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0引言11矿井热害定义及其等级划分11.1矿井热害定义11.2矿井热害的等级划分12 矿井热害产生的原因22.1矿井热源及其定量计算22.2 矿井热害的管理原因33.矿山热害危险源的辨识33.1矿井热害危险源的辨识34 矿井热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44.1高温下的人体临床症状44.2高温下的人体反应44.3 深井高湿的危害54.4 深井高温与粉尘、噪音的联合作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54.5 深井热害对人体不良影响的控制55 国内外矿井热害治理发展现状55.1国外矿井热害治理的发展现状55.2 国内发展状况66 井巷道温度计算方法(西杰尔帕尼博士的岩石巷道内气温的记标法)66.1 立井通风温度计算66.2 水平巷道的气温计算76.3 斜巷通风温度计算76.4 对具有地下热水涌出的矿井通风温度的计算87 矿井热害的治理及存在的问题87.1热害治理的一般方法87.2热害治理中存在的问题128 矿井热量的利用128.1 利用地热发电的方式128.2 地热直接利用139 结束语13关于矿井热害综述报告赵松摘要:本文阐述了矿井热害的基本概念,热害的致因,热害对人体的危害相关知识。本综述多方面呈现了当前国内外矿井热害的现状,归纳了我国热害治理和矿井热源产生热量地利用以及热害治理存在的问题,以期促进地热问题的解决和利用。关键词:地热,热害,现状,问题0 引言随着煤炭的开采我国浅部煤炭资源逐渐减少,煤矿开采深度不断增加,部分矿井深度已经达到1000以上,在煤矿开采的传统五大灾害以外地热灾害也随着煤炭开采深度加深明显突出,恶化了煤炭开采的工作环境,也增加了煤矿事故发生的隐患。潮湿高温的环境给生产一线员工的身体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也间接的增加了企业的职业卫生健康管理成本。本综述系统的阐述了煤矿深井地热灾害的相关规律及其防治措施。1 矿井热害定义及其等级划分 1.1矿井热害定义 矿井热害(heat hazard in mine)指矿井内环境气温超过人体正常热平衡所能忍受的温度,导致劳动效率下降,事故频率增加,健康受损,甚至中暑休克。 影响人体热平衡的气候条件是温度,湿度和风速,我国矿山是以干球温度为指标的。1.2矿井热害的等级划分我国评价矿井高温气候即矿井热害等级划分依据是原始岩温,对于高温气候的治理依据干球温度的大小。我国煤炭资源地质勘查地温测量若干规定中明确指出:平均地温梯度不超过3oC/100m的地区为地温正常区;超过过3oC/100m的地区为高温异常区。原始岩温高于31oC地区为一级热害区,原始岩温高于37oC的地区为二级热害地区。矿井空气气温超过规程规定即为高温矿井。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采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26oC;机电硐室空气温度不得超过30oC。”因此可认为井下空气温度超过30oC即为高温矿井。2 矿井热害产生的原因2.1矿井热源及其定量计算矿井热源指的是矿井地下向矿井采掘空间释放热量,增加矿井空气温度的源头。通过对最新10篇热害论文的总结,我发现矿井下主要热源有以下几种:2.1.1地表温度井下的风流是自地表流入矿井的,因而地表大气温度与湿度的季节性变化必然要影响到井下。地表大气影响井下气候的主要因素是地表大气温度、地表大气的相对湿度和大气压力等。地表高温对井下气候的影响主要集中在 5 月 10 月份,特别是 6 8 月份的地表高温期,井下空气温度最高,是影响井下温度的主因,但具有季节性。