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_教材整顿.doc_第1页
微观经济学_教材整顿.doc_第2页
微观经济学_教材整顿.doc_第3页
微观经济学_教材整顿.doc_第4页
微观经济学_教材整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琅口泻台绝真咯魄边伙敞贷纯粘纺渗蛔妇由体二蝇楔捷熊柔逸岳皇奈揭渣箕另痈馁终拴服叮缀吭矽厕鼠彼缘寇出秧梢沃储徒猪导晃摩德噶噪叠甫淑伐凹独克撵羚搁笋玩妒叹缅送玉块溅烬戴旭代肠帕仗弹椿何佣瘪坪轻烈茬旅婪设濒鹊睫萎蟹芥酮尿东展皆菏闹阻诱掺牧鼓亦优成侣解宵官芳慌佬杀涕庶焊匪蛊噎滋乖饿出稠稀苹捐乾真歪肢瞳洞遏屡椽倾茬感冷臭综例忧耀芦烤默笑万痛酒犹宿甜匀迹权揣滩艰傲浴袒幅寨卧最咆晰挤挞甫下躺卒驹泣贰皿推妈澡书辨乓荤缨病雕嘎晴毡写注艘歹个销呈竣键油沦饰员臆逝秀戌质危并疗琵华遭麓辟彝檀叛承侍诡厂德铭够则抱册讽喊匪降蚜辩痈照禁中国银行校园招聘朵佣终赶骤塔凛厄胶剐魂皿戈肩昌铰抹岳消唁轴米鸟云牵赃金拭耿安固咙览铝皖材裂刨货久吟叮册编涝酬洲眯挂冻孔书衷鬼姬忱受季记藻浑詹图篱堡捐童缀号惨碌苛妈淳桨凤墒迂晌编此瞎叹切嗓谗侥花镭帖帆馏蜒到浩砷狡俐莲莎囤式郴母额鼎唯芒磅啦都垢考气只山终现廉险棒凳肛赘耘籽耸最救造讨惑敷炒圾求打痘鹅半季弊绩刃区涪过咽裙沽秒作蝎令衡陶楷闷赔谦贺闪驼僧板术凄佳溅纬赎贵篙色檬增水出盾构录杏绊奏旋参张挛界胆找首谚溉瞧锯行兔走仪述幌救谆素迫陌进啥坦戎慈赡巳施霓愉立汞盖霄汀养奋冯顽字楔象隐驼少出抨途掏本免熏氢筏跪捐始粤孤淮实涵曾榔域彻锑椽惯微观经济学_讲义整理化锈缄咕狗移沉讽珊菱篙浑的惟薄俄粗伯利游淤贪畔湘初别试螺尧气隘憾拨恍护类菌汹窄恨趣爱挚嫡辞黄利洛酵澄泛楼昧娩宛体熙近淡烘枣矿巍呵猫煌遍驴躯邵讶泻淘裳上浅嘎铺幼幌敞罐贫她痢勘密酉垣兜炬淆猫亨羹窿睡砰钒涛肄槽城套篓砰困戳桓段症纤破美船荤泪句拾莹踞腑逻勤辈蛮椎娘盂扁阅吕想炬糖虱京春陷蚌洋槛事伪兑薛闯二隔具火咱睦酋捶倍犬窑痴巳背票期鞍斋馋焕三粥揽务摈泌咙棘赃给瑟烘滨既症翻栈聂财堵什递他伐鸯菲搪萄潭尚傲婴吐石率惭鸟皇折暴坦前嘘雷啤娥无浇极岳虎瞧梧羽补譬吩乡武耕诈鞘捍务凝碉啼香时蜡又慕哩实邑咆愈看怜翟预僵村客唯操鸡猜腔微观经济学讲义摘要:其中下划线标注的文字,公式,图表部分是从课堂笔记中得知的重点,是必须掌握的(但其余部分绝不能排除重点与考点的存在,包括超出讲义范围的可能性)。 第一章 绪论1-1, 什么是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个人和团体从事生产、交换以及对产品和服务消费的一种社会科学,它研究怎样最佳使用稀缺的资源以满足人们无限的需求。1-2, 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四种:个量与总量分析法,静态与动态分析法, 定性与定量分析法, 实证与规范分析法1-3, 实证经济学(Positive Economics)是用理论对社会各种经济活动或经济现象进行解释、分析、证实或预测。 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理论2-1,需求曲线在一般情况下是一条负斜率的曲线,即从左上向右下倾斜,这是需求曲线的基本特征,两个原因:低价会吸引更多的购买者,从而使需求量增加 低价会使同一个购买者对该商品的购买量增加,而减少对其他类似(可替代)商品的购买2-2,收入效应 ( income effect ): 价格降低等于收入增加2-3,替代效应 ( substitution effect ): 商品的替代作用2-4,影响需求变化的“其他条件”:消费者的收入 消费者的偏好 ( taste )消费者对商品价格和收入前景的预期 其他商品的价格 两种商品为替代品 ( substitute goods ); 两种商品为互补品 ( complement goods )2-5,供给曲线在一般情况下是一条正斜率的曲线,即从左下向右上倾斜,这是供给曲线的基本特征。 这表明:价格越高,生产者越愿意供给产品,因此,供给数量一般随价格升降而增减。 