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文化第7课 汉字与书法.ppt_第1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文化第7课 汉字与书法.ppt_第2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文化第7课 汉字与书法.ppt_第3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文化第7课 汉字与书法.ppt_第4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文化第7课 汉字与书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汉字与书法 第 课 下列 考 字 最有可能出现在秦朝官方文献中的是 唐朝以来 商业日益发展 城市走向繁荣 市民阶层壮大 与这些经济现象相适应 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哪些相应的成就 小说的出现和繁荣 黄宗羲等人提出 工商皆民生之本 宋朝风俗画的发展 魏晋时期形成的书法的发展 明代书法进一步平民化 世俗化a b c d 我国的汉字文化渊源流长 汉字的产生已有年的历史 而今天还能认读的最早汉字便是3000多年前的 经过几千年来的完善发展 汉字文化丰富多彩 如书法 篆刻 还有由汉字派生出来的艺术形式 对联 谜语等 构成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 甲骨文 一 汉字的起源和 书同文 一 起源的种种传说 二 成熟的文字 三 书同文 前的文字 四 秦统一文字 五 归纳小结 1 汉字的起源 图画 象形字 汉字 符号化 2 演变脉络 商朝 商周 西周 秦朝 甲骨文 金文 籀文 小篆 汉朝 隶书 结论 汉字的演变过程就是汉字字形逐步 的过程 在电脑时代的当今世界 各不相同的文字阻碍电脑操作的推广 谁想办法解决了这一难题 规范化 稳定化 商朝的甲骨文 西周晚期 一位史官对汉字进行系统整理 形成了金文的标准字体 籀文 商周的金文 牛骨刻辞 为什么说甲骨文是我国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文字 有了较系统的造字方法 六书 象形 会意 形声 指事 假借 转注 字形结构基本固定 甲骨文的发现有何意义 为研究商朝历史提供可信史料 对研究汉字的形成有历史价值 秦朝的小篆 秦朝 书同文字 的意义 克服文化交往时的障碍 促进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 东汉 乙瑛碑 东汉 曹全碑 东汉 石门颂 东汉 张迁碑 汉朝的隶书比秦朝的小篆有何优越性 书写简便便于推广 想一想 小篆在书写时有什么不便 把弯曲笔画拉直 长圆字变成扁方字 这样就有了 隶书 二 书艺历程 自发阶段 魏晋 自觉阶段 实用性 艺术性 圆润纤细布局均匀 雄放洒脱浑厚深沉 王羲之 兰亭序 共二十八行 三百二十四字 章法 结构 笔法都很完美 是他三十三岁时的得意之作 后人评道 右军字体 古法一变 其雄秀之气 出于天然 故古今以为师法 因此 历代书家都推 兰亭序 为 行书第一 艺术性出现的原因 1 士人表达自我情意 2 文具的发展改进 王羲之 平安帖 王献之 中秋帖 笔法畅快淋漓 叹为观止 王羲之草书 十七帖 王献之草书 张旭 肚痛帖 释文 忽肚痛不可堪 不知是冷热所致 欲服大黄汤 冷热俱有益 怀素 737 799 自叙帖 唐书法家 零陵 湖南长沙 人 自幼出家为僧 刻苦临池 采蕉叶练字 秃笔成冢 好饮酒 酒酣与发 於寺壁裹墙 衣裳器具 无不书之 与张旭合称 颠张狂素 史称 草圣 宋拓唐刻 九成宫醴泉铭 欧阳询76岁书 贞观六年 632 刻石 书法高华浑穆 丰厚挺拔 既有晋人凤韵 又开唐人新风 是千余年来楷书登峰造极之作 初唐 欧阳询 自书告身 晚年的名作 此件为1861年英法联军攻入圆明园之后散出宫外的 今藏日本中村不折氏书道博物馆 其书法苍劲谨严 沉稳厚重 字里行间可体会出颜书行笔的气韵和结体的微妙变化 盛唐 颜真卿 柳字避开了颜字肥壮的竖画 把竖画写得大体均匀而瘦硬 他又吸取了北碑中方笔字斩钉截铁 棱角分明的长处 把点画写得好象刀切一样爽利深挺 世称 颜筋柳骨 晚唐 柳公权 778 865 玄秘塔碑 宋四家 苏轼 黄庭坚 米芾 蔡襄 苏轼 黄州寒食诗贴 号称 天下第三行书 黄庭坚的书法作品 米芾书法作品 蔡襄书法作品 祝枝山作品 文徵明作品 探究 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后 时代变迁对书法风格的影响 1 魏晋时期发展到自觉阶段 对汉末社会动乱的深刻反思 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 神韵 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 2 隋唐时期达到新高峰 一统盛世 书法既有狂放不羁的草书 也有注重规范法度的楷书 书法理论也日趋成熟 3 宋元时期书法的市民化趋势 宋代重文 市民阶层兴起 社会生活丰富多样 书法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 倡导有意无法 4 明代书法的市民化趋势加强 社会进一步平民化 世俗化 书法强调个性化的创造 我们再来欣赏帝王及领导人的的书法作品 温泉铭 唐太宗此碑立于太宗死前一年 原石早佚 一九 年发现于敦煌石窟 现藏于法国巴黎图书馆 温泉铭 书风激跃跌宕 字势多奇拗 俞复在贴后跋云 伯施 虞世南 信本 欧阳询 