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田场镇道路工程施工设计方案说明第1册.doc_第1页
龙田场镇道路工程施工设计方案说明第1册.doc_第2页
龙田场镇道路工程施工设计方案说明第1册.doc_第3页
龙田场镇道路工程施工设计方案说明第1册.doc_第4页
龙田场镇道路工程施工设计方案说明第1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龙田场镇道路综合改造工程 施工图设计文件 第一册(共二册) 重庆路威土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工程设计证书号:A250002271 二 O 一二年七月 龙田场镇道路综合改造工程 施工图设计 第一册(共二册) 单位负责人: 总 工 程师: 项目负责人: 工程设计证书号:A250002271 重庆路威土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二 O 一二年七月 分 册 索 引 第 1 页 共 1 页 分 册 备 注 分 册 备 注 第一册 道路工程、景观绿化工程 第二册 交通工程、综合管网工程 道路工程 第1页 共1页 第1页 共1页序号 名称 图号 图纸张数图纸规格 备注 序号 名称 图号 图纸张数 图纸规格 备注1 道路区域位置图 LS-01 1 A3 232 道路设计说明 LS-02 12 A3 243 道路工程数量表 LS-03 1 A3 254 道路平面图 LS-04 5 A3 265 直曲表 LS-05 1 A3 276 逐桩坐标表 LS-06 1 A3 287 官庄路纵断面设计图 LS-07 3 A3 298 官庄支路纵断面设计图 LS-08 2 A3 309 标准横断面图 LS-09 2 A3 3110 典型横断面图 LS-10 1 A3 3211 路拱大样图 LS-11 1 A3 3312 土方横断面设计图 LS-12 9 A3 3413 土石方数量表 LS-13 3 A3 3514 路面结构设计图 LS-14 2 A3 3615 官庄路K0+760-K0+839.149段挡墙剖面图 LS-15 1 A3+ 3716 重力式路肩墙标准图 LS-16 1 A3 3817 人行道布置图 LS-17 1 A3 3918 无障碍通道设计图 LS-18 1 A3 4019 盲道平面布置图 LS-19 1 A3 4120 导向设施块材构造图 LS-20 1 A3 4221 交叉口竖向设计图 LS-21 1 A3 4322 栏杆大样图 LS-22 1 A3 44工程名称:龙田场镇道路综合改造工程图 纸 目 录 图 纸 目 录工程名称:龙田场镇道路综合改造工程工程号: 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 专业:道路部分 第一册 工程号: 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 专业:道路部分 第一册龙田乡政府官庄路官庄支路龙田小学城口县城龙田场镇道路综合改造工程 LS-02 重庆路威土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2012.07 1 设 计 总 说 明 一、概述 1.道路区位图 2.工程简况 本项目位于城口县龙田乡场镇,共包含两条道路,分别为官庄路和官庄支路。官庄路起点位于龙田乡大东桥头,终点位于道家湾索桥,全线基本按原路布设,局部区段进行线性优化。全线总长 839.149m。官庄支路起点位于龙田小学附近,终点接龙田乡道,全线总长 344.998m。 本阶段设计包括道路工程、路灯照明工程、综合管网工程、交通工程、道路景观工程的施工图设计。 3.设计依据 3.1 公司与业主单位签订的本工程设计合同; 3.2重庆市城口县龙田乡总体规划(2009-2020) ; 3.3 本道路范围 1:500 地形图 3.4 初步设计批复以及执行情况: 评审意见 执行情况 人行道铺装由透水砖改为花岗岩 按评审意见修改 选择适当位置布置公交停车港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划线停车方式,不采用港湾停车港 建议将砖砌围墙改为青石栏杆 本次设计将青石栏杆作为选修方案,施工时根据实际情况采用 4.