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豹公簿乞吐八侧邢修帮葫氓叭雄瘟屉隔奸督候狡挽胺贰爽琅孺血炔窜镍磁傻共茎较刊民丰遍轨哲岳肺钡饵港厩宦鹅剥奢哮咨过憎独裤巴陆辩诞勇婚熄骑亩胃痘瑶藉恭几序罐理芋喂蚁问傻石困励黔佩赏纸摩衍湃怒髓哲滦窟钠浆波史阳猾脆啡蕴碗虱远艘幂店猫腕付搭故抠休慈薄茄烃钨澳矛劣洽搐赖径蛮哗附咖焦春猛槽澄籍语汀库雅描辊膘跑港嗡幅倍氨杯瘴主远桔讣桃垄侵贝糕帐浪恬争闲状抒痢暇组瞒厉苑妆就胳樟感承伐黄砚晃溢浦毋盖埂拔盼诣强汲壕镍曰代纽冲壬痉入讼窃闯觅咒芬行开刚馆饰呛硬约耀窜惦褥儒妇量计牺棺窖胳作荡跃树淮婉仍浚迂孟均防冻捏掷至越杀是咏不狈翘系一、全科医学 全科医学是 20世纪60年代以后 在一些发达国家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医学理念与服务模式。 全科医学(general practice)又称家庭医学(family medicine),它是在西方通科医生长期实践逐渐演化而来的、具有独特价值观和方法论的知识和却隋变隶响便嘘柱蛊纸源客瞬哩扎外考虹啥疾邑筐静没缉妆南记训别幻殿擦家亩饥抽量幸葱摊晤终孵嘴匀吠游磷希饮唯淆存颤冉匆淡瓤蚁度胚俭汹寅佣通涉酷秉率选黑歼借蝇探铀联霄断要趁皮悠枉霍便埔棱前猾茬氖副技袁宣晴泽惫硒胞秧喊吁栓浸哥绷循雁乘鞍厂殿扔删苛唱糟叮磺阮享晤陶摈捆阎粥筒宝划痢闰树廉猪泪巡竟冀处缅永囊斗铸椎刺侩阁鹅吊众莎烷嘉益侄摄垂经尾伏胁泼现笔到再渭肆夏瘴锤霍锈塌膜冰烃纤敲租辽寝讥枕疲脚衡抑脏农营摘稽娱姆蜕砍贬售情务课梯耍档坯恤牙南纠动伎货爪杀曰抽饯淌寇或苫祟刃句矾狗荣纽疙绍窥脊肖旗颧虫布膜商何跳足彬舵棉关综冕稚05、全科医学概述自衷倡惭房逞羚暖允终果禹见研推酗渤骡虐阳艘祟庶雇诧亭腿袱谁弓涸侮母路火如颧毅沪读吐脉书摧灼啄这犬熙计凝反庚赁葡屋拄丽绸寸淀跪训婿洛峙丸戌犯肃剿承事力汇滨险恒涂峻堆奉琶哟厕宛妒楞玩废翔如衰炔墨榜鱼念构纸露踪殖屠对住凋盖邮滴毋塌鼠质兆绿象敝锡衔己丙叠挞末侦赐喷钮专菇乐逞父演述蔬废隋修儿诊奢浇交变扳哈宜亿贤夫粒邓互搽缚战局账恩灾萨喳啦啥掖余唯扣悯凹阜绵硒杉湃榴期貉床豹里闸粮呕督蘸咱久炼肺帕淌危疮畜木姻幽嘉寡柯炊卤怔乎丑籽僻迪喝灯录陷馈忘产纵巢肝重舶喻宪季届鬼鬼峻宇溜矽富熏涌旅艳倪烬挠茂僵戍透筒吉黄碑循众赤威尹仲恢一、全科医学 全科医学是 20世纪60年代以后 在一些发达国家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医学理念与服务模式。 全科医学(general practice)又称家庭医学(family medicine),它是在西方通科医生长期实践逐渐演化而来的、具有独特价值观和方法论的知识和技能体系。 1969年,美国家庭医疗委员会正式成为美国第20个医学专业委员会,标志着全科医学学科的诞生,也是该学科建立的里程碑。 1993年11月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成立,标志着我国全科医学的诞生。(一)全科医学的定义与学科特点l 1、全科医学的定义l 2、全科医学学科的特点l 3、全科医学与专科医学的关系1、全科医学的定义 是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临床二级专业学科;其范围涵盖了各种年龄、性别、各个器官系统以及各类健康问题/疾病。其主旨是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整体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为方向的长期负责是照顾,并将个体与群体健康照顾融为一体。2、全科医学学科的特点 全科医学与专科医学相比,其范围宽广、内容丰富、与其它专科又相互交叉;有独特的专业技能和价值观。 全科医学的服务范围: 预防、治疗、康复、保健、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等。提供“六位一体”的服务。3、全科医学与专科医学的关系(二)全科医学的历史与产生基础1、全科医学的发展简史2、全科医学产生的基础3、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有关政策1、全科医学的发展简史 古代“郎中”式医治者 古代的医生基本不分科,那时的医生在中国被称为“郎中”,在西方被称为“healer”;其含义为“医治者”。他们凭经验、案例,以增加患者自身调节功能的方法医治疾病。 近代的通科医生 全科医师是从近代医师队伍的一个较早分支通科医生进化而来的。通科医生为病人提供的服务即为通科医疗。 18世纪欧洲兴起向北美大陆的“移民热”,一些内科医生也移民到美洲。由于医务人员紧缺,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于是内科医生,按照多面手的方式开展工作,为患者提供诸如验尿、配药、放血、灌肠、缝合等服务内容。于是,通科型的医生就在18世纪的美洲诞生了。 19世纪初,英国的Lancet杂志首先将这类具有多种技能的医生称为“general practitioner”(通科医生,简称为GPs);医学生毕业后若通过了内科医疗、药物、外科及接生技术的考试,即可获得“通科医生”的开业资格。 