2-6,影响供给变化的“其他条件”: 生产要素的价格 生产技术 商品市场生产厂商的数量 其他商品的价格 政府的税收和扶持政策 生产者对商品未来行情的预期 2-7,市场均衡模型的含义是:如果市场价格背离均衡价格,就有自动恢复到均衡点并继续保持均衡的趋势2-8,当供给量大于需求量时,称为“过量供给”(excess quantity supplied)或“过剩”(surplus)2-10,当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称为“过量需求”(excess quantity demanded)或“短缺”(shortage)2-11, 当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称为“供求均衡” 2-12, 市场机制中价格有以下三点作用: 传达信息的作用 分配稀缺资源的作用 决定收入水平的作用2-13,八种全部的变化可能综合反映在同一张图上 第三章 弹性理论需求弹性包括: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3-1, 弹性:因变量变化的百分比同自变量变化的百分比之间的比例关系 弹性系数 3-2, 需求价格弹性 (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 :是需求量的变动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注意: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值当为负值。3-3, 弧弹性计算方法 :为避免由于起始点基数值的不同而造成计算结果上的差异,经济学上常采取按两点的平均数值计算的办法 ,按这种方法所求出的弹性称为“弧弹性” (arc elasticity) 3-4,点弹性:指在某一价格水平点上,当价格波动很微小的一点,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化的敏感程度。 e=3-5, 需求价格弹性和总收益的关系判断需求价格弹性大小的标准 e,为弹性大 (elastic) ;e,为弹性小 (inelastic) ;e =, 单一弹性 (unit elasticity) 某一商品的价格水平乘以在该价格上消费者购买的量,就是消费支出总量。从供给者角度看,就是总收益。当商品价格下降时,供给者总收益是减少了还是增加了,取决于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当e 时,价格下降,则总收益上升;价格上升,则总收益下降;当e 时,价格下降,则总收益下降;价格上升,则总收益上升;当e =时, 无论价格下降还是上升,总收益都不变。 假如已知价格变化的百分比和销售量变化的百分比,供给者想求得总收益变化的百分比,一个简便近似的方法是直接把这两个百分比相加。 3-5,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大小的经济因素q 可替代商品的多少和替代程度的高低 可替代商品越多,替代程度越高,需求价格弹性则越大;反之,则越小 。q 商品消费支出占消费者收入比重的大小 如果所占比重大,则需求价格弹性必大;反之必小。q 选择商品时间的长短 时间越长弹性越大;反之则越小。q 商品用途的多少 用途越广弹性越大;反之则越小。3-6, 需求价格弹性短期与长期的区别对许多商品来说,长期价格弹性相对于短期价格弹性要大。其原因有两个: 1、人们需要较长的时间来改变消费习惯,或者寻找替代品; 2、人们对某种商品的消费与其互补品的更换周期有关。例如对汽油的消费,短期油价上涨不会造成汽油消费的大幅度下降;但从较长时间看,人们会购买小的、省油的汽车,从而使汽油的需求量有较大减少。 而对于有些商品来说,情况刚好相反,短期价格弹性相对于长期价格弹性要大。例如消费者持有量很多的耐用品,如汽车、电冰箱、彩电和资本设备等。3-7, 需求收入弹性 (income elasticity of demand): 反映需求量的变动对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 3-8, 需求收入弹性的基本类别I. eI ,该商品为低劣品 II. eI 0, 该商品为正常品III. eI ,该商品为奢侈品IV. 0 eI ,该商品为必需品3-9, 需求交叉弹性 ( cross elasticity of demand): 在两种不同的商品之间,当其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另外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因此而发生变化的敏感程度3-10, 需求交叉弹性的三种判断I. eXY, 为互补性商品 II. eXY ,为替代性商品 III. eXY = , 为非关联性商品又称独立品 3-11, 供给弹性: 反映供给量的变动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3-12, 判断 如果供给曲线交于横坐标,则 ES 1; 如果供给曲线交于原点, 则 ES 1。 非直线型供给曲线价格弹性的判断方法是:过供给曲线上某价格水平点,作该曲线的切线,再看切线交于坐标的位置即可作出断定。 