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加强师德是提高德育实效的关键商丘技师学院 李松岩【摘 要】:文章认为师德是当前德育低效不容忽视的原因,指出了教师中影响德育效果的不良现象,并从教师是爱的引导者、教师是教育气氛的主导者、教师是优秀人格的倡导者三个方面说明的教师对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师德 德育无力 引导者 主导者 倡导者Strengthening of Teachers Ethics is the Key to Improve Actual Effect of Moral Education 【Abstract】: The article believes that teachers ethics are the reason that can not be neglected about the current low efficiency for moral education. It has pointed out the unhealthy tendencies of affecting moral education effect in the teachers. And it has described the teachers important role in moral education from three aspects such as being the loving guidance person, the education atmosphere leading factor, the outstanding personality initiator.【Key words】: teachers ethics; powerless moral education; guidance person; leading factor; initiator 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但目前职业学校德育教育却是低效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本人认为教师自身的问题是不容忽视的。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里说:“所谓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是人的灵魂的教育,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追逐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因为道德教育是以爱和关怀为核心的灵魂点化活动,是一种以精神引导精神,以生命感化生命的心灵工程,要让道德教育深入人的灵魂层面,而心灵的工程是要靠教师用心而不是用书来完成的。这些都要求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和人格修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现在德育教育的低效教师是难辞其责的,当教师不能德高为范,必定造成德育无力。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有效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 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在其论共产主义教育和科学一书中也说过:“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工作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这点往往是觉察不出的,但不仅如此,可以大胆地说,如果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永远留下痕迹”。因此,有一支思想好、作风正、责任心强的相对稳定的职业学校德育师资队伍,决定着道德教育的效果。塑造良好的师德形象,是学校加强德育教育的关键所在。 教师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让德育教育无力 教育者自身存在的问题影响着德育效果:一些教师公开嘲弄、奚落、挖苦学生,公开搞歧视搞体罚或变相体罚,公开半公开搞腐败,公开乱收费的同时,又口头上大力倡导以德治校,这是极大的讽刺。只要这种“不道德教育继续存在,就很难进行真正的道德教育”。在教育者身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责任感和义务感淡化。当前在一部分教师中,德风有所下降,他们没有把教书看成是党的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只是看成个人谋生的一个饭碗,造成德育教师进取心淡漠,无意于教育管理规律的研究,消极的态度产生消极的教育气氛,德育效果无法得到保证。二、自律要求松懈。教师在教学过程乃至日常生活中,要严于律己、事事处处成为学生的表率,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但有的教师却反其道而行,比如有的教师上课迟到、接打电话、抽烟、态度敷衍、缺少耐心等等。这些与德育背离的做法,会让我们的德育丢城失地。三、拜金思想的抬头。功利化的大潮淹没了少数教师,把追求金钱放在第一位,以金钱来衡量工作,以金钱来决定对工作的尽心程度。看重了金钱之后便淡漠了爱与关怀。而爱的缺失、冷漠的登场让德育无骨无法站立。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从加强师德始一、教师是爱的引导者、道德的学习就是爱的艺术的学习把道德教育仅仅理解为对理性道德规范的认同和遵守,看成对道德判断技巧的练就,这是对道德的贬损。在爱缺场的地方无道德,爱是道德关系的核心因素,道德学习就是要让人学会向他人表达爱、分享爱、珍视爱的能力。道德教育是以爱和关怀为核心的灵魂点化活动,它是以建立人与人之间的精神相依为旨归的精神对话实践。教师只有用一种博大的关爱、真诚的奉献精神来善待学生时,他们才会把整个心灵交给教师来托管,他们才会主动地和高尚的道德举止来回应这种教师的关爱。处境不利的学生如果认为无论自己如何努力,也无法改变老师对自己的歧视,无法改变自己的处境,那么,他们就只能选择放弃,对可能的机会视而不见,差生定式便会进一步得到退化。杜威说过:“单有知识,而没有感情以鼓舞之,还是不行,所以又要感情,引起他的欲望,使他爱做,不得不如此做,对社会有一种同情和忠心”。二、教师是教育气氛的主导者。 人不但是知识、理性的存在物,也是感情的、主观的存在物,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理所当然地包括情感的互动与交流。良好的教育气氛不仅是构成教育的先决条件,也是教育所要追求的目的之一。“没有深刻的感情教育,一切苦口婆心的道德教育最终必然全部落空。我们可以说,成功的感情教育是成功的道德教育的必要条件”。良好的教育气氛既是德育得以顺利进行的心理、情感背景和前提条件,也是德育应该追求的目标之一。良好的教育气氛的形成是以学生的愉快心境为基础的,学校里压抑、消沉的教育气氛对学生是一种精神折磨,会产生许多消极后果:人际冷漠、道德冷漠和亲社会行为的丧失,甚至可能孕育暴力倾向。