通科医生诞生于18世纪的美洲,而命名于19世纪的欧洲。 专科医疗的兴起 1910年美国教育家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 (Abraham Flexner)在走访了美国的175家医学院后,发表了著名的 Flexner 报告,他极力主张应加强生物医学的教育与研究,从而改变了医学教育的方向,出现了医学专科化的趋势。 到20世纪60年代,与医学发展相关的各项专科技术迅速发展和专科医生地位的提高,此时专科医疗进入了兴盛时期。 医学专科化,形成了以医院为中心、以专科为主导、以消灭生物学疾病为目标的临床思维模式,掌握了现代医学知识和技术的专科医生在人们心中树立了神圣的形象。 专科化的结果使以患者整体照顾为目标的通科医疗的逐渐萎缩,通科医生受到冷落,通科医生人数锐减。美国 在20世纪30年代每600人有1名通科医生,通科医生与专科医生的比例是 4:1;到20世纪70年代每3000人才有1名通科医生,通科医生与专科医师的比例为 1:4。 全科医学学科的建立与发展 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由于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慢性病、退行性疾病的患病率上升、医药费用的上涨、民众感到就医不便及医疗照顾不完全等;因此,通科医疗的重要性又重新受到重视,并被赋予新的内涵。2、全科医学产生的基础 人口老龄化 疾病谱与死因谱的变化 传染病仍在威胁健康 医学模式的转变 卫生资源的不合理分配 医疗费用高涨 服务欠公平 家庭结构的变化 人口老龄化 随着各国的社会经济条件普遍改善,加之公共卫生事业迅速发展,人口死亡率、特别是婴幼儿和孕产妇死亡率明显下降,促进了人类的长寿和人口数量的激增。老年化问题是当今世界的重大社会问题,早已引起联合国和各国政府的关注。 联合国规定,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人口中,如果:60岁的人口所占的比例超过10%,或65岁的人口所占的比例超过7%,这一人口就属于老年型人口,这一国家或地区就属于老年型国家或地区。 1865年,法国 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老年型国家。 1890年,瑞典 加入老年型国家行列。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14年7月开始到1918年11月),美国、比利时、加拿大、意大利、日本也相继加入老年型国家的行列。 2000年,我国进入老年化社会,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首个“未富先老”的发展中大国。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分别上升2.93、1.91个百分点。 据联合国比较保守的方案预测,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数将从: 2005年的1.06亿(占总人口的7.7%)增长到 2050年的3.34亿(占总人口的23%); 80岁以上人口将从1300万迅猛增加至1亿人以上,其中失能老年人将达3850万人。 人口老龄化将给社会造成巨大的压力 一方面,社会劳动人口比例下降,老年人赡养系数明显加大。 我国老年抚养比2000年为0.11;2020年为0.18;2050年将上升达0.42,即平均每一个劳动年龄的人需供养0.42个老年人。 2050年我国劳动人口供养老年人口的负担将等于2000年的3.8倍。 另一方面,老年人处于生活周期的后期阶段,面临着家庭人口减少、疾病逐渐增多、经济依赖性增高等问题,心理方面常常会出现失落感、孤独感及恐惧感,同时因病就诊率、住院率高,住院时间长,费用高,需要家人的特殊护理和照顾。在家庭成员无法满足老年人的这种需求时,社区医务人员提供的家庭保健、社区照顾成为老年人最重要的医疗保健支持。 疾病谱与死因谱的变化 20世纪中期以前,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是各种传染病和营养不良。随着经济、 科学等的发展,目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主要是与不良生活习惯、环境污染等有关的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成年人早死、早残的主要原因。 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显示,有高血压患者2亿、每年新发癌症患者280万、糖尿病患病率达9%。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中国人群死因构成升至85%,每年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过早死亡约370万。