地面空气温度的变化对于每一天都是随机的,但遵守一定的统计规律,这种规律可以近似地以正弦曲线表示:t=t0+A0sin (2365+0)式中,t -为地面空气温度;t0 -为地面年平均气温;A0-为地面气温年波动振幅;0 -为周期变化函数的初相位rad。2.1.2 空气自压缩空气的自压缩温升是空气沿井筒向下流动过程中位能转换为焓的结果。空气进入井筒并沿之下行,压力和温度都要有所上升,这就是“自压缩”过程。从进风井口上下温度曲线图可看出,地面空气经过井筒时,井筒起到温度调节作用,夏季降温,冬季升温,使进入井下的空气不致过热或过冷。目前来看,空气自压缩不是井下高温的主要影响因素。由矿内空气的压缩或膨胀引起的温升变化值可按下式计算:t=(n-1)ngR(Z1-Z2 )式中,t -为温升变化;n- 为多变指数,等温过程n=1,绝热过程n=1.4;R 为气体常数,对于干空气,取287 J/(kgK);Z1-Z2 为流体入口与出口高度差值m2.1.3 机电设备放热 目前我国煤矿井下所使用的能源,几乎全部采用的是电源,压缩空气及内燃机的使用量都很少。机电设备所消耗的能量除了部分做有用功外,其余全部转换为热能并散发到周围的介质中去 不论何种机电设备,其散给空气的热量一般情况均可用下面的公式计算:Q=(1-)NK式中,Q 为设备散热,J/s;N 为机电设备的功率,W;K 为机电设备的时间利用系数;为机电设备效率;当机电设备处于水平巷道做功时,=0.2.1.4 围岩散热围岩向井巷散热有二种途径,一是借热传导自岩体深处向井巷传热,二是经裂隙水借对流将热传给井巷。井下围岩传热主要是通过热传导自岩体深处巷道和采掘工作面围岩壁面传热,围岩壁面通过与风流的热交换而加热风流。在深部矿井里,热流值将相当大,甚至超过其它热源流量的总和。可知围岩散热是深矿井的主要热源。2.1.5地下涌水地下水是最活跃的地质因素,在地壳浅部广泛分布,易于流动,且热容量大,对地温场有重要的影响。在一般情况下,涌水的水温是比较稳定的,在岩溶地区,涌水的温度一般同该地初始岩温相差不大,如果涌水是来自或流经地质异常地带的话,水温可能甚高,甚至可达8090 。 2.1.6 煤炭及矸石运输中的散热煤炭及矸石在运输过程中的散热量计算7:QK=MkCktk式中,QK 为运输中煤炭及矸石的散热量,kW;Mk 为运输中煤炭及矸石的量,kg/s;cK 为运输中煤炭及矸石的平均比热,一般取1.25 kJ/kg;tK 为运输中煤炭及矸石在所考察的巷段里被冷却的温度值,。2.1.7 矿物强烈氧化 少部分煤矿煤层中含义其他多种可氧化成分,例如含有黄铁矿的煤矿开采过程中,由于通风供氧,使黄铁矿强烈氧化放热,这也是部分矿井热源,同时这种煤矿生产极易发生煤层自燃,引发火灾,甚至瓦斯爆炸。2.2 矿井热害的管理原因 随着煤炭开采矿井深度的加深,矿井热害越发突出,矿山管理人员对矿井热害的认识不足,矿井降温措施不到位,通风风量不足。一线生产工作人员未能及时反映矿井热害问题,煤炭企业问题反馈制度不完善,管理人员未能及时做出正确的处理决策。3.矿山热害危险源的辨识3.1矿井热害危险源的辨识煤矿危险源就是存在于矿井或煤矿生产的各个环节中的,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的根源。例如瓦斯、水灾、火灾、顶板、机械设备等。矿井热害危险源是指在矿井各个运行的系统中所放出的热量超过国家规定,危害井下作业人员所能承受极限的危险源。矿井热害危险源不仅仅是矿内放热源,还包括管理缺陷、人员的素质等。3.1.1矿井热害危险源的特点矿井热害危险源具有客观实在性 矿井热害中的危险源,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不论人们是否愿意承认它,它都会实实在在地存在,而一旦条件具备,它就会由潜在的危险变为现实而引发事故。矿山热害危险源具有潜在性这种潜在性,一是指存在于即将进行的作业过程中,不容易被人们意识到或能够及时发觉而又有一定危险性的因素;二是指存在于作业过程中的危险源虽然明确地暴露出来,但没有变为现实的危害。应该指出,并不是所有的危险源都会转变为现实的危害,导致事故的发生,但是,只要有危险源存在,就有可能危及安全。