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职业教育优秀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申报书医学影像技术专业.doc_第1页
南京市职业教育优秀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申报书医学影像技术专业.doc_第2页
南京市职业教育优秀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申报书医学影像技术专业.doc_第3页
南京市职业教育优秀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申报书医学影像技术专业.doc_第4页
南京市职业教育优秀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申报书医学影像技术专业.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京市职业教育优秀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申报书(医学影像技术专业) 作者: 日期:南京市职业教育优秀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申报表学校名称: 南京卫生学校 团队名称:医学影像技术教学团队团队类型:“双师型”优秀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年度: 2012年2015年 项目负责人: 姚建新 联系方式:南京市教育局制二一二年一月一、团队基本现状综述南京卫生学校医学影像技术教学团队带头人姚建新,大学本科学历,副教授职称,曾获江苏省卫生职业教育骨干教师等称号,担任全国医学影像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影像技术学会副主任委员等职,曾主持江苏省卫生厅课题腔镜超声切割止血刀的研制与应用(已结题),参与教育部高职高专相关医学教指委立项课题设置高职高专医学影像诊断专业的研究(已结题)等,负责学校影像系全面工作。影像系所属影像教研组多次被评为校级优秀教研组,并被报送参加市级优秀教研组的评比。教学团队人员积极进取,其中刘冬梅老师为南京市学科带头人,江苏省教科研中心组成员、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殷燕老师为学校师德标兵,李占峰老师为校优秀班主任、教学新秀,董兆老师为校教学新秀。团队成员学历合理,所有教师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硕士学位5人,占35%;团队成员老中青结合,其中35岁以下教师5人,占35.7%。高级以上职称6人,占42.9%。中级以上职称(含中级)13人,占92.8%。团队教师中获高级以上职业资格或行业执业资格证书13人,达92.8%。教学团队共有14人组成,其中专任教师10人,外聘临床一线兼职教师4人,占28.6%;兼职教师均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二、团队建设相关在校生基本情况团队建设平台在校生基本情况专业(课程)名称学制人数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医学影像技术五3927286818766合计3927286818766三、近三年团队相关教科研成果及师生获奖情况序号姓名成果名称或大赛获奖名称认定部门等级1姚建新腔镜超声切割止血刀的研制及应用(卫生厅课题)江苏省卫生厅2009年通过专家组的鉴定,顺利结题腔镜超声切割止血刀的研制及应用(论文)医疗卫生装备ISSN1003-8868,CN12-1053/R 2009年6月设置高职高专医学影像诊断专业的研究(课题编号09-YB04)全国卫生职业教育研究发展基金20082009年度教育教学研究会课题2011年8月结题医学影像技术学中CT与MR教学分析(论文)现代仪器ISSN1672-7916CN11-3681/TH2011年第二期第17卷总93期医学影像技师考试一本通(参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年3月ISBN 978-7-5091-2544-1医学影像技术学习指南与高频考点(副主编)江苏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ISBN 978-811130-072-7医学影像技术学(X线摄影技术卷)(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12月ISBN978-7-117-14986-0/R.14978“构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影像学课程体系”的研究2009年南京市“十一五”规划课题研究中“构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影像学课程体系”的研究2010年江苏省卫生厅科研课题研究中2刘冬梅健康评估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年1月ISBN 978-7-5499-0401-3“以器官系统定位”的课程结构设置难点及对策研究实用医技杂志20011年第18卷第11期ISSN 1671-5098CN 14-1298/R“构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影像学课程体系”的研究2009年南京市“十一五”规划课题研究中“构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影像学课程体系”的研究2010年江苏省卫生厅科研课题研究中3殷燕脑部纵裂池密度增高CT表现分析中国现代医生2009年12月上旬刊第47卷第34期ISSN 1673-9701CN 11-5603/R浅谈对比医学影像技术变化教学的新形势青春期健康(人口文化版)2009年第11期ISSN 