采用的规范和设计标准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2012)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DBJ50-064-2007)重庆地方标准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龙田场镇道路综合改造工程 LS-02 重庆路威土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2012.07 2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等 二、建设条件 1.自然地理概况 1.1 地形地貌 本项目所在区域为城口县龙田乡。 龙田乡地处城口县西北部, 位于北纬 3158,东经 10838之间,距乡政府驻地距县城 4 公里。东、南与北屏、高燕交界,西、北与巴山、陕西省接壤。原龙田乡隶属原新城区,2001 年 7 月撤区合乡并镇,原龙田乡、箭竹乡、箭岭乡 3 乡合并成为现龙田乡。全乡幅员面积 231 平方公里,辖 8 个村、57 个村民小组、2346 户、9208 人,其中农业人口 8842 人,占总人口的 97.8%。乡政府驻地中坝子,海拔 730 米。 1.2 气象 城口县城属四川盆地北亚热带山地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 冬长夏短。 垂直气候明显。 常年平均气温 13.8, 年极端最高气温38.9,最低为-13.2,年平均无霜期为 234 天,年降水量平均 1261.4 毫米。相对湿度较大, 历年平均为 78,年日照时为 1534 小时。海拔每升高 100 米,气温下降 0.6。 1.3 地质构造 城口县位于大巴山区,地质复杂,岩种较多,从新生代至古生代地层几乎全有。由寒武系、奥陶系、震旦系、志留系、二叠系、三叠系等地质年代发育的各种石灰岩、页岩、板岩、砂岩等组成。 规划区属中山河谷地貌,构造上位于城口高燕复式向斜北翼,岩层产状731305658,无断层通过。抗震设防烈度 6 度。规划区地质条件简单。规划范围内目前无滑坡、崩塌、泥石流、危岩、地面塌陷等不良地质现象,目前岩土体自然稳定性良好。 1.4 水文地质条件 仁河是县城境内的主要河流。仁河系汉江一级支流,发源于城口县高望镇望乡村飞龙洞,由东向西流经高望、修齐、城口县城、巴山、在鱼溪口入四川省万源县境,再经大竹河入陕西省紫阳县境,经毛坝关、高滩、瓦房店于紫阳县西南注入汉江,主河道长 185km,全流域面积 78lOkm2,其中城口县境内流长 131km,平均坡降9.6,流域面积 2356km2。仁河流域呈长叶形,河系呈树枝状,从上至下较大支流右岸有黄安河、鱼肚河、岚溪河、龙潭河、黄溪河、左岚河,左岸有石溪河、坪坝河,支流河谷狭窄,滩多流急。 城口县城的防洪标高按规定 20 年一遇设防,为黄海高程标高 737 米。 1.5 不良地质作用 经过工程地质测绘及调查,拟建场地范围内未发现岩溶、泥石流、塌陷、滑坡等不良地质作用,无致灾地质体。拟建场地不良地质现象不发育,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不强烈,场地现状整体稳定。 2.道路现状 龙田乡场镇主要由两条道路组成,分别为官庄路和官庄支路(暂定)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龙田场镇道路宽度较为狭窄、人车混行等问题,随着城镇建制的进一步完善,迫切需要对道路进行升级改造。 该区域道路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2.1 道路宽度较窄 根据现场实际测量,本城镇道路宽度为 5.5m6m。道路宽度较窄,无法适应交龙田场镇道路综合改造工程 LS-02 重庆路威土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2012.07 3通的进一步发展。 官庄支路终点附近 官庄路 2.2 人车混行 由于本项目位于龙田场镇以内,道路两侧紧邻民房,由于未设置人行道,极易造成人车混行,不利于交通安全行驶。尤其在两道路相交位置为龙田乡小学,上学、放学之际尤其危险。 两道路相交处(龙田小学 2.3 线性条件差 本项目官庄路起点附近由连续弯道组成,转弯半径小,行车视距差,极易造成交通事故。 2.4 道路路面条件差,等级低 本场镇两条道路均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根据重庆市城口县龙田乡总体规划(2009-2020)要求,原路面条件已无法满足城镇的整体景观效果,同时水泥混凝土路面行驶舒适性差,根据场镇建设的未来需求,本次设计对路面进行油化设计。 龙田场镇道路综合改造工程 LS-02 重庆路威土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2012.07 4 三、设计原则和技术标准 1.