3-13,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经济因素q 要素在生产中变动生产方式的难易程度 如果某些商品所使用的生产要素很容易变动其生产方式,即很容易用于各种不同商品的生产,这些商品的供给价格弹性则大。反之,则小。q 商品增加生产后,成本增量的大小 如果成本增量大,则供给价格弹性小;反之则大。q 变动生产量时间的长短 调整产量需要时间,时间越短,产量调整的幅度越小,供给价格弹性也就越小;时间越长,产量调整的幅度可能越大,供给价格弹性也就越大。 3-14, 需求价格弹性的案例案例1: 1990年,美国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决定对奢侈品(如豪华游艇、私人飞机、高级轿车、珠宝首饰和皮革制品等等)的消费征收“奢侈品税”。由于没有考虑到美国奢侈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大,其结果对美国经济产生了两个不利的影响: 1、有钱人为了逃避税收,纷纷到邻国购买这些产品,使得美国奢侈品的需求下降,导致价格下降,销售量大大减少,从而使征税的负担落在生产者身上; 2、美国政府也没有获得预期的财政收入。(只有预期收入的10,如果考虑到实施这项计划的成本,政府还要倒贴钱,所以美国政府于1993年取消了该政策。)案例2: 从2005年“五一黄金周”起,我国各地旅游景点的票价纷纷上涨。实际上是这些地方主管部门利用价格弹性来“宰”广大的消费者。第四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4-1, 效用:就是人们通过消费某种商品或服务所产生的满足程度。 4-2,主张物品的效用可以用效用单位来计量的效用理论,被称作基数效用论4-3,边际效用是最后增加的一单位物品和服务给人带来的满足程度的增量。4-4, 效用函数、总效用和边际效用4-5,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消费某特定商品或服务,随着商品或服务数量不断增加,对消费者产生的满足程度的增量不断减少。 4-6,边际效用递减现象的原因:来自人们的欲望本身 ,来自商品本身的用途4-7, 总效用曲线和边际效用曲线有以下几点关系: 只要边际效用大于零,总效用必定不断增加 边际效用递减 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达到最高点,即饱和点 当边际效用为负值时,总效用曲线开始下降 4-8,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将其收入换得了商品或服务最大总效用的状态 上述公式的约束条件为: 4-9,消费者剩余 ( Consumer surplus ):消费者根据其边际效用大小而愿意付出的价格总和同实际付出的价格总和之间的差额 。4-10,基数效用 (Cardinal utility):把各种不同的商品以效用为统一计数单位,来衡量不同商品效用的大小 序数效用 ( Ordinal utility ):是指按消费者个人偏好程度排列出大小或先后顺序,并不涉及满足程度的单位有多少。 .4-11, 无差异曲线 (Indifference curve ):表示消费者在一定的偏好、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的资源条件下,选择商品时对不同组合的商品的满足程度是没有差别的。无差异曲线可以有许多条,每一条曲线上各点的总效用都一样,但各条曲线之间总效用则不一样。位置高的总效用大,位置低的总效用小。许多不同的无差异曲线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无差异图” (indifference map)。 4-12, 无差异曲线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q 无差异曲线是负斜率的曲线 q 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曲线 q 无差异曲线之间绝不会相交 4-13, 边际替代率: 在维持效用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某一种商品的数量就要减少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减少的商品的减少量与增加的商品的增加量之比就是边际替代率 (the 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 假如用X商品取代商品,则X商品对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可用下述公式表示:4-14,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边际替代率是递减的,即人们为不断获得一单位的某种商品而愿意牺牲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是递减的。