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岸工程专项实施方案.doc_第1页
护岸工程专项实施方案.doc_第2页
护岸工程专项实施方案.doc_第3页
护岸工程专项实施方案.doc_第4页
护岸工程专项实施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编制依据1.1深圳湾滨海休闲带西段景观工程EFG段(水工工程)施工工程施工图纸;1.2深圳湾滨海休闲带西段景观工程EFG段(水工工程)施工工程施工图设计总说明;1.3深圳湾滨海休闲带西段景观工程EFG段(水工工程)施工工程招标文件及答疑文件;1.4与本工程相关的技术标准:(1)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 257-2008);(2)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S131-2012);(3)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S 147-1-2010);(4)水运工程土工织物应用规程(JTJ/T239-98);(5)港口及航道护岸工程设计与施工规范(JTJ300-2000);(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7)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12月1日);(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二、编制说明护岸工程施工方案按照施工图纸及施工图设计说明进行编制。本方案编制主要介绍E段、F段护岸基槽开挖完成后,水下抛石及强夯、水下回填砂及振冲、水下回填土及墩台上部回填土、二片石垫层铺填、土工布铺设等工程的施工工艺、施工计划(包括进度计划、物资供应计划、施工机具供应计划)、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应急预案、劳动力计划等内容。三、工程概况3.1工程地理位置深圳湾滨海休闲带工程位于南山区东南部,面向深圳湾,遥望香港大屿山,是深圳特区内唯一的密集城区滨海带,西起南海酒店,向东经过海上世界填海区,南海玫瑰居住小区,蛇口渔港,南海益田居住区,蛇口山公园,东角头居住区后穿过街接深港的西部通道大桥,再沿口岸检查区东侧向北,环后海区规划保留内海向东,经滨海大道南侧延伸至侨城东路红树林滨海生态公园,总长约15公里,本工程护岸是深圳湾滨海休闲带建设项目的一部分。3.2分项工程概况本工程护岸长约636m,护岸前沿分为抛石、回填土、回填砂、现浇胸墙、挡墙。划分为六个施工段面,具体如下:(1)E段10m宽墩台前沿线处设置钢板桩区段。本区段先抛填驳岸抛石体,抛石体后至钢板桩区间回填土,钢板桩外侧(靠海侧)回填砂。(2)E段10m宽墩台前沿线处不设置钢板桩区段,本区段先抛填10100kg石体,石体后抛填200300kg护面块石。(3)E段墩台913区段,由于本区段下卧软弱层较厚,应清除流泥换填砂处理,换填砂处理完成后进行桩基施工,桩基施工完成后抛填300mm二片石垫层,再抛填10100kg石体,石体后抛填200300kg护面块石。(4)F3-3断面区段,开挖完成后,抛填200300kg护面块石,再进行上部结构施工,待现浇胸墙浇筑完成再回填内侧10100kg石体。(5)F4-4断面区段,开挖完成后,先抛填200300kg压脚棱体,在抛填10100kg石体,最后抛填200300kg护面块石,待方块安装完成后再抛填其两侧10100kg石体。(6)F5-5断面区段,开挖完成后,先抛填200300kg护面块石,再进行上部结构施工,待方块安装完成回填内侧级配碎石。以上施工均在基槽开挖完成并验收合格后方块进行。护岸的断面图如下:E段10m墩台前沿线处不设置钢板桩区段断面图E段10m墩台前沿线处设置钢板桩区段断面图E段墩台913区段断面图F3-3断面区段断面图F4-4断面区段断面图F5-5断面区段断面图3.3分项工程工程量本工程护岸结构主要包括回填砂、回填土、二片石垫层、混和倒滤层、开山石、护面块体、堤顶胸墙、挡墙、堤后回填等分项工程,主要工程量如下表:E段主要工程数量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工程量1回填砂(钢板桩外侧)m35387.452回填砂(E段墩台9-13,振冲密实)m37788.473回填土(钢板桩与挡墙间)m35249.