设计原则 本次设计充分考虑现有道路,结合本道路在路网中的作用及功能,合理的处理现状周边改造条件,力求在设计标准与投资上找到有机结合点。 2.设计技术指标及采用技术标准 2.1 设计指标 道路等级:城市次干路级,设计车速 30km/h。 城市支路级, 设计车速 20km/h 路面设计荷载:BZZ-100KN。 路面结构设计年限:10 年。 2.2 技术标准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官庄路 官庄支路 规范值 采用值 规范值 采用值 1 道路等级 城市次干路级 城市支路级 2 计算行车速度 km/h 30,20 30 30,20 20 3 最小圆曲线半径 m 40 45 20 100 4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 m 25 25 20 20 5 最大纵坡 % 10 5.054 12 7.2941 6 最小纵坡 % 0.3 0.308 0.3 0.7615 7 最小凸曲线 m 400 1000 200 1100 8 最小凹曲线 m 400 800 200 900 9 道路路幅宽度 m 14 14 14 10.5 10 停车视距 m 30 30 20 20 11 车行道正常横坡 1.5,路缘石高出路面 10cm 12 设计荷载 公路I 级,人群荷载 3.5KPa。 13 地震烈度 基本六度,七度设防 四、道路工程设计 1.设计理念和主要设计重点 1.1 设计思路 遵循“地质选线、安全选线、生态环保选线”的原则 , 遵循“灵活设计、创作设计的原则,深刻理解标准规范的实质,合理选用技术指标,充分考虑道路的协调性,追求线形与地形、自然景观完美结合注重平、纵、横空间线形组合设计,在不降低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减少工程数量、保护环境、降低投资。 1.2 设计重点 设计重点主要在以下几点: (1) 线性优化:本次设计平面线性主要按原路布设,但在官庄路起点处由于视距差、线性指标低,所以在该段进行线性优化,既保证视距要求,同时线性指标高,行驶更为舒畅。 (2) 道路整体景观打造:本次设计对道路及相关设施进行整体景观打造,以适应未来城口发展需要,具体内容包括道路油化、绿化带设计,围墙及边坡景观设计等。 2. 道路平面设计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道路两侧的地块限制以及周围居民的出行要求,本次设计龙田场镇道路综合改造工程 LS-02 重庆路威土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2012.07 5范围: 官庄支路:K0+000K0+344.998 全路段,起点桩号0+000,坐标 X= 3539473.083,Y=417974.379;终点桩号 K0+344.998,坐标 X= 3539570.248,Y= 417650.918,路线总长 344.998 米。 道路全线设四个交点, 交点坐标为 JD1:X= 3539492.268, Y= 417950.820;JD2: X= 3539525.011,Y= 417883.538;JD3: X= 3539531.589,Y= 417818.582;JD4: X= 3539568.426,Y= 417747.521,在四个交点处除第一个交点为简单型曲线外,其余三个交点均为对称基本型曲线,JD1 曲线半径为 160 米,JD2 处曲线半径为 120 米,缓和曲线长 20 米,JD3 处曲线半径为 120.269 米,缓和曲线长 21.86 米,JD4 处曲线半径为 100 米,缓和曲线长 20 米。 官庄路: K0+000K0+839.149 全路段, 起点桩号0+000, 坐标 X= 3539347.359,418243.601;终点桩号 K0+839.149,坐标 X= 3539453.366,Y= 417482.168,本次实施范围为 K0+060-K0+839.149 路线总长 779.149 米。 道路全线设八个交点, 交点坐标为 JD1:X= 3539382.834, Y= 418193.223;JD2: X= 3539412.128,Y= 418110.449;JD3: X= 3539486.164,Y= 418046.893;JD4: X= 3539469.686,Y= 417964.531;JD5: X= 3539489.076,Y= 417863.656;JD6: X= 3539501.409,Y= 417782.108;JD7: X= 3539530.907,Y= 417673.919;JD8: X= 3539504.473,Y= 417511.131,在八个交点处除第五个和第六个交点为简单型曲线外, 其余六个交点均为对称基本型曲线,JD1 曲线半径为 200 米, 缓和曲线长 25 米,JD2 处曲线半径为 100 米,缓和曲线长 25 米,JD3 处曲线半径为 45 米,缓和曲线长25 米, JD4 处曲线半径为 150 米,缓和曲线长 25 米, JD5 处曲线半径为 1500 米,JD6处曲线半径为 500 米,JD7 处曲线半径为 130 米,缓和曲线长 25 米,JD8 处曲线半径为 50 米,缓和曲线长 25 米。 