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修改意见:参考文献建议多加点权威杂志及影像诊断书籍CT与核磁共振用于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价值临床比较马国贤 武警贵州总队医院 贵州 贵阳 550005摘要:目的:研究CT与核磁共振在急性颅脑损伤的临床诊断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0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分别采用CT与核磁共振进行诊断检查,观察72小时内CT与MRI检出患者颅脑损伤情况,进行对比。结果:CT检查准确率为72%,漏诊率28%,MRI检查准确率为94%,漏诊率6%,MR对急性颅脑损伤的检查的敏感性明显高于CT,漏诊率低于CT(p0.05)。MRI对患者颅内颞叶、额叶、顶叶、枕叶边缘损伤、轴索损伤#、小脑与脑干的损伤、以及8.0mm的血肿检出率明显高于CT检查,p0.05。结论:CT与MRI技术对临床颅内损伤的诊断均有重要意义,但是应用MRI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检查,可明确检出患者病变部位、损伤程度,出血情况,敏感度高于CT,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CT;核磁共振;急性颅脑损伤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初期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头疼、头晕、视线模糊、恶心呕吐、昏迷等症,多数由交通事故伤、跌伤、坠落伤、打击、砸伤、雷电击伤等所致,道路交通事故伤占首位,是急性颅脑外伤的主要原因1。可累计头皮、颅骨、脑实质、颅神经、血管等,出现脑组织挫伤出血、血肿、骨折等各种脑损伤情况,若救治不及时可导致伤者死亡或预后极差2。目前临床急性颅脑损伤的诊断主要依靠CT、核磁共振等影像诊断技术。本文选择10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72小时内先后采用CT与核磁共振进行检查诊断,统计结果,相互对比,分析CT与MRI在急性颅脑损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100例进行研究,统计患者基本资料:男58例,女42例,年龄为2573岁,平均年龄为(42.84.6)岁。1.2 临床表现主要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晕、呕吐、意识障碍、昏迷、失语、肢体活动障碍、脑脊液鼻漏、耳漏等症状及体征,部分患者存在其他部位复合伤。1.3 方法所有患者均在8小时内行采用德国西门子十六排螺旋CT扫描仪(SOMATOM Emotion)检查,24小时内复查,72小时内行1.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MAGNETOM ESSENZA)进行检查,观察2种检查方式患者颅脑出现的异常情况,统计核磁共振检查结果,以CT检查结果为参照,进行对比,分析其在急性颅脑损伤的临床诊断中的价值。1.4 数据处理采用SPSS系统软件数据分析,以%表示CT与MRI检出率,X2检验比较,p0.05具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100例患者经CT检查显示有72例患者阳性:32例患者诊为脑挫裂伤出血,14例硬膜下血肿,12例硬膜外血肿,8例蛛血,4例颅内血肿,2例轴索损伤#,合并蛛血56例,颅骨骨折/骨裂45例,检出率为72%;经核磁共振检查显示有94例阳性:42例患者诊为脑挫裂伤出血,16例硬膜下血肿,12例硬膜外血肿,12例蛛血,4例颅内血肿,8轴索损伤#,合并蛛血60例,颅骨骨折18例(凹陷性),准确率为94%,行核磁共振检查结果准确率显著高于CT对照组(72%),p0.05。统计患者颅脑损伤部位,CT检查显示颞叶损伤、额叶损伤、顶叶损伤、枕叶损伤、轴索损伤#、小脑损伤、脑干损伤患者分别为30例、22例、12例、6例、2例、0例、0例,MRI检查分别为34例、24例、14例、8例、8例、2例、4例。显示MRI检查的患者颅内损伤情况与CT检查结果存在差异(详见表1),p0.05。表1:2组诊断方法颅内损伤部位检出情况组别n轴索小脑脑干脑内损伤情况颞叶额叶顶叶枕叶CT检查1002(2%)0(0%)0(0%)30(30%)22(22%)12(12%)6(6%)MRI检查1008(8%)2(2%)4(4%)34(34%)*24(24%)*14(14%)*8(8%)*注:2组之间比较,*p0.05。注意:#单独列项2.2 患者血肿厚度(/直径)情况:用MRI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检查,血肿厚度小于1.5mm患者8例,1.55.0mm患者10例,5.08.0mm患者30例,大于8.0mm患者22例,分别占8%、10%、30%、22%,用CT检查患者分别为4例、6例、24例、22例,分别占4%、6%、24%、22%。除对血肿厚度大于8.0mm的患者行CT 或MRI检查检出情况无差异外,对血肿厚度不超过8.0mm的患者进行检查,MRI检出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讨论 颅脑外伤是外力作用于头部, 导致头皮、颅骨、脑血管、脑组织发生变形、破裂所形成的损伤,发生率占第二位,但致死率和致残率位居第一位3。按解剖分为开放性、闭合性,按时间分为急性(3周),按病情分为轻型、中型、重型、特重型4。 急性颅脑损伤主要包括脑内血肿、硬膜下血肿与硬膜外血肿以及颅骨骨折、脑挫伤出血等症,属于脑外伤比较常见病症,以往多采用CT检查对颅脑损伤情况进行检诊,主要检查外伤患者是否存在颅骨骨折/骨裂与骨缝分离、颅内出血,是否存在气窦积液、颅内积气,以上表现均为颅脑损伤诊断依据5。对于颅内存在轻度挫伤出血、轴索损伤、脑干损伤、少量积液或积血的患者,运用CT扫描进行检查,会影响检查的准确率,增加漏诊率6。随着核磁共振诊断技术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的不断应用,MRI 可以形成患者颅脑三维立体图像,确定颅脑损伤部位、损伤程度以及血肿厚度等;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是利用不同组织间磁敏感度差异产生图像对比的新技术,人体内绝大多数磁敏感性改变和血液中铁的不同形式、出血或者储铁蛋白相关,以此提高急性颅脑损伤微出血患者的诊断率,较CT检查具有最为明显的优势。 本文研究对10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分别给予CT与MRI检查,CT检查患者颅脑损伤检出准确率为72%,经核磁共振检查检出患者颅脑损伤准确率为94%,存在显著差异,p0.05。另外,利用MRI对患者颅内颞叶、额叶、顶叶、枕叶、轴索、小脑、脑干损伤情况以及对8.0mm的小血肿患者检出率明显高于CT检查,p0.05。由此可见,应用MRI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诊断,可明确检出患者病变部位、损伤程度,敏感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祁海文.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 CT和 MRI诊断的临床意义J.中国民康医学,2015,(3):57-58.2刘红权,陈艳,朱曼等.对比核磁共振与CT用于急性颅脑损伤诊断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2015,(12):75-76.3杨文军.急性颅脑损伤的CT、MRI诊断与鉴别诊断及其临床应用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3,(24):590-592.4吕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时空穿越:地理信息系统(GIS)实践课教案
- 小熊开面馆450字(9篇)
- 个人在线教育平台运营合作
- 技术支持与服务外包合同协议书
- 早教老师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早教知识培训小结课件
- 农村生物技术合作研发保密协议
- 早教家长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早恋课件教学课件
- 2025年钳工(技师)职业技能鉴定试卷全真模拟试题
- 2024年09月2024中国银行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校园招聘38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无人机应聘面试简历
- 中学班主任培训课件
- 某体育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 智慧能源与运维云平台解决方案
- T-CCSAS 050-2024 化学化工实验室化学品安全操作规程编写指南
- 2024广西继续教育公需科目(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真题
- 《生态学园林》课件
- 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2024年版)解读
- 幼儿园教学主任培训
- 展会主办项目合同范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