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读华为的冬天谈企业的危机意识 读了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 华为集团总裁任正非的一篇短文华为的冬天,着实上我陷入了深思。深思熟虑后,又有不吐不快之感,故在此行文数语,权作抛砖引玉,以资大家思考。 一、危机意识的文化背景是什么?危机意识就是老祖宗“陷于死地而后生”的兵法沿用,但是应用老祖宗的智慧,首先要搞清楚背景与前提,体会之精髓,方可应用,否则用错了反受其害 谈到危机意识的来源,不免想到了我们老祖宗的兵法。孙子兵法?九地篇中讲:“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于死地而后生”,这一思想主要体现了孙子“以患为利”的用兵策略。在战争史上,最为著名的战例有项羽破釜沉舟,韩信的背水列阵,都是利用“陷于死地而后生”这一兵法原则,来唤起部队与敌人拚命精神,依靠精神来弥补物质势力方面的差距。兵法的最终目的是激励士气,谈到激励士气,还有很多种:吴起吮疽,勾践恤卒,是通过关心爱护部下,来激励士卒奋战的勇气;拿破仑则是以激发军队崇高的荣誉感,来激励官兵英勇作战,如此等等,举不胜举。 兵法是实践的总结,但是在应用中可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啊!同样是项羽,在韩信的八面埋伏下,可算是“致之死地”了!但是为什么在韩信的“四面楚歌”响起时,项羽的士兵就被瓦解了呢?三国中,诸葛亮也多次用过“致之死地而后生”之策,但是马谡为什么同样用兵于街亭,魏军大将徐晃“背水列阵”却失败了呢?我认为:第一,仔细分析一下战例,我们就会知道:“制造危机意识,致之死地而后生”的策略大部分是被动的,是在不得已而为之的策略。韩信使用背水列阵的背景是:当时刘邦从韩信军中调走了一部精锐兵力后,韩信率孤军深入赵地,大多数士兵是新招募来的,没有受过严格训练,如同“驱市人而战之”(就象赶着集市上的人群去作战一样)。可见,韩信也是非不得已而为之;第二,危机意识,首先是主帅危机,而且主帅要身先士卒,抱定必胜的信念,如此来激励士兵在困境中保有高昂的士气。项羽在破釜沉舟后横刀跃马在前,破釜沉舟,断掉退路,让士兵看到的是:主帅对战役的必胜把握,士兵见主帅断掉了退路,又冲锋在前,自然信心百倍;韩信在背水列阵的沉着立马于阵前,韩信所作所为首先对士兵表示的是一种必胜的信念,其次是告诉士兵:我们处于没有出路的局面;诸葛亮在空城上谈笑风生,更是既给敌人看的,也是给自己的士兵看的。对敌人,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战术的延续;对自己的兵士,则是让自己的兵士感到丞相早已谋略好了,不须担心。我想每个主帅在那一刻无一不是危机四伏,冷汗一身,而他们的士兵,决不会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处境,但是军士看到是主帅在敌人面前沉着若定,身先士卒,由此激发出了强大的士气。同样是困境的“八面埋伏”,主帅首先乱了阵脚,“四面楚歌”又让士兵知道了真实处境,大军自然是没有了士气。仔细想一想大家不难看出:所谓的“致之死地而后生”,无非是主帅使用的一种障眼法,通过主帅的坚毅与信心,转移了军士对自己困境的认识。问题的实质是:非士兵不知恐惧,而是士兵忘却了恐惧。从“破釜沉舟”到“四面楚歌”,近似相同的被动局面,结果迥异,这不就说明:只有不畏恐惧的主帅,没有不畏恐惧的士兵。第三,还有一个不可回避的前提,主帅前期一定是一个“常胜将军”,建立了指挥“百战百胜”信誉,所以士兵会在困境中对主帅仍然存有必胜信心。试想,破釜沉舟的如果不是项羽,而是樊脍;背水列阵的如果不是韩信而是萧何,三国时期,空城上谈笑风生的如果不是诸葛亮,而是马谡;士兵未必建立能起必胜的信心。恐怕战局就不会是胜利的结果了。特定的人物造就特殊的战例,他们受惠于自己的“常胜”信誉,而每一个主帅的“常胜”信誉的建立却非一日之功。这也是历史上“陷于死地而后生”的成功战例为稀有品种的道理所在。可见,应用老祖宗的智慧绝不能不分实时地生搬硬套,否则,不切合实际地给士兵“危机感”,搞不好往往会使自己更加陷入被动局面,加速自身失败的进度。 二、危机意识建立的基础应该是企业的领导核心,而不是每一个员工。企业的“危机意识”作为“天天讲,月月讲”的企业文化核心,我认为有待探讨。我真很难想象如果每一个员工每天在战战兢兢的危机感中工作,是一种什么样的场景?诚然“失败这一天一定会到来,这是历史规律。”