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城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计划.doc_第1页
虞城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计划.doc_第2页
虞城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计划.doc_第3页
虞城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计划.doc_第4页
虞城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计划.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虞城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计划 (讨论稿)为全面提升我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简称“提升工程”),现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全国、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部关于印发的通知、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等文件的通知、河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为指导,以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为目标,以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重点,通过组织实施新一轮中小学(含幼儿园和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全员培训,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二、目标任务从2014年起,以“国培计划”、“省培计划”为引领,以混合式培训为主要方式,以校长和骨干教师培训、培训者培训为突破口,县、乡(镇)、校三级培训为主体,分年度、分层次、分类别组织开展全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全员培训,到2015年上半年,全面完成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与测试认证。分年度任务安排如下:年度信息技术应用骨干教师培训(含培训者培训、校长培训)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及测试2014100人总任务的40%2015上半年150人总任务的60%三、组织与实施1.组织机构成立虞城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组 长:张洪涛(县教育局局长)副组长:李 凤(县教育局副局长) 朱华钦(县教育局副局长) 杨海旺(县教育局副局长) 高文华(县教育局副局长) 周 建(县教育局党委委员)成 员:杨爱存(县教育局基教股股长) 王世中(县教育局人事股股长) 李 峰(县教育局信息中心主任)余 坤(县教育局师训股股长) 高建霞(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 张友建(县电教馆馆长) 高新昌(县教研室主任) 蒯传朝(县教育局督导室主任)下设提升工程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工程办”),由余坤兼任办公室主任,陈春娟、邵铧、杨民华、杨德志、苏保同为成员,具体负责全县提升工程的计划起草、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等。县第一初级中学、县明德小学、县实验小学、县第一实验小学、县第二实验小学、进修学校是全县整体推进提升工程示范校,各示范校要在提升工程中起引领示范作用。2.培训分工建立县、乡(镇)、校三级培训体系,明确职责,细化分工。(1) 县级:由县工程办负责组织,教师进修学校具体承担。一是要组织信息技术应用骨干教师(含培训者、校长)参加国家、省、市的相关培训;二是要组织高中、幼儿园教师参加商丘市组织的集中培训与网络研修;三是负责县级信息技术应用骨干教师和初中、小学教师的集中培训与网络研修。(2)乡(镇)级:由各中心学校组织,督促教师参加集中培训与网络研修。 校级:由各中小学校组织实施校本研修,教师进修学校、电教馆负责跟踪指导。 3.培训内容依照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执行,包括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和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三个方面。4.培训模式及学时全员培训采取混合式培训模式,即“集中现场实践性培训+网络研修+校本研修”。强化任务驱动,突出实践导向,有效实施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将问题解决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线上学习与线下实践相结合,优化培训课程资源,推动教师学用结合。集中现场实践性培训不少于20学时;网络研修不少于30学时;校本研修不少于20学时。5.测评方式按照“以评促学、以评促用”的基本原则,在实施过程中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诊断测评、培训测评及发展测评,激发教师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主动性。(1)诊断测评:即训前测试。由教师利用网上测评系统进行自测,测试内容涵盖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各项指标。诊断测评旨在帮助教师了解自身不足,找准能力发展短板,确定培训目标,为有效选学提供依据。(2)培训测评:即训中测试。重在衡量教师的参训成效,包括集中现场实践性培训、网络研修及校本研修成效。培训测评由相关培训机构针对教师参加培训的过程表现情况进行评价。评价指标为:培训课程完成数量;作业完成数量和质量;学习考勤和学习态度;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资源利用、课件开发和课堂教学实践操作的成效等。(3)发展测评:即训后测试,采取上机测试形式完成。发展测评通过测评系统,注重利用案例开展情境测评,评定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教师在完成全部培训任务后,由省工程办统一组织上机测试。上机测试60分及以上为合格。6.证书颁发与应用(1)证书颁发教师培训测评合格,颁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结业证书。培训测评和发展测评均合格,颁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合格证书(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中级证书)。(2)证书应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结业证书作为教师培训学分登记依据,每1学时记1学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合格证书(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中级证书)作为教师资格认定、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等的必备条件,与教师考核直接挂钩,不参加培训或考核不合格者当年考核格次为不合格。四、保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重要意义,成立相应的提升工程实施机构,实行“一把手”负责制,主要领导亲自抓。要结合教师队伍发展现状,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分析掌握教师培训需求,围绕提升工程目标任务,拟定实施计划、方案和具体路线图。2.落实专项经费。教育局安排专项经费,加大对培训基地的硬件投入,保障县级集中培训与网络研修顺利实施。各学校在公用经费中安排资金,为教师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创造条件。3.完善监督机制。教育局将把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情况纳入对学校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将信息技术应用成效纳入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校长考评和教师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4.营造应用氛围。积极引导广大教师参与提升工程,主动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要广泛动员教师和学生依托空间平台开展网络教研、在线研讨和空间互动,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要以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主题,适时组织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示范课评选、教学技能比赛、优秀课例征集和教师网络空间建设与应用评优等活动,充分发掘、推广应用成果,督促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主动应用信息技术,形成浓郁的应用氛围。branch Youth Committee. Follow strict Communist Party Secretary Zhao Ziyang, Cai Yunzhong, one evacuated to Susie guerrilla zones. Yao Muzheng defected to the new anti-Jiang Liu and send sis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