084回填土(现浇墩台上部)m36281.14510100kg开山石m39173.666200300kg护面块石m31691.187二片石(挡墙下部)m3228.418C10素混凝土垫层(挡墙下部)m398.989C35现浇挡墙m3898.110二片石垫层(E段墩台9-13)m31419F段主要工程数量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工程量1二片石(水下部分)m31243.742二片石(胸墙下部及后方)m3342.013200300kg护面块石m31433.68410100kg块石(压脚棱体之-1m间、F4与F5交接处)m37219.445C10素混凝土垫层(水下斜坡道下部)m3610.486C40混凝土(水下斜坡道)m3593.42710100kg开山石m33826.54810100kg开山石(方块下部)m34639.189200300kg护脚压块石(压脚棱体)m3671103050kg块石(填筑棱体)m3218.6911混合倒滤层(胸墙后)m3422.0812400g/平无纺土工布m2836.2313级配碎石(方块后)m3910.8914C35混凝土胸墙 m3604.043.4 各分项工程开、完工日期及质量要求E段(墩台1墩台8)各分项工程开、完工日期:(10100kg)开山石:2016.6.56.14(200300kg)护面块石:2016.6.156.24(钢板桩与挡墙间)回填土:2016.6.257.9二片石垫层(挡墙下部):2016.9.239.30C10素混凝土垫层(挡墙下部):2016.9.2810.5现浇挡墙:2016.10.310.13回填砂(钢板桩外侧):2016.10.610.11回填土(墩台上部):2016.10.1910.26E段(墩台9墩台13)各分项工程开、完工日期:回填砂及振冲:2016.8.18.15二片石垫层(墩台913基床垫层):2016.9.159.24(10100kg)开山石:2016.9.2010.9(200300kg)护面块石:2016.9.2610.10 二片石垫层(挡墙下部):2016.12.2412.29C10素混凝土垫层(挡墙下部):2016.12.282017.1.1现浇挡墙:2016.12.312017.1.4回填土(墩台上部):2017.1.102017.1.20F段分项工程开、完工日期:(10100kg、200300kg、压脚棱体)块石(方块底面以下):2016.10.110.21块石强夯:2016.10.1110.31二片层垫层(方块下部):2016.10.3111.310100kg开山石(方块两侧):2016.11.1611.19二片石垫层(景观台阶下部):2016.11.2012.4C10素混凝土垫层(景观台阶下部):2016.11.2512.9现浇斜坡道:2016.11.3012.14现浇胸墙:2016.12.1512.26二片石垫层(胸墙后):2017.1.11.10混合倒滤层(胸墙后):2017.1.61.15无纺土工布(胸墙后):2017.1.111.2010100kg开山石(胸墙后):2017.1.131.22级配碎石(胸墙后):2017.1.181.22分项工程质量要求:护岸各分项工程质量满足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 257-2008),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S 147-1-2010)及设计相关要求。3.5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根据钻探揭露,场地内分布的地层主要有人工填石层,第四系海积层,冲洪积层,残积层,下伏基岩为燕山期花岗岩(r53)。按照其野外特征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人工填石层(Qlm)灰、浅肉红色,稍湿,稍密状态为主,主要由花岗岩质块石组成,块径一般2050cm,最大可达80cm,含量大于50%,块石间充填砂,碎石,粘性土及少量建筑垃圾。该层堆填时间大部分已超过10年,已基本挤压密实。层厚为0.917.8m,层底高程0.15-13.84m。 淤泥(Qlm):深灰色,饱和,流塑状态,局部不均匀夹少量贝壳碎屑,具腥臭味。层厚为0.413.6m,层底高程-3.57-16.79m。 淤泥质细沙(Qmc)深灰色,饱和,松散稍密状态,不均匀夹有较多有机质粘性土,局部含少量贝壳碎屑。层厚为0.67.0m,层底高程-5.57-20.84m。 