而“愉快的心境相反,它能使人完全振奋起来。这时一切枯萎的力量将振奋起来面对新的生活,使人们重新关心环境,并对自己的这种活动感到快乐”。学生愉快心境的获得虽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的态度和建立在这种态度这上的师生情感联系。“教育中,最根本的问题,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接触”。“假如这种关系被扭曲了,其他任何改善都是无意义的”。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是在师生日常和非日常的交往中逐步形成的。师生之间的交往是非平等交往或者说这种交往是教师主导的,因此师生情感联系主要来源于教育者的爱与信任。教育者的爱不仅滋润着受教育者的心灵,也激发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陶行知先生非常强调这一点:“我们最重视师生接近,最重视以人教人。”一校之中,人与人的隔阂完全打通,才算真正的精神交流,才算真正的人格教育。“教育者的信任不但对学生学术能力的发展,也利于学生社会性与德性的发展。教育者相信学生有诚实、助人的道德倾向,就可激发其这方面品德的发展;反之,认为学生是不诚实的好偷懒的,就可能强化学生这些不良品性。三、教师是优秀人格的倡导者教师每日重复的教学行为和教学实践蕴涵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可以潜移默化地作用于学生人格的深层并产生深刻而有效的道德影响。教学的导入方式、提问方式、教师的言谈举止风格、工作态度等日复一日反复出现的行为,很少被赋予道德教育意义。实际上这些司空见惯的日常具体教学行为与态度蕴藏着丰富的待人、待已、待物等方面的道德资源,具有重要的道德教育意义,是道德教育的重要方面和重要形式。比如,在每一节课的开始,教师都能提前到来,认真做好课前准备这一看似简单的行为,实际上是具有多方面的道德教育意义:准时到来,不仅体现了教师守时的品格,也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认真做好课前准备体现出教师对工作的认真态度,同时也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责任心。这样简单的行为日复一日地重复,反复向学生传递守时、尊重他人、对工作认真负责这样的道德信息,学生也就在不知不觉中体悟并内化了这些道德素养。教师在进行这些美德的教育时可以一言不发、不置一词,但却用自己的行动反复申明了这些美德;学生不用做任何思考、得出任何理性结论,却在日常工作中领悟了这些美德、内化了这些美德。在这样的德育过程中,师生双方甚至都可以是无意识的。但是这样的不置不词、甚至是无意识的道德教育要比那种“什么是守时、为什么要守时、怎样守时”这样模式的道德教育要有为有效的多。事实上,对学生心灵产生重要影响的往往不是教师关于道德理论的宏篇说理,而是学习生活中教师行为的点点滴滴。我们的道德教育太重视前者了,一说加强德育,就习惯性开课程编教材、搞说理、做报告,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却又华而不实,表演意味十足,却没有任何效果。教学行为习惯的道德教育作用的发挥往往是无意识的,教师如果想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使其有正面的、更大的道德教育作用,可行的方法是在课下进行反思。课堂教学行为应该是自然的,是教师个性与品格的自然表露,如果刻意隐藏或表现什么,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在某种意义之下,一个人最好是埋头热烈的生活,去奋斗,忘记了自己有人生问题,有道德修养问题,那是最快乐没有的了”。同样,一个埋头教学忘了还有道德教育任务的教师,往往能进行更好的道德教育,或如汉森所说,真正的道德教育往往发生在“道德隐匿之时”。教师行为习惯养成立一个过程,教学行为习惯的改变也是一个过程。教师在坚持反思自己每节课的确教学行为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积累才能达到一个顺乎自然而又有深刻道德教育意义的境界。所以有敬业的教师才会有好的德育。有道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必然是一个把教书育人融为一体的教师。在教书的过程中,始终自觉地把育人放在第一位,善于抓住现实生活或人类文化与学生心灵世界的契合点,通过更为广阔的发现、深度的开掘和巧妙的激发,自然地让学生的认识得到提升,情感得到丰富,智慧得到生成,习惯得到养成,最终使灵魂变得更加美丽,行为变得更加高尚,达到“教学生一天,想学生一生”的境地。那么他的教学也必然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必然会给学生一生有用的宝贵财富。参考文献:1高德胜.知性德育及其超越-现代德育困境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 玩中有窍门 1说课稿 鄂教版
- 第一单元 探究2 互联网的影响力 课时1互联网创新是社会进步的驱动力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苏科版(2023)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 第15课 多色吹塑纸版画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美术赣美版三年级下册-赣美版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与山为邻说课稿
- 2023四年级数学下册 3 运算律第6课时 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配套说课稿 新人教版
- 第五节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说课稿-2023-2024学年初中物理八年级全一册(2024)北师大版(2024·李春密)
- 烧碱蒸发工5S管理考核试卷及答案
- Revision 1(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新起点版英语一年级下册
- 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合同
- 广告推广与投放合同
- 预防交通事故知识培训课件
- 个人车辆租车合同4篇
- 宠物洗澡美容免责协议书
- 2025-2026学年广美版(2024)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二手乐器平台竞争格局-洞察及研究
- 2025-2026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 (三篇)
- (2025年标准)分手房产归属协议书
- 现代写作教程全套课件
- 幸福中国一起走总谱图片格式-总谱
- 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
- 机械优化设计完整版PPT课件.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