终端管理
- 股票投资入门资产分析的流程与安排
- 项目进度管理方法与项目时间控制
- 旅游策划师主题旅游线路设计与成本核算
- 基金定投课件
- DBJT15-148-2018 强风易发多发地区金属屋面技术规程
- 2025至2030中国丁烯丙烯共聚物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WST861-2025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解读
- 2025年三农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 2026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选必修共7册主观题背诵考点汇编
- 水文知识课件
- 船舶机工基础技能培训手册
- 手足显微外科一科一品
- 国际高中英文版数学试卷
- 不同抑酸剂四联方案与改良伴同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对比探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