粘土(Qal+pl)褐红、褐黄、浅灰、灰白色相杂,土质细腻,湿,可塑状态。干强度高,韧性高,无摇震反应。层厚为0.614.0m,层底高程-17.25-29.33m。 砾砂(Qal+pl)灰黄、灰白、浅灰等色不均匀含10%20%粘性土,砂粒成分为石英质,次圆状,分选性差,局部相变为粗砂或中砂,饱和,稍密至中密状态。层厚为0.922.0m,层底高程-6.8534.96m。 第四系残积(Qel)砂质粘性土,褐红、褐黄、灰白色,由花岗岩风化残积而成,不均匀含少量石英质砂,可塑至硬塑状态。层厚0.69.7m,层底高程-23.54-33.99m。 全风化花岗岩:褐黄、褐灰、紫红色,岩石已完全风化解体,原岩结构已基本破坏,但尚可辨认,具微弱的残余结构强度,除石英及部分长石外,其他矿物均已风化成土,岩芯呈土状,硬塑状态,干钻易钻进,局部不均匀夹有强风化岩,层厚为0.96.1m,层底高程-28.64-39.86m。 强风化花岗岩:褐黄、灰褐、紫红色,岩石风化强烈而解体,结构已大部分破坏,裂隙极发育,除石英和部分钾长石外,大部分矿物已风化成土,岩芯呈土状,干钻不易钻进,局部不均匀夹有少量块状强风化岩块及中风化岩块。层厚0.96.1m,层底高程-28.64-39.86m。 中风化花岗岩:褐黄、灰、肉红、紫红色,岩石风化痕迹明显,岩石结构部分破坏,风化痕迹发育,裂面铁染呈褐黄色。岩芯多呈块状,碎石状,少数短柱状,较坚硬,手折不断,合金钻进困难,金刚石钻进较易,层顶埋深36.043.2m,层顶高程-33.85-39.05m。(2)水文地质条件由于深圳湾水浅,其海水温度基本上受控于气温。春夏季,由于盛行的温暖多雨的东南季风影响,水温可高达2830,且具有湾内水温高于湾口水温的特点,即按湾口-外湾-内湾-湾顶水域的顺序水温递增。秋冬季由于气温下降,水温也随之降至1015。水温平面分布规律与春夏季刚好相反。(3)潮流本工程位于在深圳湾的湾中,湾内掩护条件良好,工程位置流速一般不超过0.5m/s。3.6施工现场条件本工程所处的位置海域比较空旷,有可利用空间水域和原有可通航5000吨级船舶的航道。陆地紧接深圳市南山区望海路,施工船舶和工程车辆出入便捷,砂石料、半成品及商品混凝土的供应无论是水上还是陆路都十分的便利。四、工程特点分析根据护岸结构工程特点及设计要求,如何控制好回填砂的厚度及密实度,水下抛石各结构层的厚度、平整度,避免护岸结构后期沉降过大是本工程的重点、难点。另外,为保证护岸迎浪面美观大方,现浇斜坡道施工的外观质量要求高也是本工程的重点、难点之一。五、施工总体安排5.1施工顺序施工顺序沿护岸前沿线自E段向F段方向进行,保证先底后高的原则。每完成一段即进行该段的上层结构层施工。同时,护岸结构上部的碎石垫层、C10素砼垫层、现浇斜坡道、方块安装、现浇胸墙、挡墙等可交替进行以形成流水施工。为保证岸坡稳定及防止回淤,基槽挖泥验收合格后,立即组织基槽内抛填。为形成流水作业,基槽采用分段开挖,分段验收、分段回填,5.2主要船机设备选型根据护岸各结构层的特点,本方案主要机械设备为:回填砂选用1000m3的皮带吹砂船、振冲密实选用50t浮吊船配100kw振冲器、水下抛石选用14m3的开底驳、水下抛石强夯选用100t方驳、50t起吊机配6.5t夯锤 、混凝土浇筑选用天泵、陆上推填选用推土机配合自卸车和铲车、陆上碾压选用振动压路机、长臂反铲挖机、方块的安装选用100T方驳吊机组等。5.3材料组织与运输根据本工程所处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砂可采用皮带吹砂船运至现场卸至指定区域内,石料可采用陆路从周边石场购进。另外深圳地区的商品砼、钢材供应充裕,完全可满足工程需要。5.4劳动作业组织根据护岸结构的特点,拟配备钢筋、模板、混凝土、振冲、水下抛石、强夯、回填土、回填二片石、潜水、构件安装等施工班组作为本工程的劳动作业组织,所有投入本工程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开工前,按照劳动力使用计划,落实劳动力来源,按计划组织进(退)场。6、 施工方法 本工程护岸划分为六个施工段面,分别为E段10m宽墩台前沿线处设置钢板桩区段、E段10m宽墩台前沿线处不设置钢板桩区段、E段墩台913区段、F3-3断面区段、F4-4断面区段、F5-5断面区段。每个区段施工方法如下:6.1 E段10m宽墩台前沿线处设置钢板桩区段(1) 本区段施工工艺流程基槽开挖沉桩施工回填土二片石垫层C10素混凝土垫层简支板安装现浇挡墙抛填开山石(0.5标高以下)钢板桩施工回填土回填砂回填开山石(0.5标高以上) (2) 抛填10100kg开山石(0.5标高以下,采用水下抛填)施工流程施工准备水深测量定位船定位开山石抛填测量验收水下抛填块石采用开底驳(开底驳容量为14方)抛填施工。