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doc_第1页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doc_第2页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doc_第3页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doc_第4页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2007年4月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不用画坐标轴的统计图是( )A.散点图 B.圆形图 C.线形图 D.次数多边图2.下列变量中属于比率变量的是( )A.学生的语文考试成绩 B.学生在数学竞赛上的名次 C.某山海拔2749.08米D.学生在60米跑项目上所用的时间3.提出积差相关法的统计学家是( )A.布鲁姆 B.皮尔逊 C.比内D.斯皮尔曼4.在教育和心理统计中,通常情况下被称为高相关的是( )A.0.5r1 B.0.6r1 C.0.7r1 D.0.8r15.已知30名被试在某个项目上的得分情况,该项目是以(K,0)方式记分,满分为5,则求取这个项目的区分度指数应采用( )A.点双列相关 B.等级相关 C.积差相关 D.双列相关6.以下估计信度的方法中,多用在预测性测验上的是( )A.等值性系数 B.系数 C.稳定性系数 D.折半信度7.测验被试回忆或辨认某些特定事实的能力的认知层次是( )A.知识 B.应用 C.分析D.综合8.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中因素E恃强性得分高的心理含义应为( )A.顺从 B.好强 C.通融D.恭顺9.学生成绩测验的主要类型有安置性测验、形成性测验、诊断性测验和( )A.智力测验 B.能力倾向测验 C.人格测验D.终结性测验10.平均数抽样分布的标准差等于( )A.原总体分布的标准差 B.原总体分布标准差的一半 C.原总体分布标准差的n分之一 D.原总体分布标准差的分之一11.一个随机变量所有取值点的概率之和为( )A.0 B.1 C.2D.312.分层抽样原则是( )A.在总体中,各部分元素之间的差异要大于各部分元素之内的差异 B.在总体中,各部分元素之间的差异要小于各部分元素之内的差异C.在总体中,各部分元素之间的差异要等于各部分元素之内的差异 D.编号元素的性质不能出现规律性变化13.统计假设检验中又称为研究假设的是( )A.虚无假设 B.零假设 C.备择假设 D.统计假设14.在双侧检验中( )A.抽样分布的两侧都有概率 B.抽样分布的双侧都有临界值 C.抽样分布只有单侧有概率D.抽样分布只有单侧有临界值15.所谓相关总体是指( )A.两总体相关系数等于0 B.两总体相关系数不等于0 C.两总体相关显著D.两总体是同一个总体二、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6.心理量表 17.等距变量 18.抽样分布 19.小概率事件原理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请任选3小题作答,全答者只按前3小题评分,每小题6分,共18分)20.教育测量学包括哪些内容? 21.数据有哪些特点?22.如何求取项目难度指数? 23.教师自编课堂成就测验有哪些特点?四、简单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24.某研究单位在探讨儿童的问题行为与母亲耐心程度的关系时,随机抽取了10个家庭,实验中粗略估计儿童的问题行为与母亲的不耐心程度分数如下表,分数越大,表明问题或不耐心程度越大。试采用等级相关法分析母亲耐心程度与儿童问题行为严重之间的相关情况。(附公式:)(保留两位小数)家庭儿童得分母亲得分16078240443536344255584736304179080861769354010485025.某测验在标准化样组上的平均成绩是75分,标准差是8分,样组内某学生的标准分数是1.5,那么他的原始分数是多少?26.已知某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总体标准差为15,从中随机抽取一个n=25的样本,其样本平均数远离总体平均数5以上的概率是否小于0.05?(正态分布表见本试卷附录)五、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请任选1小题作答,全答者只按前1小题评分,每小题10分,共10分)27.随机抽取某班思维测试成绩,请计算和思维成绩50分的百分位数,并说明其实际涵义。成绩为:20,20,30,35,40,59,36,37,33,35,38,29,40,50,60,70,70,75,80,90。28.两组年龄不同的女性对日常化妆问题发表意见,其结果如下表所示,试问:在日常化妆问题上,年龄与态度之间是否具有连带关系?(=0.05)年龄好不好合计40岁以下752710240岁以上141630合计8943132(附)(分布临界值表见本试卷附录)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2分)29.为什么百分等级分数不是等单位量度?