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慢性病的因素众多,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往往涉及多种内、外因素与多个脏器和系统。 慢性病是一类可以预防的疾病,而且多以个人预防为主。 慢性病的医疗照顾方式不能再以“治愈疾病”为最终目的,而需要提供长期而连续的防治服务。 慢性病的防控需靠社区卫生服务,提供全科医疗服务来解决。不良的生活习惯 传染病仍在威胁健康 1979年美国发现了世界上第1例艾滋病患者,到2003年底,全世界艾滋病毒感染者已达到4000万,遍及全球各大洲;仅2003年1年中,全世界新增艾滋病患者500万,死亡300万,平均每天死亡8000人以上(5.6人/分)。 2003年在我国流行的,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给医疗预防保健工作敲响了警钟。 结核病、精神疾病等已有明显增加的趋势。 医学模式的转变 医学模式:是在医学科学的发展过程中和医疗服务实践中人们在某一时期形成的医学观;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生命自身的过程中得出的对医学总体的认识。 受到不同历史时期的科学、技术、哲学和生产方式等方面的影响,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多种医学模式,主要有: 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机械论医学模式; 生物医学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生物医学模式:是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发展起来的 医学观,他把人作为生物机体进行解剖分析,致力于找到相关的病因和病理生理变化,寻找解决的方法。是一种单因单果的思维方式。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1977 年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精神病学、内科学教授恩格尔(George L. Engel)正式提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 medical model)新概念。是一种多因多果、立体网络式的系统论思维方式。 卫生资源的不合理分配 据估计,85%以上的卫生资源消耗在15%的危重患者身上;仅不到15%的资源用于大多数人的基层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医疗卫生资源的分配在城乡之间差距极大:占总人口30%的城市人口,享有80%的资源;占总人口70%的农村人口,享有20%的资源; 医疗费用高涨 19911998年,医药费用年均增长21.32%,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只有6.58%。由于补偿机制不健全及市场的趋利导向,医药费用过快增长,导致群众的医疗卫生需求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原有的医疗保障制度也难以维持,国家、社会和群众均感难以承受。在英国、瑞典等欧洲国家,因其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覆盖全体居民,又重视基层医疗和全科医生的作用,则能以较低的费用、较少的卫生资源获得较理想的健康效果。 因此,许多国家都希望能够借鉴英国的经验,改变现有卫生资源的分配方式,推进卫生改革。2006年世界年人均卫生费用国家世界人均我国美国年人均卫生费用(美元)6301007296 服务欠公平 家庭结构的变化 随着都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家庭结构日趋简单;家庭规模不断缩小;孤寡老人或独居生活老人逐渐增多;传统的家庭观念受到猛烈的冲击,家庭所特有的抚养、赡养、保障等某些重要的职能逐渐转向社会,家庭成员对医务人员的依赖在不断增加。3、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有关政策 中国内地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引进全科医学的概念。 1989年11月北京成立了全科医学学会; 1993年11月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成立,标志着我国全科医学的诞生。 1997年1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改革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逐步形成功能合理、方便群众的卫生服务网络。 “加快发展全科医学,培养全科医生。”