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思想中的辩证法 (北师大、2010级祁同学).doc_第1页
卢梭思想中的辩证法 (北师大、2010级祁同学).doc_第2页
卢梭思想中的辩证法 (北师大、2010级祁同学).doc_第3页
卢梭思想中的辩证法 (北师大、2010级祁同学).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卢梭哲学思想中的辩证法姓名:祁红志 学号:201011021006 专业:哲学摘要: 作为法国启蒙运动中最激进的思想家,让雅克卢梭的思想在当时是独树一帜的、鲜明甚至格格不入的。无论卢梭的思想的价值究竟是崇高的还是如罗素所说的那样“假如在托马斯阿奎那和卢梭之间我必须得选一个,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那位圣徒。”我们都不能否认卢梭对理性的反思是辩证而有其进步意义的。从辩证法的角度来说,当其他启蒙思想家为理性、文明和进步高唱赞歌之时,卢梭却敏锐的意识到了自然和文明的矛盾对立,并尝试着以联系发展和矛盾的辩证角度去对人类社会和历史进行独特的思索。关键词:卢梭、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辩证法正文:卢梭是启蒙时期著名的法国哲学家,其哲学思想与当时首倡理性的大多数启蒙思想家的哲学思想大相径庭。并且其思想中蕴含了丰富的辩证法式的思维和阐释。以辩证法的角度来解读卢梭的哲学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卢梭以自然法理论为基础来构建了自己的社会政治学说,并对他所谓“自然状态”和“社会矛盾”之间的矛盾进行了揭示。并对决定人的本性的自然规律,对人类社会的基础和不平等的起源进行了自己的思索和阐释。卢梭认为要解决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问题,必须要回溯到人类的“自然状态”,以展示人的本性,来发现不平等的原因所在。卢梭把“人所形成的人”即社会人与自然人加以比较,将剔除人的社会性之后剩下的东西看做人的自然本性,并以此来研究决定人的本性的自然规律和,说明人类社会的基础和不平等的起源。我们能够从卢梭在探讨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时所运用的“自然状态”和“社会状态”的划分中找到其思想中的对于万物运动发展的辩证法的内在运用。卢梭说人类后来之所以从不平等“自然状态”进入平等的“社会状态”,是因为他有一种独特的“自我完善”的能力。因此,自然人具有理性,文明,语言,社会生活,道德和进步的潜在能力。卢梭对人类“自我完善”能力的假设无疑是以肯定人类社会甚至人类本身不断运动变化和某种意义上的发展的肯定为前提的。这种思维无疑是辩证法式的思维,是对辩证法的运动观点的朴素的具体运用。接着,卢梭认为“自我完善”的能力只是人类进入“社会状态”的可能性,他自己是不能自主的发展起来的。必须借助于许多外部因素的偶然会和,才能使这种可能性成为现实。比如由于生存所迫,人们发展了不同的技能,学会了使用火,原本离群索居的个人之间增加了接触,形成了语言,智力越来越发达了,人们也开始定居下来,结成了家庭。更重要的是,导致人类不平等的根源,即私有制终于产生了。可以看到,卢梭没有把人本身抽象出来考察而是把人放到具体的世界中去,承认人与自然万物,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并且认为是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互相影响的状态对人、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卢梭对事物的相互联系和影响的认识和理解已经是深刻的。卢梭已经辩证的认识到人与自然与他人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并且这种情况是客观的状态。卢梭认为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但同时又是人类文明的基础。在卢梭看来正是由于私有制是文明社会的基础,而我们因为历史的发展又不可能重新退回到自然状态之中去,所以私有制是不可能被消除的,我们只能限制和约束它。卢梭对私有制的分析和认识可以被认为是对立统一的矛盾的辩证法式的认识。私有制作为产生于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种制度性的产物,其本身对于人类历史性的发展在卢梭看来具有文明基础的重要地位也同产生了人与人的不平等和对人性的种种负面作用。在这里矛盾的对立统一的全面的辩证思维被卢梭具体的应用于对私有制的历史性的思索之中。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对立统一的双方是同时存在,不可分割的。私有制对人类社会人、人类文明的基础性作用和对人性的(在卢梭看来的)负面作用是矛盾的双方,这二者的对立和统一就产生了私有制对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形态的种种具体的作用。接着,卢梭对人类社会历史中存在的不平等进行了分析,他认为人类中有两种不平等。一种是自然不平等即生理上的不平等,一种是社会不平等即精神上或政治上的不平等。卢梭认为人与人之间的自然差异在自然状态下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社会状态下,不仅社会不平等,即使是自然不平等,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卢梭把私有制当做文明社会的开端和一切社会发展的基础,而社会发展的结果就是社会不平等的产生和深化。