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案例剖析+--勾股定理教学.pdf_第1页
数学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案例剖析+--勾股定理教学.pdf_第2页
数学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案例剖析+--勾股定理教学.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0 0 3 年第8 期数学通报 3 一一 数学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案例剖析 勾股定理教学 潘巧明 浙江丽水师范专科学校计算机系 3 2 3 0 0 0 从中国古代经典之作 九章算术 可以看得 出 中国数学文化起源于人的实际需要 比如丈量 土地 测量容积等 它以社会生活与生产实际为研 究对象 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 围绕建立算法与 提高计算技术而展开 强调在观察 实验基础上进 行分析 归纳得出结果 寓理于算 把数学建立在 少数不证自明 形象直观的原理上 这种算法化的 数学文化传统 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 在历史的发 展过程中变化是微弱的 渐变的 然而当前中国数 学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却西化了 在教育形式上运 用了西方的数学教育模式 在文化心理上却不自 觉地运用着中国传统的数学文化观 导致现实数 学教育中出现了许多困惑的问题 比如如何处理 培养思维与指导实践的关系 是追求数学的直观 实用还是它的理性思辨 是学习逻辑演绎还是注 重算法和模型化方法教学 这些问题困挠着我们 的教师 影响着我们的数学教育 笔者试从中 西 方 勾股定理 诞生与发展的文化背景 寻找解决 问题的办法 探讨如何处理文化传统与数学教育 现代化的关系 1 勾股定理文化背景及其对现代教学的影响 勾股定理是中国几何的根源 中华数学的精 髓 诸如开方术 方程术 天元术等技艺的诞生与 发展 寻根探源 都与勾股定理有着密切关系 勾 股形与比率算法相结合 经推演变化已构成各种 各样的测量法 如刘徽的 重差术 古代数学家 常以勾股形代替一般三角形进行研究 从而可以 避开角的性质的研讨和不触及平行的烦琐理论 使几何体系简洁明了 问题的解法更加精致 从中 国勾股定理的诞生与发展来看 中国古代数学文 化传统明显有重视应用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数形 结合 以算为主 善于把问题分门别类建立一套套 算法体系的特征 然而中国的传统文化注重 经世 致用 思维方式具有 重实际而黜玄想 的务实 精神 以及述而不作的研究方法 使得勾股定理从 诞生开始一直没有超越直观经验和具体运算 而 发展成一套完整的演绎推理 它始终作为一种技 艺在传播与应用 走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模 式化发展道路 这种技艺应用的价值取向至今仍 影响着我们对数学的认识 影响着我们的数学教 学 在西方 从毕达哥拉斯学派发现了 与有理数 不可通约的无理数 开始 勾股定理作为欧氏空 间的度量标尺 经过演绎推理 为几何公理体系的 完善和发展写下了新的篇章 欧几里得在证明勾 股定理同时 结合图形分析 以演绎推理的方法获 得了一系列的定理和推论 此后 西方数学家从数 的角度将勾股定理推广到求不定方程的正整数 解 引出了著名的费马猜想 鲍恩猜想 埃斯柯特 猜想 从形的角度又把它推广到平面图形面积关 系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关系的探讨 如此无穷延 伸 在追求严谨的逻辑体系和数学美的过程中推 动了现代数学的发展 这种崇尚理性 注重演绎推 理的数学传统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 从西方的基 督教文化来看 它认为上帝是按数学来构造世界 这一观点足以表明数学教育在西方文化中的宗教 和哲学价值取向的理性地位 这对我们今天学习 数学 理解现代数学体系结构的形成有着重要的 启示作用 2现代勾股定理教学设计 中 西方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所诞生的勾股 定理及其发展道路 给我们的启发是在继承传统 文化精髓的同时必须改变传统数学价值观 才能 学好西方数学公理化体系 走上数学教育现代化 的道路 为此 我们必须设计出符合自身文化传统 习惯的课堂教学模式 以勾股定理教学为例 笔者 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设计 2 1 从文化传统习惯入手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 段进行数学实验 请学生自己画出几个直角三角形 利用直尺 测量三条边长 并记录数据 计算边长的平方值 分析它们的关系 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发现勾股定 理 测量和计算是我们民族文化传统的特长 是古 人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常用的思路 也是我们学生 很熟悉的学习方法 从几个学生构造的特殊例子 出发 利用测量工具进行估算 寻找规律 提出猜 想 符合我们的文化传统习惯 符合从特殊到一般 的思维规律 容易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 利用几何画板软件设计任一直角三角形 自 动测量三边边长 验证学生的发现与猜想 图1 万方数据 42 0 0 5 年第8 期数学通报 t i t 自l t t 瓣l 勰 t l n 蕊 44 5c m 塑峨9 8 c m 勾股定理罨黢 C A 53 5C m i 2 1 97 6 c m 2 E f i 2 88 9c m 2 i 9 2 酒2 2 1 1 稻c m 2 I C 2 1 1 6 5G i l l l A 4 一 F 图1 几何画板软件就其本身设计来说 是一种模式化 的算法体系 