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自主招生试题的解法剖析与推广.pdf_第1页
一道自主招生试题的解法剖析与推广.pdf_第2页
一道自主招生试题的解法剖析与推广.pdf_第3页
一道自主招生试题的解法剖析与推广.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0 1 5 年第 6 期 数 学教 学 6 3 5 一 道 自主招生试题的解法剖析与推广 2 0 1 2 0 3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 中学任念兵 波利亚主张 与其穷于应付繁琐的教学内 容和过 量的题 目 还不 如选择一个 有意义但又 不太复杂的题 目去帮助学生深入发掘题 目的 各个侧面 使学生通过这道题 目 就如同通过 一 道大门而进入一个崭新的天地 很 多优秀 的竞赛题和 自主招生考试题 都 是匠心独 具的 2 0 1 0 年清华大学等五校合作 自主选拔通用基 础测试中 就有这样一道好题 问题 1 正四棱锥的体积为 求正四棱 锥表面积 的最 小值 此 题 将 求 函数 最 值 的 问题 融 入 到 简 单 几何 体的背景 中 解题 的入 口宽泛 从不 同 视 角出发 可以得 到各种有趣 的解法 真理 此 时 AB的斜率 k A B t 锄 O 1 且 A B Ay 则 C O S O L 一 一1 t a O Lt a n 3 一 l J 2 1 C O S O L 可知 点c坐标 1 0 连结 BC 如图4 所 示1 0 c 一 1 0 1 图 4 由 圆 的 性 质 得 B j B A B t a n 詈 Ay s i n 一 0 s i n Bc X C OS COS Ol l i 越 辨 越明 倘若能顺势剥丝抽茧 深入辨析 问题 的本源才会逐渐 显现 出来 本文将 从解法 剖析和结论推 广两个层面呈现该 问题 的探究过 程 1 解法剖析 某些资料上给出了下面的解答 过程相当 简洁 方法 1 设 正四棱锥 的底面 正方形 的边 长 为 a 高 为h 则 有 a 2 h 侧 面斜 高 为 詈 危 其 表 面 积 为 s 表 2 4 詈 而 k A B k B C 一1 所 以 t a n 詈 4 故由 3 4 式可知 0 s i n oL l cos o L t an 一 2 1 C OS s i n 以上 已经 证 明半 角 公式 在 区 间 0 丌 及 7 r 2 7 r 中均成立 当 7 r t a n 不存在 故 7r 当 0时 t 肌 O L 1 c o s a无意义 一尢 恧 义 S 1 n 故 O Z 0 0 但 1 COS OL 一 般地 设 O L 2 r k 0 7 r u 丌 2 7 r k Z 贝 0 2 丌 t a n t a n t a n s i n s i n 2 丌 1 s i n 1 C O S Q 1 c 0 s 2 7 r 1 C O S 1 一C O S l c o s Z 2 7 r 1 一C O S s i n s in Z 2 7r 1 s i n 证明 同理 1 l 一 一 2 一 一 6 3 6 数 学教学 2 0 1 5 年第 6 期 v a 2 4 h 2 a 2 A 02 a f 等 号当且仅 当 a 4 即 a 1时取得 一 2 G2十 1 4 等 0 3 0 3 n 3 口 3 号当且仅当n 即a 1 时取得 所 以 a一3 当底面边长为 1 高为 时 正四棱锥表面积 最小 最小值为 4 方法 1 巧妙拆项 两次使用多元均值不等 式 并且 等号 能够 同时取 得 从 而顺 利得 到表 面 积 的最 小值 然而 这种 巧妙 也恰好 是本 题 的难点所在 如何拆项 第一次拆项的过程 会影响第二次拆项 从而影响到两次均值不等 式 等号成立 的条件 难道这 只能靠难 以捉 摸 的 