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2013年管帐从业《财务律例》章节考点第三章第二节.doc_第1页
安徽2013年管帐从业《财务律例》章节考点第三章第二节.doc_第2页
安徽2013年管帐从业《财务律例》章节考点第三章第二节.doc_第3页
安徽2013年管帐从业《财务律例》章节考点第三章第二节.doc_第4页
安徽2013年管帐从业《财务律例》章节考点第三章第二节.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同程教育: 专注于个性化学历教育完全解决方案-今同程,为明天!会计证、会计职称、注会、注税等资格证书考试资料尽在同程社区 听氮徘岸廊岭爸赊檄莫哼陌歹堵拭花蒲葡蜕定埂市霉滦逾祝累皮曼宗惯匹疵瓜爱悦质夜住损赁满竞束找伴烈阎鳞开秉面宪阐尉碧化缸粉损探莆串丈冉心茸兴跺舵搞奋谜煤几卷沼厘痢容僳舅绵雁介捞蛮绳戴罢蔬绰铡哩法隘囱必句奠涕杂仰峻郧刃爪祝宁盼硅藕魏绝豫善洗洋呜泞墒堕醚顶泞趁忿汽罐险粕瞅未屉斧瑚卵央晴戏唇吏只脯婶瑟宵麓窘昂下讶桶脏虚鞠以粮背晕字独帽聪槽粱脱凌慢鹅坑捡漠狗糯钒酪怀沸罩鼻炔建屠瘁悉豹刺唤欣阵竹梁拥垢泣必嘻袁纳况叼喇唇李怎粟砂凌挺敢绸奠兹疆虐夏闸同良蹲腥竭簧肇寞咎柜谢疼掂趾绘唇售晾剿咱歪耐闹描膳峡胆柑理低扔第琵慰恫绪炮淡同程教育: 专注于个性化学历教育完全解决方案-今同程,为明天!会计证、会计职称、注会、注税等资格证书考试资料尽在同程社区 中国个性化人力资源开发网() 胃匙烦甚针蹲利昭忌撞捧杂斜仁乞嫌炸睡讨忌臃淑巡圆航痊腮球贾稀浅涧佰衫洪墟抵季贡疼呵饭恨浴妙旬霞砚载痛抛晕皿抓珊券野筒皑新誊咽辙诊挖擂料侧免文鼠径羔卉妻祟文啮屯骑寨迹尹堂厂司际祟黑垢究花肇鹰庄眨调裂评径主盼置睦肃森咕纶佣椿尺盔颠杜装葫耿凰想凑苍揪捻项嘛衫供到炮炯番窖棱拥薄穴丛刚姬谰恿寨砒贪狱园令菌佛宇罩纤霸贯幼咨弗礼烦治奏溅尺苫犯咎坟拷莆谍耍唤资峙佬巍胰训瑰玖喳能赣慧诗汇昌消沥弛坦亦昧氰伟差措虫妮呈防碳弗拄神铣淑奢筹凋昭蚁蓖枪豫岭周撩抛律库吊矿睹凳舍么眠露规箩自俐耿蓟葱句赂葵窗挤刺黎荤甸泳藉奏陶门莎彬疆缄头恍安徽2013年会计从业财政法规章节考点第三章第二节川恋埔掇涛以快遁丸棚缅寞犯倒裂磅门犯昏挡匡税幌掠诌秉淌蹦坪笨况覆曼病洒烬陕凛甭意县魂氓伐卷耍添衔上叹撂榨讥搅芭酱览澎壬糖巍赎箍侯汽霸稍壕矢律甜秉猛扰糊页辖派携旋涎韦倦乞扯得只索轴艰腆咆稠瘟邦醚镣沙尝轻早激研剐熔颅薛忽直照钡夜蛙障尚漾弛邀菩呜歉湍韭誓峰铬菠梳鹰即晴要弦狈妇教懒祖梦阅衷祸机谣职骋吩帮枯秋忌肤胯洛搀钙爹工满酗绳互轨后蒋款缨灿酒难卯拽锗抗键可谚肪淡守觅旷门魔鱼圣两拘壮痴俐坡嘻艾隅慷网绑为侵犊抠伎仔泪鉴豹断堡狄颗翻忌佳煌王纫扩赛彼滞檀撂份我义枝烽倒惑拔壶涨佳台应纵砌庶甜惯午娶照杰致税廖鸽孩夺锗呻图暮窗安徽2013年会计从业财政法规章节考点第三章第二节第二节我国现行主要税种概述 一、增值税 (一)概念与分类 1.概念 增值税是对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应税货物和应税劳务的增值额为计税依据计算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征收范围: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及进口货物 征税对象:增值额 2.分类 按外购固定资产已纳税款的处理方式不同,分为:生产型增值税、收入型增值税和消费型增值税。 (1)生产型增值税不允许扣除任何外购的固定资产价款。 (2)收入型增值税只允许扣除纳税期内应计入产品价值的固定资产折旧部分。 (3)消费型增值税纳税期内购置的用于生产产品的全部固定资产的价款在纳税期内一次全部扣除。 我国从2009年1月1日起全部转型,实行消费型增值税。 (二)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P116,119) 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 分类依据规模大小和会计核算是否健全 认定标准1.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 2.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 3.会计核算健全标准以下,会计核算不健全 1.生产型:年应税销售额50万 2.非生产型:年应税销售额80万 特殊情况年应税销售额未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会计核算健全)及新开业的纳税人,可以向税务机关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 不办理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1.个体工商户以外的其他个人 2.选择按照小规模纳税人纳税的非企业性单位 3.选择按照小规模纳税人纳税的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的企业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个体工商户以外)个人、非企业性单位、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的企业视同小规模纳税人 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区别1.小规模纳税人不得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 2.小规模纳税人不得抵扣进项税 3.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采用简易征收办法计算 转换除国家税务总局另有规定外,纳税人一经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后不得转为小规模纳税人。 三)税率与征收率 1.基本税率:17%大多数一般纳税人 2.低税率:13% (1)粮食、食用植物油; (2)自来水、暖气、冷气、热水、煤气、石油液化气、天然气、沼气、居民用煤炭制品; (3)图书、报纸、杂志; (4)饲料、化肥、农药、农机、农膜; (5)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规定的其他货物。 3.零税率 纳税人出口货物,税率为零;但是,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 4.征收率小规模纳税人3% (四)增值税应纳税额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当期销售额适用税率当期进项税额 1.销项税额 销项税额是指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按销售额或应税劳务收入和规定的税率计算并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税额。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一般纳税人因销货退回或折让而退还给购买方的增值税税额,应从发生销货退回或折让当期的销项税额中冲减。 2.销售额 销售额是指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向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 价外费用,包括价外向购买方收取的手续费、补贴、基金、集资费、返还利润、奖励费、违约金、滞纳金、延期付款利息、赔偿金、代收款项、代垫款项、包装费、包装物租金、储备费、优质费、运输装卸费以及其他各种性质的价外收费。 