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桃花扇》与《长生殿》情与“理”的较量.doc_第1页
论《桃花扇》与《长生殿》情与“理”的较量.doc_第2页
论《桃花扇》与《长生殿》情与“理”的较量.doc_第3页
论《桃花扇》与《长生殿》情与“理”的较量.doc_第4页
论《桃花扇》与《长生殿》情与“理”的较量.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桃花扇与长生殿情与“理”的较量作者单位:江西农业大学 别名:雪姬 内容摘要:桃花扇与长生殿产生于同一时代背景、思想背景上,作者的创作意图也是为了总结历史教训。清初民族矛盾尖锐,民族反抗激烈,同时经历了一场社会大变动之后,知识分子痛定思痛,他们要探索明亡的原因,吸取历史教训,正是在这样时代背景、思想背景上,反映社会重大问题,就成为这一时期戏曲创作的主导倾向。长生殿作者洪升,以天宝由盛而衰的历史“垂诫来世”。 孔尚任的桃花扇是以侯方域、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线索,写南明王朝兴亡的历史剧。两部戏剧作品可以说都有两个主题,即爱情主题,政治主题,但不论是桃花扇还是长生殿,戏剧中都把爱情主题做了强化处理,以社会政治生活为为副线,两条线索并行发展。在开展情节时,两条线索之间形成了因果关系,从而完成了情与“理”的较量。在这场较量中,长生殿是“理”败于情,桃花扇则完成了“理”对情的胜利。关键字:桃花扇、长生殿、 情与“理”、 政治主题正文:在论两部戏剧作品之前,首先要对两部戏剧做个介绍。长生殿是清初剧作家洪升(1645-1704年)所作的剧本,戏剧剧情是:唐明皇继位以来,励精图治,国势强盛,但他却从此寄情声色,下旨选美。因发现宫女杨玉环才貌出众,于是册封为贵妃,两人对天盟誓,并以金钗钿盒为定情之物。杨玉环自册封为贵妃,荣耀及于一门,其兄弟姊妹俱有封赏。这年春日,唐明皇与杨贵妃游幸曲江,秦、虢、韩三国夫人随驾,唐明皇因爱虢国夫人不施铅华的淡雅之美,特命她到望春宫陪宴并留宿。杨贵妃知悉后,醋性大发,言语间触怒了明皇,明皇一怒之下,命高力士将她送归相府。此后,唐明皇坐立不安,后悔不已。高力士将此情景报与贵妃。杨贵妃遂剪下一缕青丝,托他献给明皇,明皇见发思情,命高力士连夜迎接回宫,两人和好如初。失机边将安禄山按律当斩,却因贿赂杨国忠,不但免于一死,反而升了官,从此骄横于朝廷,唐明皇失策竟将他调任范阳节度使。安禄山一到范阳(今北京),招兵买马,妄图进兵中原,夺取天下。此时,唐明皇还沉湎在声色之中。杨贵妃新舞霓裳羽衣曲压倒梅妃惊鸿舞。自此,三千宠爱,集于一身。唐明皇为她,不惜劳民伤财,从海南运来荔枝。 后来安禄山反叛,唐军节节败退。唐明皇奔逃蜀中避难,在马嵬坡,军士哗变,杀杨国忠,更逼杨妃。唐明皇无奈,被迫赐杨妃自尽。自此心灰意冷,传位于太子,自己当了太上皇。后大将郭子仪奉旨征讨,大败安禄山,收复长安。唐明皇以太上皇身份自蜀中归来,仍是日夜思念杨妃。有一天做了一场恶梦后,访得异人为杨玉环招魂。临邛道士杨通幽奉旨作法,找到杨玉环幽魂。八月十五夜,杨通幽引太上皇魂魄来到月宫与杨玉环相会。玉帝传旨,让二人居忉利天宫,永为夫妇。 桃花扇的作者是孔尚任。孔尚任是曲阜人孔子第64代孙。曾隐居曲阜石门山,捐资纳为国子监生。1686年康熙南巡北归曲阜祭孔,任御前讲经和导游,受康熙赏识,拔为国子博士。桃花扇是清初作家孔尚任经十余年苦心创作,三易其稿写出的一部传奇剧本,历来受到读者的好评。桃花扇共有40出,舞台上常演的有访翠、寄扇、沉江等几折。 桃花扇是一部以南明王朝的兴亡为内容的历史悲剧,故事写明末归德书生侯方域来南京应江南乡试,落第不归,寓居莫愁湖畔,参加了反对阉党的复社,后经画家杨龙友的介绍,结识了秦淮名妓李香君,两人萌发爱情,订婚之日,方域题诗扇以赠香君,作为信物。阉党文人阮大铖闻讯即出重金置办妆套,托其结拜兄弟杨龙友送给香君,意在拉拢复社文人侯方域。香君义形于色拒不让方域接收阮的馈赠。阮为此忌恨,乘左良玉移兵南京之时,诬方域内通左军;为避害,方域只身逃离南京投奔杨州督师史可法,为之参赞军务。崇祯在北京自缢后,奸臣马士英等在南京迎立福王,建立南明朝廷。昏王奸臣不理朝政、征歌逐舞、迫害复社文人。马、阮等人逼迫香君嫁给新任曹抚田仰,香君宁死不从,以头撞地,血染方域当年所赠诗扇;杨龙友采摘花汁点染成桃花图,是谓桃花扇。马、阮于赏心亭置酒赏雪,香君乘机骂筵以泄愤恨。方域回到南京,被阮捕获入狱。清兵南下,昏君奸臣出逃,方域出狱后在避难栖霞山时,与香君相遇于白云庵,在张道士的点拨下,他们双双出家入道。 