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法钢筋计量.doc_第1页
平法钢筋计量.doc_第2页
平法钢筋计量.doc_第3页
平法钢筋计量.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 从图中看出如下构造特点:梁下部受力钢筋只在跨间布置,两端伸入支座计锚固长度,进入端支座弯锚,进入中间支座直锚;梁上部有贯通筋沿梁全长布置,至少2根,位置靠角边,是形成钢筋骨架的支撑点,在两边端部向下弯锚;端支座上方加转角筋,进入支座弯锚,出支座第一排为净跨长的三分之一,第二排为净跨长的四分之一;中支座上方加直筋,出支座为净跨长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w 与前一节介绍所不同的是,本节钢筋计算要引入“锚固长度”的概念,在图中代号为La和LaE。锚固长度与支座有关,“有支座才有锚固”,而我们必须清楚谁是谁的“支座”?在框架结构中,基础为柱的支座,柱为梁的支座,梁为板的支座,这与力的传递路径是一致的。为使钢筋能在支座处受拉时不被拔出和滑动,就需要在钢筋进入支座后有足够长的锚固长度。锚固长度取值如表10.10所示。表10.10 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LaE图10.21中还有一个新概念叫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长度LLE, 它基于LaE产生,用于平法钢筋计算,其取值见表10.11规定。.箍筋构造如图10.22所示。.w 从图中可以看到箍筋构造特点:由于是框架梁,箍筋自支座边50mm开始布置,靠支座一侧有一段加密区,加密区宽度既要2倍的梁高,又要500mm,二者比较取大值,中间部分按正常间距布筋。3悬挑梁构造悬挑梁构造如图10.23所示。.w 悬挑梁上部钢筋应从跨内钢筋延伸过来,但第一排在端部弯折方式不一样,至少两根角筋(一般是贯通筋)到顶弯锚12d ,其余的下弯至梁下;第二排出挑长为0.75L;跨内下部纵筋进入支座应弯锚;悬挑梁下部钢筋作为构造筋,进入支座12d;悬挑梁箍筋加密布置。三、平法钢筋计算方法w 从以上构造知,平法中钢筋布置的控制点与前一节内容有很大的不同,“净跨锚固”是其钢筋计算的要诀。下面按不同位置的钢筋构造特点介绍计算方法。w (1)边跨梁下纵筋。如图10.24所示。w 其构造特点是:钢筋在跨间部分以梁净跨为控制点;中间支座伸入一个LaE,或0.5倍的柱截面边长加5倍钢筋直径,两者取大值;端支座处入支座弯锚(直锚需要较大的柱断面),其水平直段长度应0.4LaE,再上弯15d。在这其中,水平段的长度0.4LaE是最小值,而到支座边减一个保护层是最大值。取大值是一般预算的常规作法,这当中忽略了柱内钢筋的存在,按照“同向钢筋不接触”的原则,在柱内受力主筋占边的情况下,梁内纵筋进入柱中弯锚是不可能到柱边的,如何计算才叫合理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w 【讨论】现以图10.20为例,讨论KL2下部25(级钢)在轴支座中水平段长度计算。图中,柱截面在沿框梁方向宽度为650mm,梁的设计条件为:二级抗震,砼C30,LaE取34d,可有三种算法:w 其一,按0.4LaE计算得:水平段长= 0.43425 = 340mmw 其二,到柱边扣保护层:65030 = 620mm,两者差值 = 620340=280mmw 也就是说,在柱的范围内,梁筋弯起有280mm的空间范围。w 其三,若按照“同向钢筋不接触”的原则,柱内主筋直径为25mm,钢筋间留距离25mm,这时水平段长 = 650302525 = 570mm,与0.4LaE差值=570340=230mm。w 读者可以比较,这三种计算得到的结果谁最合理。若取第三种算法,则最小值与之相差40.35%;最大者与之相差8.77%。w 因此,边跨梁下纵筋计算式为:w L = L净跨hcbhcD0.2515dLaE 式中: L 钢筋计算长度L净跨 梁的净跨长度hc 柱截面沿框梁方向宽度bhc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D 柱靠边主筋直径0.25 钢筋之间保留间距d 梁的钢筋直径LaE 锚固长度(2)中跨梁下纵筋。如图10.25所示。(3)梁上贯通筋。如图10.26所示。(4)梁上转角筋。如图10.27所示。(5)中间支座上直筋。如图10.28所示。【10.10】计算如图10.28所示一级抗震要求框架梁KL1(2)的钢筋工程量,C25砼。边跨下纵筋 725(级钢)2/5 两跨对称共1425单支长= 7.2-0.025-0.022-0.025150.025380.025 = 8.45(m)重量 = 8.45 14 3.85 = 455.46(k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