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耳栽培专业技术.doc_第1页
银耳栽培专业技术.doc_第2页
银耳栽培专业技术.doc_第3页
银耳栽培专业技术.doc_第4页
银耳栽培专业技术.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银耳新栽培技术 银耳,又叫白木耳。子实体纯白至乳白色、胶质、半透明,柔软有弹性,由数片至10余瓣片组成似菊花形、牡丹形或乡球形,直径315厘米,干后收缩,角质,硬而脆,白色或米黄色。是我国一种极为珍贵的食用药兼用菌类。有“补肾、润肺、生津、止咳”之功效。银耳蛋白质中含有17种氨基酸及酸性异多糖、有机磷、有机铁等化保物,对人体十分有益。一、生物学特性(一)营养 银耳是一种分解木材能力微弱的菌类,只能利用简单的碳水化合物,如葡萄糖、蔗糖等,但对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等缺乏分解能力,只有通过耳友菌(俗称香灰菌)的菌丝分解后,代谢出的可溶性营养物质才能被银耳菌丝所利用。因此,代料栽培银耳时,基质中除了含有纤维素、木质素等物质外,还需加入易被银耳菌丝吸收的糖类物质。 (二)温度 银耳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632,最适生长温度为2028,以2528为最好。当温度低于18时,银耳菌丝的细胞壁加厚,并断裂成芽孢;当温度高于28时,银耳菌丝稀,而耳友菌的菌丝则生长旺盛。耳友菌的菌丝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526。由于银耳菌种是一种混合的菌线体复合物,在菌种培养时,要兼顾两种菌丝的生长,即应在2226下培养为好。银耳子实体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530,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325,低于20和高于28都不利于银耳子实体生长。在出耳期间,也要兼顾耳友菌的菌丝生长,创造耳友菌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条件,使耳友菌不断分解基质中的养分,供子实体生长发育。(三)水分与湿度 水分是银耳生命活动的首要条件。在菌丝生长阶段?银耳菌丝和耳友菌的菌丝生长基质的含水量以60%为好。水分过少,银耳菌丝长势弱,同时对耳友菌的菌丝生长也不利;培养料中含水量偏高时,银耳菌丝就会断裂成芽孢,而耳友菌则能正常生长,不利于银耳菌种生产。在子实体生长阶段,则需要较多的水分,出耳环境中的湿度以85%95%为宜,湿度过低,耳片易干枯死亡;相反,长期处于高湿条件下,易出现流耳。(四)空气 银耳是一种好气性菌类。在菌丝生长初期需氧量少,后期则需要较多的氧气,在缺氧的条件下,原基分化迟,扭结后的胶质团长期不能分化出耳片。在耳片生长发育期间,若通气不良,湿度大,则易出现烂耳和杂菌感染。(五)光线 银耳菌丝和耳友菌的菌丝在有散射光照条件下,都能正常生长。在散射光照下,耳友菌的菌丝生长浓密,粗装,黑褐色分泌物多。在子实体分化期间,必须要有散射光照,黑暗条件下,子实体则不能形成,光线弱时,子实体分化慢,质量低。但在强烈的阳光直射下,也不利于耳片生长,而且易干枯死亡。(六)酸碱度(ph) 银耳菌丝在ph5.27.2范围内都能生长,最适宜生长的ph为5.25.8。代料栽培时,培养料的ph以56为好。二、栽培技术 根据银耳子实体的生长温度范围,以春、秋季自然气温下栽培为好。由于各地气候条件不同,只要最高温度不超过28,最低温度不低于20时,就可栽培银耳(一)培养料的选择 袋栽银耳的栽培原料主要木屑、棉籽壳、玉米芯和甘蔗渣等农林副产品,并要添加麦麸、米糠、黄豆粉、石膏、蔗糖等作为辅料。 