全线根据重庆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规定在各曲线处设置超高加宽。 3.纵断面设计 根据地形条件,规划地块用地需要,纵断面设计时,综合考虑了已建道路、交叉口控制标高等要求。纵坡受控制的因素有:起点和终点控制高程、道路沿线建筑控制高程、交叉口控制高程等。 官庄支路:道路起点设计标高 730.850 米,终点设计标高 740.80 米。道路全线共设 四个 变 坡 点, 五 段 纵 坡 。 坡 长和 坡 度 分别为 ( 65m/2.8% )、( 103.421m/4.2653% )、( 81.579m/-0.7615% )、( 60.038m/2.9814% )、(34.960m/7.2941%) 。最大竖曲线半径为 1400 米,最小竖曲线半径为 700 米。 官庄路:道路起点设计标高 727.35 米,终点设计标高 725.10 米。道路全线共设 四个 变 坡 点, 五 段 纵 坡 。 坡 长和 坡 度 分 别为 ( 50m/-0.599% )、( 102.444m/5.054% )、( 169.765m/-0.758% )、( 102.227m/-4.466% )、(414.713m/-0.308%) 。最大竖曲线半径为 2400 米,最小竖曲线半径为 900 米。 全线满足规范要求。 4.横断面设计 官庄路按城市次干路级标准,车道数为双向两车道: 道路标准路幅宽 14 米,为双向两车道,断面为:3 米(人行道)+8 米(车行道)+3 米(人行道) 根据道路两侧建筑限制,本次设计道路在部分路段在保证行车道宽度为 8m 的前提下,人行道宽度可按实际宽度设计。 龙田场镇道路综合改造工程 LS-02 重庆路威土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2012.07 6 官庄支路按城市支路级标准,车道数为双向两车道。 道路标准路幅宽 10.5 米,为双向两车道,断面为:2 米(人行道)+6.5 米(车行道)+2 米(人行道) 5.路基设计 5.1 填方路基 (1) 填方路基的基底处理 地表横坡大于 1:5 的斜坡地段,在路基填筑前要求原地面开挖成内倾坡度 24%和宽度不小于 2m 的台阶。 (2)路基填料 填方路基宜选用级配较好的粗粒土作为填料,角砾类土,碎石类土、砂类土等应优选作路基填料,细粒土可填于路堤底部。用不同填料填筑路基时,应分层填筑,龙田场镇道路综合改造工程 LS-02 重庆路威土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2012.07 7每一水平层均应采用同类填料。 路堤填料,必须进行野外试验,不得使用淤泥、沼泽土、有机土、含草皮土、生活垃圾、树根和含有腐朽物质的土。液限大于 50、塑性指数大于 26 的土,以及含水量超过规定的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基填料,应采取晾晒或掺入石灰、固化材料等技术措施进行处理,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当路床填料 CBR 值达不到要求时,可采取掺石灰或其他稳定材料处理。路基顶面回弹模量应不小于 36MPa。 路基压实要求指标表 填挖类别 深度范围(cm) 填料最小强度 (CBR值) 压实度(%) 路堤 030 6% 96 30-80 4% 95 80-150 3% 93 150 以下 2% 93 零填及路堑 030 6% 96 30-80 4% 95 5.2 挖方路基 沿线路基挖方路段施工时行车道范围内可超挖至路槽底 30cm,再分层回填夯实,填料及压实度要求与填方路段相同。 5.3 特殊路基 本次设计道路加宽以后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以及景观要求设计路肩挡土墙和挖方边坡,具体处理方式详见景观设计部分。 5.4 原水泥砼路面补强设计 将原砼路面直接作为基础。对原水泥砼路面进行沥青罩面前,应对现有路面破损严重的路段,即出现断块、裂角、松散、坑槽、唧泥等情况进行处理。待病害处理完毕,达到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后,方可进行沥青砼罩面施工。 