其使用局限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全国2007年7月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身高的测量结果属于()A称名变量 B顺序变量 C等距变量 D比率变量2用于描述连续性变量数据的统计图是()A直方图 B简单条形图 C复合条形图 D圆形图3下面量数为无单位量数的是()A BMdn CCVDAD4某份试卷采取百分制,若以教师的等级评定作为效标,计算效标关联效度的方法是()A积差相关法 B等级相关法 C点双列相关法D列联相关法5通过测验获得可描述测量对象身心特性水平的数字通常称为()A成绩 B变量 C测量值D统计量6线性变换后的标准分数,与原标准分数()A数值相等 B形式相同 C度量相同D含义相同7某儿童的智力相当于8岁3个月的水平,而他的实际年龄是7岁2个月,则他的智商接近()A110 B115 C120D1258标准化考试包括命题标准化、施测标准化、评分标准化和()A时间标准化 B分数解释标准化 C录取分数标准化 D纸笔使用标准化9考试作弊测验属于()A情境测验 B投射测验 C人格测验 D创造力测验10选择题的优点体现在可以测验学生()A观察能力 B对知识掌握的准确性 C创造力 D 思维发散力11在统计学中,小概率事件发生的概率一定不高于()A0.005 B0.05 C0.10D0.3012用随机数码表进行的抽样称为()A简单随机抽样 B分层抽样 C分阶段抽样 D等距抽样13一个随机变量若服从标准正态分布,则它的取值点位于(0,+)内的概率为()A0 B C1D+14统计假设检验中,备择假设又称为()A虚无假设 B研究假设 C零假设D原假设15统计假设中的单侧检验是指()A检验的临界值位于抽样分布的一侧B检验的临界值位于抽样分布的两侧C在抽样分布的单侧小概率事件容易发生D在抽样分布的两侧小概率事件容易发生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6推断统计 17常模组 18诊断性测验 19显著性水平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请任选3小题作答,全答者只按前3小题评分,每小题6分,共18分)20简述教育统计学的主要内容。 21简述圆形图的概念及应用特点。22举例说明百分等级的含义。 23简述纸笔测验的优点。四、简单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24某校对刚入学的16名同学进行了一项综合考试,其得分如下表所示,请问这批新生的综合考试成绩与他们原来所在学校的类型(重点校用1表示,非重点校用0表示)是否有关联?学生代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学校类型0111110010000001综合考试成绩6471828472717062706762636264616925某研究单位随机抽取23名学生的作文成绩和课外阅读成绩,求得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为r=0.68,问该样本相关系数有无使用价值(=0.05)?(积差相关系数表附后)26某招工考试成绩服从平均数为50,标准差为10的正态分布,若现招录比例为15%,请代为划定录取分数线。(正态分布表附后)五、综合题(本大题10分)27某商场随机询问150位顾客对四种不同风味月饼的喜好程度,结果如下表所示。试问:公众对这四种月饼的选择是否服从“顾客选择品种1的概率为0.2,选择品种2的概率为0.3,选择品种3的概率为0.3,选择品种4的概率也是0.2”的购物意愿分布?(取=0.05)月饼种类1234选择人数355040251502=,2分布表附后六、论述题(本大题12分)28在教育和心理测量中,影响信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全国2008年4月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测量结果具有可比性而无可加性的量尺是( )A名义量尺 B顺序量尺 C等距量尺D比率量尺2在某个语文测验分数分布表中,“7075”这一组的累积次数是30,这表示:( )A70分以下有30人 B70分以上有30人 C74.5分以下有30人 D74.5分以上有30人3可以用来表示两种事物之间相关性的统计图是( )A圆形图 B散点图 C直方图 D累积百分数曲线图4揭示数据个数占总个数比例的百分数的量数是( )APR B CSDMdn5比较两个测量单位不同的次数分布数据差异程度应用( )ACV BS CA D DPR6右图表示( )A相关很高,是正相关 B相关很高,是负相关C相关很低,是正相关 D相关很低,是负相关7下面属于组内常模的是( )A年龄常模 B年级常模 C全国常模D标准分数常模8以下代表测验工具的正确性,反映测验质量高低和测验性能的指标是( )A测验信度 B测验效度 C测验难度D测验区分度9教师自编测验的特点有简易、随意、灵活和( )A相对稳定 B测验性能较差 C测验覆盖面宽D测验针对性强10测量学生能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事物的内部联系,对象和环境的关系,与人们的行动逻辑能力的认知层次是( )A知识 B分析 C领会D应用11测量一般的学术能力和潜力的测验是( )A学习能力倾向测验 B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C创造力测验D人格测验12必然事件的概率值是( )A-1.00 B0.00 C1.00D100013原总体为正态,总体方差未知且样本容量小于30情况下的平均数抽样分布为( )At分布 B标准正态分布 CF分布D2分布14当数据相同,水平相同时,单侧检验比双侧检验( )A准确性高 B 灵敏度低 C灵敏度高D准确性低1522列联表中的2统计量的自由度为( )A0 B1 C2D3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6相对次数分布表 17相关 18样本 192检验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任选3题,每小题6分,共18分,4题全答者按前3题评分)20简述数据的特点。 