首先由测量员测定抛填区域的宽度及方向,并设置定位浮标。挑选合格的石料由自卸车运至现场临时码头,勾机装船,测量定位区域,开底驳定位,开底驳进行初抛,测量人员随时用水砣检查标高并指挥开底驳移船,抛填时应控制厚度不小于设计厚度。方法如下: 基槽开挖完成并验收合格后进行抛石。 基槽抛石前必须安排潜水人员进行水下检查,主要检查基槽是否存在回淤现象,如回淤厚度大于等于30cm,根据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 257-2008),应做清淤处理。抛石前应进行试抛,了解块石漂流与水深、流速的关系,抛下块石扩散的情况,以选定抛石的起始位置和移船的距离等。基床抛石采用14方开底驳抛填,测量人员前期用GPS给基槽定位,并设置浮标,开底驳根据浮标指定的区域进行抛填。抛石过程中应用水陀随时测出抛填的高度,以防止抛填过高,测量人员记录下来进行计算分析,看断面各点是否达到设计标高;若所测断面标高不够,则需要抛石工指挥开底驳对相应点进行补抛,若标高合格移船进行下一个断面。基槽抛石在基槽纵、横断面上的位置均由施工坐标控制,抛石标高由抛石人员依据水位用水砣控制。(2)二片石垫层施工方法二片石垫层铺设是在开山石(0.5标高以下)完成并验收合格后进行。铺设之前由测量人员测设铺设区域,并设置标高标识(采用钢筋打入地面,钢筋上画出标高点,按10m一个断面布置)。由运石车辆将石料运至施工现场,根据单米耗石量用铲车将石料均匀的堆放在施工现场附近,然后用挖机进行铺设,分段施工,保证铺设均匀,并进行整平处理。(3) C10混凝土垫层 混凝土由商品混凝土厂家提供,施工前应提前通知混凝土厂家准备运输车辆,施工现场人员,机械设备应准备到位。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定浇筑方式(天泵或地泵)。 施工方法 由测量人员测设出混凝土垫层边线及标高,标高点采用贴灰饼的工艺,按2m2m布置标高灰饼,灰饼使用不低于C10混凝土等级的材料。 垫层浇筑时,应按照所贴灰饼区域进行混凝土浇筑,用人工粗部整平,再用刮杆刮平,整改过程中始终要以灰饼控制点为基准控制点。垫层整平后,用木抹抹平,待混凝土初凝时,再用铁抹将混凝土表面进行压光收平。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表面洒水养护,以保证混凝土表面经常湿润为宜,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4) 现浇挡墙 施工流程测量放线支立模板浇筑砼拆模砼养护 由测量人员测设出每段挡墙底边线,底部拐点处设置好标记(采用铁钉或用油漆喷点等)。 模板支拆现浇挡墙模板全部采用钢模板,模板长度严格按照挡墙分段长度进行制作,支拆采用25t汽车吊或50t浮吊配合施工(根据现场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支拆设备)。 混凝土浇筑 现浇挡墙砼浇注采用泵车。一次浇筑完成,浇筑过程中严格控制砼的分层厚度为3050cm,分层厚度不得超过50cm。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振捣过程中注意振捣间距。 养护 砼拆模后,挡墙立即覆盖塑料薄膜进行包裹,潮湿养护,并派专人对养护进行检查。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伸缩缝处理现浇挡墙严格安装设计图纸设置一道伸缩缝,伸缩缝间采用沥青木丝板填塞。青木丝板填塞之前将周边杂物清理干净。 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1)挡墙混凝土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并按照施工规范要求留置试块。 2)各段间隙采用沥青木丝板填塞。 3)根据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 257-2008),挡墙外沿前沿线位置允许偏差值为20mm,顶面宽度允许偏差值为10mm,相邻段错牙允许偏差为10mm。(5)抛填10100kg开山石(0.5标高以上,采用陆运回填) 该部分开山石采用陆路推填的方式进行施工,首先由测量员测定回填宽度,回填施工时由自卸汽车运料至现场,卸至施工员指定地方,使用推土机推填,反铲挖机进行整平。 (6)回填土(E段10m宽墩台前设置钢板桩区段回填土)回填土施工顺序遵循从下往上、从岸边向海侧,分层分段施工的原则。