对原破损的水泥砼路面根据以下几种情况分别处理: 5.4.1 对仅为砼断面裂角, 而非结构性破损的砼路面进行面层挖补 (整块板挖补) ,用 C35 砼铺筑,厚度同原砼路面厚度; 5.4.2 对产生结构性破损 (如唧泥、 松散、 坑槽等)的砼进行基层和面层挖补。 (整块板挖补) ,基层材料采用 C15 水泥砼浇筑,厚度与原基层厚度一致,待基层砼达到强度要求后,再铺筑 C35 的水泥砼面层,标高与原路面平。如基层挖补面积大,可以操作压路机时,路面基层可采用水泥含量为 4的水泥稳定级配碎石。 5.4.3 对原路面有积水影响的路段,可采用 AC-20 沥青混凝土找平,经罩面后的路面不得积水。 5.4.4 原有水泥砼路面的表面均应采用洗刨机拉毛处理,深度不小于 1cm。 5.4.5 应对原水泥砼路面所有接缝进行清洁并重新填入填缝料,以防雨水下渗。 5.4.6 对脱空板的处理,可采用钻孔注浆法处理。压浆过程中注意控制好压力,压力过高易导致板块损坏。 5.4.7 待水泥砼路面修补合格、所有板缝处理后,在其缝上铺设沥青路面专用卷材,以防止裂纹反射。道路卷材宽度要求 50cm,其它技术指标按照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18243-2000 的标准执行。 5.4.8 对各支路口基本保持现状,尽短接顺。接顺长度原则以设计为准,如有异议,建议各方可到施工现场研究决定。 以上工序完成后,方可按沥青砼路面施工的有关程序进行沥青砼面层的铺筑。 6. 路面结构设计 (1)设计原则、标准及结构组合 根据道路等级标准、片区路网组合状况及道路服务规模范围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设计,交通等级中型,路面计算标准轴载 BZZ-100,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年限 15 年,路表设计弯沉 26.0(0.01mm) 。 本次设计根据不同路段的现状情况,路面结构设计有以下三种处理情况: 现状路面结构为完好水泥混凝土路面(如官庄支路) ,路面处理方案为加宽部分采用:水泥混凝土结构层+4%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然后在水泥混凝土面层上加铺沥青面层(4cm 改性沥青 SMA-13 上面层+6cm 改性沥青 AC-20 下面层) 。 现状路面结构为比较破碎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如官庄路前段) ,路面处理方案为把破碎面板破碎,然后重新铺筑水泥混凝土路面。而后在水泥混凝土面层上加铺沥青面层(4cm 改性沥青 SMA-13 上面层+6cm 改性沥青 AC-20 下面层) 。 现状为原装土基路面,路面处理方案为 4cm 改性沥青 SMA-13(上面层)+6cm改性沥青 AC-20(下面层)+原水泥混凝土结构层+4%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人行道:人行道预制花岗岩面砖(厚度详见景观部分)+2cm 厚 1:3 水泥砂浆找平层+10cm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 路面交工验收质控指标表 (2)材料组成和技术要求 应用于本项目道路路面铺装层的沥青混凝土的基质沥青应符合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重交 AH-70#(沥青混凝土用)的技术要求如表所示: 沥青砼面层 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 指标 70 号 试验方法 针入度(25,5s,100g) dmm 6080 T 0604 针入度指数 PI -1.5+1.0 T 0604 软化点(R&B) 不小于 4546 T 0606 60动力粘度 Pa.s 不大于 160 T 0620 10延度 cm 不小于 15 T 0605 15延度 cm 不小于 100 T 0605 含蜡量(蒸馏法) % 不大于 2.2 T 0615 闪点 不小于 260 T 0611 溶解度 % 不小于 99.5 T 0607 密度(15) g/cm3 实测记录 T 0603 TFOT(或 RTFOT)后 质量变化 % 不大于 0.8 T 0604 残留针入度比 % 不小于 61 T 0605 残留延度(10) cm 不小于 6 T 0605 应用于本工程的沥青表面层的改性沥青马蹄脂 具有良好的抵抗永久变形、低温抗裂及抗疲劳的能力,其动稳定度及马歇尔特性试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SMA 