21简述算术平均数的运算性质和特点。22简述心理测验的主要用途。 23简述常模参照测验的用途。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24求以下这批数据的平均数、中数与众数:53,46,51,43,57,52,53。(计算公式:)25体育教师选取10名大学生进行100m短跑和5000m长跑两项运动水平测试,以观察研究这两种运动能力之间的连带关系。测试时,体育教师站在终点线上,记下各人的顺序名次,其结果见下表,请计算这两项运动能力之间的相关系数。学生编号01020304050607080910短跑名次67381921045长跑名次71025483916(计算公式:rR=1-)26在标准正态分布中计算以下各式的概率值:(正态分布表附后)(1)P(-1.41Z1.64或Z-1.96)五、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任选1小题作答,每小题10分,共10分,全答者按第1小题评分)27从某地区随机抽取高二学生的代表性样组进行外语测验,其成绩如下表,分别求60分和72分的百分等级并说明其含义。分数(x)人数(f)90941185891580842275793870744065693960642155591050544200(计算公式:PR=)28某省中国革命史自学考试成绩服从正态分布,现从A、B两地区分别随机抽取11名和13名考生的成绩,求得他们的平均成绩分别为72分和66分,标准差分别为15分和10分。(1)检验两地区自考成绩的方差是否存在显著差异?(=0.05)(F表附后)(2)检验两地区自考成绩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0.05)(t表附后)(计算公式:F=)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2分)29什么是并存效度和预测效度?如何防止效标污染?全国2008年7月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以下不属于等距变量特性的是( )A.可比性 B.可加性 C.可除性D.可平均2.在某个拼写测验分数分布表中,“8090”这一组的累积百分数为76,这表示( )A.80分以上的考生人数占76% B.80分以上的考生人数占24% C.89.5分以上的考生人数占76% D.89.5分以上的考生人数占24%3.当我们需要用图形按学生的家庭出身(包括工人、农民、干部及其他)及性别来描述学生情况时,最好采用( )A.散点图 B.线形图 C.条形图D.圆形图4.画次数直方图时,要求各直方条( )A.宽度相等 B.高度相等 C.间隔不同 D.色调不同5.下列数据中,不可能是相关系数取值的是( )A.0.85 B.0.0 C.0.67D.1.036.已知两列变量均为连续变量,样本容量很小,计算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最好采用( )A.积差相关法 B.等级相关法 C.点双列相关法 D.列联相关法7.标准分数量尺属于( )A.名义量尺 B.顺序量尺 C.等距量尺D.比率量尺8.一个性能优良的试题,其区分度指数的取值必须( )A.大于0.40 B.大于0.60 C.在0.6至0.8之间 D.在0.8至1.0之间9.某份试卷按百分制计分,现用再测法来考察测验的信度,应计算两次测验分数的( )A.积差相关 B.等级相关 C.点双列相关 D.列联相关10.大规模使用的标准化测验,其信度系数的取值必须( )A.大于0.50 B.大于0.90 C.等于1.0 D.达到显著性水平11.当一个总体比较大且内部结构复杂,而所抽样本比较小时,应采用( )A.简单随机抽样 B.分层抽样 C.分阶段抽样D.等距抽样12.平均数的抽样分布的平均数等于( )A.原总体分布的平均数 B.原总体分布平均数的一半 C.原总体分布平均数的n分之一D.原总体分布平均数的分之一13.虚无假设在统计假设检验中被当作已知条件运用,因此,虚无假设应是一个( )A.相对明确的陈述 B.相对模糊的陈述 C.简短的陈述 D.用符号表示的陈述14.在统计假设检验中,如果计算的检验统计量没有进入危机域,则说明( )A.不是小概率事 B.是小概率事件 C.应拒绝虚无假设 D.应接受备择假设15.严格配对的两批实验对象,在不同实验上取得的两组数据属于( )A.独立总体 B.相关总体 C.同一总体D.混合总体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6.顺序变量 17.负相关 18.稳定性系数 19.概率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任选3题,每小题6分,共18分。4题全做,以前3题计分。)20.简述散点图的概念及适用范围。 21.简述相对评分的定义并举例说明。22.简述效度的种类及各种类的涵义。 23.简述双侧检验和单侧检验分别在何种情况下使用。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24.甲乙两位学前教育资深专家采用“分项打分,综合评估”的方法,对某市10所实验幼儿园的办园整体水平进行独立评估。