以其他农副产品作为栽培原辅料,均应选新鲜、无霉变者。(二)培养料配方 以下介绍配方,都是各地经生产实践的基础配方和高产配方,各地可根据当地资源情况参考使用。 配方1:木屑78%,麦麸19%,蔗糖1%,过磷酸钙1%,石膏1%。每500公斤培养料加浙江庆元科达食用菌公司生产的菇力宝丰产灵一公斤。 配方2:木屑74%,麦麸22%,石膏粉3%,石灰粉0.3%,硫酸镁0.7%。每500公斤培养料加浙江庆元科达食用菌公司生产的菇力宝丰产灵一公斤。 配方3:木屑76%,麦麸20%,黄豆粉1.5%,硫酸镁0.5%,蔗糖1%,石膏粉1%。每500公斤培养料加浙江庆元科达食用菌公司生产的菇力宝丰产灵一公斤。 配方4:木屑73%,麦麸24.5%,石膏粉1%,蔗糖1%,磷酸二氢钾0.5%。每500公斤培养料加浙江庆元科达食用菌公司生产的菇力宝丰产灵一公斤。 配方5:木屑40%,棉籽壳37.6%,麦麸20%,石膏粉2%,硫酸镁0.4%。每500公斤培养料加浙江庆元科达食用菌公司生产的菇力宝丰产灵一公斤。 配方6:棉籽壳78%,木屑18%,石膏粉3.5%,硫酸镁0.5%。每500公斤培养料加浙江庆元科达食用菌公司生产的菇力宝丰产灵一公斤。三、培养料的配制和装袋(一)培养料的配制 培养料在配料前,应置烈日下曝晒一天,利用日光中紫外线杀死杂菌孢子、虫卵和蟥类,然后过筛,去掉杂质及粗大颗粒,以防刺破耳袋。 培养料配方中的麦麸是银耳栽培的常用原料,通常占培养料干料重20%30%。随着食用菌生产发展,麦麸资源亦日渐短缺、且价格涨。在缺乏麦麸时,可用细米糠代替,但细米糠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均低于麦麸,故在使用米糠时,每50千克应加黄豆粉23千克,以补充养分。在生产实践中发现,添加黄豆粉可使耳片色白肥厚,增加产量,常用量占培养料干重1%-2%。在配料时可将黄豆磨成细粉或黄豆浆加入,以磨浆效果好,其方法是将黄豆浸水中68小时,使其吸水软化然后磨浆。但配料时若气温过高,则不宜采用磨浆法。 配方中的蔗糖、硫酸镁、磷酸二氢钾等,先以少量热水溶化,混入培料用水中再进行拌料。 在银耳培养料配方中,切忌使用多菌灵农药。 配料时的加水量,要根据培养料的性质来确定,一般材质疏的原料如棉壳等,加入量稍多,但含水量应控制在50%55%,不要超过60%。(二)装袋 银耳袋子栽在大批量生产时通常采用常压灭菌,故宜用聚乙烯筒膜作栽培容器;若采用高压灭菌,则需用庆元菇荣牌聚丙烯筒膜。 耳袋的规格,可采用1255规格,在生产批量较大时,最好采用装袋机装料,一般每台每小时可装400袋。从拌料到装袋结束,要求在5小时内完成。四、灭菌接种 采用常压灭菌,灭菌锅的容积以能装1000袋较为适宜。灭菌时开始火力要猛,使其在4小时内升温到100,然后用中火维持,经1012小时停火。(一)接种 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五、生产管理 接种后,种块上最先长出的是香灰菌丝,开始分解木质素、纤维素,并分泌黑色色素,接着银耳菌丝也开始在基质内蔓延,并在接种愉处逐渐扭结成团,形成子实体原基。原基开始形成时只是一团黄褐色半透明胶粒,后来逐渐分蘖展片,并发育成熟。因此,银耳的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生理过程、通常分为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两个阶段。袋栽银耳为便于室内管理,根据银耳的生物学特性,划分为4个管理阶段较为合理。(一)菌丝生长期的管理(112天) 接种后,将耳袋移至事先消毒的培养室,呈“井”字形交叉堆放在床架上发菌,视自然温度之高低,决定堆高或耳袋排放的密度。 