按基槽开挖顺序,基槽验收一段,回填土一段,流水作业。具体工序如下:施工准备土装车运至回填土岸边挖机定点定量抛填人工打水砣测标高验收 施工方法采用运土车自卸至回填现场,使用长臂(15m)挖机从里往海侧逐步抛填。回填土区域首先进行定位,并设置不同标高点的标志,长臂挖机进行定点定量抛填,测量人员随时用水砣检查回填土标高并指挥长臂挖机的移动。 回填土之前应进行基槽、内侧抛石断面的相关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块进行土方回填。 本区域的管桩应进行夹桩,以防止在回填土过程中造成管桩的倾斜、位移等。为减少潮流的影响,根据潮汐表,回填土时间尽量在平潮时段。 断面验收:完成回填土,要立即组织验收,报监理工程师签认。 质量保证 回填土按分段分层进行。 回填土要进行典型施工。根据涨潮、退潮和平潮不同情况进行抛填,测出不同情况回填土的厚度和扩散范围,依此确定不同潮位合适的回填顺序和定位方法。回填土采用定位、定量的方法来严格控制回填位置及回填量。 回填时,要先对好纵向坐标和横向坐标,以防漏填,必须勤测水深。 土料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进场必须抽查土的质量,并经监理确认后才能回填。 (7)回填土(墩台顶部回填土)施工流程如下:墩台面清理 检验土质 分层铺土 碾压密实 检验密实度 修整找平验收 施工方法 填土前应将墩台上的垃圾等杂物清理干净。 检验墩台上预埋件的设置情况是否合格,是否遗漏等。 检验回填土的质量有无杂物,粒径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回填土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的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回填上的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 回填土应分层铺摊。每层铺土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每层铺土厚度为200300mm。 回填上每层应采用压路机进行碾压处理,振动机激振力大于200KN,分层碾压至设计标高,碾压后的容许承载力不小于120Kpa。 修整找平:填土全部完成后,应进行表面拉线找平,凡超过标准高程的地方,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标准高程的地方,应补土夯实。 回填土完成并碾压后,应做荷载板检测,荷载板实验按规范执行,每个标段后方布置2个点,具体位置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并上报业主、监理、设计商榷。 (8)回填砂(钢板桩外侧)从钢板桩位置开始向海外侧方向抛填。具体工序如下:施工准备砂装船吹砂船下锚驻位吹砂船定点定量抛填人工打水砣测标高验收 施工方法 抛砂船定位采用运砂船兼作抛砂船,先沿导标粗定位,然后用GPS进行精确定位,定位后拉紧四口锚缆,以防船舶偏位而导致填砂位置不准确。 抛填砂1)砂由运砂船运至施工水域内。2)运砂船定位:同上所述。3)抛填砂。抛砂船首先进行定位,根据抛砂标志,抛砂船进行定点定量抛填,测量人员随时用水砣检查砂垫层标高并指挥抛砂船移船。为减少潮流的影响,根据潮汐表,抛填时间尽量在平潮时段。运砂船到达施工现场后,先去砂样,确定船方。将抛填区划分为10m10m宽单元区域,每个单元区域先抛填一层2m厚,需200m砂方量。根据传送机的输出速度计算每个单元区域所需抛填时间。如无输出速度等参数,可以先进行试抛,确定单元区域抛填时间等参数。抛填时,先在一个单元内抛填2m厚,确定每个单元所需的抛填时间。现场施工员指挥砂船进行定位,确保下砂点在指定区域,定位无误后,通过传送机向基槽送砂。抛完一层后施工员必须进行打水坨测量,作好记录,分析总计抛填效果,如检查实际抛填方量与设计是否有较大偏差、确定实际成型范围、分析水流影响并统计实际标高偏差。6.2 E段10m宽墩台前沿线处不设置钢板桩区段 (1)本区段施工工艺流程基槽开挖沉桩施工回填土二片石垫层C10素混凝土垫层简支板安装现浇挡墙抛填开山石(0.5标高以下)回填开山石(0.5标高以上)抛填护面块石(0.5标高以下)抛填护面块石(0.5标高以上) (2) 本区段各项(0.5标高以下抛填开山石、二片石垫层、C10素混凝土、现浇挡墙、0.5标高以上抛填开山石、回填土)施工方法与E段10m宽墩台前沿线处设置钢板桩区段基本一致,不同点为该区段10100kg开山石石体外侧为护面块石(护面块石规格为200300kg),抛填护面块石方法如下: 抛填护面块石(0.5标高以下) 10100kg开山石抛填完成并验收合格后再进行200300kg护面块石抛石。