登善 褚遂良 诸人 各出其奇 各诣其极 但以视此本 则于书法上 固当北面称臣耳 对其评价极高 北宋末年的宋徽宗皇帝赵佶虽说政治昏庸 惑于道术 却是艺事超群 书画兼精 他的书法特点是 瘦直挺拔 横画收笔带钩 竖划收笔带点 撇如匕首 捺如切刀 竖钩细长 有些连笔字像游丝行空 已近行书 宋徽宗是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书画家 其所创书体 瘦金书 顿挫有致 挺秀清雅 别具一格 代表作有 瘦金千字文 草书千字文 草书团扇 等 赵佶 1082 1135 千字文 毛泽东在湖南一师读书期间 有一句口头禅 字要写得好 就要起得早 字要写得美 必须勤磨练 学字要有帖 帖中要发挥 三 印宗秦汉 秦汉 标志性的时期 这是什么 这一艺术形式是受到我们什么传统艺术的启发 马充私印 白文秦汉印 雍容大度方正质朴 殿中司马 淮阳王玺 宋元入画 体现了实用性 尚未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 明代中叶后 篆刻成为与书法 绘画并立的艺术门类 代表 文彭 1498 1573 苏州人 为领军者此外有吴昌硕 邓石如 齐白石等 淫读古文日闻异言 中国长沙湘潭人也 齐白石 邓石如 吴昌硕 文彭 探究 中国古代的印章与古代一项科技发明的关系 据此得出什么启示 印刷术 隋唐时期的雕版印刷术北宋毕升的活字印刷术 启发 艺术创作对科技发明也有一定促进作用 在考古中 发现了一批甲骨文之前的刻符或早期文字 如舞阳刻符 半坡陶文 大汶口文字等 对它们正确的表达是 是国家形成的首要标志 与后来的成熟文字有一定渊源关系 已经全部识读 具有相通性 起加强各地联系作用 秦始皇推行 书同文 的措施 适应了政治统一的需要 用隶书取代其他文字 导致秦朝实行文化专制 成为后人批判秦始皇的把柄 a b 3 书法艺术形成的历史条件有 字形丰富 数量庞大的单体汉字为富于个性化的艺术再创造 准备了很好的材料 知识群体的形成 是将汉字发展为书法艺术的动力 西方书法艺术传播到中国起了推动作用 东方审美情趣喜以笔墨黑白空间和线条刚柔枯润来抒情达意 为书法艺术提供了丰富的社会土壤 b 6 下列不属于宋代书法艺术发展特点的是 宋代重文轻武 出现一批著名书法家 市民阶层兴起 社会生活丰富 使书法个性化趋向明显 推崇魏晋书法风范 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 倡导有意无法 国家一统 注重规范法度 4 我国文字演变的先后顺序是 甲骨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5 汉字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成为自觉的书法艺术的原因 汉末社会危机激发社会进行深刻反思 一个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逐渐形成 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 神韵 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 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 也为这一时期的书法技巧创新提供了条件 d d c 9 下列对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发展的认识 错误的一项 书法艺术经历了一个由自发到自觉的过程 隋唐时期的大一统促使书法艺术讲究规范法度 明代书法更加强调个性化的创造 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出现使书法艺术发放异彩 8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书法 绘画 篆刻 京剧 7 对中国古代印章艺术发展表述不准确的是 有了文字 就形成了印章艺术 明代中叶 思想活跃 文化自由 篆刻成为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清代印章艺术的成就远超历代 各派纷起 风格多样 其创制以汉字为前提 与书法并为姊妹艺术 a d d 阅读与思考怎样理解 汉字文化是中华儿女永远的精神家园 提示 通过阅读材料 可以概括出以下几点 汉字关乎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 统一的文字是一个统一的民族存在的重要基础 是一个文化共同体的重要象征 与汉字一样在远古时期产生的其他各种文字均已成为 死文字 唯独汉字绵绵不绝 流传至今 汉字在中华民族的融合和凝聚方面 在维护民族统一和尊严方面 居功至伟 也可以说出自己更多的见解和感受 自我评测2 分析时代变迁对书法风格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 社会动荡 一个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逐渐形成 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 神韵 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 隋唐一统 国家繁盛 书法也体现出大国盛世气象 或意绪狂放 极尽张扬个性之能事 或雍容大度 力求建立新的法度 宋代时文化极为繁荣 文风很盛 市民阶层兴起 社会生活丰富多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