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人一定要死的历史规律而每天诚惶诚恐地生活啊! 身为企业家的华为集团老总任正非提出了:“公司所有员工是否考虑过,如果有一天,公司销售额下滑,利润下滑甚至破产,我们怎么办?”“泰坦尼克号也是在一片欢呼声中出海的,结果怎么样?我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面对这样的未来,我们怎么样来处理,我们是否思考过?”“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只有危机感!”“失败这一天一定会到来,大家要准备迎接,这是历史规律。” 看到这里,本人不敢苟同。我认为,如果作为一个老总一个统军人物,自身给自己或企业管理层增加点危机感是有必要的,但是如果把危机感传输到每一个员工脑海中,就是大错特错了。试想,假如我是他的员工,企业与员工的关系仅是聘任与被聘任,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你老板一天到晚的告诉我企业危机四伏,还告诉我:“失败这一天一定会到来,这是历史规律。”我肯定会想到老板自己对企业都没有信心,我们将何去何从?谁会为一个历史规律一定要失败的企业而服务呢?看来,唯一可做的事情就是:及时调整自身知识结构与工作机制,积极应付未来WTO的挑战。当WTO后,外资兵团招兵买马,只要咱有一技之长,不愁没有饭吃,大不了就是“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于是乎,企业员工每个人都增加了个人危机意识,纷纷为自已寻找后路。一年以后,外资兵团处处高薪招揽人才,老板们会突然发现自己的队伍中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残了,真若如此,这与“四面楚歌”有什么区别?面对这样的场景真不知我们的老板们如何应对? 对于危机意识,我赞同建立。但是,我以为危机意识建立的基础应该是企业的领导核心,而不是每一个员工。即使向前面华为老总任正飞提到的“泰坦尼克号”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泰坦尼克号的责任在于指挥者,而不在于乘客。即使有危机感,也应该是驾驶巨轮的指挥者,而不能让每个一个乘客的旅途在战战兢兢的渡过的。假如沿用任老板的思想,在泰坦尼克号启航,如果每一个乘客建立了“危机感”,我想也顶多是每个人上船之前,给自己准备一条救生圈罢了,即使这样,难道泰坦尼克号就不会沉没了吗?显然任老板在逻辑上存在点问题。另外任老板对“泰坦尼克号也是在一片欢呼声中出海的”背景没有搞清楚。那个时代是工业革命后,欧洲燃起了开发美洲新大陆热情。奔向美国,寻找自由与财富给每一个人带来的无限的希望与憧憬,电影表现的就是人们为奔向新大陆洋溢出幸福呼唤,而不仅仅是为了表现乘坐上巨轮的人们洋溢着“刘姥姥进大观园”式的欢快。看来,分析事物一定要把事物的背景搞清楚,否则结论会出问题的。 在谈到微软,比尔盖茨认为“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绝对是告诫自己管理层的警戒。海尔的领军统帅张瑞敏对自已的形容是“如履薄冰”,目的在于鞭策自己勤奋,保有制定战略的警惕性,但海尔的企业文化中却渗透着是“积极向上,奋勇向前”的精神。统帅与士兵各司其职,此所谓相辅相成吧!从历史上的“陷于死地而后生”的兵法战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制造危机意识仅是一种战术行为,而非战略行为,所以企业的危机意识作为“天天讲,月月讲”的企业文化核心,我认为有待探讨。我真很难想象如果每一个员工每天在战战兢兢的危机感中工作,是一种什么样的场景?诚然“失败这一天一定会到来,这是历史规律。”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人一定要死的历史规律而每天诚惶诚恐地生活啊!否则这又是什么样的逻辑?想想中国红军过草地的景象吧!对于共产党的长征路上没有一天不是危机中度过的,是什么精神支撑着他们?是理想与激情让他们勇敢地面对一切艰难困苦,这是共产党人的文化体现。因此,我认为:越是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越应该培养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 三、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并且渗透在其一切行为系统里的观念体系和价值体系。