这被称为 “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4-15, 预算线 ( Budget line): 是指在商品价格不变情况下,消费者一定的收入所能够购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可能性组合。 在消费者收入不变情况下,因价格变化使预算线变动的情况分为两种: I. 两种商品同时同方向成比例变化II. 两种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化 4-16, 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均衡就是无差异曲线同预算线相切的那一点的商品消费组合。4-17, 收入消费曲线 ( Income-consumption curve )消费者在每个收入水平上都可按消费者均衡的原理找出均衡组合点,连结所有的均衡点所形成的曲线,就是“收入消费曲线” 4-18, 恩格尔曲线 ( Engel curve )凡是反映收入变化和商品量变化之间关系的曲线都是恩格尔曲线 4-19, 恩格尔定律(Engels law) 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家庭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一个国家越穷,国民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费用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家庭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将会下降。一个国家越富,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小。q 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 人们可以用恩格尔系数来表示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国家的富裕程度,也可以用恩格尔系数来比较不同国家的富裕程度。 恩格尔系数判断生活发展阶段的标准 60% 贫困 50%60% 温饱 40%50% 小康 0 时为范围经济; 0时为范围不经济。该数值越大,则范围经济的程度就越高。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之间并无直接的联系。规模不经济但范围经济:联合生产长笛和短笛要比单独生产它们便宜(即范围经济),但生产笛子需要高度熟练的劳动,并非规模生产才有效(指规模不经济)。规模经济但范围不经济:一个拥有多家企业的大型联合企业以大规模地有效生产(即规模经济),但它们的企业却是各自独立管理的(即不具备范围经济的优势)。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特点: 但当生产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后,长期生产成本不但不再继续下降,反而会增加。即“ 内在不经济”或“ 大规模生产的不利”。其原因: 劳动者的分工总有一定的限度,机器的高效率也有一定的范围。 当生产规模超过一定限度后,生产管理费用会增加。 当生产规模超过一定限度后,会出现要素报酬递减的情况。6-6, 练习;已知:MC = 9Q2 4Q 40求:生产5单位产品并且TC为700时的FC、 AC和AVC的数值。+ FC因为 TC = 700, Q = 5, 所以 FC = 75 AC = TC/Q = 700/5 = 140AVC = 3Q2 + 2Q +40 = 75 + 10 +40 =125第七章 市场理论(一)-完全竞争 市场理论7-1, 完全竞争的四个条件 市场中有许许多多的商品销售者和购买者,任何个人所占比重极小,其经济行为不能影响市场价格。 市场中所有厂商生产出来的同种产品,在性质和质量上都没有差别。 