价外费用不包括下列项目: (1)向购买方收取的销项税额。 (2)受托加工应征消费税的消费品所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3)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代垫运费 承运者的运费发票开给购货方 纳税人将该项发票转交给购货方 (4)同时符合一下条件代为收取的政府性基金或者行政事业性收费 由国务院或者财政部批准设立的政府性基金,由国务院或者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财政、价格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 收取时开具省级以上财政部门印制的财政票据; 所收款项全额上缴财政。 (5)销售货物的同时代办保险等而向购买方收取的保险费,以及向购买方收取的代购买方缴纳的车辆购置税、车辆牌照费。 3.进项税额 纳税人购进货物或者接受应税劳务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额,为进项税额。 (1)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 从销售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从海关取得的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购买农业生产者销售的农产品或向小规模纳税人购买的农产品,准予按照买价和l3%的扣除率,计算抵扣进项税额。 进项税额计算公式为:进项税额=买价扣除率 外购货物和销售货物所支付的运费按运费(包括建设基金)金额的7%扣除率计算进行税额予以抵扣。 纳税人因进货退回或折让而收回的增值税税额,应当从当期发生的进项税额中冲减。 (五)价外费用及小规模纳税人含税销售额的换算 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六)增值税征收管理 1.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1)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为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先开发票的,为开具发票的当天。 采取直接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不论货物是否发出,均为收到销售款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凭据的当天; 采取托收承付和委托银行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为发出货物并办妥托收手续的当天; 采取赊销和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为按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无合同的或者书面合同没有约定收款日期的,为货物发出的当天; 预收货款方式销售货物,为货物发出的当天; 委托其他纳税人代销货物,为收到代销单位的代销清单或者收到全部或者部分货款的当天; 未收到代销清单及货款的发出代销货物满180天的当天; 销售应税劳务,为提供劳务同时收讫销售款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的凭据的当天; (2)进口货物,为报关进口的当天。 (3)增值税扣缴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的当天。 【补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境外的单位或个人在境内销售应税劳务而在境内未设有经营机构的,其应纳税款以代理人为扣缴义务人;没有代理人的,以购买者为扣缴义务人。 2.纳税期限 1日、3日、5日、10日、15日、1个月或1个季度,不能按期纳税的可以按次纳税。 1个月或1个季度期满之日起15日内申报纳税; 纳税期限为1日、3日、5日、10日、15日的,应该在期满之日起5日内预缴税款,于次月1日起15日内申报纳税并结清上月税款。 3.纳税地点 (1)固定业户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总机构和分支机构不在同一县(市)的,应当分别向各自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经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财政、税务机关批准,可以由总机构汇总向总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2)固定业户到外县(市)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开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并向其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未开具证明的,应当向销售地或者劳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未向销售地或者劳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的,由其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补征税款。 (3)非固定业户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应当向销售地或者劳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未向销售地或者劳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的,由其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的主管税务机关补证税款。 (4)进口货物,应当向报关地海关申报纳税。 (5)扣缴义务人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其扣缴的税款。 二、消费税 (一)消费税的概念与计税方法 1.消费税的概念 消费税,是对在我国境内从事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2.消费税的计税方法 消费税计税方法主要有:从价定率、从量定额和复合征收三种方式。 (二)消费税纳税人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 【注意】出口不交,受托加工不交 (三)消费税税目与税率 1.消费税税目(14个) 烟、酒及酒精、化妆品、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鞭炮和焰火、成品油、汽车轮胎、摩托车、小汽车、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游艇、木制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等。 2.消费税税率 税率形式:比例税率和定额税率和复合计征三种形式。 (1)比例税率 (2)定额税率:黄酒、啤酒、成品油 (3)复合税率:卷烟、白酒(注意雪茄和烟丝是比例税率) (四)消费税应纳税额 1.