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内功”,没有强实的“内功”,恐怕一切的企业发展战略与日常管理都是外表形象工程。因此,建立与健全企业文化,是要经历一个漫长过程的,对此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并且渗透在其一切行为系统里的观念体系和价值体系。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步伐高速狂奔,而与之相适应的精神产物不免有所脱节,于是人们的观念体系和价值体系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社会上的思想更是异彩纷呈。对于企业的发展,尤其对于社会化的大生产,原则上要求统一的意识,才可以“步调一致”,才能形成规模经济,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开始重视企业文化,把企业文化的塑造作为企业的重要管理策略和长远的战略决策。之所以如此,最为重要的目的就是摒弃社会不良思想的冲击,使自己的员工纳入企业自身的观念和价值体系,最终统一思想意志。精神服从于物质的发展,这是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是客观事物发展的必然。如果恰当的比喻一下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的管理与企业文化的关系,我认为,企业发展战略与日常的企业管理仅仅是企业的行为外表,而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内功”,是大厦水泥中的“钢筋”,没有强实的“内功”,如大厦水泥建筑中没有钢筋的连接,恐怕一切的企业发展战略与日常管理都是外表形象工程,经不起狂风暴雨的侵袭。国民党部队总打败仗,其中有一条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国民党部队内部派系纷争,利益不统一,没有统一思想意志,其结果是蒋介石制定的战略、战术一旦执行下去就走了样,什么战略、战术形同虚设。总参谋部急死也没有用。而共产党的对恰恰相反,部队上下官兵一致,理想意志一致,没有不打胜仗的道理。 经过商品经济发展的初期,各个行业都进入了过度竞争阶段,大家意识到了没有“内功”是无法在市场上拚争,于是建立企业文化成了大型企业之必须。纵观有着良好企业文化的企业,大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3.3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
- 2025合同样本:停车场租赁协议示范文本
- 2025保修劳动合同
- 2025义龙新区鲁屯镇初级中学公租房租赁合同
- 七年级英语下册 Unit 5 Our School Life Topic 3 My school life is very interesting Section A说课稿 (新版)仁爱版
- 把打游戏的专注应用到学习上(说课稿)2023-2024学年初三下学期教育主题班会
- 橡胶厂保密管理规范管理规范制度
- 2025公寓房买卖合同(现房)
- 2024年河北中烟工业公司真题及答案
- 2025鸡西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合同鉴定流程
- 气道异物护理教学
- 2024年版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标准招标文件
- 企业合规经营规范手册
- 企业员工心理健康与欺凌防范政策
- GB/T 4706.74-2024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74部分:缝纫机的特殊要求
- 四川省兴文县建设煤矿2021年矿山储量年报
- 2024年中考考前语文集训试卷17及参考答案(含答题卡)A3版
- 功能量规-标准
- 【拆书阅读笔记】-《网飞文化手册》
- 合肥市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综合表
- 2023年检验检测机构质量手册(依据2023年版评审准则编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