数学直觉吗 回答 是否 定 的 这 两次拆 项 不 是凑 出来 的 而是算出来的 为了叙述 的方便 记 a 0 则问题 l 转化为 厂 问题 2 求 函数 t x 2 三 0 的最小值 方法 2 待定系数法 Y X 一 一 一 昙 南 堂 2 n 1 个 s A 2 n 1 c其 一 1 f 旦 1 等 号 当 且 仅 当 f z 旦 t 南 一 至 一 时 骗此 时 L n 一 2 2 Y mi n 4 在 式 中 如何拆 尚不清楚 先假 设 拆成n项 式中 为了使得拆项后使用均值 不等式得到常数 所 以要使得 X 与 分别 拆 项后 的乘 积 中不含 变量 X 自然 想 到将 X拆 成 n一2项 将 拆成 2 f 佗 1 项 引入系 数 n的好 处 就是两 次均值 不等式 等号成 立 的 条件可以由解方程组得到 从而确保等号能同 时成立 这也是 在不等式 问题 中运用 待定系数 法的关键 所在 将 n 8 代 入方 法 2的解 题过 程 即得到 方法 1 看起 来精 妙 的拆 项 技 巧 原来 是可 以 由 笨 办法 待定系数法推算出来的 解题 时 我们不但要 知其然 更要 知其所 以然 对于 问题 2 从方程 的方 向思考 可 以得到 判别式法 从函数最值的方向思考 容易想到 导数法 再回到问题1 以角度作为主变量 还 会有新 的解题思路 方法 3 函数与方程 Y Y X 2 Y 仁 y 2 2 y x Q 兰 即方 程 2 一 8 0 在 0 Y 内有解 而关于 X的二次函数 Y 2 y 一y 2 8的对 称轴 0 故 式等价于 A y 4 6 4 y 0 4 当且仅当X 1 时取等号 值 得 一 提 的 是 从 式 子 结 构 分 析 也 较 易想 到 这种 判 别 式 法 Y 是 二次方 程求 根 公式 的结构 故 Y是关 于 X的方 程 Y 2 x y一 0的根 2 0 1 5 年第 6 期 数 学教 学 6 3 方 法 4 导 数 法 jF 十 三 2 一 8 故 f 1 了 令 0 得 2 兰 卅兰 一 z 0 一n兰 一 旦 X 2 f 0 1甘 l 在上述解方程的过程中 将等式改为不等 式 易知 当X 1 时 f z 1 时 f X 0 f 单调递增 所 以 i f 1 4 方 法 5 设 正 四 棱 锥 的 高 为 h 底 面 正 方 形 的边 长 为 a 侧 面 与 底 面所 成 的二 面角为o t 则有a 2 h h 芸 t a n o L 因此0 2 c o t 斜高为芸 s e c 所 以 表面 积 s 表 a 2 4 n 号 s e c 0 1 s e c 0 从而 s n 6 1 S e C 0 3 8 f 1 s e c a 3 c o t 8 1 C O S 3 C O S C O S 3 s i n 2O l 问题转化为求一个关于c cosQ l cos I 的 函数 的最 值 可 利用 方 法4 或 方 法 3 的 思 路 处 理 记 9 z 贝 0 9 z 一 z 1 3 x一1 X r 1 最 小值 当 c s 时 表取 得 2 结论推广 在利 用各种方 法解决 问题 1 或 问题2 之 后 倘 若就此 偃旗 息鼓 则是 错过 了一 次深入 探究的时机 没有充分挖掘本题所蕴含的价值 其实 正 四棱锥 这个条件可 以有多种变化 因此 问题 1 可 以有多个维度 的推广 先是底面棱数的变化 由四棱锥可以推 广到n棱锥 推广 1 体积为 的正n棱锥 当且仅当 棱锥 的高 h与底面正 n边形 的内切 圆半径 r 满 足 h 2 2 7 时 棱 锥 表 面 积 取 得 最 小 值2 9 2 n t a n V n 证明 设正 n 棱锥的高为 h 底面正多边 形 的边长 为 a 内切圆半径 为 底面积 为 S 侧 面与底面所成 的二面角为 则有 c o t 丸 r t a n a Sh 1 nn r rt an ta n 刍 co t2 3 ta n 所 以表面积 n r 1 去 