享有清初戏剧界“ 双星”盛誉的洪升、孔尚任, 在相隔不长的时间内, 写下了堪称“双璧”的传奇长生殿和桃花扇。两作问世之后, 一时大江南北, 人人争唱孔洪词” ,出现了空前的盛况。这两个剧本的共同而显著特点, 是在爱情问题上突破才子佳人式的案臼, 把它和政治斗争, 国家兴衰和民族矛盾联系起来, 通各种艺术形象的塑造, 反映了广阔而深刻的社会生活。目前对这两个剧本的主题思想学术界尚有争论,鉴于我学识水平有限,还不能对此多加评论。对二作在处理政治和爱情关系即情与“理”的较量上稍加推测,对于我的认识还望老师给予指导和纠正。 这两个剧本一个取材于“ 天宝遗事, , 一个取材于“ 弘光遗事” , 都是以政治和爱情的关系为主线开展戏剧冲突的, 都是以爱情为经, 以政治斗争、民族矛盾为纬把作者要塑造的各种人物形象拉到观众面前的。长生殿是通过爱情谈兴衰, 桃花扇是“ 借离合之情, 写兴亡之感” 。围绕着这个问题, 作者在艺术构思、表现手法上, 有共同之处, 但确各有千秋, 异彩纷呈。这两个剧本在处理政治和爱情关系上的构思, 都是一边在写爱情纠葛, 一边在写政治动乱。写爱情, 彼澜起伏不断, 写政治、阶级矛盾, 民族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盘根错节特别是两对矛盾一一爱情和政治(情与“理”)交叉对比出现, 收到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的悲剧艺术效果,可谓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是, 在具体表现上, 又各有特色, 可取殊途同归之效, 比如,长生殿在处理二者关系上,采用因果联系的手法爱情上的荒遥, 导致政治悲影的出现, 政治悲剧又带来了爱情悲剧。 “ 福兮祸所伏” , “ 风流惹下风流苦” 。如从第一出“ 传概, 到第七出“ 恩幸, 写李杨的纵情欢乐和宫庭内的争风吃腊, 第八出“ 献发, 九出“ 复召 写爱情遇到危机和这个危机的暂时解决。紧接着第十出“ 疑锻” 就道出了政治危机。十一、十二两出又写纵情欢乐, 十三出写促进政治危机发展的内部争权夺利,十四、十五、十六、三出把李杨的纵情欢乐推向高潮, 十七出写安禄山谋反, 十八、十九两出还让他们深陷在爱情纠葛之中, 直到第什五出 侦极” , 安禄山反形已露, 李隆基还在“窥浴 , 沉溺在极度的纵情荒淫之中。口陷关, 一出, 政治悲剧出现了, 紧接着 惊变” “埋玉” 生离死别的爱情悲剧就揭幕了。以后数出, 写他们在悲剧出现后的痛苦, 李隆基在动乱中失去了爱情和宠妃, 失去了帝王宝座。叛乱平息了, 政治危机这个狂澜是挽住了, 但李唐王朝也从此衰落了, 且爱情上的悲剧一也永远是 此恨绵绵无绝期”了。从爱情上的荒遥, 导致政治悲影的出现, 政治悲剧又带来了爱情悲剧,这似乎就展示了情与“理”的相抗衡。了解这两部戏剧的大致内容及情况后,我们可以知道,长生殿取材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和元代剧作家白朴的剧作梧桐雨,讲的是唐玄宗和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事,但他在原来题材上发挥,演绎出两个重要的主题,一是极大地增加了当时的社会和政治方面的内容;二是改造和充实了爱情故事。我们可以看到戏剧末尾,道士杨通幽奉旨作法,找到杨玉环幽魂。八月十五夜,杨通幽引唐玄宗魂魄来到月宫与杨玉环相会。玉帝传旨,让二人居忉利天宫,永为夫妇。唐明皇和杨贵妃最后在一起,但是那已经是经过戏曲改编,缔造的一个圆满结局。其实唐明皇失政权,杨贵妃自尽,就可以说明“理”对情的制约。在长生殿这场“理”与情的较量中,从李杨爱情上的荒遥, 导致政治悲影的出现, 政治悲剧又带来了爱情悲剧。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我们看到了情既胜于“理”而又败于“理”。而桃花扇以侯方域李香君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为中心线索,展现了明末腐朽动乱的社会现实,暴露了南明小朝廷的昏庸与腐败,热情歌颂了敢于和权奸作斗争的高尚气节和爱国情感。全剧的结果是主人公撕破桃花扇,双双出家入道,完成了“理”对情的胜利。参考文献:(1)、滇曲靖师专学报(科版二社一九八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