混合料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技术要求 试验项目 单位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改性沥青 马歇尔试件尺寸 mm 101.6mm63.5mm T0702 马歇尔试件击实次数 两面各击实 75 次 T0702 孔隙率 VV % 34 T0705 矿料间隙率 VMA % 17.0 T0705 粗集料骨架间隙率 VCA VCADRC T0705 龙田场镇道路综合改造工程 LS-02 重庆路威土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2012.07 9沥青饱和度 VFA % 7585 T0705 稳定度 KN 6.0 T0709 流值 FL Mm T0709 谢伦堡 % T0732 肯塔堡 % T0733 改性沥青可单独或复合采用高分子聚合物、天然沥青及其他改性材料制作。聚合物改性沥青的质量应符合下表的技术要求,当使用表列以外的聚合物及复合改性沥青时,可通过试验研究制订相应的技术要求。 聚合物改性沥青技术要求 指标 EVA、PE 类 试验方法 针入度(25,5s,100g) dmm 80 T 0604 针入度指数 PI 不小于 -1.0 T 0604 延度(5, 5cm/min) cm 不小于 T 0605 软化点 TR&B 不小于 48 T 0606 运动粘度(135) Pa.s 不大于 3 T 0625 T 0619 闪点 不小于 230 T 0611 溶解度 % 不小于 T 0607 弹性恢复 25 % 不小于 T 0662 粘韧性 Nm 不小于 T 0624 韧性 Nm 不小于 T 0624 贮存稳定性 无改性剂明 显析出、 凝聚 2.5 T 0661 应用于本工程的沥青面层结合料, Sasobit 改性剂的剂量为 3%4%, Sasobit 改性剂的材料技术要求和 Sasobit 改性沥青的技术要求(如下表所示): Sasobit 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颜色 白色 沸点 沸点以下发生温度分裂 气味 无味 水稳性(20) 不溶 凝固点 100 PH 值 中性 25密度 0.94g/cm3 物态 凝固点以下为中性以上为液体 Sasobit 改性沥青技术要求 技术指标 Sasobit 改性沥青 针入度(25,100g,5s) 0.1mm 50 针入度指数 PI -0.4 延度 5 5cm/cm3 cm 实测记录 软化点(RB) 70 粘度 135 Pa.s 1.0 闪点 230 离析、软化点差 无改性剂溢出、凝聚 溶解度 % 99 旋转薄膜烘箱试验 (163x75min) 质量损失 % 1.0 25针入度比 % 65 5延度 cm 实测记录 为保证路面表面的抗滑能力,拟选用卵石破碎集料作为面层沥青混合料所用集料,用于破碎的卵石直径应不小于6cm,卵石破碎集料应满足下表所示的技术要求。 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指 标 其他层用集料 面层用集料 试验方法 石料压碎值 不大于 % 28 26 T 0316 洛杉矶磨耗损失 不大于 % 30 28 T 0317 表现相对密度 不小于 g/cm3 2.5 2.6 T 0304 吸水率 不大于 % 3.0 2.0 T 0304 坚固性 不大于 % 12 12 T 0314 龙田场镇道路综合改造工程 LS-02 重庆路威土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2012.07 10 针片状颗粒含量(混合料) 不大于 % 其中粒径大于 9.5mm 不大于 % 其中粒径小于 9.5mm 不大于 % 18 15 20 15 12 18 T 0312 对于矿粉拟采用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技术要求的石灰石矿粉,施工中应保持矿粉干燥无结团,成团的矿粉不得直接使用。 为保证沥青混合料中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在集料与沥青的粘附达不到 4 级或4 级以上的条件下,需使用抗剥落剂来改善其间的粘附性。应选用质量优良,长期抗剥落性能较好的抗剥落剂;也可以采取掺加定量的石灰代替矿粉来提高石料与沥青的粘附能力。 