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降水方案.doc_第1页
基坑降水方案.doc_第2页
基坑降水方案.doc_第3页
基坑降水方案.doc_第4页
基坑降水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尼尔基水利枢纽配套项目黑龙江省引嫩扩建骨干一期工程乌北第六标段合同编号:BYWBSG-2015-B6基坑降水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 黑龙江省水利第一工程处乌裕尔河交叉及乌南总干渠项目经理部2015年7月21日目 录一、工程概况3(一)总体概况3(二)地理位置3二、自然条件3(一)水文气象3(二)地质条件3(三)水文地质4三、编制依据4四、施工区域内地下水特点4五、施工准备4六、基坑降水方案5(一)平面布置5(二)基坑降水5七、安全保证措施5一、工程概况(一)总体概况黑龙江省引嫩扩建骨干工程一期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北引渠首工程,扩建北引总干渠,新建友谊、富裕干渠,扩建红旗干渠,新建东城水库及引渠(不在本次招标范围内),扩建改造中引总干渠的部分建筑物,新建、续建灌区9处。规划到2020年工程引水能力达到22.55亿m3,设计灌溉面积223.21万亩。北引总干渠自进水闸经讷河、富裕、依安、林甸、明水、青岗、安达等七个市、县,并跨越通南沟、乌裕尔河和双阳河,到达安达市北部太平庄镇附近,全长203.2km,总干渠以乌裕尔河为界,划分为乌北与乌南两大段。乌北段沿途经讷河市、富裕县,全长89.72km。(二)地理位置本标段为乌北第五标段,工程位于北引总干渠乌北段,为乌裕尔河交叉泄水闸、倒虹吸工程及副坝(0+000-5+237.9)、渠堤工程。二、自然条件(一)水文气象本工程区域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漫长,春季多风干燥,夏季湿热降雨集中,秋季降温急骤历时较短。全年有一半时间处于严寒的冬季,多年平均气温为14,大于10积温在26002850之间。全年日照时数为2800h左右,最大冻土厚度2.0m2.9m,冻结期在5个月以上。多年平均降水量400mm460mm,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年内分布不均匀,降水主要集中在79月,占年降水量的70%左右,春季多风少雨,春旱严重,形成十年九春旱。当地径流可利用量主要为乌裕尔河、双阳河径流、区间径流和引嫩灌区回归水量。北引工程渠首控制断面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32.5108m3。(二)地质条件北引总干渠乌北段位于嫩江滩地和嫩江与乌裕尔河阶地前缘,地形变化大,地质条件复杂,渠道弯多,为松嫩中断(坳)陷带,地质构造较稳定,无活断层。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两级,讷河市、富裕县、齐齐哈尔市区、大庆市区、安达市0.05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度;依安县、林甸县、杜蒙自治县小于0.05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小于度。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河漫滩冲积层冲积级配不良(良好)砂、砾石、低液限粘土;上更新统大兴屯组冲湖积低液限粘土、含砂低液限粘土及级配不良细砂;中更新统林甸组冲湖积低液限粘土、高液限粘土、级配不良(良好)细砂、中砂、粗砂、砾石。(三)水文地质工程区现状地下水多年平均总补给量为7.85108m3/a,地下水可开采量为5.58108m3/a。工程区内第四系孔隙潜水铁、锰离子普遍超标,铁离子含量最高可达3.93g/L,不适合作为生活饮用水使用。第四系孔隙承压水、白垩系孔隙裂隙承压水,基本适合作为生活饮用水使用。三、编制依据根据水文地质情况,结合项目部技术人员对施工现场的实际考察,基坑开挖的试验结果为依据进行编制。在本方案的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现场的实际情况,项目部的施工能力、资源配备、人员配备以及类似工程的相关施工经验,并依据建设单位提供设计单位的技术要求,从根本出发,做好基坑降水、排水的工作,保证其他工作在干地上顺利、高效的进行。四、施工区域内地下水特点泄水闸及倒虹吸工程修建在乌裕尔河干流上,工程区多为砂性土或薄层粘性土,防渗性较差,易发生渗漏及渗透变形破坏;工程区地下水类型以第四系孔隙水为主,局部微具承压性,地下水属浅层富水,受地形及江水位影响,一般埋深为2.0m4.0m,低洼处地下水埋藏深度较浅,约在1.2m2.0m之间;工程区降水多集中于夏秋季节。五、施工准备根据施工经验和实际测量试验的成果,在高喷截渗施工后,基坑内的水量将大幅度的减少,以此为依据,确定拟投入的人员和设备。投入人员:水泵看护2人、巡视2人投入机械设备1、潜水泵6台 规格型号7.5kw2、排水管200m 规格型号4寸六、基坑降水方案(一)平面布置泄水闸和倒虹吸的基坑均在同一平面内,并被2条围堰包围,同时围堰已做了高喷截渗处理,所以泄水闸与倒虹吸基坑内的水量主要考虑的是天然降水和少量地下水,采用集中降水的施工方法,在新建倒虹吸下游与原泄水闸上游各设置一处集水坑,每个集水坑放置3台7.5kw的潜水泵进行抽水,将水排至施工围堰的外侧。(二)基坑降水泄水闸及倒虹吸的施工降水主要是施工围堰内的降水,水的主要来源为基坑底部不连续的黏土层渗出的地下水、天然降水及围堰的少量渗水,根据上述情况,拟采用集中明排降水,在施工围堰内泄水闸上游和新建倒虹吸下游各设置一处集水坑,使用6台7.5kw的潜水泵,接上排水管进行基坑降水,同时设置专人对排水设施进行看护,随时掌握基坑内的存水情况,巡视人员及时与看护人员沟通,合理控制基坑内潜水泵工作。七、安全保证措施(一)基坑降水的同时,时刻注意围堰的安全情况,发现渗水、漏水现象及时通报,及时处理,避免发生事故(二)对排水用电设施定期维护和检查,消除线路破损、漏电、联电等安全隐患,防止安全事故发生。(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