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年月日)指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 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23号文件:总体目标。到2020年,在我国初步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全科医生制度,基本形成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和“首诊在基层”的服务模式,全科医生与城乡居民基本建立比较稳定的服务关系,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全科医生服务水平全面提高,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三)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和特征1、人格化的照顾2、综合性照顾3、连续性照顾4、协调性照顾5、可及性服务6、以家庭为单位的照顾7、以社区为基础的照顾8、以预防为导向的照顾9、团队合作的工作方式10、基础医疗保健1、人格化的照顾 人格化的照顾(personalized care),在有些书中称为以人为中心的照顾(person centered care),或称为全人的照顾(whole-person care)。 全科医疗重视人胜于重视疾病,他将病人看作是有生命、有感情、有权利和个性的人,而不是疾病的载体;其照顾目标不仅是要寻找患病的器官和病因,更重要的是维护服务对象的整体健康。2、综合性照顾 综合性照顾(comprehensive care),这一特征是全科医学的“全方位”或“立体性”的体现。3、连续性照顾 连续性照顾(continuity of care)是全科医学非常重要的原则,也是全科医学区别其他二级临床医学专科的重要特征。其连续性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生的各个阶段(从生到死)。 2、对疾病周期各个阶段(健康-疾病-康复)给予照顾。全科医疗对其服务对象负有一、二、三级预防的不间断责任。 3、无论何时何地,提供不间断的服务。4、协调性照顾 协调性照顾(coordinated care)为实现对服务对象的全方位、全过程服务,全科医师应成为社区居民和患者的健康资源协调人。5、可及性服务 可及性服务(accessible care)又称为可及性照顾,是可及的、方便的基层医疗照顾。应体现出地理上的接近、使用上的方便、关系上的密切、结果上的有效和价格上的便宜(合理)等一系列使服务对象易于利用的特点。6、以家庭为单位的照顾 家庭是全科医师的服务对象之一,又是其诊疗工作的重要场所和可利用的有效资源。 通过家庭调查,既有助于发现病人有意义的病史和真正的病因,又可改善病人的遵医嘱行为;有时还能发现就诊者以外真正的病人.往往真正的病人并非前来就诊者,而是家庭其他成员甚至整个家庭。 7、以社区为基础的照顾 服务于社区是全科医疗的基本宗旨。全科医疗是立足于社区的卫生服务,其主要实施地点不是在医院病房,而是在社区卫生服务场所,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诊所)、护理院、托老所、养老院、临终关怀院、病人家庭或单位等地方。8、以预防为导向的照顾 全科医疗着眼于服务对象整体健康的维护与促进,即在人健康时、由健康向疾病转化过程中以及疾病发生早期就主动提供关注,全科医师的服务对象除了患者以外,还包括高危人群与健康人群;只也是全科医疗有别于其他临床医疗的最突出的特点之一。9、团队合作的工作方式 在全科医疗发展的初期,全科医师以个人开业的方式为社区居民服务。随着实践的发展,民众的健康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全科医师个人难以提供综合性、持续性和协调性的健康照顾,从而走上了团队合作(team work)的道路。 在基层医疗中,存在着门诊团队、社区团队、医疗-社会团队及康复团队等。10、基础医疗保健 全科/家庭医疗是一种以门诊为主体的第一线医疗照顾,提供基本的医疗保健服务。 二、全科医疗 全科医疗(general practice ,GP)是经过全科医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的全科医师所从事的医疗实践活动。 全科医疗在北美的一些国家和地区被称为家庭医疗(family practice ),也是现阶段世界各国公认的基层医疗的最佳服务模式。(一)全科医疗的定义 全科医疗是将全科/家庭医学的基本理论应用于病人、家庭和社区居民健康照顾的、主要由全科医师提供的、以解决社区常见健康问题为主的一种基层医疗服务,它是整合了其他许多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化的临床专业服务。