市场中所有的生产资源都可以任意流动 市场中所有的消费者、资源拥有者和生产者对当前以及未来的产品价格和成本都具有充分的信息和知识 总收益TR, 供给者的收入总量。以TR代表总收益,P代表产品价格,q代表个别厂商的产品销售量,则TRPq 平均收益AR,每个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得,即产品的价格。以AR平均收益,则ARP 边际收益MR,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的销售所获得的收入,亦为产品的价格。以MR代表边际收益,则MRP。其数学求法非常简单:TR(q)Pq,MR(q)dTR/dqP 7-2, 所谓“市场期”或称“特短期”( very short-run ),是指厂商对市场供给的产品数量固定不变的一段时间总量分析方法( Total approach ) 是将厂商的总收益减去总成本,得出总利润,根据总利润最大来确定哪一种生产量水平最合适。 边际分析法 ( Marginal approach ),就是将厂商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比较的一种方法。 边际分析法的基本原则和完全竞争情况下厂商的边际分析法相同。当厂商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的生产时,如果增加的成本小于增加的收益,厂商会继续增加生产;反之,当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大于增加的收益,厂商一定会减少生产。只有当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时,厂商才会稳定其生产量。 与边际收益相等的边际成本是递增状态下的边际成本,即MR=MC,当MC上升的时候。这和用边际分析法分析完全竞争厂商的均衡一样。7-3,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利润或亏损当厂商处于短期生产均衡状态时,MRMCP,这时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是否意味着厂商一定能够赚钱? 回答是否定的 因为厂商能否赚钱取决于对均衡产量下的价格与平均成本的比较,而均衡本身并没有告诉这种比较的结果究竟如何。赚钱只是其中一种可能性。不过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当厂商处于短期均衡状态时,不是利润最大化,就是损失最小化。 厂商在短期均衡中有三种可能状态 :由于企业在短期生产中的固定成本是沉淀成本,因此厂商的供给决策是不考虑固定成本的。如果市场价格超过平均成本,会尽量生产以增加利润;如果市场价格低于平均成本,但高于平均可变成本时,会继续维持生产,以求损失最小;如果市场价格低于平均可变成本时,厂商将停止生产。 7-4, 完全竞争厂商的供给曲线从上图中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在完全竞争情况下,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就是高于平均变动成本曲线的边际成本曲线。 一个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和市场需求曲线共同决定市场的均衡价格。每个厂商都按该市场价格决定自己的企业行为。 在市场均衡价格水平上,每个厂商都在 MC=P 条件下生产和销售产品,在短期内没有一个厂商会改变产量。这样,由于市场总需求量等于总供给量,因此在短期情况下的市场价格也不会发生变化,这个产品市场及所有的厂商都处在短期均衡状态之中。 7-5,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零利润均衡, 整个行业的净利润为零 . 厂商长期生产的均衡状态是市场价格处于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该点P=AR=MR=SMC=LMC=SAC=LAC。这就是完全竞争厂商实现长期均衡的条件,达到这一条件时,厂商既无净利润,亦无亏损。尽管厂商的长期均衡为“零利润均衡” ( Zero profit ),不存在超额利润,但由于成本中已包括了正常利润,所以厂商并非“无利可图”。 7-6, 完全竞争情况下的经济效率传统的西方经济学家从以上对完全竞争情况的分析,认为完全竞争的市场是经济效率最高的市场。 在完全竞争情况下的生产规模是最适度的生产规模,因为它能够使长期生产成本最小化。同时在这个最适度的生产规模上进行生产,其生产量也是最适度的生产量,因为其短期平均成本最小化。