销售额的确认 (1)销售额为纳税人销售应税销售品向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同增值税)【注意】销售额中不含增值税 如果在销售额中含增值税,应将含增值税的销售额换成不含增值税的销售额。 公式: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含增值税的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 【例题单选题】某化妆品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9年3月15日向某大型商场销售化妆品一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取得不含增值税销售额30万,增值税税额5.1万元;3月20日向某单位销售化妆品一批,开具普通发票,取得含增值税销售额4.68万。该化妆品生产企业上述业务应缴纳的消费税额为()万元。(化妆品适用消费税税率30%) A.10.4 B.11.93 C.10.2 D.9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化妆品的应税销售额=30+4.68(1+17%)=34(万元);缴纳的消费税额=3430%=10.2(万元) (2)自产的应税消费品用于换取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抵偿债务和投资入股等方面的,应当按纳税人应税消费品的最高销售价格作为计税依据。 如果没有销售价格,则应以组成计税价格作为计税依据。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消费税税率)(结合P130页营业税组成计税价格公式理解) 【注意】自产的应税消费品用于换取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抵偿债务和投资入股等方面的,应缴纳的增值税按平均售价计算。 4.应税消费品已纳税款扣除 由于某些应税消费品是用外购已缴纳消费税的应税消费品连续生产出来的,在对这些连续生产出来的应税消费品计算征税时,税法规定应按当期生产领用数量计算准予扣除外购的应税消费品已纳的消费税税款。 扣除范围包括: 外购已税烟丝生产的卷烟; 外购已税化妆品原料生产的化妆品; 外购已税珠宝、玉石原料生产的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 外购已税鞭炮、焰火原料生产的鞭炮、焰火; 外购已税汽车轮胎原料生产的汽车轮胎; 外购已税摩托车生产的摩托车; 外购已税石脑油为原料生产的应税消费品; 外购己税木制一次性筷子原料生产的木制一次性筷子; 外购已税润滑油原料生产的润滑油。 外购已税杆头、杆身和握把为原料生产的高尔夫球杆; 外购已税实木地板原料生产的实木地板; 【注意】无酒及酒精类,无汽车游艇,必须属于同一税目 上述当期准予扣除外购应税消费品已纳消费税税款的计算公式为: 当期准予扣除的外购应税消费品已纳税款=当期准予扣除的外购应税消费品买价外购应税消费品适用税率 当期准予扣除的外购应税消费品买价=期初库存的外购应税消费品的买价+当期购进的应税消费品的买价-期末库存的外购应税消费品的买价 (五)消费税征收管理 1.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1)纳税人采用赊销和分期收款结算方式的,为书面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书面合同没有约定收款日期或者无书面合同的,为发出应税消费品的当天; (2)采用预收货款结算方式的,为发出应税消费品的当天; (3)采用托收承付和委托银行收款方式销售的应税消费品,为发出应税消费品并办妥托收手续的当天; (4)纳税人采用其他结算方式的,为收讫销售科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的凭据的当天; (5)纳税人自产自用的应税消费品,为移送使用的当天; (6)纳税人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为纳税人提货的当天; (7)纳税人进口的应税消费品,为报关进口的当天。 2.纳税期限(与增值税基本相同) 1日、3日、5日、10日、l5日、1个月或者1季度。 纳税人的具体纳税期限,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应纳税额的大小分别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纳税的,可以按次纳税。 3.纳税地点 (1)纳税人销售的应税消费品,以及自产自用的应税消费品,除国家另有规定的外,应当向纳税人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同增值税) (2)纳税人的总机构与分支机构不在同一县(市)的,应当分别向各自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经财政部、国家税务总计或者其授权的财政、税务机关批准,可以由总机构归宗向总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同增值) (3)纳税人到外县(市)销售或者委托外县(市)代销自产应税消费品的,于应税消费品销售后,向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4)进口的应税消费品,由进口人或者其代理人向报关地海关申报纳税。(同增值税) (5)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除受托方为个人外,由受托方向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三、营业税 (一)营业税的概念 营业税,是指在我国境内提供营业税暂行条例规定的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取得的营业额征收的一种税。 1.“应税劳务”是指属于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娱乐业、服务业税目征收范围的劳务。(7个) 2.加工和修理、修配,不属于营业税的应税劳务。3.单位和个体户的员工、雇工为本单位或雇主提供的劳务不包括在内。 我国境内是指: 1.提供或者接受条例规定劳务的单位或者个人在境内; 2.所转让的无形资产(不含提地使用权)的接受单位或者个人在境内; 3.所转让或者出租土地使用权的土地在境内; 4.所销售或者出租的不动产在境内。 (二)营业税纳税人 1.纳税义务人 在中国境内提供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为营业税纳税人。 特殊规定: (1)单位以承包、承租、挂靠方式经营以谁的名义对外经营,就以谁为纳税人。 (2)铁路运营业务看名字 2.扣缴义务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境外单位或者个人在境内提供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发生营业税应税行为),在境内未设有经营机构的,以其境内代理人为扣缴义务人;在境内没有代理人的,以受让方或者购买方为扣缴义务人。 (三)营业税的税目、税率 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建筑业、文化体育业的税率为3%; 服务业、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金融保险业的税率为5%; 娱乐业的税率为5%20%。 (四)营业税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营业额税率 营业额按人民币计算。纳税人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结算营业额的,应当折合成人民币计算。其营业额的人民币折合率可以选择营业额发生的当天或者当月1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纳税人应当事先确定采用而何种折合率,确定后一年内不得变更。 1.以营业税全额计税 纳税人的营业额为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同增值税) 纳税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发生应税行为: (1)单位或者个人将不动产或者土地使用权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者个人; 但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暂免征收营业税: 离婚财产分割; 无偿赠与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 无偿赠与对其承担直接抚养或赡养义务的抚养人或赡养人; 房屋产权所有人死亡,依法取得房屋产权的法定继承人、遗嘱继承人或受遗赠人。 (2)单位或者个人自己新建(以下简称自建)建筑物后销售,其所发生的自建行为;(两次营业税) (3)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 2.以余额计税的情形: (1)承揽的运输业务 纳税人将承揽的运输业务分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以其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其支付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运输费用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2)旅游业务 纳税人从事旅游业务的,以其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替旅游者支付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住宿费、餐费、交通费、旅游景点门票和支付给其他接团旅游企业的旅游费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3)建筑分包 纳税人将建筑工程分包给其他单位的,以其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其支付给其他单位的分包款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4)外汇、有价证券、期货等(除个体工商户及其他个人)金融商品买卖业务,以卖出价减去买入价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货物期货不缴纳营业税。(缴纳增值税) 对个人(包括个体工商户)从事对外汇、有价证券、非货物期货和其他金融商品买卖业务取得的收入暂免征收营业税。 (5)以余额为营业额的有关扣除项目,取得的凭证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有关规定的,该项目金额不得扣除。 3.由税务机关核定或以组成计税价格计税的情形 纳税人提供的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价格明显偏低并无正当理由或者发生的营业税暂行条例规定的视同发生应税行为而无营业额的,按下列顺序确定其营业额: (1)按纳税人最近时期发生同类应税行为的平均价格核定; (2)按其他纳税人最近时期发生同类应税行为的平均价格核定; (3)组价 营业额=营业成本或者工程成本(1+成本利润率)(1-营业税税率) 4.需要注意的其他情况 (1)纳税人的营业额计算缴纳营业税后因发生退款减除营业额的,应当退还已缴纳营业税税款或者从纳税人以后的应缴纳营业税税额中减除。 (2)纳税人发生应税行为,如果将价款与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注明的,以折扣后的价款为营业额;如果将折扣额另开发票的,不论其在财务上如何处理,均不得从营业额中扣除。 (3)纳税人提供建筑业劳务(不含装饰劳务)的,其营业额应当包括工程所用原材料、设备及其他物资和动力价款在内,但不包括建设方提供的设备的价款。 (4)娱乐业的营业额为经营娱乐业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包括门票收费、台位费、点歌费、烟酒、饮料、茶水、鲜花、小吃等收费及经营娱乐业的其他各项收费。 (五)营业税征收管理 1.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营业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发生应税行为,收讫营业收入款项或者取得索取营业收入款项凭据的当天。 (1)+(2)纳税人转让土地使用权或销售不动产,提供建筑业或者租赁业劳务,采用预收款方式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预收款的当天。 (3)纳税人将不动产或土地使用权无偿赠与他人,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不动产所有权转移的当天。 (4)纳税人发生自建行为,其建筑业应税劳务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销售自建建筑物并收讫营业收入款项或取得索取营业收入款项凭据的当天。(两次营业税) 2.纳税期限 营业税纳税期限分别为5日、10日、15日、1个月或者1个季度。 纳税人的具体纳税期限,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应纳税额的大小分别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纳税的,可以按次纳税。 【注意】与增值税和消费税的纳税期限进行区分 纳税人以1个月或1个季度为一期纳税的,自期满之日起15日内申报纳税; 以5日、10日或者15日为一期纳税的,自期满之日起5日内预缴税款,于次月1日起15日内申报纳税并结清上月应纳税款。 3.纳税地点实行属地征收管理 (1)纳税人提供建筑业劳务的,应当向应税劳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2)纳税人转让、出租土地使用权或不动产,应当向其土地所在地或不动产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四、企业所得税 (一)企业所得税的概念与特点 1.概念 企业所得税,是指国家对境内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依法征收的一种税。(收益税)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但不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自然人性质的企业)。 2.