n c t a 2 1 于 是 9 V 2 n t a n 由 方 法 5 知 当 C O S 妄 时 s 表 m i 2 9 2 n t a n 一7r 此 时 t a n 2 即 得 2 其 次是几何 体形状 的变化 由正棱锥 可 以 推广到直棱 柱 圆锥和 圆柱 推广 2 体积为 的直佗棱柱 当且仅 当 棱柱为正 几 棱柱且底面正n边形的内切圆半 径 r 与棱柱高h 满足h一2 r 时 棱柱表面积取 得最小值 3 3 2 佗t a n一7 r V 礼 证 明 这个结论 的证 明需要用到下面两个 引理 引理 1 f 平面等周定理 1 周长为定值 的 凸 n边形 中 正 仉边形的面积最大 面积 为定值 的凸 几边形 中 正 n边形 的周长最小 引 理2 若 正n 边 形 面 积 为 则 周 长C 2 1 n S t a n 回到推广 2 记 直 n棱柱 的底 面面积 为 则表 面积 为 2 S C 2 V 2 n ta n 2 n 兰 三n 篓 3 2 2 t t a n 7 r 当 且 仅 当 2 S 即 S S 且 棱 柱 为 正 棱 柱 时 取 等 号 2 0 1 5 年第 6 期 数 学教 学 6 4 3 J B D A 图5 1 求该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 2 设 P C垂直Y 轴于点G 点 关于 轴 的对称点为 A 求 B 的周长和 s in B A C 的值 对 于 大 于 1的常 数 m 求 X轴 上 点 M 的坐标 使得 s i n LBM C 二 评 析 本 题题 干 简 明扼 要 以一 次 函 数 反 比例函数为背景 由两个 函数的图像 的交点关 于 轴 的对 称变 换入 手 由浅入 深 层层递进地设置三个 问题 问题设置具 有 明确 的 指 向性 和 连 续性 顺 应 学 生 思 维展 开 不断深入 梯度较为明显 需综合运用数 学 的核心知识 去灵活地分析 解 决 问题 特别 是第 2 题的第 小题 学生若能抓住本质 联想 圆周角 的性质特征 将 问题情境 X轴 上 点 M 转化为 C 的外接 圆与 轴的 交 点 把 BMC 转 化 为 A BND 进 而 得 到 r 仇 这 一 结 论 再 依 据 图形 的对 称 性 加 以分类探究 便能迅速获解 且解答简单明 了 运算量很小 当然 这对学生的数学思考 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因而 能将 不同能力水平 的学生区分开来 总之 这份试题靠 题海 训练 和强化记忆 很难获取高分 更能客观 真实评价学生的 学 业成 就 有 效考 查 学 生 的 思 维 品质 学 习 能力 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体现 过程教 育 的价值 引导教学关注生活情境数学化 数 学 问题 生活化 的过程 注 重知识 间的生成 和联 系 让问题 返璞归真 让学生感受数学解答 是 言之有理 的 从中培养理性思维和数学能 力素养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有个性的发展 r 上接第6 3 7 页 记正棱柱高为 h 底面正n边形边长为a 则 内 切 圆 半 径 r 差 c t n s 仡 r 由 S V 2 n t a n V T 卫 得 s S 2 h 2 咒t a Il 佗 所 以 S h 2 t a n z 因 此 h 2 r 4 t an 佗 4 考虑到当佗一 时 正n棱锥 正n棱 柱分别变成 了圆锥 圆柱 而 l i m nt a n 丌 n 几 o t a n l i m 7 r 7 r 因此易得下面的两个结论 n o 几 推 广3 体积 为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