应用于本工程路面铺装沥青混合料的级配需满足下表的要求: 沥青混合料级配范围 混合料类型 SMA-13 AC-20 筛孔(mm) 通过率% 31.5 26.5 100 19.0 90100 16.0 100 7892 13.2 90100 6280 9.5 5075 5072 4.75 2034 2656 2.36 1526 1644 1.18 1424 1233 0.6 1220 824 0.3 1016 517 0.15 915 413 0.075 812 37 混合料性能要求: 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沥青混合料性能应满足下表所列要求: 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 试验项目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马歇尔试件尺寸 mm 101.3mm63.5mm T 0702 马歇尔试件击实次数 次 两面击实 75 次 T 0702 空隙率(深约 90mm 以内)VV % 46 T 0708 矿料间隙率 VMA % 12.0 T 0708 沥青饱和度 VFA % 6575 T 0708 稳定度 KN 8.0 T 0709 流值 mm 1.54 T 0709 路面面层沥青混合料所用集料的级配组成需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特别强调粗集料的 1:3 细长扁平颗粒含量必须15,1:5 细长扁平颗粒含量应5;洛杉矶磨耗损失应小于28;粗集料磨光值不小于42(BPN):集料第二次破碎可采用反击式破碎机、锤击式破碎机和圆锥式破碎机破碎,但不能采用鄂式破碎机破碎(集料第一次破碎可采用鄂式破碎机破碎) 。 透、封层及粘层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完后应浇洒透层沥青或封层沥青,下面层沥青混凝土施工时,应视下面层被污染的程度确定是否增洒粘层沥青。粘层采用快裂的洒布型乳化沥青,推荐使用 PC-2 乳化石油沥青,用量为 0.30.5L/m2。透层和封层沥青应具有良好的渗透性能并符合行业相关技术标准,采用快裂的洒布型乳化沥青,推荐使用 PC-1 乳化石油沥青,用量为 0.71.5L/m2。 粘层、透层及下封层油主要技术指标表 龙田场镇道路综合改造工程 LS-02 重庆路威土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2012.07 11指标名称 粒子电荷 破乳速度 筛上残留物 粘度 常温贮存 稳定性 蒸发残留物 粘附性 残留分含量 溶解度 针入度 延度 与粗集料的裹附面积 技 术 要 求 单位 % S % % % 0.1mm cm 试验条件或方法 T0653 T0658 T0652 恩格拉 E25 T0622 道路 标准C25.3 T0621 1d T0655 5d T0655 T0651 T0607 T0604 T0605 T0654 PC-1 指标 阳离子 快裂 0.1 2-10 10-25 1 5 50 97.5 50-200 40 2/3 PC-2 指标 阳离子 快裂或中裂 0.1 1-6 8-20 1 5 50 97.5 45-150 40 2/3 粘层沥青及透层沥青采用与沥青砼面层相同种类和标号的石油沥青,施工时采用沥青洒布车喷洒,铺筑沥青砼前应待乳化沥青破乳、水分蒸发后再铺筑。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底基层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底基层均采用骨架密实型集料,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混合料中水泥含量不低于 4%(质量) ,7d 饱水抗压强度2.5MPa,压实度(重型击实标准)96%。混合料须采用采用机械拌和,摊铺均匀。 基层、底基层集料级配范围表 类型 通过下列筛孔的质量百分率() 53 37.5 26.5 19.0 9.5 4.75 2.36 1.18 0.6 0.075 0.002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 100 50-100 17-100 0-50 0-30 基层、底基层强度技术指标表 指标名称 抗压强度(Mpa) 抗压模量(Mpa) 劈裂强度(Mpa) 技术要求 试验条件或方法 7d浸水 / /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2.5 1200 0.50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 2.0 1100 0.40 人行道混凝土面砖 人行道面砖按道路景观设计要求进行。 7.交叉口设计 本工程在官庄路 K0+320 处与官庄支路形成交叉口。