各所幼儿园的分数见下表,请通过计算等级相关系数来判断这两位专家评判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幼儿园12345678910专家甲94908666646186727076专家乙93929276686070827665(计算公式:rR=1-)25.四名学生在语文测验(=76分,标准差S=9)上的得分分别为87分、56分、79分、64分。求四名学生语文测验分数的标准分数分别为多少?(计算公式:Z=)26.某招工考试成绩服从平均数为50,标准差为10的正态分布,若现招录比例为20%,请代为划定录取分数线。(正态分布表附后)五、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任选1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两题全做,以27小题计分。)27.已知10位评委对A参赛选手的评分如下,求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平均差AD和标准差S。(请用列表方式进行计算)Xi:8,6,9,7,8,9,5,7,6,5(计算公式:=;AD=;S=)28.某年级四个班在期末语文测验上的成绩如下表所示,试问这四个班在期末语文测验中的优秀率是否有显著差异?(=0.05)(2分布表附后)优秀非优秀合计一班252853二班302454三班213051四班332255(计算公式: 2=)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2分)29.试比较常模参照测验和标准参照测验的主要差异。全国2009年4月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全国2009年4月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1.学习教育统计与测量对教育工作者十分重要,它是( )A.教育研究的重要方法与工具 B.测量的重要方法与工具 C.写文章的重要方法D.教学的重要手段2.假如我们希望通过一个统计表就能较方便地了解处于某个分数以下的人数,这时可编制一个( )A.绝对次数分布表 B.相对次数分布表 C.累积次数分布表D.累积相对次数分布表3.下列数据中,不能进行加、减、乘、除运算,只可对每一类别计算次数或个数的是( )A.称名变量 B.顺序变量 C.等距变量 D.比率变量4.适合显示各统计事项占总体比例的图形是( )A.散点图 B.条形图 C.圆形图 D.线形图5.下面属于地位量数的是( )A. B.PR C.S D.6.提出等级相关法的统计学家是( )A.布鲁姆 B.皮尔逊 C.比内 D.斯皮尔曼7.百分等级数值是( )A.名义变量 B.顺序变量 C.等距变量 D.比率变量8.下列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中,层次最低的是( )A.知识 B.领会 C.应用 D.分析9.利用韦克斯勒智力测验量表测查某校小学二年级学生,平均数为102,标准差为18,某学生得分为120,那么他的离差智商为( )A.110 B.115 C.120 D.12510.是非题的特点是( )A.不容易猜测 B.评分误差大 C.适用范围有限 D.单位时间内答题量少11.标准参照测验的用途( )A.用于教育工作的选拔决策 B.用于教育工作分流决策 C.用于鉴别学生能力 D.用于评价课堂教育与课程编制的有效性12.吉尔福特根据研究得出,发散性思维在行为上表现出的特征有流畅性、变通性和( )A.敢为性 B.创造性 C.独特性 D.稳定性13.平均数的抽样分布近似服从正态分布所需的样本容量至少为( )A.10 B.20 C.30 D.4014.统计假设检验中,虚无假设又称为( )A.零假设 B.备择假设 C.研究假设 D.统计假设15.统计假设检验中关于单侧检验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显著性水平值平分在抽样分布两尾 B.危机域只有一块C.检验目的为了推断某个总体参数是否大于某个定值 D.抽样分布只有一个尾侧没有临界值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6.标准化测验 17.组内常模 18学习能力倾向测验 19显著性水平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20简述深刻理解教育测量必须抓住的三个要点。 21举例说明什么是绝对评分分数。22简述影响型错误的主要因素。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23有12名学生参加一种推理测验,其中4名学生在测验之前学过逻辑学,其余的没学过逻辑学。测验结果见下表,问学生逻辑学习与推理测验成绩是否相关?学生代号123456789101112逻辑学101000100100推理测验272522202018181815121010(表中用“1”表示学过逻辑学,用“0”表示没学过逻辑学)()24.某选拔考试成绩服从平均数为60,标准差为10的正态分布,若现选拔比例为15%,请代为划定选拔分数线。(正态分布表见附表1)25某六年制小学学生分布情况如下表,要求用分层抽样去抽取一个100人的随机样本,请问各年级入样人数分别是多少?年级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合计人数3674804503903744133474五、综合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请任选1小题作答,全答者只按前1小题评分,每小题10分,共10分)26已知一组数据X1、X2、Xn的平均数为60,标准差为12,若令Yi=10Xi,试求数据Y1、Y2、Yn的平均数和标准差。