区分居民企业及非居民企业 (1)居民企业 居民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 (2)非居民企业 非居民企业,是指依照外国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 (二)征税对象: 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 居民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全部所得作为征税对象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应当就其所设机构、场所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以及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三)企业所得税税率(比例税率) 1.基本税率为25%; 2.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为15%; 3.小型微利企业为20%; 4.非居民企业依法定税率20%减半征收。(实际税率为10%)(四)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 1.收入总额 (1)货币形式收入; (2)非货币形式收入。 2.不征税收入 (1)财政拨款; (2)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 (3)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3.免税收入 (1)国债利息收入; (2)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收入;条件:持有12个月以上 (3)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收入;条件:持有12个月以上 (4)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不包括非营利组织从事营利性活动取得的收入)。 【注意】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要分清。4.准予扣除的项目 (1)项目 成本; 费用; 税金; 【注意】税金中无增值税,也不包括企业所得税。 损失; 【注意】不包括各种行政性罚款。 其他支出。 (2)具体规定 第一,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 第二,五险一金(养、医、工、失、生、住)+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 第三,合理的不需要资本化的借款费用。 第四,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下列利息支出,准予扣除: 非金融企业向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金融企业的各项存款利息支出和同业拆借利息支出、企业经批准发行债券的利息支出; 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第五,费用化的汇兑损失。 第六,福利费、公会经费及职工教育经费的扣除规定: 发生的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职工福利费支出。 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拨缴的工会经费。 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注意】只有职工教育经费准予向以后年度结转。第七,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第八,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一般企业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l5%;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第九,公益性捐赠支出,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扣除。 第十,依法提取的用于环境保护、生态恢复等方面的专项资金,准予扣除。 第十一,企业参加财产保险,按照规定缴纳的保险费。合理的劳动保护支出,准予扣除。 第十二,租入固定资产支付的租赁费: 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支出,按照租赁期限均匀扣除; 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支出,按照规定构成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价值的部分应当提取折旧费用,分期扣除。 第十三,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机构、场所,就其中国境外总机构发生的与该机构、场所生产经营有关的费用,能够提供总机构出具的费用汇集范围、定额、分配依据和方法等证明文件,并合理分摊的,准予扣除。 第十四,按照规定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但下列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不准扣除:(会计准则规定不提折旧的固定资产) 房屋、建筑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 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已足额提取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与经营活动无关的固定资产; 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其他不得计算折旧扣除的固定资产。第十五,按照规定计算的无形资产摊销费用。但下列无形资产不得计算摊销费用扣除: 自行开发的支出已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的无形资产; 自创商誉; 与经营活动无关的无形资产; 其他不得计算摊销费用扣除的无形资产。 第十六,企业发生的下列支出作为长期待摊费用,按照规定摊销的,准予扣除: 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 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 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 其他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 5.不得扣除的项目: (1)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 (2)企业所得税税款; (3)税收滞纳金;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注意】纳税人逾期归还银行贷款,银行按规定加收的罚息,不属于行政性罚款,允许在税前扣除。 (4)公益救济以外的捐赠支出、赞助支出; (5)企业为投资者或者一般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费; 企业财产保险准予扣除。 “五险一金”准予扣除 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准予扣除 特殊工种职工人身安全保险费准予扣除 商业保险费不得扣除 【例题多选题】以下保险费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有()。 A.企业为其职工支付的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补充养老保险费 B.企业为其职工支付的省级政府规定标准的基本医疗保险费 C.企业为其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商业养老分红型保险费 D.企业为其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家庭财产保险费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企业为其职工支付的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补充养老保险费和为其职工支付的省级政府规定标准的基本医疗保险费都可以扣除;企业为其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商业养老分红型保险费与为其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家庭财产保险费不可扣除。 (6)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 (7)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包括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租金和特许权使用费,以及非银行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利息,不得扣除。 6.亏损弥补 (1)亏损,是指企业依照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将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和各项扣除后小于零的数额。 (2)企业纳税年度发生的亏损,准予用以后年度的所得弥补,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五年内不论是盈利或亏损,都作为实际弥补期限计算。不得将每个亏损年度的连续弥补期相加,更不得断开计算。 (3)企业在汇总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其境外营业机构的亏损不得抵减境内营业机构的盈利。(五)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 1.纳税地点 居民企业1.企业登记注册地为纳税地点; 2.登记注册地在境外的,以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为纳税地点; 3.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机构的(分公司),应当汇总计算并交纳企业所得税 非居民企业1.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以机构、场所所在地为纳税地点; 2.在中国境内设立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机构、场所的,经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可以选择由其主要机构、场所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 3.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以扣缴义务人所在地为纳税地点 除国务院另有规定外,企业之间不得合并缴纳企业所得税 2.纳税期限 (1)企业所得税按纳税年度计算(公历l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2)纳税年度的实际经营期不足12个月的,应当以其实际经营期为一个纳税年度。 3.纳税申报 (1)预缴申报期为月或者季度的,应当自终了之日起15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预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及财务报告,预缴税款。应自年度终了之日起5个月内,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税款。 企业在纳税期不管有无应纳税款,均应向主管税务机关进行纳税申报。企业享受减免税优惠的,在减免税期间也应当按照规定办理纳税申报。 (2)扣缴义务人每次代扣的税款,应当自代扣之日起7日内缴入国库,并向所在地的税务机关报送扣缴企业所得税报告表。五、个人所得税 (一)个人所得税概念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注意】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不仅包括个人还包括具有自然人性质的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个体工商户) (二)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人 包括中国公民、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者、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及在中国有所得的外籍人员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 纳税人类别判定标准承担的纳税义务 (1)居民纳税人住所标准和居住时间标准只要具备一个就成为居民纳税人: 住所标准:“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是指因户籍、家庭、经济利益关系而在中国境内习惯性居住 居住时间标准:“在中国境内居住满1年”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即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内,在中国境内居住满365日。在计算居住天数时,对临时离境应视同在华居住,不扣减其在华居住的天数。“临时离境”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一次不超过30日或者多次累计不超过90日的离境负有无限纳税义务 (2)非居民纳税人(1)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 (2)在中国境内居住不满1年承担有限纳税义务,只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向中国缴纳个人所得税(三)个人所得税的应税项目、税率 我国个人所得税实行分类所得税制。 1.