1672-6502CN 11-5125/R医学影像解剖学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1月ISBN 978-7-5352-4166-5“构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影像学课程体系”的研究2009年南京市“十一五”规划课题研究中“构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影像学课程体系”的研究2010年江苏省卫生厅科研课题研究中4李占峰“构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影像学课程体系”的研究2009年南京市“十一五”规划课题研究中“构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影像学课程体系”的研究2010年江苏省卫生厅科研课题研究中5肖楠超声诊断技术的创新教学继续医学教育2011年第25卷第9期ISSN 1004-6763CN 12-1206/G4“构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影像学课程体系”的研究2009年南京市“十一五”规划课题研究中“构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影像学课程体系”的研究2010年江苏省卫生厅科研课题研究中6董兆“构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影像学课程体系”的研究2009年南京市“十一五”规划课题研究中“构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影像学课程体系”的研究2010年江苏省卫生厅科研课题研究中7李跃进职业学校“批评教育”现状卫生职业教育2011年2月第29卷第3期ISSN 1671-1246CN 62-1167/R8田俊SMART-PREP法与BOLUS-TEST法在颈CE-MRA中应用价值的研究实用放射学从质量控制的角度评判ASSET在腹部MR扫描中的应用价值临床放射学胆道水成像仿真内窥镜技术的探讨南京医科大学学报9王骏医学教学引导未来影像技术,2011、4,36走进分子看影像影像诊断与介入治疗杂志,2009、1,69分子影像学研究的进展和前景影像技术杂志,2010、3,505310倪启义如何选择曝光量实用医技杂志直接数字化摄影图像质量分析现代医学杂志11马 璐电子听诊器(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赛)江苏省教育厅优秀奖12徐 慧电话灯(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赛)江苏省教育厅优秀奖13陈苏特苏薇气囊式背带(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赛)江苏省教育厅三等奖四、团队成员基本情况类型姓名年龄学历/学位所学专业教师系列职称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称名称及等级职业资格证书和执业资格证书名称及等级教龄企业经历或工作年限授课主要课程团队带头人姚建新50本科影像技术副教授放射主管技师CT技师、MR技师2713影像技术学专任教师刘冬梅51本科临床医学副教授心理咨询师二级283影像诊断学专任教师李占峰34本科医学影像讲师放射主管技师CT技师、MR技师105放射物理专任教师殷燕33本科医学影像讲师医师执业医师105影像诊断学专任教师严长喜49本科应用电子讲师高级无线电维修工三级268影像设备专任教师董兆35硕士眼科学讲师主治医师执业医师64临床医学概论专任教师陈静30硕士课程与教学论讲师高级计算机系统程序员63信息技术专任教师耿学工37硕士计算机应用讲师高级计算机维修工166计算机组装与维修专任教师肖楠28本科医学影像助讲72影像诊断学专任教师李跃进55硕士生理学高讲高级保健按摩师三级297解剖生理学专任教师杨蓉11大专影像技术实验员技师22影像技术学外聘教师王骏45硕士妇产科学副主任技师CT技师、MR技师522影像技术学外聘教师黄德健46本科临床医学副教授主任医师执业医师323影像诊断学外聘教师田俊45本科临床医学讲师副主任技师CT技师、MR技师622影像技术学外聘教师倪启义39本科医学影像主管技师CT技师416影像技术学表中类型选择“团队带头人、专任教师、外聘教师”进行填写。五、团队建设规划及目标医学影像技术教学团队建设总体规划及目标长期目标:通过校院合作,建设一支“专业有特色、团队有特点、模式有创新、业内有影响”的 ,具有较高产学研及教科研水平的,职称和年龄结构比较合理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形成一种“团结和谐、参与竞争、积极进取、形成合力”的团队文化。教学团队真正成为教师成长的摇篮,新教师起飞的平台。中期目标:完成校院合作共建“影像实训中心”,学校成立“影像技术研究室”, 专任教师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医院成立“医学影像教研室”,临床兼职教师加强理论教学能力的培养,形成我校影像技术专业培养特色。培养市级学科带头人1人,校级“双师型”学科带头人1人,校级教学骨干2人,争取培养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培养市级“青优”专业教师1名;教师三年内人均撰写二篇教学论文,李占峰老师达到硕士学位。2012年目标:顺利通过省示范实训基地的验收,验收材料准备由姚建新负责,实训室功能布局调整由李占峰负责;完成校院合作影像实训基地的建设工作,此工作由学校李占峰、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黄德健主任负责,负责16层螺旋CT安装、调试、验收等工作;完成主干课程(影像技术学、影像诊断学、影像设备学)网络信息平台建设,本项工作由姚建新、肖楠、严长喜负责,黄德健、倪启义、田俊、王骏等参与;形成课题“以器官系统疾病影像学”的中期报告,加强课改班级实践教学的指导与研究,本项工作由刘冬梅、姚建新负责。