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之三国演义.doc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学之三国演义.doc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学之三国演义.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节 三国演义的作者,成书过程和版本1、 成书过程1、 西晋陈寿三国志,南北朝裴松之三国志注2、 李商隐骄儿诗:“或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说明三国故事晚唐已众口喧腾。3、 宋元讲史话本宋:说话中的“说三分”,说三国的艺人霍四究元:三国志平话,三分事略金元、元明之际的三国戏,杂剧剧目60多种,现存21种剧本。三国志平话:是说话艺人讲三国史的讲史话本,它有鲜明的民间传说色彩,其中的因果报应和迷信思想也相当重。虽然文学价值不高,但它已经初步具备了三国演义的故事轮廓,里程碑式大总结,是三国演义创作的重要基础。4、 作者“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明高儒百川书志,写成小说)2、 作者嘉靖本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贯中编次”创作:录鬼薄续编著录了三部杂剧作品,今仅存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小说除三国演义外,还有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三版本:1、 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24卷,240则,每则前有七言单题,为现在最早版本。2、 李评本: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简称“李评本”,此本不分卷,将240则合并为120回,回目由单句变双句。有眉批,总批,系叶昼假托,帮后人称“伪李评本”。3、 毛本:三国演义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刊本,时“李评本”回目,正文多有修改,增删,正统道德色彩更浓,评点多精辟见解,是三百多年来最流行的版本。第2节 三国演义内容和思想1、 三国演义的基本内容纵向看,三国演义描写了从汉灵帝中平元年(184)至晋武帝司马炎太康元年(280)共97年的历史,全书120回,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1-33回)主要写汉末动乱和群雄并峙,曹操集团的崛起和壮大第二部分(34-85回)主要写刘备集团的崛起和壮大,三国鼎立,蜀国南征北战,互相争雄的局面。第三部分(86-120回)写三国的衰落,最终为司马氏所统一,建立西晋王朝。横向看,三国演义描写了魏、蜀、吴三国间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展示了三国时期近百年的战争史;描写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外交手段;在政治、军事、外交斗争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经验,堪称是一部谋略百科,有相当的认识意义和借鉴价值。以浓墨重彩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2、 三国演义的思想主旨三国演义的主题纷争1、 “正统”说2、 “忠义”说3、 “拥刘反曹反映人民愿望”说4、 “反映三国兴亡”说5、 “歌颂理想英雄”6、 “赞美智慧”7、 “天下归一”8、 “讴歌封建贤才”9、 “悲剧”10、 “总结争夺政权经验”11、 “追慕圣君贤相鱼水相谐”12、 “宣扬用兵之道”13、 “人才学教科书”14、 “向往国家统一歌颂忠义英雄”15、 “总结历史经验”16、 “元固定主题”1、 三国演义主题概括三国演义以儒家政治道德观念为核心,同时也糅合着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的愿望,鲜明地表现出“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其中既有对明君贤相,清平世界的赞美与渴慕,对昏君贼臣,天下大乱的痛恨与厌恶,又有由于最终理想幻灭,道德失落,价值颠倒的惨痛现实所带来的悲怆与迷惘。道德悲剧意识:用“道德价值”去压制,克服“政治利益”,决定了蜀汉悲剧不可避免。刘备悲剧:“仁”辞荆州而备受困扰;“践义”伐吴而造成彝陵惨败关羽悲剧:“义”释曹操,认敌为友,贻误战机;傲视东吴,化友为敌,酿成失荆州、走麦城,被擒俘,遭杀戮悲剧2、 “拥刘反曹”倾向(1) “拥刘反曹”的具体表现:内容上,把刘备写成“仁君”,将曹操写成“奸雄”结构上,把刘蜀放在首位,而曹魏显居其次语言上,多称刘备为玄德,皇叔,豫州,先主;而对曹操直称其名算是客气,多称小名阿瞒,甚至“贼”,“汉贼”“国贼”。(2) “拥刘反曹”的思想实质从官方史学看,“拥刘反曹”表现的是为偏安王朝争正统的封建正统观念。从民间文艺看,“拥刘反曹”表现的主要是反抗异族,“人心思汉” 民族情绪。从三国演义看,“拥刘反曹”既有拥护仁君仁政,反对暴君暴政的人民性,又有不满异族统治,要求“还我大汉”的民族性,还有某些封建正统观念的陈腐糟粕。 诸葛亮形象的非常突出的“思义”和“忠义”思想。他与刘备的关系,是封建社会中君臣关系的典范,达到了儒家提出的“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的最高境界。对于各个集团中的人物,只要表现出忠心不事二主,作者就加以赞扬。1、 人物形象“三绝”1、 曹操:奸绝,奸诈,奸雄2、 关云长,义绝 “义”的化身3、 诸葛亮“智”的代表2、 刻画人物采用的手法1、 出场定型2、 反复渲染3、 多用传奇故事和生动的细节来突现人物的性格特征4、 善用对比,烘托等手法三国演义的影响 在三国演义的影响下,明清历史演义极盛,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统计有163部。列国系统 隋唐系统 “四大名著”之一,“四大奇书”之一,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历史演义开山之作。 人才学,军事战略学,智谋策略学,百科全书三国演义的不足与糟粕1、 人物描写有过分夸张失实之处,“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鲁迅中国小说史略2、 书中有不少的迷信情节3、 男人的世界,女人是陪衬水浒传1、 杂剧对水浒的贡献确立了故事发生的地理位置确立了其中的人物2、 水浒传版本可分为简本和繁本两个系统,简本文学简略,描写细节少;繁本描绘细致生动,文学性较强。3、 水浒传思想倾向总体结构始于“洪本尉误走妖魔” 终于“宋公明神聚蓼儿洼”“魔君三部曲”:“群魔乱世”改邪归正案升天神强盗或忠义之士赞扬兄弟之间的情义农民起义说4、 主题的三重意蕴(1) 官逼民反金圣吧:”无美不归绿林,无恶不归朝廷”“先写高俅,则是乱自上作也”官民矛盾高俅作为封建统治集团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他身上体现了凶残、阴险特点,也体现了封建统治阶级的丑恶和度腐朽的本质。说明在政治极端黑暗的情况下,其中的一些也会遭到当权派的排挤打击,被迫投身于武装起义的洪流之中。(2) 替天行道九天玄女:“汝可替天行道,为主全忠仗义,为臣辅国安民,去邪归正”酷吏贼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3) 忠义之烈宋江:“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关于宋江1、 宋江为何为梁山好汉所信服?及时雨,仗义疏财,扶危济困孝义黑三郎,对待父母讲究孝道,孝道贯穿在他的思想当中呼保义,保持忠义黑宋江,面黑,身材矮,其貌不扬忠孝节义:忠指臣对君的竭诚;孝指子女对父母的顺从;节主要指妻子对丈夫的服从;义指对朋友讲义气。对性格的影响1、 因为是出身农民,自身是一个小吏,所以能够接近下层群众,能够同情小人物,有正义感。2、 自幼攻读经史,所以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对于朝廷的态度始终是忠的,对于起义者的态度是残暴的,他遵守道德,遵守法度。对其人的评价:1、 上山前是一个仗义的英雄:对晁盖,武松等人的态度2、 上山后是一个义军的首领:带领梁山发展壮大3、 招安后是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