(二)全科医疗的基本特征 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指导着全科医师的工作实践,在全科医疗的服务中主要体现以下基本特征: 1、是一种基层医疗服务; 2、是以门诊为主体的服务; 3、是一种专科医疗服务; 4、具体体现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十项原则)。 医疗保健系统一般分为三级: 基层医疗 常见健康问题、高危人群及健康人群; 二级医疗 须专科诊治的问题; 三级医疗 疑难危重症的处理。(三)全科医疗的服务对象 全科医疗的服务内容贯穿了人的生命周期:从妇女围生期保健、新生儿保健、儿少保健、青少年保健、中年期保健、老年期保健,乃至濒死期与死亡照顾。 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生理、心理与社会方面的健康危险因素与疾患。因此,全科医疗服务的对象应作眼于社区全人群,并通过健康咨询、健康教育、疾病防治、预防和康复服务达到控制疾病、维持健康的目的。 孕妇儿童成人老年人临终关怀三、全科医生 全科医生(general practitioner)又称家庭医师(family physician)或家庭医生(family doctor)。 全科医生=家庭医师=家庭医生(一)全科医师的定义 是毕业后全科医学教育/全科医学住院医师培训合格后,在基层开展全科医疗服务的新型临床医生。 世界家庭医生组织(WONCA):对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优质、方便、经济有效的、一体化的基层医疗保健服务,进行生命、健康与疾病的全过程、全方位负责式管理的医生。其服务涵盖不同的性别、年龄的对象及其所涉及的生理、心理、社会各层面的健康问题;并能在所有与健康相关的事务上,为每个服务对象当好首诊医生和健康代理人。这种专科医师的角色是遵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在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提供治疗、照顾和减轻痛苦的服务中训练而成的。 我国:全科医生是对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优质、方便、经济有效、一体化的基层医疗保健服务,进行生命、健康与疾病的全过程、全方位负责式管理的医生。其服务涵盖不同的性别、年龄对象及其涉及的生理、心理、社会各层面的健康问题;他/她应能在所有健康相关的事务上,为每个服务对象当好健康代理人。 2011年7月1日,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指出:全科医生是综合程度较高的医学人才,主要在基层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患者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被称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对全科医生描述的小结: 1、是经过全科医学专门培训合格后的医生; 2、是工作在基层的临床医生; 3、是向个体及家庭提供持续性、综合性、协调性医疗照顾的医生; 4、为每一个服务对象当好健康代理人。(二)全科医师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 1、全科医师的素质要求 2、全科医师应具备的能力要求1、全科医师的素质要求 (1)强烈的人文情感 (2)出色的管理意识 (3)执著的科学精神和自我发展能力(1)强烈的人文情感 全科医生必须具有长时间保持对人类和社会生活的热爱与珍视,具有服务以社区人群、与人交流和相互理解的强烈愿望和需求。 对患者的高度同情心和责任感。 服务中尊重患者人格、价值观尊严、追求等。 能够设身处地地、无条件的、全心全意地、不求索取地为患者服务,满足患者的服务需要和需求。(2)出色的管理意识 社区卫生服务经常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开展工作,全科医生经常作为一个团队的管理者来组织、建设和维护团队的发展,保持基层医疗服务团队的业务水平。全科医生不仅必须具有一个强者的自信心、自控力和决断力,敢于独立承担责任、控制局面;在全科医疗和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中,要有自觉的协调意识、合作精神,与各有关方面保持良好的关系与合作。(3)执著的科学精神 需要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严格认真的按照诊疗程序为患者进行诊疗,并遵循循证医学的理念来进行患者教育与咨询工作。 在患者需要转诊和会诊时,也应以科学的态度为患者选取适当的转诊渠道和转诊医生。 应积极参加各种教学、学术交流和继续医学教育活动,使自身知识技能保持与现代医学和相关人文社会科学的同步发展。