用它来精确测量三角形的边长 展示 真角三角形的任意性 是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文 明的新结合 它不仅是一种测量工具的改善 更是 一个数学教育现代化的平台 此例所展示的直角 三角形的任意陛 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实现的一 个梦想 而几何画板软件可以让学生操作计算机 来构造数学对象 在观察动态的图形变化中 直观 体验了任意性的含义 深入理解任意性在数学中 所起的作用 同时计算机提供快速反馈测量结果 进行验证猜想的能力 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从事 于更高层次的数学思维活动 这一典型实例足以 表明计算机技术可以为文化传统与数学教育现代 化的结合提供了好的教学平台 2 2 比较赵爽证法和欧几里得证法 挖掘传统 文化内涵 勾股定理的证明有着丰富无比的文化内涵 可以给学生许多启发 其中赵爽的弦图证法和欧几 里得证法最为典型 赵爽弦图证法极富创意 他在 勾股圆方图注 中用几何方法严格证明了勾股定 理 可以反映出我国几何研究不仅在应用方面有过 辉煌成就 而且在理论方面也曾有一席之地 赵爽的弦图证法 如图D A 2 见人教版三年制初中 几 何 第二册第1 0 6 页第4 题 其中每个直角三角形 称为 朱实 中间的一个正B 方形叫 中黄实 以弦为边 的正方形A B E F 叫 弦实 四个朱实加上一个黄实就 1 等于一个弦实 即4x a b 图2 6 一 2 c 2 化简后得n 2 b 2 c 2 他充分运用了直角三角形易于移补的特点 给出了简洁 直观的证法 其相应的几何思想是图 形经移 补 凑 合而面积不变 这种思想后来发展 为李冶的 演段术 不仅反映了我国传统文化中 追求直观 实用的倾向 而目l 其展示的割补原理和 数形结合的思想让我们看到我们传统文化的精 髓 对我们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起着潜移默化的 熏陶作用 我们要安排足够的时间 让学生动手进 行拼 凑 补等实践活动 深入理解割补原理 体会 中国传统文化中寓理于算的风格 而欧几里得证法给我 们展示的是西方数学文化 传统的另一侧面 即严谨 的逻辑和理性的推理 具 体的欧几里得证法如下 在直角三角形A B C 各边上向外作正方形 图 3 结连C D F B 因为A C A F A B A D 么F A B z C A D 所以 F A B C A D 作皿 A D 图3 因为s 吉础 A C 专岛c s A D D L i s M 所以S A C I t F 甄D 同理可证S c S 眦邱 所以A B 2 B C 2 A C 2 即c 2 0 2 b 2 比较赵爽证法和欧几里得证法可知 赵爽证 法是建立在一种不证自明 形象直观的原理上 即 出入相补 原理 他的证明过程可以借助实物进 行操作 使现实问题数学化 最终达到对数学定理 的意义建构 而欧几里得证法则完全脱离实物的 支撑 给我们展示的是对数学美和数学理性的追 求 它在更高层次上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 对这 种证法的介绍 可以采用数学 再创造 原理 分 析它的探索过程 使证明思路逐渐显露出来 最终 完成对公理化演绎体系结构的深刻理解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从文化传统习惯人手 使 用现代教育手段来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挖掘传 统文化内涵 实现数学教育现代化 参考文献 l张维忠 数学 文化与数学课程上海 上海科学教育出版杜 1 9 9 9 2 孙桂秋关于勾股定理的起源云梦学刊 自然科学版 1 9 9 7 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郝 全目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北 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0 0 1 4 王宪昌 刘银萍 电谈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的关系数学教育 学报 2 0 0 2 3 万方数据 数学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案例剖析 勾股定理教学数学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案例剖析 勾股定理教学 作者 潘巧明 作者单位 浙江丽水师范专科学校计算机系 323000 刊名 数学通报 英文刊名 BULLETIN DES SCIENCES MATHEMATICS 年 卷 期 2003 8 被引用次数 3次 参考文献 4条 参考文献 4条 1 张维忠 数学 文化与数学课程 1999 2 孙桂秋 关于勾股定理的起源 期刊论文 云梦学刊 1997 04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01 4 王宪昌 刘银萍 也谈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的关系 兼与张楚廷先生 黄秦安先生商榷 期刊论文 数学教育学报 2002 03 本文读者也读过 10条 本文读者也读过 10条 1 季冬梅 巧用勾股定理开启思维之门 期刊论文 商情 科学教育家2008 2 2 金益洪 胡艳 探索勾股定理 的教学设计 期刊论文 中学数学杂志 初中版 2007 6 3 叶建忠 青朱出入图 期刊论文 教育教学论坛2010 5 4 蒋青 178勾股定理的探索与证明 期刊论文 中学数学2004 7 5 刘顿 勾股定理中的数学思想 期刊论文 初中生2009 14 6 蔡兆生 构筑思维平台提高教学质量 勾股定理教学设计 期刊论文 数学教学研究2001 5 7 沈新权 九章算术 见证辉煌 期刊论文 中学生天地 C版 2011 4 8 章锦前 勾股定理 教学设计 一 期刊论文 湖南教育 数学 2007 4 9 桂兹佳 勾股定理教学应体现探究过程 期刊论文 湖南教育 下旬刊 2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