基槽抛石前必须安排潜水人员进行水下检查,主要检查基槽是否存在回淤现象,如回淤厚度大于等于30cm,根据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 257-2008),应做清淤处理。抛石前应进行试抛,了解块石漂流与水深、流速的关系,抛下块石扩散的情况,以选定抛石的起始位置和移船的距离等。基床抛石采用14方开底驳抛填,测量人员前期用GPS给基槽定位,并设置浮标,开底驳根据浮标指定的区域进行抛填。抛石过程中应用水陀随时测出抛填的高度,以防止抛填过高,测量人员记录下来进行计算分析,看断面各点是否达到设计标高;若所测断面标高不够,则需要抛石工指挥开底驳对相应点进行补抛,若标高合格移船进行下一个断面。 基槽抛石在基槽纵、横断面上的位置均由施工坐标控制,抛石标高由抛石人员依据水位用水砣控制。 抛填护面块石(0.5标高以上)该部分护面块石采用陆上挖机回填,待挡墙浇筑完成并验收合格后再进行护面块石施工,首先由测量员测定回填宽度及坡比,并按每隔10m设置坡比线,回填施工时由自卸汽车运料至现场,卸至施工员指定地方,使用挖机挖填整平并按坡比线修整坡面。 6.3 E段墩台913区段 (1)本区段施工工艺流程基槽开挖回填砂回填土30cm二片石抛填C10素混凝土垫层简支板安装现浇挡墙PHC施工回填开山石(0.5标高以下)回填护面块石(0.5标高以下)20cm二片石抛填回填开山石(0.5标高以上)回填护面块石(0.5标高以上) (2)回填砂本工程中基槽换填砂施工顺序遵循从下往上、从中间到两侧,分层分段施工的原则。按基槽开挖顺序,基槽验收一段,回填砂一段,流水作业。具体工序如下:施工准备砂装船吹砂船下锚驻位吹砂船定点定量抛填人工打水砣测标高 移船至不同位置回填砂验收 回填砂施工工艺流程图施工方法 抛砂船定位采用运砂船兼作抛砂船,先沿导标粗定位,然后用GPS进行精确定位,定位后拉紧四口锚缆,以防船舶偏位而导致填砂位置不准确。 抛填砂砂由运砂船运至施工水域内。运砂船定位:同上所述。抛填砂。抛砂船首先进行定位,根据抛砂标志,抛砂船进行定点定量抛填,测量人员随时用水砣检查砂垫层标高并指挥抛砂船移船。为减少潮流的影响,根据潮汐表,抛填时间尽量在平潮时段。运砂船到达施工现场后,先去砂样,确定船方。将抛填区划分为10m10m单元区域(划分区域详见附件),每个单元区域先抛填一层2m厚。根据传送机的输出速度计算每个单元区域所需抛填时间。如无输出速度等参数,可以先进行试抛,确定单元区域抛填时间等参数。抛填时,先在一个单元内抛填2m厚,确定每个单元所需的抛填时间。现场施工员指挥砂船进行定位,确保下砂点在指定区域,定位无误后,通过传送机向基槽送砂。抛完一层后施工员必须进行打水坨测量,作好记录,分析总计抛填效果,如检查实际抛填方量与设计是否有较大偏差、确定实际成型范围、分析水流影响并统计实际标高偏差。水下振冲密实1)施工机具的选择水下振冲密实的施工机具选用了一艘50t的浮吊船,施工中所用的振冲器为ZCQ-75型,另配有相应的发电机组、水泵等。振冲器的性能参数如下表:振冲器性能参数表型号技术参数电动机功率(kw)75转数(r.p.m)1480额定电流(A)197振动力(KN)190振幅(mm)7振冲器外径(mm)402振冲器长度(mm)37152)工艺过程振前准备根据基槽开挖后的底高程、振冲范围和回填砂的顶面高程,画出振冲点位分布图(振冲点位详见附件),计算出不同的船位坐标和振点的深度并对振冲的排数、点号进行编号计算。对应计算出船位坐标,在岸上设一对定位标旗,分海侧标和岸侧标。振冲密实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振冲点布置振冲定位振冲成孔振冲至设计标高提升并留振桩管拔出水面移至下一振冲点 振冲密实施工工艺流程图3)测量定位水上定位是施工的重点和难点,根据振点的布置和以往的施工经验,应将船位控制在误差200mm以内。船舶定位如下图所示: 4)振冲方法 a水下振冲点采用平面布置为等边三角型,每两个点之间的间距为3m。振冲点定位方法如下:首先,浮吊船平行于护岸前沿线驻位,然后由测量人员根据振冲的点位指挥船舶定位。定位完成后,振冲点的纵向轴线可采用沿着船的一侧边缘(靠岸侧)划出刻度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