本次设计在该交叉口进行了竖向设计和渠化设计。 8. 人行过街设施及无障碍设计 本道路工程无障碍设施,在道路路段上铺设视力残疾者行进盲道,以引导视力残疾者利用脚底的感行走。行进盲道在路段上连续铺设。无障碍铺设一般距绿化或行道树 0.250.3m,行进盲道转折处设提示盲道。对于确实存在的障碍物,或可能引起视残者危险的物体,采用提示盲道圈围,以提醒残视者绕开。同时,路段人行道不设有突然的高差与横坎,以方便残视者利用轮椅行进。如有高差或横坎,以斜坡过渡,斜坡坡度满足 1:20 的需求。道路交叉口人行道在对应人行横道线的缘石坡道,其中单面坡缘石坡道坡度为 1:20 三面坡缘石坡道坡度为 1:12。坡道下口高出车行道的地面不得大于 20mm。 沿线单位出入口车辆进出少,出入口宽度小的,设置压低侧石的三面坡形式出入口,人行道上行进方向坡度为 1:20,行进盲道连续通过。沿线单位出入口车辆进出多,出入口宽度大的,设置交叉口缘石式的出入口,人行道在缘石处设置单面坡缘石坡道,坡道 1:20,并在坡道上口设置提示盲道。 人行过街设施在梯道口设置提示盲道,与人行道相连。并按规定设置扶手、平台、无障碍标志等。 9.道路景观设计 9.1 设计依据 (1)国家现行法规、规范。 (2)龙田场镇道路综合改造工程道路总平面图。 (3)甲方意见。 龙田场镇道路综合改造工程 LS-02 重庆路威土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2012.07 12 9.2 具体设计 (1)人行道:本次设计的人行道较窄,宽度为3米,局部小于3米,设计考虑在3米的人行道上设计1.5米宽绿化带,其内栽植乔木15cm香樟,5米栽植一株,其间分段栽植开花小乔木6cm的红叶李及红叶桃,灌木选用红继木、金叶女贞;人行道宽度小于3米大于2米段,单植行道树15cm香樟。 (2)官庄路与官庄支路相交处人行道设计绿化带,其中考虑设计景墙及栽植点睛景观大树,搭配景石、休闲座椅等共同组景。 (3)官庄路挖方边坡:撒播灌木种子(木豆及刺槐)打造原生态的自然边坡景观。 (4)本次铺装设计材质选用花岗岩,主要规格为600*200*50的芝麻灰花岗岩火烧面,盲道选用600*300*50的芝麻灰花岗岩光面拉槽。 (5)围墙设计:本次围墙设计主要材质为仿青砖外墙砖。实墙宽 4.5 米,高 2.7米,每段实墙由高 3 米,宽 0.9 米的砖柱相隔。设计元素上,借鉴中国传统园林景墙的设计元素,采用重庆地方特色的建筑材料青砖、灰瓦,并采用传统的梅花砖砖饰造型,凸显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 10.公交停车港设计 本路线未设置公交停车港,采用划线式停车港。 五、未尽事项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规范规定执行。 LS-031 土石方工程1.1 路基挖方 m3 8379.51.1.1 挖土方 m3 1622.61.1.2 挖石方 m3 6757.01.2 填方 m3 2479.81.3 路基挖余 m31.4 路基借方 m3 0.01.5 人工挖土质台阶 m2 0.01.5 清表土 m3 0.02 道路工程2.1 路面工程2.1.1 改性沥青SMA-13厚40mm m2 9343.52.1.2 沥青混凝土AC-20下面层厚60mm m2 9343.52.1.3 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厚6mm m2 9343.52.1.4 破除原水泥砼面板 m2 460.02.1.5 4%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 m2 2653.22.1.6 新建C35水泥混凝土面板 m2 3113.22.1.7 粘层油(不计厚度) m2 9343.52.1.8 改性乳化沥青透层油(不计厚度) m2 0.02.1.9 道路自粘卷材 m2 1318.02.2 人行道2.2.1 透水面砖 m2 3700.02.2.2 1:3水泥砂浆找平层厚30mm m2 3700.02.2.3 C20混凝土基层厚100mm m2 3700.02.2.4 预制花岗岩路缘石 m 1181.22.2.5 C25混凝土路边石 m 942.02.2.6 行道树 棵 具体数量详见景观设计部分3. 挡防工程3.1 C20片石混凝土墙身基础 m3 1110.43.2 沥青麻絮 m2 3.93.3 挖基土 m3 938.53.4 挖基石 m3 689.43.5 台背回填 m3 694.53.6 PVC泄水孔 m 32.53.4 人行道栏杆(必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