矿山热害危险源具有复杂多变性 矿并热害危险源的复杂性是由于作业实际情况的复杂性决定的。每次作业尽管任务相同,但由于参加作业的人员、作业的场合地点、使用的工具以至于所采取的作业方式各异,可能存在的危险源也会不同。相同的危险源也可能存在于不同的作业过程中。3.1.2矿山危险源的辨识过程 矿山生产系统是个复杂系统,它是由采掘工作面,煤岩层,人员,通风系统,机电设备,运输系统,辅助系统等组成。调查的内容在调查之前可进行一定的调研,确定一个检查表罗列矿山系统中可能是矿井热源的项目,再制定热源的放热程度是否超标的标准,到现场通过现场观察法,仪器测点,安全检查表法,问卷调查,与一些员工交流等方法来确定矿井热害的主要热源,最终通过分析总结提出解决方案。4 矿井热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4.1高温下的人体临床症状在正常情况下,健康人体的肛门温度大约为37士O5。当井下有效气温在3542时,人体内的热量不能散发到外界环境中,那么人体就会出现高烧。当肛门温度在40一43,就会产生热击。其表现为恶心、呕吐、神志昏迷、昏倒、说胡话、甚至死亡,这样的气候条件是不能进行生产劳动。当环境有效温度在3235,人体感觉热。由于井下劳动为重体力劳动,并且大多数出现热害的矿井为深矿(一800m以下),这也加重了矿工的疲劳感,产生热虚脱。其表现为体温升高、脱水、心跳加速、血液循环失灵等。此时若能在一个凉爽的地点使其休息,豆主三焦技垄左堂亟堂焦硷塞3一般能较快恢复。但是当热虚脱时体内失水量超过10时是很危险的。一些国家把有效温度32作为允许作业的上限。4.2高温下的人体反应 作业人员长时间在深井高温高湿环境下工作对人体健康会产生巨大危害。矿井最适宜的相对湿度是50%-60%,而矿井的相对湿度大多为80%-90%,总回风道和回风井内空气的相对湿度接近100%。在这样高的相对湿度的环境下又有高温作用,人体难以排除劳动产生的热量,热体热平衡遭到破坏。长期在矿井高温环境中作业,工作人员机体会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的改变,这些变化在一定程度内是属于适应性反应,但如果超过限度,则产生一系列生理功能的不良影响:体温调节发生障碍,主要表现为体温和皮温升高。在高温环境中作业时机体不能充分散热,是引起体温升高的重要原因,尤其见于深井中高温高湿作业过程中。热的作用降低了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机体体温调节功能减弱,热平衡易于遭到破坏,而促使中暑的发生。高温作用下,机体消化腺功能减弱,唾液分泌明显受到抑制;胃分泌呈抑制状态表现为胃液分泌减少,胃液酸度降低;胃排空运动和小肠的运动受到抑制,并且吸收速度减慢。高温作业时,尿量、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均低于正常。水和电解质的丢失,亦可引起酸碱平衡失调。高温作业环境中,由于大量水分丧失,有效血容量减少,同时由于适应劳动的需要,肌肉血流量增加,以及需要向高度扩张的皮肤血管网内输送大量血液,这更增加了心血管的负荷。心血管系统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可使心肌发生生理性肥大,最终引发心脏病和高血压。同时在高温环境下,人的中枢神经兴奋性下降,注意力和肌肉工作能力、动作准确性、协调性以及反应速度均降低,大脑皮层兴奋过程减弱,条件反射期限长,注意力不集中,工作失误明显增加,使在正常情况下本应避免的事故发生,成为井下工伤事故发生的诱因之一。有报道,在井下作业地点气温超过30时,事故发生率比低于30时高1015倍。4.3 深井高湿的危害 高湿是指矿井下的相对湿度超过80。矿工长期在高湿的矿井下作业,患风湿病、皮肤病、皮肤癌,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等疾病的比例增高。