27为了解某校教师对聘任制的意见有人做了一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8位年青教师中有18人表示赞同,3人反对,7人无所谓;22位老教师中有5位表示赞同,10人反对,7人无所谓,试问该校教师对聘任制的意见与教师的年龄是否有连带关系?(=0.01)六、综合应用题(本大题12分)28什么是结构效度?请举例说明结构效度该如何验证。全国2009年7月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教育统计学的内容包括()A数理统计和推断统计 B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 C应用统计和参数估计 D描述统计和参数估计2下列属于等距变量数据的是()A小李身高1.86米 B小王体育成绩为第3名 C今日气温25摄氏度D男性用数字“1”表示3数据3,9,10,13,15,70,11,17的中位数为()A12 B14 C15D174下列表示高相关的相关系数是()A-0.8 B-0.6 C-0.3D0.25一列数据为顺序变量数据,另一列数据为连续变量数据,计算其相关系数用()A积差相关 B等级相关 C点双列相关D列联相关6下列与其他效度不同类的是()A表面效度 B结构效度 C效标关联效度D内容效度7与区间“1014”等价的是()A B9.5,14.5 CD(9.5,14.5)8在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中,若检验统计量绝对值大于临界值,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拒绝原假设 B两总体平均数没有显著性差异 C检验统计量未进入危机域D存在误差为抽样误差9适合于考查比较简单的学业成就的题目类型是()A论述题和选择题 B作图题和证明题 C填空题和简答题D匹配题和计算题10实验技能考核需遵循全面性原则和()A客观化和实践性原则 B实践性和个性化原则 C客观化和标准化原则D标准化和稳定性原则11简单随机抽样必须符合的原则是()A机会不均等,相互不独立 B机会不均等,相互独立 C机会均等,相互不独立 D机会均等,相互独立12在假设检验中,型错误也称为()A小概率事件 B接受原假设所犯的错误 C拒绝备择假设所犯的错误D拒绝虚无假设所犯的错误13一个22列联表的自由度是()A1 B2 C3D414下列适合于描述某种事物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趋势的统计图为()A散点图 B线形图 C条形图D圆形图15下列不属于数据特点的是()A离散性 B系统性 C变异性D规律件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6教育测量 17散点图 18差异量数 19显著性水平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20简述四种不同的随机抽样方法。 21简述顺序变量数据和比率变量数据的区别。22简述学业成就测验的分类及各类别的具体含义。四、简单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2316名考生在某题的得分情况如下表所示,请计算该题的难度。(已知该题的满分值为10分)学生代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某题得分654779276835189324已知某能力测验由三个分测验组成,各分测验在标准化样组上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如下表所示:分测验平均数标准差70450510010(1)若某被试在分测验、上的成绩分别是74、60和105,请比较该被试在各分测验上成绩。(2)用公式T=50+10Z计算该被试在第一个测验上的T分数。25随机观测5名学生语文成绩X和数学成绩Y,如果如下表所示,求两列分数之间的积差相关系数。学 号语文成绩数学成绩1807027566370684656456062五、综合计算题(本大题共10分)26有研究者就目前高中生学习负担是否过重问题向120位家长做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56位家长认为负担过重,38位认为中等、26位认为过轻,问家长们的意见是否存在显著差异?(=0.05)六、论述题(本大题12分)27试述单向方差分析的基本过程。全国2010年4月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温度计测出的气温量值是( )A.称名变量数据B.顺序变量数据C.等距变量数据D.比率变量数据2.下面题型中属于客观题的是( )A.计算题B.证明题C.作图题D.选择题3.这组数据6,17,21,9,16,12,10,7,8的中位数是( )A.7B.8C.10D.164.跟一组规定明确的知识能力标准或教学目标内容对比时,对学习者的测验成绩作出解释的一类测验是( )A.常模参照测验B.诊断性测验C.终结性测验D.标准参照测验5.下列能反映数据分布离散趋势的特征量数是( )A.相关系数B.地位量数C.集中量数D.差异量数6.在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中,最高级的层次是(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