卢梭把社会部平等的发展过程分为了三个阶段,分别是法律和私有财产权的设定阶段、官职的设置阶段和合法的权力变成专治的权力阶段。我认为,卢梭这种通过对社会不平等的深入分析,以社会不平等为线索而进行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研究和分析是辩证的,是试图通过对卢梭认为的历史发展的主要矛盾的掌握来对历史发展规律的一种探寻和试图通过对历史规律的掌握来对社会历史的发展予以预见并寻求对其发展的促进。“这里是不平等的顶点,这是封闭一个圆圈的终极点,它和我们所由之出发的起点相遇。在这里一切个人所以是平等的,这是因为它们都等于零。臣民除了他自己的意志以外没有别的法律;君主除了它自己的欲望以外,没有别的规则。” 【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李常山译,第145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这个“封闭的圆圈”似乎不能不说是卢梭对自己所探寻的历史规律的阐释。同时也包含了对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物极必反的事物向对立面转化的辩证思考,卢梭说人民必将以同样的手段来还报暴君。暴君一当他被驱逐的时候,他是不能抱怨暴力的。因为“以绞杀或废除暴君为结局的起义行动,与暴君们前一日任意处理臣民生命财产的行为是同样合法的。暴力支持他;暴力也推翻他。” 【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李常山译,第146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这种变化是怎么形成的?我不清楚。是什么才使这种变化成为合法的?我自信能够解答这个问题。”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第7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卢梭对私有制和社会部平等的深刻理解使他能够从更高的角度对人类历史社会的发展进行批判和对一个合理的“社会契约”进行构想(与许多思想家一样,卢梭认为构成一切权利的基础和社会秩序并非源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契约才是“人间一切合法权威的基础”)。“社会契约”这一概念本身就是符合于辩证法的,人们彼此之间相互联系而共同作用是社会契约存在的前提,而人们彼此之间相互联系形成一种力量的总和是自然状态中不利于人类生存的种种障碍超过了个人所能应付的界限。因此卢梭对这一概念的认可和使用本身就已经是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事物之间联系的肯定,是辩证的联系观的应用和阐明。卢梭志于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的力量来维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象以往一样地自由。卢梭认为合理的社会契约的要旨在于每个结合者及其自身的一切权利都转让给整个集体。进而形成所谓的“公意”,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公意在具体政治实践中表现为法律。卢梭对于公意之下的法律的描述包含了对自由的辩证理解。自由不是绝对的而是与对公意下法律的服从相伴生的,是自由与服从的辩证统一。法律就是作为立法者的全体人民对作为臣民的全体人民所作的规定。法律不仅保障公民的权利平等,而且是自由的基石,“唯有服从人们为自己指定的法律,才是自由”。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第30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其实,有意思的是,因为卢梭的社会契约理论,人们对于卢梭本人的看法也是辩证的而不是绝对的有人将他看作是反对启蒙运动的浪漫主义之父,亦有人视之为现代专制主义的创始人。卢梭的辩证的思考对象直指当时理性至上的启蒙思潮,卢梭敏锐地察觉到了现代社会所隐含的危险。强调了感情等非理性因素的重要性,从而赋予感情以重要的哲学地位。认为感性因素在道德领域所起的作用是理性所不可替代的。人们固然可以通过理性获得美德,但是过于理性反而会使人敛翼自保,远离一切妨碍和使他痛苦的东西,丧失其应有的道德感和正义感。因而他就将自然状态与社会状态对立起来,揭示了自然与文明之间、道德与理性之间的深刻矛盾。他辛辣地嘲讽那些主张理性至上的哲学家只知道明哲保身,而无视他人安危,他认为,人们可以肆无忌惮地在他窗台下杀害他的同类,他只把双手掩住耳朵替自己稍微辩解一下就可以阻止有天性而在他内心激发起来的同情。在爱弥尔中卢梭写到:“我并不从高超的哲学中的原理推出为人之道,可是在我的内心深处发现为人之道,是自然用不可抹除的文字写下的”。与19世纪德国的辩证唯心主义哲学家相比,卢梭注重的是对辩证法的具体运用。卢梭就是当时辩证法尚未得以明确探讨之前就直接着手运用辩证法的杰出代表,他反对片面强调人的理性精神,主张理性与非理性的辩证统一,坚持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用辩证法的基本思想考察人与社会历史的发展,并对理想社会模式进行了构建和阐述。其意义是重大的。他的思想启发了康德等后来哲学家更自觉更深入的开始了对启蒙主义的反思。也促进了现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