4.4 深井高温与粉尘、噪音的联合作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深井热害作业环境中也存在着生产性粉尘和噪声等职业有害因素,这些因素与深井高温存在一定的联合作用,共同危害着井下作业工人的呼吸、听力和心血管系统等。有报道,开采作业工人同时接触粉尘和高温,就新发尘肺病例数而言温度越高的深井作业工人尘肺发病率越高。有研究表明,高温本身对人体语频听阈和高频听阈没有影响,但高温与噪声联合作用不仅能加剧噪声对人耳高频听阈的损害作用。还能造成人耳语频听阈的增高29-蜘。在非高温矿井中,粉尘和噪声的影响居于首位;而在高温矿井中。高温成为影响矿井下工人心理和生理的首要因素。高温、噪声等职业因素均构成了血压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但二者的联合作用比单独接触某一因素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更大,二者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高温和噪声可能成为血压升高、心脏病变的潜在危险因素。4.5 深井热害对人体不良影响的控制 矿井热害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治理必须采取科学的技术和卫生保健措施,以保护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p6-39。首先,减少高温、高湿条件下工作的额定工作量或降低劳动强度。限制矿工在高温高湿环境里的工作时间或减少每班劳动时间。允许增加班中的休息时间和提高高温保健待遇。采取特殊的工作时间和休息制度。采取加大风量、调整通风系统等通风措施和局部降温措施。其次,加强医疗保健,做好预防工作。对高温作业人员进行就业前体格检查。加强个人防护。对高温作业人员及时供给合理的饮料与营养,对中暑者及时、积极地采取治疗措施等40-43。合理科学地采用上述技术和卫生保健措施,有助于保护工人的身心健康和保持企业的长久发展。5 国内外矿井热害治理发展现状 5.1国外矿井热害治理的发展现状国外工业化进程比国内早了很多,在矿井开采的热害治理方面也积累了大量的实际经验和大量的技术数据和观测资料,取得了非常重要的技术成果,值得我国矿业热害治理借鉴和提高。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在井下实施空调的国家,1923年彭德尔顿煤矿在采区安设制冷机, 冷却采面风流; 巴西的莫罗维罗矿及南非的鲁滨逊深井于20世纪30年代采用集中冷却井筒入风流的方法降温,南非60年代便开始了大型矿井集中式空调; 德国的煤矿是世界上最深的, 其80% 以上的矿井都采用了矿井空调, 且制冷能力每年都高速增长; 前苏联和美国采深在700m 以上的矿井基本上都采用了空调系统。现在, 国外矿井空调规模越来越大, 发展迅猛。5.2 国内发展状况我国矿井热害治理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直到80年代后期才取得实质性进展, 相继有相关的论文和著作问世。近年来的统计资料表明, 我国已有140余对矿井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热害问题, 其中采掘工作面风温超过30oC的矿井已达60余对。我国高温矿井越来越多, 矿井热害问题越来越受到矿业界的关注。我国矿井空调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 淮南九龙岗矿设计了我国第1个矿井局部制冷降温系统;80年代在新汶孙村矿设计了我国第1个井下集中制冷降温系统; 90年代又在新汶孙村矿设计了我国第1个地面集中制冷降温系统; 2002 年又成功设计了冰冷低温辐射空调降温系统。