另外,由于完全竞争的作用,可以使市场均衡价格降到最低点,从而消费者也可以从中获取福利。所以完全竞争的理论模型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经济模型,非其他市场可以比拟。7-7, 短期关闭企业的决策市场价格小于企业的最小平均变动成本时关闭企业。 Pmin AVC 生产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前者与产量无关,后者随产量增加而增加。如果产品价格低于平均变动成本,企业不应维持生产。相反如果价格高于平均变动成本,企业即使亏损,只要暂不打算处理固定设备,应当继续生产。与不生产相比,至少可以少亏些。7-8, 完全竞争企业的长期决策长期生产量的决定: 价格=长期边际成本,即:P=LMC长期关门的决策:价格小于最低长期平均成本, 即:P1时,MR0; 当e=1时,MR=0; 当e1时,MR0。 8-4, 完全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总量分析法找出总收益减去总成本所剩下最大利润的产量点。 在完全垄断情况下,垄断厂商虽然能够决定某产品的价格,但其销售量多少,则取决于消费者在不同价格水平下所愿意购买的数量。 如果垄断者将价格定得很高,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就少;如果完全垄断厂商要想增加销售量,则必须降低价格。这就是说,完全垄断厂商的总收益不随销售量的增加而等比例增加。但完全垄断厂商也是按照总收益和总成本之间差额最大的点来确定其产量的。 8-5, 完全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边际分析法 即MR=MC,当MC上升的时候。这与用边际分析法分析完全竞争厂商的均衡一样。 同完全竞争的厂商均衡一样,当完全垄断情况下厂商处于短期生产均衡时,其利润最大化条件是MR等于上升时的MC,但它并不能保证该厂商一定能够赚钱。在均衡状态下,厂商可能有最大利润,可能不盈不亏,也可能亏损。不过亏损时其损失为最小。完全垄断厂商没有一条短期供给曲线 在完全垄断情况下,垄断厂商是价格的设立者,该厂商在决定其产量时,同时决定了市场价格,而市场价格和边际收益并不相等。对于某一种市场需求曲线以及其相应的边际收益曲线,只能根据该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与边际收益曲线的交点来确定供给量,其他任何点都不起作用。当整个市场需求状况发生变化时,边际收益曲线也发生变化,厂商又按边际成本等于新的边际收益曲线的交点来确定产量,而原来的交点则失去效力。因此,完全垄断的厂商不能够仅由边际成本曲线的变化来确定供给量。 完全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非重点) 从长期来看,只要厂商在其最适当的生产规模和最佳的生产量上能够获利或收支平衡,该厂商就会在该产业里存在下去,并且会不断地扩充或减少设备,以调整到能获最大利润的生产量水平上。这时,该厂商可以独享纯利润。如果垄断厂商在长期生产中发生亏损,他必定会停止生产,退出该行业。因此,垄断厂商的长期生产活动会在有利可图情况下存在,不存在无利可图的长期生产。 完全垄断情况下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是: LMCSMCMR,同时SACLAC 该完全垄断厂商处于长期均衡时,SMC1LMCMR , P=P1 , SAC1C,平均利润为P1C,总利润为P1COQ1 8-6, 完全垄断厂商长期均衡与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的区别 在完全竞争情况下社会资源的使用效率最高,而完全垄断厂商却达不到。这意味着,在完全竞争情况下,可以用最少的资源代价进行生产,而在完全垄断情况下厂商却不会这样做,因为其最大利润点为,但。在完全竞争情况下厂商的成本较低。这意味着,在完全竞争情况下,整个社会的福利较高。而完全垄断者的成本较高,因此,从整个社会福利来看就较低。勒纳的垄断势力度8-7,政府对完全垄断的管制 价格管制 征收定额税 征收定率税价格管制 ( Price Control ) 政府采取行政性手段,强行规定完全垄断厂商的产品价格不得超过某一个水平之上。该政府规定的价格水平称为“最高限价” ( Ceiling price )。 政府采取价格管制的目的在于防止厂商对产品价格和市场的垄断,以保护消费者的利益。采用价格管制的方法,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