教学团队建设目标分解如下:一、专业建设方面1聘请医学影像技术专家及医疗器械行业专家参与制定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实训基地建设方案;2对放射治疗技术人才需求进行调研,形成放射治疗模块化教学方案;3对医学影像设备等医疗器械市场进行调研,形成校企合作,企业冠名班培养模式方案。4逐步建立模块化教学体系,推行“三化合一”人才培养方案。即“校内教学理实一体化、校内技能实训仿真化、顶岗实习阶段化”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学习身边的师德标兵,团队内部相互学习,树立尊重学生、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风尚。2加强师能、素质建设:争取拥有本专业的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人,校级“学科带头人”1人,骨干教师5人,打造一支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主的优秀教学团队。3加强团队梯队建设:引进2名硕士学历的专业教师(影像诊断或影像工程方向1名;影像技术或放射治疗方向 1名),新引进的专业课教师参与专业基础课(解剖学等课程)的教学,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4在专业教师“双师”达标率93%基础上,进一步鼓励教师参加相关执业(职业)资格考试,扩大自身知识面,全面提高专业素养,争取“双师”率达100%。5加强专业教师的临床实践活动。保障专业教师(含专业基础课教师)每两年至少有两个月时间的临床实践,不断提高教师实践环节的教学能力。6注重团队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训练,培养市级“青优”专业教师1名。三、实训基地建设1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十二五”期间,进一步解放思想,校院共建影像实训中心,学校将新购的16层螺旋CT安装在教学医院,方便实践性教学。计划新购彩色多谱勒超声波诊断仪,加强超声技术的教学。影像实训中心在常规教学、教师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多项工作基础上,面向社会服务,每年至少服务500人次以上的对外服务。在已有实训设备的基础上,充分挖掘设备的潜在功能,充分发挥现有设备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学校抓住市场契机,大力推进临床与教学结合、学校与企业合作,形成校企合作的特色办学模式,培养高技能实用型人才。进一步加强与医院、行业和企业的紧密联系,注重学生的临床见习、教学实习和毕业实习,与江苏省人民医院、江苏省中医院、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南医大二附院、南京军区总医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南京第一医院、南京市鼓楼医院、南京市中医院、苏州大学一附院、南通大学附院、北京万东医疗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等医疗单位建立长期的校外实训实习合作关系,充分利用有效的社会资源,培养更多高技能、高质量、实用型影像技术人才。四、教科研方面1.加大教科研工作力度,争取团队中的每位教师参与科研课题研究,教学研究结合教育教学实际,通过科研促进教学,起到教科研的相互促进作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2.团队成员人均完成教育教学科研论文2篇,并争取在省级以上刊物正式发表。3.团队成员指导学生并亲自参加省级及以上技能大赛,至少获得一枚及以上金牌奖项(如果组织本专业技能大赛的情况下)。4团队成员参加市级及以上信息化大赛获得三等奖及以上奖项1次以上,或参加省市“两课”评比获得示范课1次以上,或参加市专业教师教学基本功综合比赛获得一等奖1次以上。五、产教研方面1利用学校和医院共建的“影像实训中心”开展实践教学,为临床服务。同时为学校创造一定经济收入;利用共建实训中心,十二五期间完成市级课题和省级课题各一个。2在校院共建实训中心的基础上,进行模块化教学,完成相关课改课程校本教材的编写。补充密切联系临床实际的教学内容,满足教学和临床需要。3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建设高质量的“数字化学习资源管理与应用平台”,补充课堂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4开设与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相关的选修课程,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应用型人才。六、团队建设进度安排及经费预算进度安排第一阶段:申报阶段(2011年10月2012年2月)构建我校医学影像技术优秀教学团队框架,拟定专业带头人、专任教师和特邀行业专家人选,开展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准备工作,为申报市级职业教育优秀教学团队奠定基础。第二阶段:建设阶段(2012年2月2014年)1.申报:认真学习南京市职业教育“双师型”优秀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标准,并依照要求,在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工作基础上,调整目标、整合资源,申报市级职业教育优秀教学团队。2.