与国外相比, 这些这些系统规模不大, 发展速度缓慢。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 无论从技术上还是从规模上, 我国的矿井空调都在快速发展。2000 年以来, 各校和科研院所相继在东滩矿、唐口矿、平煤集团四矿、五矿、六矿、刘庄矿等矿井展开了矿井热害治理的科研工作, 其中平煤四矿和刘庄煤矿都设计了地面集中制冷降温系统, 制冷能力分别达到了7 600 kW 和5 500 kW。制冷能力和制冷设备比以往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进,但是与国外还有一定的差距, 大型矿井集中式空调系统中的许多问题仍待解决。6 井巷道温度计算方法(西杰尔帕尼博士的岩石巷道内气温的记标法)6.1 立井通风温度计算 空气的相对湿度为70%-90%时井口温度(T1)井底温度(T2)。(1)立井深900米以下时:T1=-K1+K12+1/L(i1-H427-m) OC 1T2=-K1+K12+1/L(i2-H427-m) OC 2(2)立井深900米以上时: T1=-(K1+K2A1)+(K1+K2A1)2+1/Li1+A1(Tr,m-0.5T1)+H427+QmG-m0.5 OC 3T2=-(K1-K2A1)+(K1+K2A2)2+1/Li2-A1(Tr,m-0.5T2)-H427-QmG-m0.5 OC 4立井井口的焓:i1=m+nT1+LT12 (kcal/kg);立井井底的焓:i2=m+nT2+LT22 (kcal/kg);此处K1,K2,L,m,n分别与风流温度,大气压,相对湿度的系数有关,可查表得其值。A1=KlF/G;(kcal/kg OC)Kl不稳定热传导系数 kcal/kg. OC;F巷道壁的面积; m2;H-深度; m;G-通风风量 kg/h;Tr,m围岩的平均温度 OC;Tr,m=Tr+0.5(H-ho); 5式中: Tr-恒温围岩温度 OC; - 地温增加率 OC/m;h0-恒温围岩深度 m;Qm 各局部热源发热量的总和 kcal/h;在使用附表计算T2时,T1要在表列温度范围内,而且要采用接近表列温度范围的下限值。设井下大气压B2,井口大气压为B1 则:B2=B1+KH mmg; K为取决于水银与水密度比的系数;立井井壁面积: F=UH U-立井周边长 U=D D-立井直径 6.2 水平巷道的气温计算 当风量已经固定并已开掘一年以上巷道:巷道端部的风流温度: OC 6巷道入口处温度: OC 7式中: tr-巷道深度为H处围岩温度 OC;tr =tr+(H-ho);qo氧化比发热量;Fo氧化反应面积;6.3 斜巷通风温度计算风量固定,采掘一年以上的巷道: 8; 9;此处:;H1=H-ho; L巷道长; -巷道倾角;“+”代表倾斜向下;“-”代表倾斜向上;6.4 对具有地下热水涌出的矿井通风温度的计算巷道终端温度: OC 10;巷道入口温度: OC 11; ; t热水温度; -无因次温度;10中 ; 11中;7 矿井热害的治理及存在的问题7.1热害治理的一般方法7.1.1 非人工制冷技术( 1)增加风量。研究结果表明: 增加通风量, 可使气流温度大幅度下降, 并且该温度的下降程度在通风量达到一定量时有急剧加快之势, 继续增加风量则气流温度的下降逐渐缓慢下来, 但是风量不能无限地增加, 它受到风速的限制。总之, 在矿井热害不太严重的情况下, 加大风量降低井下气温是有效的。( 2)减少热源的散热量。采用隔热物质喷涂岩层、实行机电硐室独立通风, 提高机电设备的运转效率、采取超前疏排热水, 等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巷道围岩、机电设备、矿井热水等热源散热对风流温度的影响。空气压缩热是不能消除和减少的, 只能通过预冷入风流来抵消这部分影响。( 3)低温岩层预冷入风流。根据恒温带岩层温度最低的特点, 利用恒温带附近废弃的低岩温巷道预冷入风流。