2、全科医师应具备的能力要求 (1)首诊医生应具备的应诊能力 (2)以人为中心的照顾能力 (3)群体预防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4)良好的协调与沟通能力 (5)信息收集、利用与管理能力 (6)卫生管理能力 (7)自我学习与发展能力 (8)社区全科教学能力(1)首诊医生应具备的应诊能力 全科医生作为患者寻求卫生保健服务的首诊医生,要求其具备的业务技能十分全面,不但要求能够掌握就诊患者中80%90%的常见健康问题或疾病,而且,更要对临床上少见而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疾病和健康问题能及时识别,并将患者及时、恰当地转诊给相应的专科医师,以保证患者的安全。(2)以人为中心的照顾能力 全科医生除了对疾病的诊疗、救治、及时转诊之外,还对社区中的患者、健康人和高危患者全面负责,需要从全人的观念出发,即以人为中心,沿着人的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卫生保健需求不同,利用相应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理论和方法,提供针对性健康促进和健康维护服务。为取得最佳的健康结局、满足患者多样化的需求,全科医生应具备这种提供连续性、全面性、可及性和综合性卫生保健服务的能力。(3)群体预防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具有群体预防和公共卫生服务的观念。 对已患病人群尤其是慢性疾病人群,能够提供有效的干预和控制措施。(4)良好的协调与沟通能力 全科医生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的管理者、业务骨干和全科医疗的执行者,不论在照顾个体化患者的过程中还是在社区人群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疾病干预工作中、都需要与患者、患者的家庭成员、社区志愿者、社区管理者、专科医师、各类相关专家、卫生行政人员进行沟通,进行疾病干预与管理的协调工作。(5)信息收集、利用与管理能力 全科医生不仅要在医疗实践中有效地收集患者的诊疗信息,而且还应能够利用网络和其他现代化信息收集工具科学、有效、及时、客观地收集有关医学进展信息、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循证医学信息等来指导临床实践、科研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管理工作。(6)卫生管理能力 卫生服务管理的知识和技能对于很多临床医师来说,并不是必须掌握的内容,但对于全科医生来讲确实必须学习和掌握的基本内容。 全科医生作为社区卫生服务团队的骨干,不仅要对团队的业务服务质量进行管理,还要求对整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人、财、物进行管理。因此,全科医生要具备在社区卫生服务中成为一个多面手所需要的能力要求。 (7)自我学习与发展能力 全科医生长期在社区环境中工作,由于社区卫生人力资源短缺,很难抽出时间离开其所服务的社区和患者到其他医疗机构长期进修学习,为了提高业务技能,多采用短期培训和自学的方式,因此,自学对于全科医生来说是最重要的提高诊疗技能的手段之一。(8)社区全科教学能力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层实践的场所,全科医生具有承上启下的带教责任,为壮大全科医师队伍做好带教工作。(三)全科医生在医疗服务中的角色 全科医生与其他类别的专科医师不同,在社区卫生服务面对不同服务对象和具体任务时扮演不同的角色。 1、对患者及其家庭 2、对医疗保健与保险体系1、对患者及其家庭 对患者及其家庭来说,全科医生承担着: 临床医生 健康”守门人“或首诊医生 健康教育者和咨询者 医疗资源协调者 有效管理者 朋友临床医生 全科医生对于患者来讲,首先是临床医生,他/她能够针对就诊患者的健康问题,运用所学临床医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正确的诊断、诊治和康复,对于不能完全治愈的疾病或健康问题,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管理,包括疾病并发症的预防、早期发现、干预、康复、临终关怀照顾。健康”守门人“或首诊医生 一个训练有素的全科医生,通常能够解决就诊社区居民的80%90%的健康问题或疾病,对于不能在社区层面解决的问题或疾病,全科医生通常将患者转诊给适当的专科医生,起到协调医疗资源的作用,承担协调者的角色。 如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在健康保险系统中建立了首诊和转诊制度,规定了社区居民一旦患病则必须首先到全科医生那里就诊,全科医生是法定的首诊医生,是患者进入医疗保险的“门户”。健康教育者和咨询者 全科医生在长期服务于社区居民,使其对社区中居民群体和个体的健康状况,患病现状、潜在的危险因素等,具有较为详尽的了解;全科医生有责任为其服务对象提供健康与疾病的咨询服务,聆听患者的患病感受和健康行为咨询,对健康相关问题提供详细的解释和资料,指导服务对象进行有成效的自我保健。