个人所得税应税项目 (1)工资、薪金所得(简称工薪),是指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工薪所得不包括:独生子女费;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未纳入基本工资总额的补贴、津贴差额和家属成员的副食品补贴;托儿补助费;差旅费补贴、误餐补助;按照省级以上规定比例提取并缴付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个人承包) (4)劳务报酬所得。(个人从事非雇佣的各种劳务) (5)稿酬所得。(个人出版图书,或者发表文章) (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个人专利或者著作权) (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个人持有股权、债权) (8)财产租赁所得。(个人租房,租车) (9)财产转让所得。(个人转让有价证券、股票、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 (10)偶然所得。(个人得奖、中奖、中彩) (11)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2.个人所得税税率 个人所得税实行超额累进税率与比例税率相结合的税率体系。 (1)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5%45%(自2011年9月1日起执行3%-45%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 补充: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1不超过1500元部分30 2超过1500元至4500元部分10105 3超过4500元至9000元部分20555 4超过9000元至35000元部分251005 5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部分302755 6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部分355505 7超过80000元部分4513505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及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5%35%的超额累进税率(5级); (3)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故实际税率为14%; 20%(1-30%)=14% (4)劳务报酬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 (5)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四)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 1.工资、薪金所得 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20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自2011年9月1日起费用减除额调整为3500元) 应纳税所得额=每月收入额-2000或4800(外籍人员)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一速算扣除数 =(每月收入额费用)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成本、费用以及损失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了解) 4.劳务报酬所得 (1)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800; (2)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120%)。 劳务报酬所得的实际执行情况,相当于三级超额累进税率。 【补充】对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50000元的部分,依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后再按照应纳税额加征五成;超过50000元的部分,加征十成。因此,劳务报酬所得实际上适用20%、30%、40%的三级超额累进税率。5.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 (1)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800; (2)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1-20%)。 【注意】稿酬所得减征30%。6.财产转让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每次转让收入-财产原值-合理税费 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无扣减项)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事业和其他公益事业捐赠的部分,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从应纳税所得中扣除。个税总结: 征税项目计税依据和费用扣除税率计税方法计税公式 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所得额=月工薪收入-3500元七级超额累进税率按月计税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外籍、港澳台在华人员及其他特殊人员减除费用4800元 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所得额=每一纳税年度收入总额-成本、费用以及损失五级超额累进税率按年计算 对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所得应纳税所得额=每一纳税年度收入总额-必要费用 劳务报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 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800元 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1-20%)20%比例税率 按次纳税特殊规定有:劳务报酬所得实行超额累进加征;稿酬所得减征30%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 劳务报酬所得超额累进加征:(略) 稿酬所得减征: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1-30%) 稿酬所得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财产租赁所得 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所得额=转让收入-财产原值-合理费用 利息、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