头3天是菌丝萌发定植期,室温要控制在2530,促进羽毛状菌丝迅速萌发定植,并伸入到培养基质内,形成生长优势,以防止杂菌侵染。但此时室温最高不得超过30。3天后,菌丝已向穴口周围伸展,结合翻堆,将床架上耳袋上下移位,并加大耳袋之间的距离,以后每3天翻堆一次,袋间距由1厘米增加到2厘米,以利通风散热。在此期间,应将室温调整到2526以利银耳菌丝生长。 发菌期空气相对湿度要控制在70%以下,湿度偏高,封口胶布受潮,则易滋生杂菌,但相对湿度亦不可低于60%,以防菌种干枯失水,于萌发不利。 在正常情况下,每天开门窗通风12次,每次30分钟。若气温适宜,且外界温度又无较大波动,也可长时间开窗通风,使空气清新。 发菌期间,要结合翻堆检查污染情况,若发现霉菌菌落,可采用菇霉灵杀菌剂注射法将其杀灭。(二)原基分化期的管理(1318天) 为了促进原基分化和生长,要及时部分或全部揭去胶布,改善氧的供应,管理上分为两步进行。 开孔增氧 经810天发菌,菌落直径可达10厘米左右,在相邻两个接种穴间的菌丝将要相互连接时,应将封口胶布揭开,改平贴为拱贴。拱贴有两种方法,一种使中部隆起,将两侧仍巾在接种口沿上;另一种是使中部呈圆形隆起,将胶布四角仍贴?接种口沿上。?论采用哪种方法,所留孔隙都要有黄豆粒大小,使之具有一定空间,可增加氧气供应,以促进菌丝进一步生长,并有利于原基的发育。 开孔增氧的具体时间应根据菌丝的发育情况来确定。据产区实际生产情况调查,于接种后89天开孔者占绝大多数,也有10天的,延迟到12天者极少。 开穴增氧的前12天,要将耳袋散开排放到床架上,并在室内喷敌敌畏消毒。开穴后不宜即刻喷水,使之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半天后开始喷水,每天喷水34次,喷水时要防止水分渗入孔隙中,室温仍保持在25,并加强通风,使开始裸露的菌丝能处于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的小气候环境中。在气候较干燥的北方(如河南、山东等产区),开孔增氧前要在耳袋上盖报纸,并将其喷湿,开孔后仍将报纸盖上,其作用也在于创造湿润环境。 揭开胶布 开孔增氧后4天(一般在接种后14天),穴中逐渐出现白色突起毛团状菌丝,即耳农所称之“白毛团”。此时室温可降到2023,相对湿度提高到80%85%,以促进分化。随着菌丝生理成熟,白毛团上方会出现浅黄色小水珠;称为“吐黄水”,应将耳袋翻面使孔口缝隙向下,让黄水流出穴外,必要时可用脱脂棉吸干或吹干,然后将室温回升到25,使黄水干缩。接种后的1516天,穴内逐渐形成胶质化银耳原基,应及时将胶布揭去、使之有利于原基的发育。揭胶布后要用湿报纸覆盖。 划膜扩口 划膜扩口是以原接种穴为圆心,用锋利小刀在接种穴外环割一圈,并将薄膜挑去,环割半径比原孔增加半厘米即可。划膜扩口的时间各地不同,南方是在子实体已长出孔穴的幼耳期,即接种后2025天,河南等地是在原基分化期,即在接种后16天左右,这时?基已全部形成并?耳芽分化,此时扩孔更有利于耳基与新鲜空气的接触面,满足其对氧日益增长的需要,能促进原基的生长发育。 在原基分化期,若于接种后14天仍有部分接种穴未现原基,通常与培养料过湿、装料过实有关,可采用划袋增氧排潮的方法进行催蕾。其方法是用刀片在孔穴两边袋侧割缝,或于接种穴背面割“十”字形或圆形孔。经上述处理,仍可照常出耳。 原基分化期是银耳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一个重要生理转变时期,因此,在其全部管理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环境因子的调节,其基本要求是: 温度要求偏低 在此阶段内是银耳生理变化最活跃的时期,产生热量大,故应降低室温在2224,使其保持生态平衡。