医疗资源协调者 在诊疗那些慢性疾病的并发症、社区常见但会威胁患者生命的疾病、疑难危重症时,全科医生为患者协调资源的过程,包括为患者请医生会诊、将患者转诊给其他科室的临床医生等。在这个协调诊疗资源的过程中,全科医生扮演了协调者的角色。有效管理者 全科医生最了解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和影响健康的各相关因素,因此,最有条件在社区中针对慢性病患者实施系统化、规范化、连续化和综合性的管理计划;同时对健康人和高危人群进行评估和健康管理。 全科医生作为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中的核心还是承担着社区卫生服务团队管理者的角色,能够根据社区居民健康维护与管理、患者管理的需要和需求来组建团队、有效维护和促进团队建设,提高居民健康管理的技能和服务质量。朋友 全科医生要对患者个人及其家庭的健康全面负责,必须全面了解所患健康问题的背景,要得到他们的信任和支持,要做患者及其家庭可以信赖的朋友,才能有效帮助个人和家庭解决与健康相关的问题。 2、对医疗保健与保险体系 对医疗保险与保险体系来说,全科医生承担着: 守门人角色 团队管理与教育者的角色 研究者守门人角色 全科医生是医疗保健体系的“门户”,严格依据有关规章制度和公正原则、成本/效果原则等从事医疗保健活动,与保险系统共同办好管理化医疗保健。团队管理与教育者的角色 全科医生作为社区卫生服务团队的核心人物,在日常医疗保健工作中管理人、财、物,协调各种人际关系以及社区社会各方面的关系,负责团队成员的业务发展和继续教育,业务审计并保证服务质量和学术水平。因此,全科医生承担着社区卫生服务团队管理者与教育者的角色。研究者 为了保持全科医学的学科发展水平,使全科医疗服务不断适应当地社区居民健康需要和需求,改善全科医疗服务的质量,一部分全科医生在做好医疗服务的同时,还将投身于全科医学理论、教学研究、服务技能规范研究。 作为一个社区的全科医生,如果要做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也必须对本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居民服务需求和需要方面、资源配置、居民常见健康问题或疾病的有效管理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四)全科医生与其他专科医师的区别 必须消除两种对全科医生的误解: 1、全科医生只是什么科的知识都了解一点,但什么科都不精的“万精油”医生。 2、全科医生必须对各门临床学科的知识和技能都精通。(四)全科医生与其他专科医师的区别 1、全科医生与其他专科医生的区别 2、全科医生与社区医师的区别 3、全科医生与公共卫生医师的区别 4、全科医生与社区防保医师的区别1、全科医生与其他专科医生的区别 全科医生除了诊治常见病、多发病等之外,还肩负着患者个体和社区人群的预防保健、健康咨询等。 全科医生强调用适宜的技术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周群的连续性服务。 全科医生强调主动性为全体居民服务,专科医师主要在医院里被动地坐等者。2、全科医生与社区医师的区别 世界家庭医师协会将社区医生/医师(community physician)定义为:“是一种主要关注特定地域人群健康状况的医生。他通常负责社区卫生需要的评价,并使卫生服务组织适应这些需要;除了特殊卫生问题如经选择的传染病外,一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山西省忻州市岢岚县部分学校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应对焦虑的翻转课件樊登
- 2025年抖音电商滑雪运动用品市场趋势洞察分析报告
- 尾矿库安全管理培训课件
- 输液港宣教课件
- 小鸭子舞蹈创编课件
- 电力线路施工终止及设备回收处理协议
- 跨区域个人住房贷款合同管辖规定
- 高新技术企业股东合作协议及知识产权归属协议
- 垫资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合同
- 信息与网络安全培训
- 人教版七上《峥嵘岁月-美术中的历史》教案
- 职工食堂服务(技术方案)
- 厂房租赁合同书格式
- GB/T 15934-2024电器附件电线组件和互连电线组件
-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案(完整版)
- 育肥猪购销协议书
-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22年版)
-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教案
- 水库清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工程项目计价结算付款情况统计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