建设:对照南京市职业教育“双师型”优秀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标准,2012年2014年期间,打造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管理能力和专业水平、科研能力等综合实力较高的团队带头人,并建成一支拥有较综合水平高,知识、年龄、职称合理的市级优秀教学团队。序号时间建设内容12012年2月至2012年7月教学团队成立动员;主干课程(影像技术学、影像诊断学、影像设备学)网络信息平台建成;校院合作影像实训基地建成;22012年8月至2012年12月完成省示范实训基地的验收的各项准备;2本万东班校本讲义完成;完成08级毕业实习效果调研工作;完成课题中期报告;32013年1月至2013年8月在08级毕业实习计划基础上,制定0912班(课改班)实习计划;制定万东班毕业实习计划;教学团队建设中期检查准备42013年9月至2013年12月完成2本万东班校本讲义,完成放射治疗模块2本讲义2014年1月至2014年7月完成以器官系统疾病影像学校本讲义修订稿;完成教学团队建设汇报材料及成果。第三阶段:评估验收(2013年2014年)通过三年的建设,建成一支南京卫生职业教育的旗帜,为南京的职业教育及江苏省医学职业技术的发展起推动和促进作用。经费预算:三年建设经费约30万元,用于立项团队教师的临床实践、进修和培训,以及外聘专家兼课、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开支和教学教研活动等。具体经费见下表序号项目经费1专业建设调研(人才培养模式调研交通费、专家咨訽费、课题调研等)2万2教师临床实践、进修培训3万3教师科研、学术交流方面(会务费、交通费、论文审稿费、课题研究经费等)5万4外聘专家兼课、讲座费5万5教学资源建设(数字化平台建设、精品课程建设)3万6课程建设方面(校本讲义)2万7实训基地建设方面10万合计30万元七、团队建设预期成果(包括教师发展、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建设、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技能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生培养质量、产学研结合、教科研成果、技术服务、特色创新等)教师的发展方面: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教学团队中,老教师的发展是要学会现代化教学手段,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培养年轻教师成长,起传、帮、带作用,带领年轻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科学研究等;中青年教师(3650岁)的发展在于大量实践(教学实践和专业实践),积累经验,广泛交流,晋升职称;年轻教师利用教学团队这个大家庭,虚心学习,提升自己能力。课程建设方面:影像技术专业主干课程包括影像技术学、影像诊断学、影像设备学。影像技术学课程建设预期成果是:根据最新职业资格考试大纲,组织教学,坚持采用校内教师与临床一线教师共同教学的模式,校内专任教师和临床兼职教师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协作,理论部分的教学以校内专任教师为主,实践部分课程及实践技能考核课程以临床兼职教师为主,专任教师和临床兼职教师定期集体备课,共同提高,编写一本校内技能实训讲义。影像诊断学课程建设,加强教师的专业实践,采用现代教学手段组织教学,逐步完善8本校本讲义,定期总结课改经验。影像设备学课程建设以临床常用的、我校实训中心现有设备作为典型产品,采用项目化、理实一体模式教学,凸显我校的专业特色,编写适合影像设备维修方向模块校本讲义4本。教学资源建设方面:根据医学影像技术岗位的要求,确定主干课程影像技术学、影像诊断学、影像设备学,其中影像技术学是最主要课程,涵盖X线摄影技术、CT技术、磁共振技术、超声技术、介入技术、核医学技术、放射治疗技术等;参编与职业资格考试指导相吻合教材影像技术学(人民卫生出版社);校级精品课程影像技术学在校园网上在线;以器官系统疾病影像诊断学课程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放射治疗模块放射生物学、放射治疗剂量学选修课程,拓宽影像技术专业学生的知识面,进军放射治疗技术市场。完成影像技术学、影像诊断学、影像设备学三门主干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专业建设方面: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人才规格要与社会需要相一致,学校聘请医学影像技术专家及医疗器械行业专家参与制定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校内实训中心建设在临床一线专家的指导下,进行全仿真建设,以利情景教学;通过放射治疗技术人才市场需求调研,有一定的需求,且专门培养放射治疗技术人才的学校很少,在影像技术基础上,开设放射治疗模块教学;由于医学影像设备等医疗器械市场急需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方面既懂医学又懂工科方面知识的人才,为此,我校开设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设备维修专门化方向(校企合作冠名班万东班);。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实训基地建设包括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在实训中心功能完善上下功夫,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并加强超声技术教学与实践;重点建设的校外实训基地有: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实训基地、南医大第二附属医院实训基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