通过现场实测表明, 经过低温岩层预冷的入风流温度要比入风井直接进入井下的入风流温度低35oC。( 4)个体防护。矿工分散的井下高温作业地点, 可采用个体防护措施。个体防护的主要方式是穿冷却服, 其制冷成本约为其它制冷成本的1 /5左右。7.1.2 人工制冷技术根据载冷介质的不同, 国内外常用的人工制冷降温技术可分为压缩空气降温技术、人工制冷水降温技术和人工制冰降温技术。这些方法都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要根据矿井的实际情况来选择。(1)压缩空气降温压缩空气降温系统如图1所示。空气由压缩机压缩、经过冷却器冷却, 再由减压机减压膨胀后由管道输送到采掘工作面, 通过引射器均匀喷向工作面,吸收工作面风流的热量达到降温的目的。1989年南非一金矿建成了压缩空气制冷系统, 利用压缩空气作为供冷媒质, 直接向采掘工作面喷射制冷。该系统采用压缩空气作为载冷介质, 大大减小了输气管道断面积, 能够有效地解决我国当前矿井集中降温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可用金属或橡胶软管沿工作面布置, 使工作面上的冷量均匀分布, 降温效果好, 而且系统简单, 应用灵活。由于压缩空气的吸热量有限, 该方法只能应用于需冷量不大的小型矿井降温系统。1993年, 平顶山矿务局和609研究所研制成KKL- 101无氟空气压缩机, 为我国矿井空调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2)人工制冷水空调系统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 人工制冷水矿井空调系统开始迅速发展。根据制冷站的安装位置, 该系统主要分为: 地面集中式空调系统、井下集中式空调系统、地面井下联合集中式空调系统和井下分散式局部空调系统。( a)地面集中式空调系统。地面集中式空调系统如图2所示。主要工艺是将制冷站设在地面工业场地内, 安装冷水机组若干台, 制冷机组出来的冷水, 通过保冷管道送至设置在井下开采水平的高低压换热器中, 由高低压换热器转换的二次低压冷水,用泵送至各采掘工作面空冷器冷却风流, 冷凝热由地面冷却塔排放。对有条件的矿井, 可实行矿井降温冷源与煤矿热电站联产。利用丰富的劣质煤, 建设小型坑口自备热电站, 配置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 再联合压缩式制冷机组, 最终制出 的冷水送往井下降温系统。热电站生产的电能供煤矿自身的生活和生产使用, 从而大大提高了煤矿的经济效益。平煤四矿就是采用的这种方法, 其制冷站内配置1台溴化锂制冷机组, 并联合3台乙二醇冷水机组, 该系统能使井下采掘工作面的气温降低5 6 oC。( b)井下集中式空调系统。井下集中制冷降温系统如图3所示。主要工艺是在井下设置1个集中制冷站, 根据需要安装冷水机组若干台, 保证全矿井井下采掘工作面的冷量需要。制冷机蒸发器蒸发出来的低温冷水通过保冷管道, 送至各采掘工作面的空冷器冷却风流, 在井下排放冷凝热。该系统仅有冷水循环管路, 这种布置形式只适用于需冷量和开采深度不太大的矿井。( c)地面、井下联合集中式空调系统。这种布置方式是在地面、井下同时设置制冷站, 冷凝热在地面集中排放。它实际上相当于两级制冷, 井下制冷机的冷凝热是借助于地面制冷机冷水系统冷却。因井下的最大限度的制冷容量受制于相应的空气和水流的回流排热能力, 所以通常需要在地面安装附加的制冷机组。( d)井下分散式局部空调系统。当实际矿井工程中只有几个点需要降温, 并且点点相隔较远时, 在矿井中不设置统一的大型制冷站, 只在需要降温的地点, 如掘进面、大型机电硐室等附近建立小型的制冷站, 对局部地区进行降温。这时井下分散式局部空调系统是一种高效经济的降温措施4 。