若高于25,黄水分泌显著增多,显示其代谢作用加剧;高于28,分泌水珠呈黑色,其原基也随之变黑,严重影响出耳率。 湿度要适宜 据野外调查,野生银耳生发时的空气湿气在80%95%之间,生产实践证明,原基的正常分化,对湿度有更严格要求。在60%以下者不能出耳;在70%以下者出耳率只有14%40%,而且很慢,会延迟到3040天;在80%左右时则大部分可出耳,但却延迟时间,且出耳不齐;室内湿度达90%以上,出耳率可达100%,而且耳潮集中,极少有延期迟出者。故原基分化期相对湿度应控制在90%。水分的调整要逐步增加,开孔增氧时保持80%85即可,原基出现后要增加到90%。要求覆盖报纸湿透而无积水,棚顶和墙壁挂有雾状水珠,地面要经常保持湿润。 保持室内空气清鲜 在生产实践中发现,临近门窗、通常的耳袋往往出耳较早;袋料稍偏松,断袋或袋壁有裂口的也往往出耳较早,因此,加强通风,保证充足新鲜氧气供?,是促进原基分化?重要条件。尤其是在春季,室内外温差小,窟气对流作用低,更要经常开门窗通风;冬季室内外温差大,空气对流作用强,可用打开门窗的方法同时达到气体交换的目的。(三)幼耳期的管理(1927天) 接种后1927天为幼耳生长发育期。在此期间内,幼耳的生长有两个特点:一是幼嫩,二是生长不够整齐,出耳较早者朵形已有蚕豆粒大,出耳较迟者只黄豆粒大。这时期的管理工作是根据这两个生长特点来制定有关措施,促使幼嫩子实体健壮发育,并缩小群体间的差距,为高产打下基础。 温度要适中 室温应调节在2325之间,以不超过25为宜。超过25则耳薄,超过28时,非但耳薄,且会出现萎缩进而腐烂的现象。温度亦不宜低于22,会使耳片变薄,低于18时则更薄,长期低温下也会使幼耳萎缩,不开片,或造成腐烂。 湿度要偏低 在其他条件均适宜的情况下,控制湿度是壮耳、并达到群体一致的重要手段。幼耳期室内湿度控制在80%为宜。湿度低于75%,易使幼耳萎缩发黄,并很难恢复正常生长;湿度高于85%,则会出现开片早,展片不均匀,不但产量低,朵形不好或有很多小耳、降低商品价值。 适当控氧和通风 幼耳期因室内湿度偏低,如果不是为了降温和排湿,不宜开启门窗。否则会因湿度不降而使幼耳萎缩变黄;同时,通风供氧会使幼耳发育过快,影响产量和质量。在功耳期管理的最后4天,每天上午10时后,在温、湿度正常情况下,幼耳约3厘米大小,应将报纸揭开数小时,使幼耳能接种更多的氧气。揭去的报纸在太阳下晒干灭菌后重新盖上,然后喷一次重水,如床面有烂耳征状,可在水中加四环素或金霉素喷雾。 幼耳期管理总的原则是以控为主,调控结合。河南耳农称之为“蹲苗”或很形象地称之为“踏步整队”,其目的就在于培养整齐健壮的群体。(四)成耳期的管理(28天至收获) 从接种后第28天起,约经10天银耳成熟,这一期间称为成耳期。成耳期的管理重点是促进展片和旺盛生长。 调节温度、防止高温 此时室温宜控制在2426之内,以25最为适宜。在适温下生长银耳朵形好、耳片厚、产量高。成耳期是银耳生理活动最旺盛阶段,袋温较高,要防止室内出现高温。若室温超过27,应整天开门窗通风,并结合喷水保湿,防止耳片干燥。 重水催耳 子实体长到5厘米大小时,要用重水催耳,使相对湿度达95%,56天内银耳即可迅速展片长大。每天喷水次数和喷水量要根据气候和耳片情况来掌握,原则上是宁湿勿干;从第33天起,可将报纸揭去,将水直接喷在银耳上,可使耳心部分得到充足氧气与水分,朵形更加饱满。采耳前57天,要停止喷水,保持湿润状态即可。 强化通风增氧 子实体生长期间,呼吸作用旺盛,对氧的需要量与个体大小成正比,尤其在临近采收前几天,喷水增多,若通风不良,在长时间静止的高湿环境中,很容易出现烂耳。因此,在气温高时应日夜开门窗通风,加强空气交换;气温低时也要在保证室温的条件下,尽可能地多开门窗通风,向阳门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