局部空_调系统在我国应用得比较广泛, 曾在平煤五矿己二采面用1台制冷量为300 kW 的防爆制冷机组向己5- 23071采面供冷, 利用井下回风排热, 效果明显, 平均降温幅度4 oC ; 四矿戊九采面空调系统, 采用1台制冷量为500 kW 的制冷机组向戊九采区的S- 19140采面供冷, 很好的满足了降温要求。(3)人工制冰空调系统冰冷却降温系统如图5所示。主要由制冰、输冰和融冰3个环节组成。当矿井的采深很大(超过2 000 m ) , 冷负荷很大的情况下, 冰冷却降温系统就显示出了它的优越性。需水量少, 大大节约成本; 输送到空冷器的冷水温度较低, 换热效率高; 克服了静水压力和冷凝热排放的难题。南非H armony金矿于1986 年第1 个采用冰冷却系统进行矿井降温; 最成功的冰冷却降温系统是ERPM 矿, 已经运行了10多a,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04年, 新汶孙村矿采用了冰冷低温辐射降温空调系统获得了成功, 并已形成技术专利向市场推广。冰冷却降温系统在我国还处于试应用阶段, 要真正推广应用冰冷却空调系统, 还有如下2个方面的技术难题需要加以研究解决: 一是冰在管道中运动时会引起管道的激烈振动, 从而导致对管道支撑的严重冲击, 容易破坏管道, 需要通过精密的支撑设计使得冲击力降到最小。二是管道容易堵塞, 需要研发不同制冰设备和输冰设备, 以及适合低温水和泥状冰传热要求的空冷器。7.2热害治理中存在的问题(1)对矿井热环境的评价依据及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科学依据。(2)如何经济、高效、持续地将井下工作地点的恶劣气候条件改善到合乎要求的水平。由于矿井空调降温的费用甚高,仅在采用加强通风等措施无效时方可采用。(3)目前在矿井空调领域中从事研究的单位和研究人员虽然较多,但缺乏全面系统的规划来协调指导各方面的工作。(4)热矿山的设计、管理尚缺乏规范性的依据,空调系统的管理工作有待加强,许多重大问题尚待研(5)国产的制冷设备质量有待提高。在空冷器、压换热器及其他有关器材的研制和新产品开发方面的研究力量。8 矿井热量的利用8.1 利用地热发电的方式1) 利用地下水蒸汽带动汽轮机发电( 直接法) ;2) 地下热水与沸点较低的液体换热, 后者变成蒸汽输入汽轮机发电( 中间工质法) ;3)% 干热岩( HDR) &法, 即先通过加压的方式将水注入深度在3 000 m 5 000 m 之间的钻孔中, 当遇到地下高温的花岗岩后,这些水会在瞬间被加热为沸腾状态并从附近的另外一处钻孔中喷出地面。喷出的热水将被注入到一个热交换器中以便将其他沸点较低的液体加热到气态, 生成的气体将用来驱动蒸汽涡轮机以产生电能。而冷却后的水将被再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审计尽职调查细则
- 团队沟通方案
- 品牌策略中的社交化传播机制
- 医生个人年终总结范文3篇
- 债务处理与离婚协议书结合的财产分配细则
- 物业管理合同订立中的当事人信用评估与信用记录协议
- 离婚协议签订五项关键点与子女监护权及财产分割指南
- 离婚诉讼申请书附子女监护权及财产分配协议
- 婚姻解体财产分割离婚协议书定制与执行协议
- 章荣、李华婚姻破裂离婚协议及共同债务处理书
- 仓储能力及管理办法
- ROCK1蛋白:解锁食管鳞癌奥秘的关键密码
- 过敏性皮炎的治疗及护理
- 心理健康教育:男生女生
- 房颤内科护理学
- 《大中型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要求》
- 政策变迁课件
- 电机维护检修培训课件
-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课件 第五章 物理教学模式、方法与策略
- 行政执法实务培训课件
- 烘焙类产品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